人格 解 离 测验

引子

Trigger Warning: 文章提及解離性身份障礙。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狀態不佳,為免引起任何創傷或不適,請保護自己並不要往下看。

「我是誰?」

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想都不用想就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就是鏡中黑頭髮、黃皮膚的女孩。

「我」就是記憶中那個把冰淇淋抹在父親外套上的女孩。

「我」就是那個充滿好奇心、喜歡到處旅遊的女孩。

你可以想出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總的來説,「我」指的是一個擁有相同記憶、性格、喜好、行為模式的人。可是,如果你身體裡有多於一個「我」呢?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沒錯,我們說的就是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以下簡稱 DID)。從十九世紀的《化身博士》,到真人真事改編的《二十四個比利》和《三面夏娃》,再到著名驚悚片《思裂》,這個特殊的情緒病出現在很多文學及影視作品之中。不少懸疑電視劇及電影更以 DID 患者為題材,描繪出一個「表面好像沒有甚麼特別,但實際上藏有可怕人格」 的殺人犯形象。

雖然這些作品幫助 DID 走入公眾的視線,但同時也帶來很多誤解。有些人以為 DID 是想像出來的疾病,也有人以為每個 DID 患者體內都有個「危險的人格」,甚至聽說還有人誤會終有一天體內的邪惡人格會殺死其他人格,最後患者就會成為變態殺人魔。(大概是《思裂》看多了?)

那麼,到底現實中的 DID 是怎樣的?DID 患者能不能正常生活?DID 的徵狀是怎樣的,而正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會不會患上了 DID 而不自知?

甚麼是解離?

人格 解 离 测验

相信大家都很急著想要知道甚麼是 DID,但是在正式聊 DID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基本概念,以免大家待會兒看到一頭霧水——首先,解離性身份障礙中的「解離」,到底是指甚麼?

解離(Dissociation)是「一個人的身心意識產生不連續性,包括情緒、意識、記憶、身分或知覺」(來源)。雖然聽上去好像很複雜,但「解離」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頗為常見,例如因為專注於其他事情而忘記肚子餓,或不小心恍神做白日夢,又或者考試時突然大腦一片空白等等。這些情況下,只要「解離」不影響日常生活,就毋須過分擔憂。

不過,如果這些經驗的整合功能發生嚴重分離,就可能定義為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解離症有很多類型,包括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人格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失實症(Derealization)、解離性漫遊症(Dissociative Fugue)等等,但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們會只專注在 DID 身上。

解離性身份障礙=多個靈魂?

人格 解 离 测验

接下來,我們也需要先消除一個常見的迷思。剛剛在引子的時候,我們比喻 DID 為「身體裡有多於一個『我』」,所以你很可能會以為 DID 的意思是同一個人、同一個身體裡居住了超過一個靈魂——你體內有一個「原本的你」,然後因為遇到了一些不幸的經歷,你的體內增加了額外的其他人格。然而,這其實並不準確,為甚麼這樣說?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打一個比方:如果你手上有一張A4紙,你把它撕成四份,請問哪部份是原來的A4紙?答案是全部都是。哪怕有一部份比其他部份大,哪怕有一部份小到像紙屑,它們全都是原來的A4紙。DID 患者也是這樣的,他們其實跟任何人一樣,都只有一個完整的意識(consciousness),只是他們的大腦無法整合患者的性格和記憶,而只能把部分個性和記憶片段性地呈現。由此可見,只有將患者所有子人格加總,才算完整的意識。

換句話說,並不是幾個靈魂同時塞在一個身體裡面,而是一個靈魂被分裂成好幾部份。這不是1+1+1+1=4,而是0.5+0.15+0.1+0.25=1。

📌 這也是為甚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把「多重人格障礙」更名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並歸類於解離症的子分類之下,以減少誤會。

甚麼是解離性身份障礙?

