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排华1965

九三〇事件
Gerakan 30 September
印尼排华1965
纪念碑,Monumen Pancasila Sakti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印尼排华1965

在 Lubang Buaya 找到的受害者。 从左到右: Ahmad Yani 将军,D. I. Pandjaitan 准将,R. Suprapto大将军, Sutoyo Siswomiharjo准将,M. T. Haryono大将军,Siswondo Parman 大将军, Pierre Tendean 中尉。

日期1965年10月1日
地点

印尼排华1965
 印度尼西亞雅加达、爪哇岛

结果

政变失败。

  • 印度尼西亚爆发反共清洗(印度尼西亚大屠杀 (1965年-1966年))。
  • 苏哈托 开始掌权
  • 印尼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馬克思列寧主義”在1966年的人民协商会议同时禁止
参战方
九三〇运动(印度尼西亚陆军中的自称派系)

印尼排华1965
印度尼西亚政府

  • 印尼排华1965
    印度尼西亚陆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Untung Syamsuri 蘇卡諾
伤亡与损失
6 名印度尼西亚军方指挥官在政变中被杀。

印尼排华1965

印度尼西亚历史
印尼排华1965

史前時代

爪哇猿人距今1,000,000年前
佛羅勒斯人距今94,000年
–12,000年前
多峇大災難距今75,000年前
布尼文明公元前400年

印度教–佛教王國

古泰300年代
达鲁马358年–669年
訶陵6世纪–7世纪
三佛齐8世纪–13世纪
夏连特拉9世纪–10世纪
巽他669年–1579年
马打兰752年–1006年
固里班1006年–1045年
谏义里1045年–1221年
信诃沙里1222年–1292年
满者伯夷1293年–1500年

伊斯蘭蘇丹國

特尔纳特1257年至今
苏木都剌1267年–1521年
马六甲1400年–1511年
井里汶1445年–1677年
淡目1475年–1548年
亚齐1496年–1903年
帕迦鲁荣1500年–1825年
万丹1526年–1813年
马打蓝1586年–1755年

華人公司聯邦

和順共和國1776年–1854年
蘭芳共和國1777年–1854年
三條溝公司1777年–1853年

殖民时期

葡萄牙入侵1512年–1850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1800年
荷属东印度1800年–1942年
日据时期1942年–1945年
独立战争1945年–1950年

独立时期

民主自由时期1950年–1957年
民主引导时期1957年–1965年
苏哈托时期1966年–1998年
后苏哈托时期1998年至今

九三〇事件(印尼語:Gerakan 30 September,缩写为G-30-S或Gestok,或稱為“印尼反共運動”,被誤稱為“印尼排華”)[1]是1965年在印尼发生的军事政变。时任印尼总统兼总理的蘇卡諾由于政見親共,而被親西方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推翻,並隨後在全国策动反共大屠杀。除了导致大量共产党员被殺害之外,大量华人因為當時印度尼西亞共產黨親中国共产党的關係也遭处决。此事件使眾多的印尼华人被迫离开印尼,僑居海外生活。印尼政治從1966年起轉向苏哈托威權的新秩序三十餘年,這期間強調以建國五項原則來對抗共產主義[2]。

背景[编辑]

自從1945年,印度尼西亚国父蘇卡諾成功领导獨立運動脫離荷蘭殖民以来,在外交政策上便越来越向苏联靠拢及倾向共产主义阵营。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和帮助下,蘇卡諾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执政政府发展得越来越蓬勃。同时在1965年,印尼共产党的势力已几乎无处不在,得到眾多民众支持。

印尼总统兼总理蘇卡諾主張「大印度尼西亞」,1962年起宣稱「馬來西亞是新殖民地產物」,并反對馬來西亞建國[3],並支持砂拉越以當地華人為主的共产黨游擊隊。西方國家因此將蘇卡諾視為對東南亞地區穩定的威脅,希望推翻蘇卡諾政權。

政变及大清洗[编辑]

