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 首页
  • 名医
  • 胡建华全部内容

验方“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甘麦大枣汤看似平淡,实际上是一帖治心病、养心气、泻心火的绝妙良方。也是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损其肝者缓其中的代表方剂。先生常以此方为主,治疗神志不宁、精神失常一类疾病。凡出现失眠、心慌、恐惧、多疑、忧郁、烦躁病症用之,确有较好的疗效。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没有器质性改变的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主诉繁杂多变,可归属于中医学之“不寐”、“郁症”、“心悸”等范畴。《灵枢·口问》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先生指出:“本病多由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或情志怫郁,肝气横逆,上犯于心。病久则聚湿生痰,痰瘀交阻而病程缠绵。因心主神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说:‘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故治疗应以养心安神为主。”临证常用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甘以缓急,石菖蒲、远志、丹参以解郁化痰,活血养血,柴胡、郁金、枳壳(实)疏肝理气。若以不寐为主者,加用炒枣仁、夜交藤;以烦躁为主者,加用知母、百合。如治一女性患者,39岁。9年前因姑嫂龃龉,引起情绪不安,紧张恐惧,焦虑多疑,性情忧郁,夜间不寐,惕肉(目闰),惊悸时作,精神困惫,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症情无改善。舌质紫暗,苔薄腻,脉细。症属长期情志怫郁,痰瘀互结,耗伤心血,神明不安。治宜养心安神,化痰解郁。方用:炙甘草9g,淮小麦30g 大枣9g 丹参30g 菖蒲9g 炙远志4。5g 炒枣仁12g 生铁落60g 柴胡12g 郁金12g 生南星20g。服药7剂,情绪明显稳定,恐惧紧张感减轻,筋惕肉(目闰)现象消失,唯睡眠欠佳,再守原方7剂,诸证皆平。后用药两周巩固疗效,随访1年半,未再反复。又如治一神经性呕吐病人,女,26岁。5岁时即患呕吐,平均每周发作1次,呕吐清水样物,滴水不进,咽喉部痰粘,持续3~4天即自行缓解如常人,每次发作均需静滴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作前常有性情烦躁、胆怯、夜寐不宁、右胁不舒等症,面色?s白,精神萎软,胃镜、胃肠钡剂造影、肝肾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均无异常。苔薄腻,舌质淡,脉濡。此属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神失所主。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方用:炙甘草9g 淮小麦30g 大枣9g 菖蒲9g 炙远志4。5g 丹参30g 柴胡12g 郁金12g 陈皮9g 代赭石30g(先煎) 旋覆花12g(包煎) 生南星15g 生半夏15g。服上药后呕吐未发作,夜寐正常,连服半月,后去生半夏再服1月,诸症俱安。因病患日久,气血俱虚,后改用补气养血中药调理,随访1年半,呕吐未再发作。

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多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症状为心脾两伤,气血亏耗,久则累及肝肾。治拟养心安神、益气健脾、补肾平肝,以冀心神得安,脾气得运,肾气得纳,肝阳得平,则康复有望焉。

葛××,男,47岁。初诊:1996年3月14日。患不寐之症已逾10载。就寝后需2小时左右始能入寐,梦多易醒,头晕腰酸,健忘,精神疲乏,舌质淡,脉濡细。劳倦过度,心脾亏虚,肝肾精血不足。治宜培补心脾,滋养精血。处方:炙黄芪15g 党参15g 炙甘草9g 淮小麦30g 大枣7枚 丹参20g 枣仁15g 山茱萸肉12g 枸杞子15g 桑寄生15g 炙远志4。5g 石菖蒲9g 煅龙骨30g(先煎)。14剂。二诊:睡眠进步,可达6小时,头晕已减,腰酸如前,苔脉未见改变。原方加杜仲12g。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睡眠可达7小时,精神振作,头晕消失、仅在过于劳累时略觉腰酸。基本恢复健康。

    • 医话
    • 四、冬令使用温补法,选药须分刚与柔
    • 论文

雖然在上述6種可能原因中,自律神經失調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卻也是最容易被改善的一個。林親怡中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只要從情緒著手,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一一解除,配合呼吸調息的放鬆技巧、充足睡眠和規律的運動,不吃燒烤炸辣食物、不抽菸和嚼檳榔、不過度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大多可以讓自律神經維持穩定、平衡的狀態,不胡亂搗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自律神經乖乖的~正確練習呼吸調息法

需注意的是,放鬆技巧不一定是腹部呼吸喔!林親怡中醫師表示,如果平常沒有做腹部呼吸的習慣,突然要在自律神經失調發作時操作,很容易手忙腳亂,徒增壓力,導致症狀加重,因此,此時的呼吸調息不必拘泥於腹部呼吸,只要「深呼吸」即可。