人格 解 离 测验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 DID 的基本概念了,是時候認識一下 DID 的徵狀吧!要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對於解離性身份障礙症的診斷標準,需要有以下五項臨床徵狀(來源):

  1. 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人格狀態,自我意識出現顯著地欠缺連續性,並伴隨著情感、行為、意識、記憶、知覺、認知或運動功能的改變,這些徵狀可以是被其他人或患者本人觀察到。
  2. 無法憶起重要的個人資訊,其失憶的嚴重程度無法以尋常的健忘來解釋。
  3. 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4. 症狀不是文化或宗教的一部份。
  5. 症狀不能歸因於物質或其他疾病。

要簡單總結一下的話,那就是要確認自己有DID,你必須要有兩個或以上明確而獨立的人格,而不是只有模糊、易變的情緒狀態。而且當子人格轉換的時候,DID患者會出現時間喪失(Time Loss)的問題,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剛剛作了白日夢一樣,一醒來卻發現自己失去了一部份的記憶。舉例,明明你上一刻記得自己在地方A,但下一刻卻發現自己出現在地方B,而且時間已經過了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

為了保障身體正常生活的能力,主人格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有 DID,所以即使出現了以上的徵狀,也不容易聯想到自己患有解離障礙。如果大家發現自己好像常常會突然失憶,或者有很多無法解釋的記憶衝突(如有陌生人聲稱認識你),又或者身邊人觀察到你會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你可能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患上了 DID。

那如果你出現了其中某些徵狀,那沒有完全符合的話,那是怎樣的狀況?那你可能是患上了其他明確的解離症一型(OSDD-1)。它又可以被分為兩類(來源):

  • OSDD-1a:沒有明確的子人格,但有出現失憶
  • OSDD-1b:沒有出現失憶,但有明確的子人格

甚麼是子人格?

人格 解 离 测验

好了,來到這裡,終於可以聊聊大家最好奇的問題:DID 患者身上出現所謂的不同「人格」,到底是甚麼?

在心理學上,這些人格被稱之為「交替意識狀態」(Alternate State of Consciousness)或「交替身份」(Alternate Identity),通常被簡稱為 Alter(以下會將其翻譯成「子人格」)。不同的子人格會輪流支配患者的身體,分裂出的子人格可能擁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是人類以外的物種。舉例,一個三十歲香港女性的身體裡,可以有一個五歲小男孩、一個非裔老婆婆、一隻無法說話的小貓等等。

子人格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來源):第一種叫「表面正常部份」(Apparently Normal Part,簡稱 ANP),顧名思義,他們是負責正常生活的子人格,因為通常不持有任何創傷回憶,所以能夠相對輕鬆地面對生活壓力;第二種叫「情緒部份」(Emotional Part,簡稱 EP),負責承受身體的痛苦經歷,有時候甚至會多年都停留在創傷經驗之中,因此無法正常生活。

人格 解 离 测验

此外,根據每個子人格的特質,他們也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roles),常見的例子包括(來源):

  • 主人格(Host):負責實際生活(如工作、上學等等),往往有著身體的名字、身分和記憶,因此也是最常掌控身體的子人格
  • 保護者(Protector):負責保護其他子人格遠離危險,例如透過以下模式:
    • 照顧者(Caretaker):負責照顧和管理其他子人格,通常是透過提供情緒紓緩
    • 指控者(Prosecutor):通常持有扭曲的認知,認為只有透過懲罰或身體其他子人格,才能夠避免危險
    • 戰鬥部份(Fight Parts):當身體遇到危險時,負責言語或肢體的反擊
  • 守門人(Gatekeeper):負責管理創傷回憶,有時候能夠阻止持有創傷回憶的人格出現,好讓身體能正常運作
  • 孩童人格(Child Alter):說話方式通常像孩子一樣,但與真正的孩子不同,他們通常可以理解抽象概念和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
  • 性人格(Sexual Alter):負責承受性虐待和持有性相關的創傷回憶,亦會比其他子人格更頻繁參與性行為
  • 內在投射人格(Introject):此為基於現實或虛構人物建立的子人格,例如小說人物、名人、親友等等,有時甚至會出現基於虐待者的子人格

子人格之間能夠互相合作嗎?