1965年9月30日,翁东中校宣布发动“九三〇运动”。10月1日凌晨,翁东中校指挥的部队分头袭击了陆军司令雅尼中将和纳苏蒂安等七位将领的住所,绑架了以雅尼中将为首的六名将领并将他们杀害。翁东中校透过电台向全国宣布,他已粉碎印尼“将领委员会”的政变阴谋,并成立“革命委员会”。然而將領委員會中的軍事強人,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并不在逮捕之列。他在得知政变发生的消息后,召开了陆军战略司令部工作人员会议,随后接管了陆军的领导权,從蘇門答臘調動大量軍隊進入雅加達。当天傍晚时分,苏哈托的部队夺回印尼共和国电台和中央电报大楼,午夜时分又夺取了哈利姆空军基地。

印尼排华1965

10月2日,印尼共产党在雅加達的日報發表社論支持“九三〇运动”,梭羅市印尼共产党的市長同日也宣佈支持“九三〇运动”,印尼共产党也參加日惹支持“九三〇运动”的遊行。加上印尼共产党參與殺死六名将领,導致反共的軍官決心摧毀印尼共产党[4]。翁東中校等人被抓获并判处死刑,印尼共产党领导人艾地於11月22日被捕並秘密處決[5]。虽然总统蘇卡諾并未公开表示支持九三〇運動,但他的權力也被政變的軍方架空。

陆军在苏哈托的领导下,隨即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大清洗。由于印尼共产党的华人居多,许多非共產黨黨員的华人也受牽連被處決。军方还对共产党的村落发动突袭,杀死大部分或全部的村民。死亡人数估计在10万至300万人之间,但学界的共识约在50万人左右[6]。

在苏哈托掌权后,印尼共产党的倖存者被称为「tapol」(tahanan politik 或“政治拘留者”)。Tapol常未经审判便被监禁,财产遭没收或摧毁,配偶、子女与亲戚因“连带关系”获罪。近年来,许多tapol提出了上诉,要求公民权以及赔偿,其中最著名者是曾获国际笔会自由写作奖的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强迫劳动、饥饿、拷打及其他虐待[7]。

后续发展[编辑]

这次政变对印尼政局的影响包括:

  1. 印尼在外交上由倾向苏联变成倾向美国,在冷战时,印尼军方因此得到美国的支持。
  2. 大批华人被杀,以及逃往國外。由于两国间的双重国籍协定被印尼单方面撕毁,令不少印尼华人的国籍身份,至今仍有含混不清之处。而在当地幸存的华人,在1970年代被迫归化印尼国籍,放弃原有中文姓氏,在多方面受到种族歧视至今。而华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要偷偷摸摸的庆祝。但在华裔回教学者瓦希德当选总统,以及梅加瓦蒂总统、苏西洛总统努力下,情况渐有改善。
  3. 1960年代大量印尼华人回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中国大陆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活动。[8]中共时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公开宣布准备从印尼接侨60万。到1967年10月30日中国大陸同印尼断绝外交关系为止,中国大陸共接侨9万多人。从1960年到1967年,共有20万人回國,使用了邮轮飞机等手段,在东南沿海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华侨农场,[9][10]其中很多印尼华侨是中国大陸羽毛球的杰出运动员教练员,比如王文教,侯加昌、汤仙虎。
  4. 台灣在1960年亦有派遣船隻撤回華僑[11]。
  5. 印尼在政变后,被蘇哈托独裁统治多年,因缺乏民主和言论自由,当地吏治亦因此长期败坏,得不到合理解决,至今仍有后遗症。
  6. 蘇哈托掌權後,改善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印尼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增加。1966年6月1日,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曼谷協定,中止兩國衝突;1966年8月11日,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雅加達協定,兩國重新建交。1967年8月6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於8月8日發表了《曼谷宣言》,東南亞國家協會正式成立。[12][13]

国际人民法庭判决[编辑]

2016年7月20日,位于荷兰海牙的非政府機構国际人民法庭(英語:International People’s Tribunal)作出判决,印尼政府在1965年镇压共产党支持者时犯下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并建议印尼政府向受害者道歉,惩罚作恶者,赔偿幸存者。但是,此判决没有法律约束力,发布次日印尼政府即表示拒绝接受和执行。该法庭同时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当时印尼政府的共犯,向印尼提供了军事和舆论支持。[14][15]

其他[编辑]

