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可以申請理賠?

根據保險法第65條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兩年內未提出申請,超過此時效,則會失去保險給付請求權,保險公司能夠以時效消滅為由,拒絕理賠。

除非有以下例外情形,起算時間才能依各情況不同而調整:
1. 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危險之說明,有隱匿、遺漏或不實者,自保險人知情之日起算
2. 危險發生後,利害關係人能證明其非因疏忽而不知情者,自其知情之日起算
3. 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人之請求,係由於第三人之請求而生者,自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受請求之日起算

要注意的是,事故發生後,假若保險公司以不符合理賠條件為由,拒絕給付保險金,而要保人想要採取法律行為上訴的話,仍要把握兩年內的期限,否則,依舊會喪失申請的權利。

保險事故發生後,可以申請理賠的期限是多久呢?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兩年"內未提出申請,超過此時效,就會失去保險給付請求權,保險公司能夠以時效消滅為由,拒絕理賠,為了自己的權益,"申請理賠"的時間真的要注意喔!

當然若是屬於特殊情形,起算時間(請求日)也會依各情況不同而調整喔,到底是哪些情況呢?

小花平台顧問Steven來解說...

更多保險問與答:
【小花平台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appysunflowers/
【下載APP】手機點選APP Store / Google play搜尋《小花平台》
https://www.happysunflowers.com/JihsunInsurance/appDownload.do

我要問問題

好險塾

好險有錢

首頁 聊健康談保險 長照12問 癌友保單公益諮詢 保險新知 保險規劃 醫療理賠 失能理賠 保險小秘書 諮詢服務Q&A 保險學堂

  • 好險在這裡
  • 保險學堂

請求保險理賠時效,要注意只有二年!

瀏覽數: 40506

多久可以申請理賠?

Photo:freepik

一、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等均為谷楹網通所有或經各著作財產權人同意合法使用。

二、非經同意,禁止下載、複製、轉載等行為。

有問題嗎?專家來解答

理賠疑義、保單權益如有問題,立刻點擊按鈕,由保險專家為您解答!

我要問問題

多久可以申請理賠?

好險在這裡

《Goodins好險在這裡》致力於保險資訊的公開、透明,專注於醫療科技進展與健康保險功能,並對於保險理賠諸如醫療險、失能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癌症險等理賠課題,從實務、評議、訴訟個案加以分析、整理,期能對保險顧問從事保險工作時,大眾保戶規劃保險、爭取理賠權益過程中,提供最有幫助的思考方法、解決爭議的意見。本站現已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提供癌症病友發生保險理賠疑義時的免費諮詢服務,歡迎癌友及家屬多加利用。

相關標籤

#保險理賠#請求權時效

最新文章

保險公司片面變更保單內容,你可以說:「不」!

#保險契約 #契約變更 #繳費方式 #要保書

離婚約定了親權,但別忘了調整孩子保單要保人!

#未成年子女 #被保險人 #要保人 #親權 #離婚

離婚時,別忘了調整保單關係人!

#終身壽險 #終身醫療險 #被保險人 #要保人 #關係人 #離婚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意外來臨的時候,總是殺個措手不及。意外險的最主要功能,就在於當不小心發生事故時,至少還有保險可以保障權益。但許多人總會好奇,意外險理賠時間要多久才會下來?若拖得太久可能造成保險者的負擔?其實,在保險簽約前合約就已經將所有理賠事項規定得一清二楚。若你還不甚了解,不妨就透過本篇來徹底解析法規保障自己吧!

想信大家一定都有保「意外險」(即傷害險),但你真的認識什麼是意外險嗎?根據「意外」的定義來說,只要是:外來、突發與非疾病產生的事故,皆可被包含在「意外險」之中。也就是說,當我們突然發生意外,此保險可彌補損傷的人身保險;當意外來得又快有猛烈,可能會讓人瞬間陷入困境,故「意外險」的誕生可以有效轉嫁其風險。

1 死亡、失能保險 

於保險期間,遭受到意外導致失能或死亡,得以給付保險金。

2 醫療保險 

因意外導致醫療行為,其醫療費用可申請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又分:日額型(網路投保尚未開放)與實支實付型(網路投保已開放)。

想要知道意外險理賠時數,那就要從保險法規開始說起。 根據保險法第58條:「要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遇有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事故發生,除本法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於知悉後5日內通知保險人」; 保險法第65條:「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2年不行使而消滅。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期限之起算,依各該款之規定:

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危險之說明,有隱匿、遺漏或不實者,自保險人知情之日起算。

危險發生後,利害關係人能證明其非因疏忽而不知情者,自其知情之日起算。

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人之請求,係由於第三人之請求而生者,自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受請求之日起算。」

從上述保險法條款可得知,意外險理賠時間為事發5天內需通知保險公司,或依據實際簽約的保險契約約定天數而定。最遲可在事發後2年內提出申請意外險理賠,但建議最好意外發生時就立刻申請理賠,以免時間拉長事證難確認而影響到理賠等相關權益喔!

