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我不再防衛
所有力量在我們之間自由流動
委屈、沮喪、內疚、悲傷、憤怒、痛苦

當它們自由流淌
我在悲傷裡感到溫暖
在憤怒裡發現力量
在痛苦裡看到希望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我不再攻擊
我知道
當我不再傷害自己
便沒有人可以傷害我

我放下武器,敞開心
當我的心,柔軟起來
便在愛和慈悲裡
與你明亮而溫暖地相遇

原來,讓內心強大
我只需要,看到自己
接納我還不能做的
欣賞我已經做到的
並且相信,走過這個歷程
終究可以活出自己,綻放自己

家族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
 

這本書炙手可熱,我在圖書館預約等候半年以上才輪到我借閱,我拿到書時,發現在我之後還有16個人在排隊預約😅讀完後,友人剛好贈我此書,真是感恩。

維琴尼亞•薩提爾 是美國的家族治療工作者,後開創並發展了屬於自己的薩提爾模式The Satir Model,並運用於家族治療中。我是從洪仲清老師的書中提及她的詩而認識的,她的文字理念,經常出現在心理勵志類的叢書中。

對我來說,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來溝通,比非暴力溝通難度還要高,然而,透過對話能幫助對方釐清自己的冰山底部、內心渴望,令我嚮往,而有新的學習讓我感到有些興奮,也期許自己能學習且內化,就是只是皮毛,也是好的,能夠幫助自己也協助他人。

李崇建老師在書中示範幾篇對話練習,尤其是為了女兒休學而和老師談話的媽媽那一篇,看得我眼睛濕濕的(下方有試閱)。李老師引導出他人慣性模式的淺層表達,回顧自身過往的經驗和情緒,深入自我內在渴望,也看到自己的盲點和努力。
我反覆將範例晤談對話看了幾次,能有這樣的能力,著實要花時間和功夫,而且要先從覺察自己的內在開始。

我幾乎是從否定指責、男尊女卑的傳統道德觀下的脈絡下長大的孩子,因為被忽視過,覺得表達也沒用,於是也沒真正學好如何表達自我和情緒,父母言行變成了我潛意識學習的楷模。成人後,這社會也告訴我,不要用情緒解決問題,彷彿情緒是不好的,我們為了生存,保有理性思考、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好。然而,越壓抑,越容易情緒化失控。
習而不察,以致於就算我自己不喜歡這樣被對待,潛意識卻被植入這樣的慣性,也因此這樣不自覺地對待他人。


有多憤世嫉俗,我就活得有多少劍拔弩張。
一直到我從覺察陰影到自省,一步步的學習、療癒,才逐漸走向平靜。

我從書中洞察到自己不足之處:不夠有好奇心,或許這跟我內向敏感的性格,和成長過程有關,然而,這部分我還是可以練習的。
當我在聆聽,若想要走心,並且幫助對方開啟覺知,就必須以「好奇」的姿態來提問,有耐心的停頓,而不是急著搶拍來表達自我觀點,和解決對方的問題。

若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多數人往往還沒有完全理解,就先下了定論和標籤,尤其在生活中情緒消耗而同理疲乏時,容易有二分法,非黑即白,只論對與錯後立即句點,或是直接把對方言行斷定為「很有事」、「有問題」、「腦洞很大」...的人。
薩提爾:「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我們面對人也是一樣,不是把對方視為問題,而是眼前這個人,他的生命發生什麼事了,才讓他有這樣的應對姿態?