根据法新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相关报道,2014年,印尼籍政治流亡者、人权活动家、受害者组织及研究员等在海牙组成“国际人民法庭1965”。该法庭首席法官雅各布宣读裁决报告认为,印尼在1965年的政变中犯下大屠杀等多起反人类罪行,其中包括对多达40万至50万人进行“野蛮屠杀”、对约6万人进行非人道关押、对囚犯实施奴役,以及一系列酷刑、强迫失踪和系统性性侵等行径。[來源請求]

该法庭的报告还披露,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是印尼政府反人类罪行的共犯。美国“清楚地知道印尼军方正在策动大规模屠杀的计划”,但仍向印尼军方提供武器等支持,并提供了大量共产主义分子名单。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利用本国媒体帮助印尼军方进行虚假的国际政治宣传,“并且在知道反人类罪行发生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报道称,国际人民法庭在调查该案期间曾邀请印尼和美英澳派员参加,遭到拒绝。澳大利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法庭“不是正式的国际法庭或仲裁庭,而是个人权机构”,澳方拒绝任何共谋指控。[來源請求]

九三〇事件阴谋论[编辑]

英国[编辑]

英国记者Paul Lashmar与Oliver James自1997年起在《独立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探讨英国与九三零事件的幕后联系。根据这些报导所述,英国外交部的信息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简称IRD)曾针对印尼共产党、印尼华人与蘇卡諾展开一系列的反宣传,此计旨在复制英国对付马来亚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据当时BBC驻新加坡特派员Roland Challis之说,由于蘇卡諾拒绝记者入境,英国驻雅加达的大使馆就成为资讯的唯一来源,IRD 因此有机会操作新闻。例如,BBC報導共党将血洗雅加达,就是由IRD的心战专家Norman Reddaway所編造的谣言。[16][17]

在2000年8月16日的《独立报》上,战时国防部秘书Denis Healey爵士承认IRD曾介入此事,他否认英国秘密情报局占有任何角色,并称英国对印尼军方右翼的军事支持,其“个人一无所知”。但他也指出,如果确有此计划,他“无疑会支持”。[16]

英国政府一概否认秘密情报局在事件中的角色,相关文献早年仍未解密。[18]不過,據英國《衛報》2021年10月17日報道,英國國家檔案館新近解密的一份外交部解密文件顯示,蘇卡諾當時反對前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建國而作出敵意行為,包括自1963 年起派軍隊到馬來西亞邊境引發小型衝突及武裝入侵。英國外交部的IRD遂派出多名專業宣傳員到新加坡,對蘇卡諾政權及支持蘇卡諾的印尼共產黨進行「黑色宣傳」。IRD的小組製作的宣傳材料使用印尼語言,佯裝出自新加坡的印尼僑民之手,針對印尼當地的知名及具影響力人士,包括陸軍將領在內的反共分子展開宣傳。[19]

美国[编辑]

从1990年起,一些美国外交官开始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透漏他们曾编写印尼“共产特工”名单,交予亲苏哈托的军人与情报人员。美国记者 Kathy Kadane 访问了许多前美军军官与中情局人员,他们提到一份印尼共产党特工名单,一旦其中有人被捕或身亡,美方即在名字上打勾。他们与英国密切合作,因为英国也须保护它在马来西亚的利益。[20]

2001年,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库获得了几份美国国务院的内部文件,表明美国与苏哈托的紧密联系。[21]不过国家安全档案库方面则指出这些通信文件曾被严重修改。

在事件以后,美国带头向印尼投资,优先向印尼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印尼开放美国市场,并要求日本也照此办理。[來源請求]

洛杉磯加州大學 Geoffrey Robinson 教授認為,雖然很難証實美國政府參與的程度,但有証據証明美國政策使得政變更容易成功。[22]伯恩大學的克里斯汀·格拉赫教授認為缺乏英美導演政變的証據,但是在政變後英美用宣傳支持政變。[23]

澳大利亚[编辑]

近年来的资料也表明,澳大利亚對印尼的大屠杀知情。[24]如据澳大利亚《雪梨晨鋒報》称,澳知道实情,但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军队的血腥政变”。[25]1990年代初,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说,苏哈托的政变,是澳大利亚战后战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25]

参见[编辑]

  • 黑色五月暴动
  • 杀戮演绎
  • 红溪惨案

参考文献[编辑]

