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 子 車站

�@��l�����x�������ìP�����A����68�~10��25��_�]�����N��x���_�����U�Ź︹�C�������A93�~10��10��_���׼W��109����132���_�����F94�~2��16��_���׼W��42����81���������F96�~5��8��_���׼W��2051����2056���۱j���C���A���[�Ƥu�{���u���︹�C�����ƨ������a�A�אּ�u���a�϶����ΰ϶��֨��C

�@�Ӽ�l���b����88�~7��1��H�e�٬O�u�����u�v���_�I���A�����u��46�~3��5�駹�u�q���A�Ѽ�l���_����[�A����13.4�����A�g���f�ܯ������A�Ӧb���������_��i�A���[�ܪŭx�������u�A���I�i�F�M�u�^�ŭx�����A�Ӧb���������n��h�i���[�ܪo�w���u�A�g�ѲM�u�^���A���I�i�F�x�Ϊo�w�C�@

(此篇文章是介紹2016年10月15日遷移之後的潭子車站高架化新站,欲了解昔日潭子舊站的詳細狀況,請見「潭子舊站」該篇。)

潭子車站 (2018/11/01) 西側靠近中山路二段的景象,原先臨時站區的設施已經完全消失。
潭子車站 (2018/11/01) 東側靠近潭子街二段65巷底的景象
潭子車站 (2016/10/20) 目前唯一的進出口面向南側,上下需經過一長段階梯,約有三樓高度。

位置:台中市潭子區
構造:高架路線底式平面車站
站體:2016年高架共構無獨立站房

月台:2(島式x2)

註解:中型衛星都市交通樞紐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4,091,第55名

2012年~4,346,第54名

2013年~4,514,第57名

2014年~4,683,第57名

2015年~5,101,第52名
2016年~5,452,第51名

2017年~5,818 (+6.70%),第48名 (↑3)

2018年高架化5個新站啟用後4天,潭子車站站牌仍未更新。目前暫時以貓的大頭照頂替,日後補拍再替換。
潭 子 車站
(2016) 潭子車站站牌,里程沒變。
潭 子 車站
潭子車站的壁式站牌(左)和月台盡頭處的立式站牌(右)

2018年10月28日,台鐵台中段高架化路線第二階段新站啟用,潭子車站的前後站變成「栗林」與「頭家厝」,昔日大家熟知的車站名稱順序整個改變。

由於2016年第一階段通車時,潭子站的完成度就已經相當高,兩座島式月台、四線路軌直接啟用,進出口、大廳區域亦達到最終樣貌,所以這次的觀察重點就放在車站外觀與動線的改變方面。潭子站進出口所面對約30公尺外的潭興路已經打通,原本西側平面站場鄰近省道中山路的部份,包括臨時站房也都拆得乾乾淨淨,所以進出路線完全暢通,想往哪個方向移動悉聽尊便。而靠近昔日真正舊站房位置(潭子街二段65巷)的東側通道,行人可以通行,但還有施工的跡象,推測可能是設置相關標示以及環境綠化;不過這個進出動線(曾經是高架化初期的唯一選擇)現在顯得很雞肋,因為潭興路寬闊多了,還能讓汽機車進行接送,所以除了附近巷弄裡的居民,大概很少人會走這一邊了。

潭子車站側面外觀也終於完整露臉,雖然東側還是因為空間較窄而不容易全覽,但西側就可以整個看見了。乍看之下是連續的網狀四邊形,但細看又會發現是兩個互相顛倒的三角形交疊而成,不過跟其他站相比,潭子的裝飾顯得比較樸素一些。

這次在潭子車站停留的時間約一小時,但遇到了好幾班待避的列車,所以我也很好奇是不是因為本站的待避情況特別高。大概統計了一下,高架化路段4個可待避車站,南下除了豐原較少之外,其餘三站都很平均,豐原2潭子7太原7台中7;北上則狀況較特殊,形成豐原1潭子5太原8台中0,當然這跟豐原是部份區間車的終點、台中甚至第二月台B側還未正式啟用有關。不過總結來看,太原還是最多待避狀況,潭子次之。目前潭子站仍未恢復對號列車停靠,區間快的班次也跟沒有差不多,之前的預測還沒有兌現,但此站的利用人數還是在不斷成長中。(註:2019年12月20日起,潭子站恢復自強號停靠,每天南下北上各一班)