其實我覺得這篇心得好難寫,可是我又很想寫,沒關係,我也接納寫得不夠好的自己。

————————————————————


人就像一座冰山,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底下才是深層的內在。大多時候互動時,看不出什麼端倪,然而遇到讓自己困境或感到壓力的事件時,那時候的應對方式,就會真正顯現自己是什麼樣的姿態。
而大多數人的溝通應對姿態,除了「一致性」以外,都不是為了好好對話、溝通,而是為了求生存的自我保護機制。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冰山層次(如圖):❶行為❷應對姿態❸感受❹感受的感受❺觀點❻期待❼渴望❽自我
所有應對姿態,其實最終目的都是在表達內心底層的「渴望」和「自我」

水平線的第層應對姿態分為:
一致性:薩提爾模式中,自我、他人、情境是相互影響的,這三者皆顧及到的一致性,才能達到內在健康的平衡。

指責:在與人應對時,在乎自己和情境,忽略他人。總是用否定、命令來溝通,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因而斷裂。

討好: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在乎情境和他人。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得到他人的認同,總是唯唯諾諾,以「好」、「答應」來溝通,並不是表達自己,因為討好者擔心,一旦表達自己,就得不到他人重視、愛與價值。

超理智: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和他人,只在乎情境。為了得到被認同,溝通時總是爭辯、說理,認為自己是對的。以我自身經驗,通常是否定自己和他人感受的人,也沒有陳述自己感受的能力。

 • 打岔: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情境和他人。為了面對壓力,溝通時不表達自己,而是用不溝通來溝通。也可以說是逃避型,比如拒絕溝通、冷戰。

感受:有身體和心理的感受。

而第感受的感受:對於身心的「感受」,會產生對「感受」的評價,因而有了另一層次的感受。
例如:我“憎惡”父親賭博的行為,可是對方是生養我的父親,我不應該有這樣感受,因此我對自己的感受反應覺得“愧疚”。

觀點:早期父母評價、家庭教育和社會風氣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觀點。
這真的是我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嗎?會不會是旁人影響我的?或是過去經驗中的偏見?
如果我們願意探索自己觀點,是怎麼形成的,不僅可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外,發掘原來自己也可以有別的想法,於是增加了新的自由與選擇。

期待:人有對自己的期待、和對他人的期待,更深層的還有我們自己沒有覺知到的過去未滿足的期待,那未竟之事,後續影響到我們現在。

渴望:人類共有的部分,然而擁有這些元素,卻不一定能「體驗」這些元素。人在成長過程遇到磨難,比如曾被虐待、控制、忽視、遺棄,或者傷害,因此體驗不到愛,往往想要愛卻又害怕愛,也體驗不到自己的價值,無法接納這樣的自己。
我個人認為這部分也像時佛洛伊德說的「本我」,是人原始的需求、本能的渴望。

自我:這裡指的是生命力及靈性。並非表象的行為,或是公眾面前的形象


————————————————————

李崇建老師在溝通實務上,強調姿勢語調的覺察、意識下的停頓,這些非語言的覺察,有助於對話。
而對話上,刻意練習「好奇心」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敷衍指責,以溫暖的好奇回應。
「探索是冰山對話的主軸,好奇心會帶來同理心,若是對話者不會好奇,冰山大門就進不去了。」
老師曾經在《對話的力量》一書,帶出好奇對話的指引,讓對話的一方能專注,也讓對話者有方向:

• 呼喚名字,或者稱謂,且刻意停頓。
• 從對方能感興趣,能回應的話題切入,對話者主動從事件中提問。
• 可以重複對方上一句句尾,有緩和與積極聆聽效果。
• 為對方的敘述整理,組織出精簡敘述。
• 避免「為什麼」,但可以取代為:你還好嗎?發生什麼事了?怎麼啦?我很好奇.....
• 當牽涉規則,引導孩子負責任,善於運用「怎麼辦呢?」
• 不解決問題,而是對人的觀注
• 回溯時間,探索問題的成因
• 詢問具體事件,在細節處提問

————————————————————

摘自書中語錄:

遭受過創傷的人,一旦接觸跟自己特定經驗,或者類似經驗有關的情境,大腦與身體都會有所反應。這些非理性的表現,人們常以理性回饋,往往陷入爭辯、解釋、指責、討好與忽略,往往無助於彼此成長,更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舊年代盛行的是權威式教養,或者恩威並施的教養,教養的方式以「聽話」為主軸,以「控制」作為目的,針對的是「問題」如何解決,而非對「人」真心的關懷。