  1. ^ Leo Suryadinata.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Glossary and index.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年: 10 [2014-09-23]. ISBN 978-981-4414-1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英文)
  2. ^ Ursula Rao; John Hutnyk. Celebrating Transgression: Method and Politics i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ulture. Berghahn Books. 2006年: 94 [2014-09-23]. ISBN 978-1-84545-02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3. ^ 謝詩堅. 馬來西亞在磨難中誕生. 東方日報. 2012年9月12日 [2013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日).
  4. ^ Merle Calvin Rickl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9–340 [2013-10-07]. ISBN 978-0-8047-44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5).
  5. ^ John Roosa. Pretext for Mass Murder: The September 30th Movement and Suharto's Coup d'Etat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5 September 2006: 69 [2013-10-07]. ISBN 978-0-299-2203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6. ^ Robert Cribb. Genocide in Indonesia, 1965-1966.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June 2001, 3 (no. 2): pp. 219–239. doi:10.1080/713677655.
  7. ^ Pramoedya Ananta Toer, The Mute's Soliloquy: A Memoir, Penguin (April 3, 2000). ISBN 978-0-14-028904-6
  8. ^ 1960年中共建政後首次海外大撤侨 从印尼接回6万多华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搜狐
  9. ^ 印尼的闽籍华侨华人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6-15.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10. ^ 亲历1966年光华轮印尼大撤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犀乡资讯网
  11. ^ 葉欣玟. 從異域到在地:印尼華僑來台後的生活面貌 (PDF). [2020-08-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4). 當時臺灣和大陸皆有派船到印尼
  12. ^ Jurgen Haacke.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Routledge. 13 May 2013: 40–43 [2013-10-07]. ISBN 978-1-136-1314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英文)
  13. ^ Franklin B. Weinstein. Indonesia Abandons Confronta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Functions of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 Equinox Publishing. 1 July 2009: 36–42 [2013-10-07]. ISBN 978-602-8397-4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英文)
  14. ^ Indonesia's Mass Killings of 1965 Wer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ternational Judges Say. Time. 2016-07-20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英文)
  15. ^ International Court Revisits Indonesia's 1965 Mass Killings. The Diplomat. 2015-11-19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英文)
  16. ^ 16.0 16.1 Bandana Rai. Gorkhas: The Warrior Race.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9: 238–239 [2014-04-23]. ISBN 978-81-7835-77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17. ^ Obituary: Norman Reddaway. 《独立报》. November 3, 1999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英文)
  18. ^ The Independent, December 6, 2000
  19. ^ 英情報文件解密印尼排華 揭英間諜煽動大屠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力報 2021年10月19日
  20. ^ San Francisco Examiner, May 20, 1990
  21. ^ CIA Stalling State Department Histories.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乔治华盛顿大学.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2).(英文)
  22. ^ Geoffrey Robinson. Post-Coup Massacre in Bali. Daniel S. Lev; Ruth Thomas McVey (编). Making Indonesia. SEAP Publications. 1 January 1996: 125–126 [2014-02-02]. ISBN 978-0-87727-71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英文)
  23. ^ Christian Gerlach. Extremely Violent Societies: Mass Viol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October 2010: 79–81 [2014-02-02]. ISBN 978-1-139-493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英文)
  24. ^ Accomplices in Atrocity. The Indonesian killings of 1965. 澳洲廣播公司. 2008-09-07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英文)
  25. ^ 25.0 25.1 The nation builder. 雪梨晨鋒報. 2008-02-02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英文)

外部链接[编辑]

  • Shadow Pl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iger Tales: Indones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donesia 1965 -- The Coup That Backfired

冷战

  • 印尼排华1965
     
    美國
  • 印尼排华1965
     
    蘇聯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华沙条约组织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不结盟运动
  • 第二次冷战