EMU800車門上方的LED潭子車站前後站名顯示
新塗裝的南下EMU800停靠潭子車站第一月台A側,準備待避125次自強號。
南下125次PP自強號通過潭子車站第一月台
南下EMU500停靠潭子車站第一月台
北上EMU800停靠潭子車站第二月台B側,準備待避176次自強號。
北上176次PP自強號通過潭子車站2A月台,旁邊EMU800繼續等候。
南下EMU800停靠潭子車站1A月台,準備待避129次自強號。
同時間在第二月台也有待避狀況:北上EMU800停靠2B月台,282次普悠瑪通過。這「雙重待避」的情景讓潭子車站顯得好熱鬧。
129次PP自強號通過,我要搭乘的EMU800區間車也終於可以繼續前進了。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右)、第二月台(左)向北全景。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的LED時刻顯示,下午3點多的區間車班次頗密集,待避也頻繁發生。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的上下階梯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向南全景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及LED時刻顯示,2B的待避停靠狀況也不少。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的上下階梯與電扶梯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往西側眺望,建築物相當多,麥當勞算是一處地標。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北側眺望,北上EMU800剛駛離至橫渡線附近,構造相當清楚。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北側
潭子車站北側遮棚盡頭處的凹式箭頭形結構
特寫一下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南側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南側,一樣可以看到橫渡線。
潭子車站南側遮棚盡頭處的凸式箭頭形結構 
再特寫一下
潭子車站月台兩端的站名牌
潭子車站大廳往第一月台
潭子車站大廳往第二月台
潭子車站大廳,左右通往月台層,中間按照慣例是洗手間、飲水機等設施。
潭子車站大廳往出口方向,左右往月台層只有階梯。
大廳層眺望車站東側,地下道拆得很乾淨,但周圍還需要一點施工整理。
大廳層眺望車站西南側麥當勞方向,所有舊站場設施都已拆光光,通行無阻。
大廳層眺望車站西北側,以前的臨時站房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潭子車站剪票口,有自動驗票閘門,證明這一站地位較高。
潭子車站售票處、補票處及自動售票機2台。
潭子車站進出口階梯上方所見景象
階梯下方平面景象,潭興路約在30公尺外。
潭子車站進出口階梯特寫
潭子車站東側(潭子街巷底處)特寫
潭子車站西側昔日臨時軌空間,現在成為綠地和人行/自行車道。
圍牆上碩果僅存的昔日臨時車站的站名標示
潭子車站西側,從西北端眺望。
潭子車站西側靠近中央區域
潭子車站西側,從西南端藝術作品附近眺望。
省道對面的潭子車站西側全景
潭子區中山路二段,左斜前方是潭子圖書分館。
中山路二段上,昔日臨時站正前方區域。
中山潭興路口,以前受鐵道阻隔,現在打通之後車流變得繁忙。
這兩年才出現,潭興路位於高架路線下方的紅綠燈。
橋孔下方的潭興路相當寬闊
潭興路旁往車站進出口方向,空間很大。
潭興路往市場老聚落、潭水亭方向

(以下為2016年高架化第一階段切換後的記錄,時空背景已變遷,僅供參考比較)
2016年10月16日,台鐵台中段高架化路線正式切換啟用,豐原、潭子、太原、台中、大慶等5站遷移至新的站房,舊站也隨之停用。

說起這幾年潭子車站的變遷,倒是一段相當有意思的過程。2012年,也就是在我進行第一次環島車站旅行的那一年初,潭子車站因為要進行高架化工程,拆除了原有面對東側的平面站房及站場,在靠近西側中山路二段(即省道台3線)設置臨時站房與月台,也就是舊站那一篇的介紹。當時,潭子站就經歷了「換邊」的情形,要出站經過地下道才能前往東側的舊站方向;而且它也是台中段高架化施工期間,唯一將舊站完全剷平的一站。到了2016年高架化路線啟用,雖然設計上不會再有路線兩側的切割,但西側的臨時站場暫時還未拆除,所以通行方向又回到東側,變成要利用地下道(原來那一座)才能往來西側省道方向。不過我想這段期間並不會太長,等西側臨時站場剷平,潭子站就能兩邊運作,同時還能打通車站南側的重要幹道潭興路,讓附近交通大為改善。

潭子車站的高架路線站場規劃為雙島式月台、四線路軌,值得欣羨的是它已經全部完工可供運作,所以不僅能輕鬆執行待避作業,在其他高架化各站西側島式月台啟用之前,甚至是這五站之中規模最大的站場(比台中、豐原都還大!),算是一種殊榮。至於月台編號及運用上,因為又回復到以東側為正面,所以第一月台靠東邊,停靠南下列車,第二月台靠西邊,停靠北上列車,正線之外的側線專供待避之用。不過由於潭子臨時站僅有一座月台,所以面對新站的變化,旅客比較沒有什麼乘車月台改變的適應問題。

往下到站房,它是位於高架路線與平面之間的第二層,與台中、太原類似;大廳空間則只是一般小站的規模,售票處、自動售票機的設置跟太原、大慶兩站差不多,連候車座椅都省了。出站之後會先往南側,走下一大段階梯,面向將來會打通的潭興路;不過大部份旅客會拐彎折回潭子街二段65巷口,也就是昔日2012年以前舊站的位置,這裡有人行通路,往東到潭子舊街、往西經地下道到省道方向,悉聽尊便。