人格 解 离 测验

記得剛剛我們說過,DID 的其中一個診斷標準是反覆的解離性失憶嗎?患者可能會失去部份生活經歷的記憶,或者無法得知其他子人格控制身體時做了甚麼。但是,這並不代表子人格與子人格之間的關係是敵對的。事實上,很多 DID 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子人格之間都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

很多治療師會鼓勵患者建立一個內在世界(Internal World),這是一個想像出來的環境,目的是讓子人格有一個地方可以互相溝通。內在世界的大小、時間及環境不一,也有機會隨著時間改變,例如 DID 患者 Entropy System 的內在世界曾經是一個荒島,後來就變成了一座不夜城。在內在世界裡,子人格可以分享資訊及回憶,甚至可以互相商討對策,決定誰應該在特定時機支配身體。

不過,以上模式都是以溝通為主,有沒有可能子人格一起支配身體呢?答案是 YES。第一種合作模式叫「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我聽過一個很好的比喻,就像是當我們乘車的時候,只有司機能控制行車方向,但是乘客卻能看到一切,當患者出現並存意識時,只有一個子人格在控制身體,但是另外 一個子人格卻能即時觀察及反饋。另一種合作模式叫「並存前線」(co-fronting),用回剛剛駕駛的例子,這就像是兩個人在同時控制軚盤一樣,兩個子人格同時可以控制身體的行為。

解離性身份障礙範例

人格 解 离 测验

不過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還是比較難想像到DID的模樣,所以接下來我會給大家一個故事為範例。這個故事是在《台灣精神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真實案例(來源)。

📌 這個例子有包含了暴力細節,但這只是一個特殊例子,絕對不代表大部份 DID 患者都會有暴力或犯罪傾向。

「志雄」的童年並不快樂,父親動不動就打罵小孩、母親酗酒。五歲時,志雄被老鄰居誘哄到家中強暴。從此,體內誕生出另一人格「小雄」。「小雄」負責承擔這具身體的悲傷、憤怒、和憂鬱。除此之外,「志雄」常常都需要替二姐揹黑鍋而被父親責打,二姐雖然溫柔體貼,但性格懦弱,從來沒有為弟弟出頭,為了保持志雄對二姐的完美印象,志雄分出另一人格「思定」來承擔對二姐的恨意。

不幸地,7歲時,「志雄」再次受到性侵害,並誕生出另一女性人格「怨女」來承擔「小雄」部分的憤怒,13歲時經歷第三次性侵害,之後是由怨女來面對創傷,承擔憤怒,讓原始人格志雄保持完美無缺。國中時期怨女出現頻繁,小雄時而會作出女性化的動作及言語,並暗戀一名男性老師。

國中後,志雄常有偷竊、翹家、沉迷電玩、喝酒及吸食安非他命等偏差行為,遇壓力、挫折時多以捶牆、捶玻璃、割腕等自殘行為處理,看見自己流血有莫名興奮感覺,煩躁情緒可暫時舒緩。亦常感到時間不連貫、失憶、遺失或多出物品的經驗,情緒變化大,易衝動。

國中畢業後,志雄的好友意外死亡,這期間,小雄及志雄一直處於悲傷情緒,而怨女則常常出現,並與年紀大的男性發生親密關係,藉此逃避壓力和宣洩情緒。

高中聯考後,志雄成績不理想,被父親打一巴掌後,分裂出有暴力攻擊傾向的人格「阿雄」,主要的功能在保護其他人格。

在這個故事中,大家看到不同的人格擔任不同的角色。在原本的「志雄」解離之後,就分裂出「小雄」及「思定」這兩個情緒部份(EP),負責承受相關的創傷回憶。而「志雄」這個主人格,則擔任表面正常部份(ANP),負責繼續正常生活。之後,志雄再次遇上性侵害,所以性人格「怨女」出現了,以控制與性創傷相關的回憶。最後,因為志雄高中聯考再遭家暴,所以就出現了「阿雄」這個保護者,用暴力來幫助反擊傷害身體的人。

