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opath意思

反社会人士(sociopath)这个词,在媒体和流行文化里的意思其实很广,大家常常把它和“心理变态”(psychopath)搞混,觉得他们都有犯罪倾向。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医生和心理学家们说的“反社会”并不是这么回事。而且,正常人也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所以反社会这种属性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Most non-sociopathic individuals display antisocial traits and behaviors from time to time. A diagnosi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requires an ongoing pattern of behavior that produces a consistent negative impact.

大部分非反社会人士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反社会的特性和行为。医生如果要诊断一个人为反社会人格障碍,需要确定这个人有持续的反社会行为,且这些行为造成了持续的负面影响。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判定标准有以下6点:

A failure to conform to social norms or laws.

不遵从社会规范或法律。

Lying, usually for personal gain or pleasure, but sometimes for no apparent reason.

说谎;通常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取乐,但有时候则没有明确的原因。

Impulsive behavior and failure to plan ahead.

冲动性行为,并且不能事先做计划。

Irritability, aggression, and poor anger management.

易怒、有攻击性,管理愤怒的能力很弱。

Disregard for safety of self or others.

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危漠不关心。

Irresponsibility, typically manifesting in problems maintaining employment and relationships or meeting financial obligations.

无责任感,通常表现在就业、人际关系和财务问题这些方面。

那么,反社会人士 sociopath 和心理变态 psychopath 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ciopaths and psychopaths depends on how you define the terms. In the modern era,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ociopathy, which may be compared with psychopathy:

要讨论这两者的区别,得看你怎么给反社会下定义了。在现代,反社会的定义总共有三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和心理变态做做比较:

有些医生和科学家认为:由环境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反社会行为是“反社会”,而由基因或生物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则叫“心理变态”。

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反社会和心理变态是同一个意思,或者觉得反社会只是不那么严重的心理变态。在这种定义方式下,反社会人士就是一种心理变态。

而加拿大的犯罪心理学家 Robert Hare 则说,心理变态的人是缺乏道德感和同情心的,而反社会人士则只是与普通人有着不同的是非观。

那么话说回来,反社会这种倾向到底有多常见呢?

由于它的定义还相对模糊,所以我们其实很难确定反社会人士的总量,但不管我们采用哪个定义,我们都可以发现它并不罕见。

A 2008 American study identified 1.2 percent of its sample as "potentially psychopathic," correlating with alcohol abuse, violence, and low intelligence. A 2009 British study reported an incidence of 0.6 percent, correlating the traits to male gender, young age, violence, drug use,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

美国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的受试者里有1.2%都是“潜在的心理变态”,这些人都伴有酗酒、暴力、低智商一类的特质。2009年的一项英国研究则显示有0.6%的比例,这些人身上的常见属性有:男性、年轻、暴力、使用毒品,以及其他心理障碍。

总体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在那些酗酒和药物成瘾的人里更常见,也更容易发生在那些儿时多动的人身上。在精神病人中,大约有3%-30%的人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200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47%的男性囚犯和21%的女性囚犯都有这种障碍。

OK,来讲讲今天的词 Antisocial

可以看出,它是 anti 加上 social

Social 的意思是“社会的”、“社会性的”,而 antisocial 就是“反社会的”。

那么,我们来造个句子吧~

She was finding it hard to cope with her son's increasingly antisocial behavior.

她觉得越来越难应付她儿子的反社会行为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我国台湾地区为0.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

西医学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外文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所属科室 内科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目录

  1. 1 疾病简介
  2. 2 疾病特点
  3. ①高度攻击性
  4. ②无羞惭感
  5. ③行为无计划性
  6. ④社会适应不良
  1. 3 发病原因
  2. 4 发病机制
  3. 5 病理生理
  4. 6 临床表现
  5. 7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8 疾病治疗
  2. 9 疾病预后
  3. 10 疾病预防

“反社会”一语虽系政治社会用语,但也从这一侧面突出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危害,这类人在监狱和劳教机构占相当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惯犯,往往因发生反应状态而送精神病机构要求医学鉴定。

反社会人格障碍虽然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但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尽管二者对所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科医生和司法工作者应区分反社会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计划和有预谋地达成犯罪,反社会人格多不能;②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案手法隐蔽和狡诈,企图逃避罪责,反社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早期研究(Kallman,1938;Heston,1968)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统亲属中有17%-19%为反社会人格,但未得到后来研究(Kety等1968;Rosenthal等,Rimmer等,1980)的证实 [1]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①高度攻击性

反社会人格患者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已众所周知,然而却有一些并无攻击行为。Cleckley(1941)区分病态人格为两类,一类为冲动-攻击型,一类为社会退缩型。Buydeus-Branchey等(1989)发现15岁以前有暴力行为的人到成年较之那些15岁以前无此类行为者易于发生暴力。他们将反社会人格分为具有攻击型行为和不具有者两类,前一类具有终生发生身体暴力的倾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②无羞惭感

认为此类人无羞惭感,缺乏与焦虑相关的自主神经反应(包括皮肤直流电反应)。James等(1983)对反社会人格和非人格障碍者各524人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观察,结果发现25%的反社会人格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其发生率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区别。James等称谓那些伴有焦虑和抑郁的反社会人格为“心绪恶劣性精神病态(dysphoric psychopathy)”,这类人与不伴焦虑的反社会人格患者比较,表现智力功能困难、存在自杀观念、易于激惹、伴发其他神经症特点,住院时间长,对治疗反应不良。他们认为伴发焦虑和抑郁的精神病态可能代表一种特殊的综合征。Blackburn建议将精神病态分为焦虑和非焦虑两型,前者为继发性人格改变;后者为原发性精神病态,相当于Karpman(1948)的真性精神病态(true psychopathy) [2]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③行为无计划性