2016年10月20日改點之後,潭子站完全取消了對號列車,目前只有區間車和區間快車停靠。暫時是還沒有聽到居民與地方民代的抗議聲音,不過我想也不用急,以潭子站的設計規模和週邊發展,將來一定還是有可能停靠對號列車。而且,潭子地區以後北有栗林站、南有頭家厝站,等於是一個行政區設有三個車站,潭子居於中間,又擁有較大規模站場,不太可能只拿來當通勤小站使用。

北上EMU800區間車停靠潭子車站第二月台
南下EMU800區間車停靠潭子車站第一月台
南下E1000推拉式自強號通過潭子車站,目前此站無對號列車停靠。
進站中的EMU800區間車
潭子車站月台,左為南下第一月台,右為北上第二月台。上方遮棚的環狀鋼架似乎是台中段高架車站的重要特色,很多站都有。
潭子車站月台的中段,可看出站場十分遼闊,島式月台相當寬敞,可容納眾多旅客。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
潭子車站月台靠近北端遮棚盡頭,對號車廂的標示一直延伸到14。話說台鐵很確定不會有15車是嗎?

潭子車站第一月台,這是南下列車停靠,但1A側似乎沒有表定列車。查了一下時刻表,發現早上有幾班南下列車會在潭子待避,應該是利用1A月台,但下午以後就沒有了,所以時刻表上空空如也。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LED時刻顯示2B側有表定的北上列車待避。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往出口的電扶梯與階梯
潭子車站月台的對號車廂位置標示,1之前還有1A,但容易跟月台的1A側混淆。
潭子車站的月台遮棚盡頭造型很奇特,而且南北兩側還不一樣。這是南側。
這是北側,有一種相呼應的頭尾感覺。
潭子車站北端,第二月台側。
潭子車站北端,第一月台側。
潭子車站南端
潭子車站第二月台向西眺望,有較多的高樓建築。眼前就是2B月台西側線。
潭子車站側面的鋼架,這算是台鐵近年來十分流行的樣式。
從潭子新站窗邊看到的臨時站房與月台、路軌,幾天前才停用。
基本上當時都還是原貌,不過馬上就要拆除,也許現在已經消失。
臨時站月台與站牌的最後一瞥
潭子車站西側的象牌麵粉廠一直是此站地標
潭子車站月台上所見,樓房間露出一小片屋頂的「潭水亭」,為清嘉慶年間肇建之觀音廟,當地傳統信仰中心。
往第一月台的電扶梯與階梯
往第二月台的電扶梯與階梯,與前者相對,中間夾著盥洗室。
潭子車站出口閘門
潭子車站剪票口與後方的大廳,算得上是簡潔有力。
潭子車站售票處,有三台自動售票機。
潭子車站門面進出口階梯上,右邊可以見到一小段臨時站月台路軌,前方則是將要打通的潭興路。
潭子車站門面特寫
目前潭子車站主要進出通道,通往2012年以前的舊站方向。
另一角度,前方垂直的便是潭子街二段65巷,左邊是地下道。昔日潭子舊站就位於此處。
潭子車站高架化之後產生的綠地空間,以前這裡應該都是車站範圍。
目前潭子車站東側的進出口(潭子街二段65巷底),要到西側得穿越右邊的地下道。將來此處需要有一番整理,改善狹窄的巷道及交通動線。

2012年以前,潭子站雖然面向東側的舊市街,但西側因為有省道經過,兩邊發展早已起了很大變化,因此也曾在省道旁增建進出口,當時稱之為西站。後來臨時站改面向西側,西站自然被臨時站取代,而省道上車水馬龍、建築物櫛比鱗次,重要設施、觀光景點、甚至高速公路也都位於這邊,所以看起來好像潭子車站本來就應該設於西側。即使是現在暫時沒有西側的車站直接進出口,但計程車司機仍在臨時站前候客,就知道需求是西遠大於東。未來高架化全部完工之後,東西側的鐵道隔閡可望打破,地方發展也應該更能融為一體。只不過,伴隨著交通進化而產生的地價、房價、甚至物價上漲,在地居民不知是否已經感受到…

潭子街二段65巷,2012年以前的站前街,現在又重新獲得此地位,但巷道十分狹窄,恐怕不容易更新。
從潭子街二段65巷所見到潭子高架化新站
潭子街景觀,舊市街很難發展。
潭子街雖然也有一定熱鬧程度,但跟車站西側省道相比差太多了。
潭子站前狹窄的巷道
子臨時站旁邊的地下道,通往潭子街。臨時站停用後,此地下道繼續擔負起西側旅客進出車站的重任,恐怕要到高架化週邊全部完工後才能功成身退。
潭子臨時站站房,只有4年多的壽命,註定將會被拆除。
潭子臨時站、地下道,以及後上方的高架站場。

北上:栗林車站 南下頭家厝車站西行神岡線:社口號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