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從107年國寫獨立施測開始,作文占分變高、比序變重,成為重要升學關鍵之一。許多學生認為國文作文沒有準備方向,練了也是白練,會有這樣的困擾,往往是因為困在單一主題的練習裡,而下一次遇到不同題目又會無所適從。 

怎麼樣的敘述方式、邏輯架構、用詞構句才能夠脫穎而出,獲得閱卷老師青睞呢?寫作並非創作,它是一項有方法的「技能」,只要能掌握以下技巧,立刻讓你的國文作文不再是無頭蒼蠅!

|高分作文這樣寫

篇幅應以800-1000字最為理想,4-5段作為架構,文章務必講求結構分明,首尾段精簡扼要、中段充分論述。然而學生往往有「偏門」的問題,也常因時間拿捏不準確,導致無法拿到好分數,以下整理出高分寫作的四大基本原則:

  • 首段入題

過去寫作文,許多人習慣先鋪陳,利用華麗的詞藻、句型隱晦的描繪情感,但其實過度的鋪陳,反而讓論點更加不明顯。第一段內容一定要點出題目,針對題目明確表達出自己的立場,簡而言之就是要破題。

  • 立場設定明確

必須切記的是,不論幾段都必須圍繞在一個重點上論述,而末段的立場需與第一段前後呼應,總合來說,文章需要觀點清楚、有說服力,所以在一開始下筆時就要抓好「立足點」和「切入點」,再依照題目的要求及自己的設定做發揮,這也是最直接、最容易拿分的寫作方式。

  • 「描繪」重於「陳述」

尤其是感性篇,許多學生常常「過度白話」,寫出來的文章缺少了細膩的情感及生動感。在描寫動作時可以利用眼神、嘴角、身體的小動作等來呈現,讓閱卷者能感受到細節。另外,像心情、想法、聲音這些無形的主題,則可以透過更多的譬喻法或形容詞來描繪。

  • 寫出屬於你的範文

時間的把握非常重要,不要在考試現場構思新題材,而是要活用自己過去的文章。事前練習各類型的範例佳作架構,整理出好用的名言佳句,加上個人經驗和名人故事等素材,比起盲目地寫一堆作文,在每次練習時多去思考用哪些修辭才能寫得更好、抑或是加強故事或啟發,不斷修正自己的內容,更能在考場上發揮得更好。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學測國文作文從107學年改為理性、感性文章各一篇,不論是何種形式的題目,「完整表達出個人想法」都是拿高分的不二法門,以下分成兩部份來說明:

理性文章分析、舉例

以「我對OOO的看法」、「分析OOO並加以評論」、「根據OO圖表、數據,條列式分析」為例,理性文章最重要的是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及評論,這類型題目強調「思考多元化」。需要從引文汲取、歸納重點並放入作文中,再決定用哪些面向來闡述觀點,以及構思運用的素材、段落的安排,最後深入闡述對題目的看法。

  • 舉「對於中、小學校園禁止含糖飲料,你贊成或反對?」題目為例:

起:直接破題,針對議題明確表達出自己同意/不同意,闡述自己對於議題的定義,也可以提及一些文獻加強說服力。

承:承接第一段的想法,將文章擷取出來的一些論句、數據改寫在段落中佐證,加廣、加寬的去闡釋,說明自己的觀點。

轉:以生理、心理兩個不同立場展開論述,並且引用例子做為輔助說明,加以闡述對於議題以及自身想法的連結。

合:綜合全文觀點,並再一次強調個人對於議題的看法,一定要避免立場反覆。

知性作文還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

 

感性文章分析、舉例

以「對OOO的詮釋或聯想」、「OO與我」、「我看OOO」為例,相對於理性文章,感性文章非常著重自身經驗的描繪、內心情感的表達與想像的發揮,且強調「題材生活化」。舉例在感性文章裡面依然是佔較大比重,但在這邊論述與證明反而較不是寫作重點,多善用譬喻、排比、倒裝等修辭,都能讓文章呈現畫龍點睛的效果。