這時候你可能會想,為甚麼志雄會這麼容易分裂出新人格,而非患者卻不會出現類似的情形?是不是要遇上了很可怕的事情,才會出現解離性身份障礙?要了解這一點,讓我們一起看看 DID 的成因。

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成因

人格 解 离 测验

到底怎樣的人會出現 DID 呢?答案只有一個——童年創傷。

只有曾經出現創傷的人才會出現 DID,像是小時候遇到了身體虐待、性虐待或精神虐待,又或者曾經年幼時親眼目睹意外或死亡。事實上,根據學者Kluft在《分離障礙手冊》一書所指出「90%左右的DID患者有過童年創傷,遭受身體虐待或/和性虐待。」(來源)除此以外,該創傷事件還必須在6-9歲前發生,不然患者只會出現 PTSD 等創傷型疾病,而不會出現 DID。

為甚麼一定要是6-9歲前出現創傷?這就要追遡到一個叫結構性人格解離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the Personality)。根據 DID Research,結構性人格解離理論指出,沒有人一出生就擁有一個已經整合完成的人格,而是以不同的自我狀態(Ego States)滿足需要和與世界互動,直到六至九歲時,個體才有能力把不同的人格融合。換句話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解離」的,而是隨著時間才慢慢整合成完整的人格。

那創傷發生的年齡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結構性人格解離的三個階級(來源):

  1. 初級結構性解離 (prim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 人格基本上在早年時得以整合,健康成長,但遭遇創傷或極端壓力事件,出現難以整合之經驗,患者對創傷事件感覺麻木、有迴避傾向,甚至失去創傷事件之記憶。 PTSD就屬於初級結構性解離的其中一種。
  2. 次級結構性解離 (second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 早年時人格有一定程度上的整合,但因為長期、複雜的創傷或壓力,造成生活經驗難以整合,例子如邊緣型人格障礙。
  3. 三級結構性解離 (tertiary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 由於早年時已遭遇長期、複雜的創傷或壓力,人格難以整合,出現了兩個或以上的主要人格,不同的人格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記憶、行為、喜好等等。DID就是三級結構性解離的主要臨床例子。

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在六至九歲前承受了重大創傷,人格的整合過程就會出現障礙,最終形成 DID。就好像志雄在5歲時已經遇上了性虐待,這打斷了原來的整合過程,令患者的人格持續處於分裂狀態。隨著時間過去,這些不同的自我狀態會慢慢建立自己的身份,因而出現了不同的子人格。

由於人格一直處於分裂狀態,所以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隨時都會分裂出更多子人格。這也是為甚麼當志雄被父親打了一巴掌時,雖然當時他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但是新的子人格「阿雄」還是被分裂了出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經歷創傷的人很容易出現解離性失憶,有時候即使你記不起自己有出現過童年創傷,不代表你不可能有 DID。因此,如果你發現你自己自己出現了 DID 的徵狀,不要因為記不起創傷而否定自己患病的可能性,而是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治療方法

人格 解 离 测验

就和其他心理疾病一樣,只要患者主動求醫,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仍有可能痊愈。治療方法方面,DID患者主要需要專門的心理治療,與醫生或治療師建立互信關係,讓患者遠離持續的創傷壓力環境,建立安全感。醫生會在治療過程中,誘使不同的人格逐一出現通過這些方式,治療師會嘗試與多個人格溝通,展開治療,嘗試梳理多年來積壓的負面情緒和創傷經歷。