精神病态患者的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Arieti(1967)区分精神病态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二型均系自我中心,但单纯型的反社会行为一般缺乏预谋,而复杂型精神病态患者往往在事情发生前有计划,而且可以达到行为的目的。因此单凭计划性有无而确定攻击行为的性质是不适当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④社会适应不良

ICD-10(1992)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因其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著背离而引人注目。适应不良是精神病态患者的重要特征。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经验中取得教益,因此本症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行为的模式。然而,一些学者曾提出适应良好的病例。Henderson(1939)提出创造性精神病态状态,而且举出2名病例在不同道路上发挥创造力,但2例彼此之间甚少共同之处。

父母养育方式不仅与父母自身文化、经济情况等有关,还与另一方的情况,如配偶是否 健在以及家庭婚姻的状况息息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家庭微环境复杂而微妙地影响着成员间的行为方式。而良性的家庭环境,父母正性的养育方式对极具塑造性的未成年人来说,意义无疑更加突出 [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近年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学因素在犯罪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发现人格障碍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或基因突变存在关联。但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变异所致,重视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体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动物和人体实验提示,攻击行为与中枢五羟色胺功能呈负相关,即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不足是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有研究认为,五羟色胺系统可能是通过五羟色胺1A受体或1B受体来调节攻击行为 [4]  。

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务、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自我评价过高,狂热但不动人的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务;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多种形式的犯罪,趋向伴发药物或乙醇滥用。

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极为少见,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有时他们被迫来就诊,其实大多表现紧张、抑郁、认为周围对他歧视、遭人憎恨。这种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甚至到成年(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关系,对子女不闻不问。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较多重叠,他们均具有情感肤浅、情绪不稳定、高度利己主义等特点(Lion,1980) [5]  。近年来关于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和癔症三者间关系引起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Robins(1966)发现行为指导所咨询的反社会人格女孩到成年时诊断为癔症。Guze等(1971)报告相当多的癔症个人史中有反社会行为,其家族中亦有较高的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者。Guze(1920)注意到妇女癔症和社会病态之间高度相关。Carethers(1975)提出“精神病态和癔症”假说,他认为在同样基础上,男性发展为精神病态,妇女则导致癔症。Lilonfield(1986)推断,表演型人格是基础并起媒介作用,如为男性则发展为反社会行为,如为女性则发展为癔症(Briquet综合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是不难的,受人称赞的12种诊断标准(Cleckley,1964;Rimmer,1980;Hare,1980;DSM-Ⅲ-R,1980)项目太多,不易掌握。Mccord等(1956)的概括比较简洁,他指出这类人的特点是违法观念较差,行为受原始欲望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甚少感到羞惭,并且情感是歪曲的等。Ziskind(1982)对社会病态提出5条诊断标准和5条排除指标。5项必须的标准是冲动性、不负责任、情感肤浅、不能从既往经验或惩罚中得益和良知的损害;排除指标包括5种疾病即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脑综合征或脑损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神经症。这一诊断易于掌握,但有待进一步检验。

由原先的单一治疗逐渐转变为综合治疗。虽然长期心理治疗对某些类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效,其人格特质会改变,但仅仅用心理治疗对于改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整合其他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Martens认为激动治疗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治疗形式,如果与其它心理治疗、神经反馈或心理药物治疗相结合,那么它会更经常取得成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治疗家们找不到研究来证明药物治疗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现在这种格局被打破了。

由原先的单一治疗逐渐转变为综合治疗。虽然长期心理治疗对某些类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效,其人格特质会改变,但仅仅用心理治疗对于改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整合其他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Martens认为激动治疗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治疗形式,如果与其它心理治疗、神经反馈或心理药物治疗相结合,那么它会更经常取得成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治疗家们找不到研究来证明药物治疗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现在这种格局被打破了。

反社会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后趋持续进程,在少年后期达到高潮。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即趋减少,情况有所缓和。

本研究结果提示,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因此,预防反社会人格障碍首先要从孩子的父母和将成为父母的人们做起,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倡导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沟通引导,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从而尽量减少人格障碍及犯罪的发生、发展。

参考资料
  • 1    黄悦勤,董问天,王燕玲,等.美国人格诊断问卷(PDQ-R)在中国的试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62~264.
  •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 3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09~210.
  • 4    谭钊安,张建平,曾彦英,等.中国汉族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SLC6A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的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24(6):630~632.
  • 5    李慧民.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自身文化程度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20~21.

Sociopath 是什么意思?

sociopath,英语名词,意思是反社会的人,反社会紊乱综合征。 一般患有此症,经常把自己当做社会中心,任何别人不利自己的行为,都不正义的,而且幻想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合理合法,理所应当。

Anti

反社会人格障碍(英语: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 人格障碍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二轴发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 特征长期无视或侵犯他人,常表现为道德意识或良心低落。

Pyschopath 中文是什么意思?

psychopath的翻译 变态人格者, 精神病患者,精神变态者…

如何治疗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障碍难以治疗,但认知行为疗法 所以,许多精神疾病可以达到像躯体疾病一样的治疗效果。 精神疾病治疗基本上可以分为躯体治疗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包括药物、电休克疗法以及其他刺激脑部的疗法(如经颅磁刺激疗法和迷走神经刺激疗法)。 阅读更多 、以心智化为基础的治疗和某些药物可能有助于减少攻击性和冲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