1940年代

  • 摩根索計劃
  • 虎克軍反叛
  • 牙买加政治冲突
  • 希腊十二月冲突
  • 英苏百分比协定
  • 雅尔塔会议
  •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 森林兄弟
    • 冲浪行动
    • 丛林行动
    •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 被诅咒的士兵
  • 不可思议行动
  • 没落行动
  • 波茨坦会议
  • 古琴科事件
  •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 支配行动
  • 围困行动
  • 四十黑名单行动
  • 伊朗危机
  • 希腊内战
  • 巴魯克計畫
  • 科孚海峽事件
  • 土耳其海峽危機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1947年5月危机
  • 马歇尔计划
  • 莫洛托夫計劃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 阿尔瓦思巴起义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 苏南冲突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南非種族隔離
  • 東方集團
  • 西方集團
  • 国共内战
    • 臺灣戒嚴
    • 台湾海峡两岸分裂
  • 馬來亞緊急狀態
  • 缅甸共产党叛乱
  •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
  • 阿爾巴尼亞政变

1950年代

  • 竹幕
  • 朝鲜战争
  • 麦卡锡主义
  • 茅茅起義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埃及七月革命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罗森堡夫妇案
  • 馬德里條約
  • 布里克爾修正案
  •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
  • 1954年日內瓦會議
  • 绿山战争
  • 越南战争
  •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 塞浦路斯紧急状态
  • 黄金行动
  •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 萬隆會議
  • 波茲南事件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 第二次中东战争
  • “我们要埋葬你们”
  • 伊夫尼战争
  • 格拉迪奥行动
  • 阿拉伯冷战
    • 1957年叙利亚危机
    • 1958年黎巴嫩危机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史普尼克危機
  •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 1959年藏区骚乱
  • 1959年摩蘇爾起義
  • 古巴革命
    • 古巴革命的影响
  • 赫鲁晓夫解冻
  • 厨房辩论
  • 中苏交恶

1960年代

  • 刚果危机
  • 辛巴叛亂
  • 1960年U-2擊墜事件
  • 猪湾事件
  • 1960年土耳其政变
  • 苏阿决裂
  • 伊拉克–库尔德冲突
    • 第一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
  • 1961年柏林危機
  • 柏林圍牆
  • 巴布亞衝突
  • 沙漠戰爭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安哥拉独立战争
    •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 古巴导弹危机
  • 埃爾·波特納佐
  • 中印边境战争
  •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 斋月革命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 北也门内战
  • 1963年叙利亚政变
  • 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
  • 亞丁緊急状态
  • 1963年塞浦路斯危机
  • 越南战争
  • 叛乱战争
  • 墨西哥肮脏战争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危地马拉内战
  • 哥倫比亞內戰
  • 1964年巴西政變
  • 多米尼加內戰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南非边境战争
  •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东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1966年叙利亚政变
  • 阿根廷革命
  • 朝韩非军事区冲突
  • 希臘軍政府時期
  • 鉛弹岁月
  • 普韦布洛号危机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佐法尔叛乱
  • 南也门战争
  • 尼日利亚内战
  • 六八运动
    • 五月风暴
  • 文化大革命
  • 布拉格之春
  • 1968年波兰政治危机
  • 马来亚共产党叛乱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正常化
  • 7月17日革命
  • 中苏边界冲突
    • 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利比亚绿色革命
  • 足球戰爭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菲律宾共产主义叛乱
  • 校正运动

1970年代

  •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1970年约旦内战
  • 阿爾科拉演習
  • 叙利亚校正运动
  • 西撒哈拉冲突
  • 1970年波兰抗议事件
  • 柬埔寨內戰
  • 越南战争
  • 胡差暴動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埃及校正运动
  • 1971年土耳其备忘录政變
  • 1971年苏丹政變
  • 柏林四强协定
  •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南北也门1972年边境冲突
  • 第一次也門戰爭
  • 慕尼黑惨案
  • 孟加拉国共产主义骚乱
  • 第一次厄立特里亚内战
  • 1973年烏拉圭政變
  • 1973年阿富汗政变
  • 1973年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1973年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苏联绕飞日本常规化
  • 西班牙民主转型
  • 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
  • 希腊民主转型
  •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
  • 第二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
  •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 安哥拉内战
  • 赫尔辛基协议
  • 莫三比克內戰
  • 奧羅莫衝突
  • 歐加登戰爭
  • 1978年索马里政变
  • 西撒哈拉战争
  • 埃塞俄比亚内战
  • 黎巴嫩內戰
  • 中阿决裂
  • 柬越戰爭
  • 兀鷹行動
  • 阿根廷骯髒戰爭
  • 1976年阿根廷政变
  • 利比亚–埃及战争
  • 德意志之秋
  • 南黎巴嫩冲突
  •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 尼加拉瓜革命
  • 烏坦戰爭
  • 改革开放
  • NDF叛乱
  • 乍得-利比亞衝突
  • 1979年葉門戰爭
  • 麦加禁寺围困事件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沙爾革命
  • 中越战争
    • 中越边境冲突
  • 新宝石运动
  • 1979年赫拉特起义
  •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