有些治療的目的是讓患者發展出並存意識,先讓患者認識其他人格,再讓他與其他子人格進行內部溝通,也需要協助個案慢慢建立內在溝通、自我接納、學習新的應對策略 (coping strategies)、整理創傷記憶、處理人際關係與依附 (attachment) 問題,最後讓不同的人格找到良好合作的模式。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治療目標到底是甚麼?是不是只要接受了治療,就不會再出現子人格,變成完整的一個人?」這一點其實是因人而異,視乎患者的傾向,通常會有三個選擇:融合、整合和功能多樣性(來源)。

第一,融合(Fusion)是指將一個子人格和另一個子人格合併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子人格。舉例,「志雄」與「小雄」可以選擇融合成「雄雄」,這個新的子人格會同時有「志雄」與「小雄」的性格、喜好和回憶。如果所有子人格選擇融合的話,那麼志雄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格。

第二,整合(Integration)是指打破子人格與子人格之間的記憶屏障(Amnesia Wall),當一個子人格出現時,其他子人格不再會出現失憶問題。同時,每個子人格也會知道其他子人格所擁有的記憶和資訊,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只讓情緒部份(EP)承受創傷回憶。換句話說,雖然每個子人格依然都是獨立的子人格,但是他們的意識已經共通了。

第三,功能多樣性(Functional Multiplicity)是指子人格之間雖然還是有記憶屏障,但是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能夠愉快地共同生活。說到尾,DID 的治療目標是讓患者能夠正常生活,如果子人格能夠互相合作的話,為甚麼非要追求融合呢?

當然,治療的過程少不了身邊人的支持,一個舒適安全的社交環境能為DID的治療起到關鍵作用。如果身邊有曾遭受創傷的人,我們應給予他們充分的保護和愛護,只要得到適切的關懷和照顧,痊愈的機率定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 Barrett, L. (2021). Integration, Fusion & Functional Multiplicity.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www.lynbarrett.com/blog/integration-fusion-amp-did
  • Bhandari, S. (2020).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Web MD.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www.webmd.com/mental-health/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
  • DID Research. (2019). DID Versus OSDD-1.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did-research.org/comorbid/dd/osdd_udd/did_osdd
  • DID Research. (2015).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did-research.org/origin/structural_dissociation/
  • DID Research. (2015). Apparently Normal and Emotional Parts.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did-research.org/origin/structural_dissociation/anp_ep
  • DID Research. (2015). Internal Worlds.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did-research.org/did/alters/internal_worlds
  • Entropy System. (2018). Big System Update.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bWdPJwrmY
  • Entropy System. (2018). Host, Core, and Original. Retrieved Sep 27, 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50HK2zVWk
  • Heho健康. (2019). 電影中的醫學:《異裂》將上映 你知道人格分裂跟精神分裂的差別嗎?. Line.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m3Y9vZ
  • Know Yourself. (2021). 他們的身上為什麼會有不止一個靈魂?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www.getit01.com/p2018020723279491/
  • MIND HK. (2021). 什麼是解離症?.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a-to-z/解離狀態和解離症/什麼是解離症?/
  • Reece, S. (2016). Multiplicity – What is co-fronting and blending?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sarahkreece.com/2016/07/13/multiplicity-what-is-co-fronting-and-blending/
  • Reece, S. (2012). What is co-consciousness?.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sarahkreece.com/2012/08/07/what-is-co-consciousness/
  • Uygun, E. (2021). Dissociation & complex trauma. Centre Against Sexual Assault.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casa.org.au/assets/Documents/Dissociation-and-complex-trauma.pdf
  • Traumadissociation.com. (2021). Alters in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MPD) and DDNOS.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traumadissociation.com/alters
  • 潘欣平. (2021). 多重人格解離症狀會怎樣?5大診斷標準供你自我測驗. Health010. Retrieved Sep 27, 2021 from https://health010.tw/posts/symptoms-detection-and-treatment-of-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