依據保險法第34條之規定:「保險人應於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交齊證明文件後,於約定期限內給付賠償金額。無約定期限者,應於接到通知後15日內給付之。保險人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未在前項規定期限內為給付者,應給付遲延利息年利1分。」

因此可得知,當備齊所有給付證明文件後,保險公司必須在契約約定期限內給付理賠金額。若合約中沒有特別約定期限,則保險公司在接到申請理賠通知後應於15天內給付完畢。當然,若因保險人之責任而延遲給付,則應給付遲延利息年利1分,一般會連同保險理賠金共同給付。

根據依據保險法第116條之相關規定,只要在尚有欠繳保單的催告30天內,保單契約依舊生效,故可向保險公司申請意外險理賠。若保險人經催告已屆滿30天仍不交付,則保險契約之效力停止,故此時發生意外事故恐怕無法獲得意外險之理賠金。

依據合庫人壽為你的生活與風險,擔任絕佳的貼心管理夥伴。透過完整的服務內容與理賠保障,替你的家人帶來安心美好之生活。特別推薦通勤族(例如:外送員)與打拼族(例如:職人)到依據網路投保,給自己與家人一份完整的幸福保障吧!

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是否曾經有保險理賠申請不過,無法獲得保險金的經驗?相信大家在購買保險商品之前,都會先問一個問題:未來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金,是否能夠又快又順利?

以下整理保險理賠常見的3大卡關主因,帶您一起來檢視,並花2分鐘時間,快速掌握理賠申請快速過關的關鍵!

理賠申請卡關常見3大主因

  1. 理賠資料或文件不齊全
  2. 申請保險理賠與保障內容項目不符合
  3. 忽略保險理賠申請相關規範

保險理賠申請前,要注意哪些關鍵重點?

關鍵一:在同個保險公司擁有多張保單,同一事故僅需填寫一份申請單

當發生某一事故,如果是在同一家保險公司,同類型險種投保多張不同保單,針對同一保障項目,只要準備一份申請單與相關檢附文件,一次向保險公司提出保險理賠申請就可以了。

關鍵二:備齊資料,有助理賠保險金的申請效率

想順利完成保險理賠,應備齊保險合約規定需提供的相關證明文件。例如申請住院醫療險的保險理賠檢附文件中,被保險人必須準備住院診斷證明書、收據與申請文件等,資料準備得愈齊全,愈能節省行政作業流程時間,快速地拿到保險金。

關鍵三:了解保險契約保障項目,依規定申請保險理賠

不同類型的保單,保險理賠的條件也不一樣,建議在投保前,應仔細瀏覽保險契約的保障內容定義。了解發生的事故與條件,是否符合保險契約約定的項目,避免發生保險理賠卡關的情況。

舉例來說,意外險就是被保險人發生因為外來、突發因素,並且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意外事故,才有符合申請意外理賠的基本條件。

關鍵四:留意理賠申請時間限制

根據保險法規定(註1),被保險人必須在事故發生2年內向保險公司理賠申請,超過2年就會喪失理賠申請的資格。因此被保險人在申請保險理賠時,需要特別注意事故發生的時間與申請時間的限制。

常見5大理賠問題一次解惑

買多家保險公司的同一險種保單,如何申請理賠?有沒有什麼限制?

不同保險公司的類似商品,對理賠檢附文件的規範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以醫療險為例說明:

每家保險公司對於醫療收據「正本」、「副本」的要求不一樣,這會影響民眾同一事件能否向兩間保險公司同時申請的第一關鍵。

因為正本只有1份,如果買了不同保險公司的類似保單,都只接受正本申請,那麼保戶就只能選擇一家保險公司進行申請。遇到這種情形的話,建議可以選擇理賠金額較高的一方來進行申請。

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不同家保險公司的相似險種前,先了解理賠規範,若A公司需求正本理賠,要投保新保單時,則優先可選擇同意副本理賠的B公司,有機會獲得更多理賠。

事故發生後多久要提出理賠申請?保單上有寫事故十天內要通知保險公司,是否超過十天後就不能申請?

基於理賠查核作業、內部行政流程,建議在事故發生後盡快提出理賠申請,非限於10天內一定要申請,但是如上述所提到,需在2年內提出申請才不會喪失申請資格。

寄出理賠申請文件後,保險理賠金多久會下來?

如果申請理賠文件齊全,保險公司又不必向醫院或其他單位了解被保險人的事故情形,保險公司在收到申請文件後約3~7天內會完成理賠申請的審核程序。

申請理賠時診斷書可否用影印本?可否用傳真申請?

診斷書以正本為主,若為影印本需加蓋醫院正式關防章。另因理賠申請文件需留存保險公司備查,所以不能用傳真申請。

為何理賠調查時間要那麼久?

因保險公司申請調閱醫院或其他單位之資料,需以公文正式發函詢問,往返與流程時間相對較久,若被保險人有疑慮,可詢問保險公司了解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