1980年代

  • 薩爾瓦多內戰
  • 阿富汗战争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秘鲁内部冲突
  • 第二次厄立特里亚内战
  • 1980年土耳其政变
  • 两伊战争
  • 乌干达丛林战争
  • 锡德拉湾事件
  • 西方-81演习
  • 卡萨芒斯冲突
  • 马岛战争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1982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边界战争
  • 1983年苏联核警报误报事件
  • 入侵格林納達
  • 仰光爆炸事件
  •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东芝事件
  • 1986年黑海事件
  • 南也门内战
  • 豐田戰爭
  • 圣灵抵抗军叛乱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
  • 布干维尔内战
  •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 8888民主運動
  • 团结工会
    • 苏联对团结工会的应对
  • 康特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人民力量革命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 阿富汗内战
  • 1988年波蘭罷工
  • 六四天安门事件
  • 新思维
    • 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 东欧剧变
    • 波羅的海之路
    • 柏林墙倒塌
    • 德国国内边界的撤除
    • 天鵝絨革命
    •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0年代

  • 1990年蒙古革命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也門統一
  •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 南斯拉夫解體
  • 天鵝絨分離
  • 苏联解体
    • 八一九事件

冷冲突

  • 阿布哈茲
  • 臺灣
  • 朝鲜半岛
  • 波多黎各
  • 科索沃
  • 南奥塞梯
  • 德涅斯特河沿岸
  • 中印边界
  • 北婆羅洲

情報組織

  •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 杜鲁门主义
  • 围堵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三個世界
  • 哈尔斯坦学说
  • 甘迺迪主義
  • 三和路线
  • 东方政策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学说
  • 尼克松主义
  • 烏布利希學說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意識形態

资本主义

  •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纳萨尔主义
  • 欧洲共产主义

其他

  • 不結盟主義
  • 民族主義
  • 极端民族主义
  • 白人民族主義
  • 沙文主义
  • 帝国主义
  • 族裔民族主义
  • 白人優越主義
  • 錫安主義
  • 种族主义
  • 法西斯主义
  • 新納粹主義
  • 極權主義
  • 威权主义
  • 独裁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 新左翼
  • 主体思想
  • 自由民主制
  • 不自由的民主
  • 指导式民主
  • 社會民主主義
  • 三民主義
  • 第三世界主義

组织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华沙条约组织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不结盟运动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 狩猎俱乐部

宣傳

  •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美利坚报
  • 俄罗斯生活报
  • 自由十字军
  • 自由歐洲電台
  • 自由亚洲电台
  • 红色恐慌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 冰幕
  • 仙人掌幕
  • 朝韩关系
  • 末日之鐘
  • 富爾達缺口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 第二次冷战
  • 1917年俄国革命

文化大革命编年史

前奏

  • 中苏交恶(九评)
  • 越南战争
  • 中美大使级会谈
  • 反黨小說《劉志丹》案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四清运动
    • 桃园经验
    • 白银经验
    • 小站经验
    • 北大社教
  • 三线建设
  • 突出政治
  • 备战指示
  • 工交系统建立政工机关
  • 重上井冈山
  • 窃听器事件
  • 改组文化部
  • 東山海戰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批判翦伯赞
  • 罗瑞卿事件
  • 苏共二十三大