  • 舉「我以OO為知己」題目為例:

起:說明知己的定義,並引用其他歷史上對於知己的相關例子。

承:進一步闡述對於知己的想法,並引其他例子以深化知己的意義,以及呈現出知己的不同樣貌。

轉:提出自己的知己為何,應著重於與知己的對話與連結、成為知己的原因、互動過程,都是值得在文中提及的。

合:綜合前面幾段,再做總結,記得呼應起的部分。

情意類作文可以把握以下5個關鍵:

 

依照上述寫作基本原則搭配適當的素材,再以起承轉合連貫文章,相信文章便會有截然不同的樣貌,分數自然也會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學測國寫還有這8種題型的準備技巧:

 

|這些寫作大忌千萬不要犯!

  • 鬼打牆、不知所云

常有學生犯下同一句話換了三次講法,浪費過多篇幅講同一個東西,或是某些內容分了好幾段,卻還是找不到重點,整篇文章不知所云。

 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只描述了表象的事實,在舉例子時,不能只闡述表面,而是更要深一層解釋其原因,例如用人、事、時、地、物、因等六個完整面向論述想表達的內容。

  • 重視文筆勝過邏輯

很多學生誤以為作文最重要的是文筆、修辭語法,所以耗費大量時間記名言佳句,硬生生套用到作文當中,事實上不適當的引用,不僅對文章沒有幫助還可能會扣分。

在有限的閱卷時間下,評分老師更重視的是組織能力、文章的核心觀點,強化文章的連貫性、轉折的合理性、觀點立場的一致性,掌握這些文章的核心邏輯,寫出讓人舒服閱讀的文章,才是作文能夠穩定拿高分的關鍵,而優美文句、華麗的修辭等這些要素,必須建立於文章的立意清楚、邏輯通順下,才有意義。

  • 寫作前規劃不足

很多學生由於擔心時間不夠用,急著動筆所以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僅沒有中心思想,容易相互矛盾,如果寫到一半才發現前後不連貫,或者文章順序出錯,往往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寫完。

考場作文一定要審題、列出大綱,如果能在下筆前規劃該怎麼寫、如何分配時間與段落,書寫便不易出錯,還能提升效率,讓寫作時間更充裕,用來構思與創造更優美的詞藻與段落,首尾邏輯一致,文章也才能有說服力。

如果沒有大量時間訓練文筆,就把重心放在架構的規劃,讓文章通順,減少犯下的錯誤。不論題目如何變化,抓準立場、架構、結論這三個主軸,便能夠使寫作變得輕鬆許多。

|參考書推薦:一定要讀的寫作滿分寶典

1. 高中作文滿分國寫:理性篇/感性篇     

作者: 林葳/蔡恆

依照107年高中升大學學測考試新制規劃,分理性篇及感性篇,共兩篇,依照目前大考測驗分數說明評分標準,由專業國文補習班教師全新編寫內容,共15個單元,各附2篇正、反兩面,從不同思維角度切入,引導學生多元化思考、發揮想像、加強邏輯觀念,從不同角度出發,寫出立意清新的好文章。

【理性篇】每個單元含有不同符合時事的議題,並附上支持與反對論點的兩篇範文,可以同時學到兩種觀點思考;【感性篇】透過範文示範如何運用古文題材與名句在作文中,適合平時閱讀大量古文、詩詞卻不會應用在文章裡的考生。

  •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局)

2. 國寫笨作文:學測實戰篇

作者: 林明進

細部拆解、深入分析每一篇國寫文章,希望真正引導考生按部就班,練就硬裡子,透過仔細而精緻,豐富而多元,廣泛而深入的學習思維,從每一個環節腳踏實地的教考生最笨的基本功。

將審題的內在思路、如何安排中間的架構與選材、段落安排都介紹的非常詳細,很適合常常看到題目無法下筆的考生。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圖片來源:博客來)

