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湯圓雖然好吃,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還有什麼習俗?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

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另外,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為什麼又有“鬧元宵”之說

“鬧”就是指熱熱鬧鬧地歡樂一天的意思。因為我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一年中比較清閒的是“冬仨月”,元宵節過後,氣溫逐漸變暖,萬物復甦,冬閒已經過去,就要備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閒了。

所以元宵節這天歡樂一番,既是一種“放鬆式”的休閒活動,更是表現人們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用歡樂的笑聲和喜慶的鑼鼓聲,在吉祥的氣氛中,迎接豐收一年的來到。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吃湯圓的好處

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製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禦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時吃糯米湯圓,溫暖脾胃,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以致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者。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說糯米湯圓正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元宵吃湯圓飲食注意

元宵湯圓無論怎樣吃,都得注意不能多吃,糯米雖好,卻不易消化,吃多了胃會不舒服。吃時最好食量減半,比如平時能吃四兩米飯的,糯米吃二兩就足夠了。否則會由於糯米本身黏滯、不易消化,而引致胸腹脹滿,這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是老人、兒童等腸胃功能本身很弱的人需要特別注意。

專家提出,特殊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傳統元宵,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限量。春節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多吃元宵會加重胃腸負擔。

提燈籠、賞花燈…老少都期待的「元月十五」元宵節即將到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或許比較少人專程出門慶祝,但吃元宵這個習俗,卻依然留存在許多家庭中。冬至吃湯圓是為了慶祝多一歲,那你知道為什麼元宵節也要吃這些QQ的美食嗎?別光顧著吃,看完這篇保證長知識!

湯圓、元宵,到底哪裡不一樣?

探討為何要吃之前,不如先來研究看看長得很像的「湯圓」、「元宵」究竟差在哪吧!雖然兩者都白白圓圓的,但製程與口感可是大不相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般來說,湯圓的作法是將濕糯米粉揉成團,再把餡料夾進去,用手勁搓成一顆一顆圓球狀;不過元宵則不一樣,是先將餡料切成小塊,放在灑滿乾糯米粉的竹篩上滾來滾去,反覆噴水讓粉能夠裹在餡料上,最後變成所謂的「元宵」。

一個是從外到內,一個是從內到外,這樣的做法差異,也讓湯圓的口感比較扎實黏牙,元宵咀嚼起來相對鬆軟有咬勁。

因為一開始要把餡料切成塊狀,所以元宵餡料的選擇通常是黏度比較大的甜口味,像是豆沙、芝麻等等,湯圓可以做成鹹的「客家湯圓」,但鹹的元宵,那可就真的少見了…此外,元宵的製程特別強調手部力量的運用,可別以為隨便甩甩晃晃就好吃,力道均不均勻會大大影響元宵的口感喔。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比起湯圓,元宵的製程更加費力。(圖/ting@Flickr)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正統元宵不是用搓的,而是放在竹篩上滾。(圖/鐘敏瑜攝)

吃元宵的習俗從哪來?據傳從宋代開始的!

和其他民間習俗一樣,吃元宵的由來也是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據傳隋煬帝時期,社會明明腐敗,他卻想粉飾太平,下令自元月十五日起在洛陽城張燈結綵,搞得熱鬧非凡。有商人用糯米做了小糰子來賣,也因此大受歡迎。因古代稱元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加上夜晚稱為「宵」,所以這天被稱為元宵節,這種小糰子也被稱為元宵。

不過若從史料確實記載來看,比較可信的開端是從宋代開始的,當時也稱這種食物為「圓子」或「浮圓子」。元宵在宋代社會地位崇高,從南宋詞人姜夔的作品就看得出來。「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其中「珍品」指的正是元宵。

明代文人劉若愚作品《酌中志》,也詳細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仔細想想,不正和現代的做法雷同嗎?

清代的《上元竹枝詞》也曾提及元宵。「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一作品不僅證實了清代已有元宵這個食物,也讓後人知道,當時確實有人以元宵當作商品交易。

除了古代傳聞,有個更近代的故事更是有趣。相傳袁世凱當了大總統之後,還成天肖想著復辟當皇帝。有天他的太太碎念著「想吃元宵」,竟無辜被罵了一頓。原來袁世凱一聽就覺得不吉利,「元宵」念起來跟「袁消」一樣,好像觸他霉頭!雖然無法證實這個傳聞的真實性,但聽來也為這個節日添了幾分趣味。

原创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及吃汤圆的由来

2021-02-22 21:01 来源: 爱有机生活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人们一直以来都用吃汤圆或者元宵来庆祝这个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猜灯谜。这种传统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或者元宵呢?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汤圆即“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所以说,元宵节吃元宵或者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还寓意着勤劳、长久、向上。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汤圆和元宵的做法:

南方“包”汤圆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