1966年

  • 与中非断交
  •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 吳文獻事件
  • 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 二月提纲
  • 邢台大地震
  • 二月纪要(黑八论)
  • 三月杭州会议
  • 中央书记处会议
  • 四月杭州会议
  • 五·七指示
  • 政治局扩大会议
    • 五一六通知
    • 五·一八讲话
    • 彭、罗、陆、杨反党集团
    •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 中央专案审查小组
  • 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 文革工作组
  •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 清华附中红卫兵
  • 三家村
  • 改组北京市委
  • 八条指示
  • 批判乌兰夫
  • 南京大学事件
  • 全国高校中断招生
  • 二炮部队成立
  • 毛泽东回韶山
  • 二月兵变
  • 毛主席畅游长江
  • 三旧
  •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 毛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一封信
    • 炮打司令部
    • 十六条
  • 破四旧
  • 红八月
  • 八二三事件
  • 大兴事件
  • 北京市大、中学校红卫兵联络总站
  • 全国大串连
  •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 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
  • 八八大案
  • 南海英雄船
  • 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
  • 九·七社论
  • 农村五条
  • 工业六条
  • 批判资反路线
  • 安亭事件
  • 《解放日报》事件
  • 一二·三事件
  • 六·三事件
  • 全国大武斗
    • 康平路事件
    • 一二·四事件
  • 加纳单方面断交
  • 中央工作会议
  • 工厂十二条
  • 工业交通座谈会
  • 工交十五条
  • 工矿十条
  • 农村十条
  • 联动成立
  • 孙中山百年纪念
  • 政治局扩大会议

1967年

  • 元旦社论
  • 一月风暴(上海人民公社)
  • 夺权运动
  • 革命委员会
  • 公安六条
  • 军队支左
  • 国务院业务组建立
  • 全国大武斗
    • 喀什武斗事件
    • 石河子“一·二六”事件
  • 军委八条
  • 1967年莫斯科红场事件
  • 揭露畅观楼事件
  • 《出身论》
  • 二月抗争
  • 二月镇反
  • 青海“二·二三”事件
  • 军以上干部会议
  • 抓叛徒
  •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
  • 军委十条
  • 三支两军
  • 备战、备荒、为人民
  •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 江青“为人民立新功”讲话
  • 揭发“伍豪”事件
  • 五·一三事件
  • 六·六通令
  • 六七暴動
  • 全国大武斗
    • 重庆大武斗
    • 泸州武斗事件
  • 围困中南海事件
  • 中国驻缅甸使馆遇袭事件
  • 午門抗緬大會
  • 中国驻印尼使馆遇袭事件
  • 七·二〇事件
  • 全国大武斗
    • 砸上柴联司
  • 军委办事组
  • 揪军内一小撮
  • 青铜峡事件
  • 广东文革屠杀
    • 广州吊劳改犯事件
    • 反彭湃烈士事件
    • 阳江大屠杀
  • 砸烂公检法
  • 印尼驻华使馆遇袭事件
  • 中国与印尼断交
  • 八·七讲话
  • 林副主席八·九讲话
  • 点名批判
  • 东华门事件
  • 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
  • 王、关、戚事件
  • 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案
  • 坦赞铁路
  • 湖南文革屠杀
    • 道县事件
    • 邵阳县大屠杀
  • 内人党事件
  • 九五命令
  • 《评陶铸的两本书》
  • 復課鬧革命
  • 马明方叛徒集团案
  • 重要指示
  • 海军积代会
  • 革命大联合
  • 斗私批修
  • 五十字建党方针
  • 《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

1968年

  • 中苏边界冲突
    • 七里沁岛事件
  • 杨、余、傅事件
  • 云南文革屠杀
    • 滇西挺进纵队案
    • 赵健民云南特务案
    • 沙甸事件
  •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
  • 全国大武斗
    • 蚌埠、淮南武斗事件
    • 芜湖武斗事件
    • 宝鸡武斗事件
    • 清华百日武斗
  • 广西文革屠杀
    • 南宁“四·二二”惨案
    • 桂林武斗事件
    • 柳州武斗事件
    • 武宣吃人事件
  • 打通南北航线
  • 林昭被执行死刑
  • “五·一二”命令
  • 清理阶级队伍
  • “七·三”布告
  • 江西瑞金大屠杀
  • 七·二一指示
  • “七·二四”布告
  •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 全面胜利
  • 鬥、批、改
  • 五七干校
  •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 整党建党
  • 批判黑六论
  • 反复旧
  • 上山下乡