3.  當你遇見他們的故事

作者:簡麗賢/歐陽宜璋/張玲瑜/郭美美/易理玉

由閱讀─快答─詮釋─創寫,四階段建立完整的閱寫旅程,以知性與情意兩大類別,精遴不同領域的文本,題材多達32種,兼融人文與科學議題,廣增學生閱讀視野。

參酌近年「最新國語文寫作測驗研究用試卷」,命製短篇與長篇寫作試題,並提供寫作引導與範文佳作,閱讀素材非常豐富,包含媒體文化、科學常識等,符合近幾年多元活潑的命題方式,為學生做明確精準的指引。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局)

和過去的考試不同,近幾年的國文作文題型更加生活化,因此要懂得掌握寫作的基本原則,並藉由閱讀的累積,以及生活經驗的拓展,多觀察、反思生活中的大小事,來豐富視野以及訓練對文章的批判思考力,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夠學習如何將事物敘述的更完整、更有創意,這些都是取得作文高分最好的方式。

 

延伸學習:

【2021 最推的5 大國文家教平台】找國文家教全攻略/國文科準備方式大公開AmazingTalker®

2021 4大網路知名國文補習班推薦及分析- 名師介紹及特色AmazingTalker®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關於 AmazingTalker

AmazingTalker 是台港最大的線上家教媒合平台,上千名優質師資提供語言、學科、音樂等多種課程,透過透明的資訊與大數據排列與媒合,讓最適合彼此的師生可以最短時間聚在一起,學習並互相交流不同的文化。

以我自身教學經驗來說,學生常常認為國文科沒有準備範圍、方向,作文練了也是白搭,下一次遇到不同題目又無所適從;這反映在國文老師身上是另一個更大的疑惑:比起其他科目,數學老師也許教完三角函數、排列組合等重要觀念,剩下就是放學生刷考古題。但國文老師到底要教到哪種程度,才可以安心地把學生「推上戰場」、怎樣才算是「教完」?

學測作文怎麼算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學生與教學端會有這樣的困擾,往往是因為困在單一主題的練習裡(例如親情、友情、人際關係的挫折等等),並沒有從中掌握寫作的技巧;寫作並非創作,它是一項有方法的「技能」,掌握寫作技巧如同手握地圖,即便路途未知,但至少你知道最終的目標為何。

考試所剩時日不多心驚驚嗎?我們就從國寫知性題開始,一個技巧立刻讓你的知性題作文不再是無頭蒼蠅!

知性題心法:「立場-主張-論點」

身為心法系教師(?)當然話不多說告訴你口訣,請跟我一起在心中默唸三遍:

知性題就是立場-主張-論點
知性題就是立場-主張-論點
知性題就是立場-主張-論點

知性題重點在於對一個事件或社會現象,你有同意、不同意的「立場」,接著衍生出相對應的「主張」,最後你需要用足夠份量的「論點」來說服讀者支持你的立場與主張。目前大考的趨勢是,知性題會給予學生明確的兩個立場,而這兩個立場基本上沒有誰對誰錯,最重要的是站了立場後你要能夠「自圓其說」,不前後矛盾、也有足夠的說服力。

立場的巧思:「同意/不同意」的光譜

如果你認為知性題的立場看起來沒有懸念,不是Yes就是No,那可能就錯過了第一個讓你文章亮眼的關鍵。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絕對的對與錯,而立場也是。同意與不同意只是光譜最兩端,中間還存在許多的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你必須問自己,基本上同意這件事情,但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部分同意),抑或你反對這件事情,可是只要改善某些點就覺得沒問題(部分不同意)。

有了較為細緻的立場後,相對應衍生出的主張會更明確與亮眼,也不會因為完全同意/不同意的立場,導致不知道要寫什麼,只是在附和題目。例如你可以同意某個法條,但對制定程序上有所異議;或是不同意一件事情,因為它可能有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的危險。這裡有一些簡單方便的句子幫助你把主張說的更完整:

  • 我同意/不同意這件事情,因為________
  • 我認為這件事情能帶來好處,但必須建立在________的前提下
  • 我反對這件事情,除非它解決了________的問題