★建議的呼吸調息法:將雙手交疊,掌心放在胸口的「膻中穴」位置,依循「一鼻吸、一口吐」的緩慢節奏做深呼吸。如果自律神經發作時有過度換氣或呼吸不順的情況,可以改用一手掌心對胸口,另一手拿著紙張,讓自己對著紙張做深呼吸。此方法可透過自我回饋,一一放鬆各部位肌肉,先是肩頸,接著是牙關、眉間,慢慢到最後的全身放鬆,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甘麥大棗湯有放鬆和穩定心情的作用,早中晚都可以喝。僅為示意圖,非真的甘麥大棗湯。(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跟著女中醫這樣做

除此之外,中醫調理也有不錯的效果。林親怡中醫師表示,中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則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緩解焦慮,除了專業用藥之外,民眾在家煮「甘麥大棗湯」飲用,或按摩特定穴位,也有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遠離胸悶、心悸、失眠等不適。

★甘麥大棗湯的作法:每天取2至3錢甘草、3至4錢浮小麥、2至3顆紅棗,加入適量水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飲用。此茶飲有放鬆和穩定心情的作用,早中晚都可以喝,但建議睡覺前別喝太多,以免夜尿干擾睡眠。

★保健穴位: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症狀相當多元,如果出現心悸症狀,可按摩「內關穴」和「神門穴」緩解;胸悶時,除了按摩「內關穴」,揉按「膻中穴」也有不錯的效果;若是有頭脹、腹脹等脹症,則建議按摩足部「太衝穴」。

文/黃曼瑩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心悸胸悶≠心臟病 隱藏6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被漠視)
責任編輯/潘渝霈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華人健康網

About

撰文者駱慧雯

2018-05-09

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跟著女中醫這樣做

除此之外,中醫調理也有不錯的效果。林親怡中醫師表示,中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則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緩解焦慮,除了專業用藥之外,民眾在家煮「甘麥大棗湯」飲用,或按摩特定穴位,也有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遠離胸悶、心悸、失眠等不適。

★甘麥大棗湯的作法:每天取2至3錢甘草、3至4錢浮小麥、2至3顆紅棗,加入適量水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飲用。此茶飲有放鬆和穩定心情的作用,早中晚都可以喝,但建議睡覺前別喝太多,以免夜尿干擾睡眠。

★保健穴位: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症狀相當多元,如果出現心悸症狀,可按摩「內關穴」和「神門穴」緩解;胸悶時,除了按摩「內關穴」,揉按「膻中穴」也有不錯的效果;若是有頭脹、腹脹等脹症,則建議按摩足部「太衝穴」。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

  • 第一頁
  • «
  • 1
  • 2
  • 3
  • »
  • 最後頁
  • 單頁閱讀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不見趨緩,你每天都感到緊張恐慌?一名48歲的楊太太每天起床、午飯、傍晚、睡前各量一次體溫,只要自己體溫超過37.1度就開始擔心,且聽到先生咳嗽、打噴嚏就害怕;自從感染人數破百後,楊太太沒有一天睡得好。

延伸閱讀:她戴口罩6小時,臉部泛紅、刺痛!皮膚科醫:戴口罩不要上妝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示意圖/TVBS

寧心才能安神!順時鐘按「眉心」助安神鎮靜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指出,最近門診有不少人出現突然覺得胸悶、心悸、失眠,問診發現大部分是對疫情有點恐慌的患者。郭祐睿表示,中醫角度心主神,所有的情緒、感情、思考都跟心有關,因此中醫說「寧心」才能「安神」,他建議民眾可藉由按壓穴位保養。

郭祐睿說,像是寧心穴位「印堂穴」,印堂位於「眉心」中央,也是鎮靜要穴,只要平時用指頭順時針按壓,能有安神鎮靜的功能。另外,也可以按壓「神門穴」,神門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指縫,延伸到手腕橫紋的交叉點,也具有安神定志的功用,主用來治療失眠、焦慮、緊張甚至止癢的穴道。

延伸閱讀:新冠疫情讓她老是疑神疑鬼? 接受世界不美好,為自己開窗不焦慮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

茶飲「甘麥大棗湯」 舒緩自律神經不焦慮

此外,民眾也可沖泡「安神茶飲」。郭祐睿提到,中醫在養心安神最有名的方子是甘麥大棗湯,尤其針對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煩躁焦慮的狀態;經研究,甘麥大棗湯可以舒緩自律神經失調。民眾想飲用,可用炙甘草2錢、麥芽1兩、大棗1兩,以2000cc的水煮開即可飲用。

延伸閱讀:情緒鬱積會氣結成病!教你提升「體氣」排情緒 穩定身心

◎ 圖片來源/台南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害你生活失序?專家教1招找回控制感

台大、中研院分別驗出新冠肺炎抗體,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中研院研發新冠肺炎快篩檢測!只要15分鐘迅速得知結果

新冠肺炎會透過「空調」傳染嗎?搭公車、搭計程車如何自保?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甘 麥 大 棗 湯 自律 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