1969年

  • 廖和叔事件
  • 中苏边界冲突
    • 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中共九大
  • 边坝事件
  • 尼木事件
  •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
  • “五·二二”指示
  • 军委办事组座谈会
  • 国际问题研究小组
  • 人民防空
  • 北京地下城
  • “七·二八”牛田洋風災
  • “八·二八”命令
  • 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

1970年

  • 通海大地震
  • 全民大练兵
  • 一打三反(遇罗克、王佩英)
  • 全国计划工作会议
  • 企业下放
  •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共产主义自修大学”案
  • 清查“五·一六”
  • 北方地区农业会议
  • 五·二〇声明
  • 工农兵上大学
  •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存废之争
  • 我的一点意见
  • 中央组织宣传组
  • 斯诺访华
  • 华北会议
  • 批陈整风

1971年

  •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基辛格秘密访华
  • 1971年毛泽东南巡
    • 南昌谈话
  • 三国四方会议
  • “五七一工程”紀要
  • 九一三事件
  • 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
  • 第31届世乒赛
  • 乒乓外交
  • 1972年全国计划会议
  •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
  • 外交部声明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1972年

  • 批林整风
  • 追悼陈毅同志大会
  • 五七一工程纪要之披露
  • 四三方案
  • 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
  • 维特克事件
  • 解放老幹部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国庆社论
  • 批判极“左”思潮
  • 王府井“围攻外宾事件”
  • 废除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
  • 国务院业务组1972年12月审干会议

1973年

  • 新年献词
  • 1973年全国计划会议
  • 炉霍大地震
  • 雅典事件
  •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白卷英雄
  • 中共十大
  •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
  • 恢复亚运联席位
  • 反击右倾回潮运动
  • 批周
  •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 黄帅事件
  • 云南知青暴动
  • 外交部《新情况》第153期事件
  • 评法批儒

1974年

  •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安东尼奥尼事件
  • 蜗牛事件
  • 批“黑画”运动
  • 批林批孔
  • 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
  • 《三上桃峰》事件
  • 《园丁之歌》风波
  • 李九莲被捕
  • 三个世界
  • 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 抓革命、促生产
  • 风庆轮事件
  • 政治局会议
  • 体育革命
  • 参加第七届亚运会
  • 召开四届人大通知
  • 李一哲事件
  • 长沙决策

1975年

  • 1号文件
  • 中共十届二中全会
  •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 七五宪法
  • 海城大地震
  •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
  • 1975年整顿(三项指示为纲)
  • 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建立
  • 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 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
  • 批判经验主义
  • 张志新被执行死刑
  • 《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 政治局会议
  • 解放老干部
  • 钢铁生产计划
  • 廣東八四海難
  • 河南“75·8”水库溃坝
  • 全国大武斗(镇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变)
  • 第三届全运会
  • 国务院计划工作务虚会
  • 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 毛泽东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
  • 评《水浒》运动
  • 工业20条
  •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座谈会
  • 汇报提纲
  • 论总纲
  • 刘冰上书事件
  • 打招呼会议

1976年

  • 元旦社论
  • 第二次打招呼会议
    • 毛主席重要指示
  •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 南京事件
  • 四五运动
  • 总理遗言案
  • 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
  • 唐山大地震
  • “你办事,我放心”
  • “按既定方针办”
  • 毛泽东之死
  • 粉碎四人帮(上海反革命武装叛乱)
  • 揭批查
  • 毛主席纪念堂
  • 全国大武斗(保定武斗事件)
  • 中共中央宣传工作座谈会
  •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977年
(尾声)

  • 洋冒进
  • 两个凡是
  • 揭批阴谋文艺
  • 1977年全国计划会议
  •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共中央军委座谈会
  • 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
  •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 邓小平谈话
  • 按劳分配讨论会
  • 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
  • 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 中共中央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高考)
  • 中共十一大
  •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
  • 中阿决裂

后续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拨乱反正
  • 平反冤假错案
  •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 真理标准大讨论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问题决议)
  • 改革开放
  • 知青大返城
  • 清理三种人
  • 文革2.0

模板:大模板 · 编年史 · 地方史 · 政治案 · 人物派別英模中央小組五人小組) · 外交 · 艺术 · 作品 · 成果 · 古蹟 · 天災 · 後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