如何尋找說服人的論點:5W1H 問句

有了具體主張之後,要提出相對應的論點作為支撐,讓讀者接受你的主張、認為你言之成理。論點首要避免的是「感想式」的抒發,它應該是個有憑有據的說法,不能是「我同意A,因為我覺得這很棒」、「我反對B,因為媽媽覺得這不好」。

至於該寫什麼論點、什麼樣的論點才能夠說服人,則可以用大家最熟悉的「5W1H」問句來問問自己的主張,幫助組織文章後續的論述過程:

  1. What:你同意法條本身的規範,但是程序A跟B上出了什麼問題
  2. Why:為何這件事情有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的隱憂
  3. How:如何解決OOO的疑慮,否則你不同意它

上述說過,作為一個理性論說技巧的測驗,它並非要求考生「上下交相賊」地揣測上意,而是考驗學生如何透過組織文字說服別人,因此基本上不會因為站錯立場導致被扣分,必須掌握上述「立場-主張-論點」的連結,才能夠成為「自圓其說」的議論文,以拿到相對應的分數。

知性題範例:學測知性題

立場-主張-論點

以下我們就用知性題心法直接舉例,看看面對到大考題目該如何運用:

  • 玩具對你而言,較偏向「玩物喪志」或「玩物養志」?請就你的成長經驗,說明你的看法。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 21 分)

這是109年的學測考古題,題目給了一篇以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的文章,說明玩具的型態反映了當時人對「玩具」的認知。有人肯定「遊戲」對小孩子的重要性,發明了積木等玩具,讓孩童不僅有所啟發,還能體驗到樂趣,甚至當今許多專家學者也強調「玩出創造力」;而有人仍舊認為玩具是個奢侈品,屬於享樂式的消費。

如果你選擇站在「玩物養志」的立場,你可以這麼做:

  • 主張:認為玩具能帶來好處,但必須建立在選對玩具的前提下。
  • (Why)論點1:為什麼需要選對玩具?因為有些玩具具有教育意義,但有的可能只是聲光效果的刺激,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
  • (What)論點2:什麼是能夠帶來啟發、練習能力的玩具?
  • (How)論點3:玩具如何「養志」、如何啟發人?

如果是「玩物喪志」的立場則是:

  • 主張:認為大多數人都是玩物喪志,除非它能避免花費大量時間的問題。
  • (Why)論點1:為何需要避免浪費時間?因為有無「教育意義」並非重點,如果所有時間都花在上頭,可能適得其反。
  • (What)論點2:現今的玩具類型有什麼?也許大多數的「玩具」,都屬於單純享樂性質的奢侈品。

結論:知性寫作能力,其實是現代公民必備條件

現今國寫的「知性題」,其實就是測驗如何呈現個人觀點的「議論文」。小至個人對社會事件的評論、看法,大至學院報告、期刊雜誌的論文,都可以算在裡頭。由於是考前的精簡心法,「議論文」的架構與要件需要另寫一篇文才能夠完整說明,我先在這裡將它簡化成「立場-主張-論點」,以求進考場在什麼都忘記的情況下,考生們至少還有個方向(笑)。

講到這裡還是必須要強調一下,我並非認為「主題」的訓練不重要,而是在了解架構與技巧後,再去練習各式面向的題目。這樣拆分議論文要素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先明白「什麼是議論文」、「如何組織論點」,再於練習題目的過程裡培養出「表達個人觀點」的能力。

「知性題」的架構與考題,其實反映的是身為一個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能力,不只是學生,更是大眾需要的。與人理性溝通、讀懂他人立場與觀點,也是踏入大學與進入社會階段該具備的基礎能力。因此不要再認為國文作文就是自由心證、老師隨便改啦!它還是有一定的判定標準。學測作為「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108課綱後強化這項基礎能力為大學門檻,其實是個好的方向(雖然偶爾還是會有微妙的題目,以及其他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