✔冰山水平面以下的第一區塊,就是人的「感受」。然而,人往往被「腦」(思維)綁架、忽略、蒙蔽,封閉了身心的感受。從身體的感受,到心裡的感受,本是自然而然的發展,卻在人的成長過程,以及心智的運作裡失去了,那無疑失去了與本體的連結。


✔世界包羅萬象,值得人們好奇,但是人逐漸長大了,也逐漸失去好奇感,這與教育方式應有關係。孩子往往會問一連串的問題,大人常不懂如何應對,直接給予答案,或要求孩子聽話,都抑制孩子的好奇心。


✔成長於「聽話」年代的人,在對話中不懂「好奇」,只想要給出答案或道理,易形成對錯爭辯的二元對立,然而我們的社會,「好奇」並非受重視的素養,也不是成長中必備的品格。家庭成員因為彼此熟悉,也是好奇的大敵人,人們對親近的人失去好奇,關係就開始疏遠了,以看不見的方式瓦解。
重拾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學員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 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這些問句並非完全不宜,只是按照經驗歸納,在大多數時間不利於深入互動)


✔練習好奇時,很容易踏入誤區,忽略了要關心人,而想要去解決問題。一旦我們想要解決問題,而不是關心人發生了什麼?人如何面對一個困難?就很容易在好奇中,想要解決對方的問題,或者想要引導入一個標準答案,因而踏入誤區了。


✔人的大腦分為理性腦、情緒腦,理性腦為了求生存,打壓了情緒腦,因此理性腦已經有了慣性,忽略了情緒腦的聲音,忽略了情緒腦的聲音。
這就彷彿很生氣的人,說自己沒有生氣,只是說話比較大聲,那意味著理性腦欺騙了自己,可能在成長背景中,被教導「人不該生氣」,因此當自己生氣了,也不覺知,不承認自己生氣了。
理性腦的慣性應對,以為自己不記得過去了,殊不知這是「生存應對」,繞過了情緒腦。


✔如果詢問:「你有感覺不舒服嗎?因為你看起來有一點激動。」當事者比較大的機會,去覺知、承認自己的不舒服。
假設小琳承認自己不舒服。友人可以繼續探索:「這個不舒服是……」、「這個不舒服是生氣嗎?」
循序漸進的方式,比較能貼近小琳的內在,一方面了解小琳,也讓小琳理解與接納自己。
我為此種情況的原因,試著推論如下:
小琳說自己並未生氣,應該視生氣如禁忌,想方設法否認,解釋:自己沒有生氣。
小琳否認的過程,應有其成長的歷史:家庭可能視生氣為禁忌?或者曾有與情緒相關的經驗,使得小琳在生氣的時候,背後還有一個聲音,不允許自己生氣。
小琳對於生氣,會感覺自己很懊惱,「生氣」是小琳的感受,但小琳否認這個感受,「懊惱」是小琳感受的感受——當小琳生氣的時候,小琳為這個生氣感到懊惱。


✔在冰山的探索上,不妨列出多一點路徑,以事件為基礎延伸到感受、觀點、期待、渴望;以感受為基礎點延伸到觀點、期待、渴望、事件;以觀點為基礎點,延伸到冰山各層次,其他類推,進行探索自己與對方的冰山。


✔父母應有的觀念,不應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是每一次對話,關心與了解孩子的內在。

常常走進原本的習氣裡,幸好,現在看到那條熟悉異常的街景時,比較有所覺察可以提醒自己不妨選擇換條路走。
有時卻不能,我也常不小心走回頭路。
走錯路,就停下來一會兒,確認一下。再掉轉方向就好。給眼前犯錯的學生和犯錯的自己換個對話的方式就好。~郭進明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