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三十而立这句话,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时隔至今我们还依旧挂在嘴边,可你真的懂它们的意思吗?

三十而立是否就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三十岁要有车有房有事业才算而立?四十岁不困惑不迷惑不被诱惑就是四十不惑?五十岁生命过去一半,感叹时间飞逝岁月愈短就是知天命?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三十而立,指的并非你物质而立,而是,你是否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你的精神是否独立!在这个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的世界,你是否有自己正确的坚持!当别人为名为利追逐,迷失了本心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本真!是否还辨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好,什么是坏!是否能把握自己的原则让自己的心不因外物而动摇!是否能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公和困苦!如果可以,那才算你三十而立!

我们身边有的人,三十岁,已经买了房,买了车,当然大部分是依靠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也有自己奋斗所得,我们在努力过好平凡的日子,可天灾人祸,悲欢离合,你是否能扛得住,是否挺得过去?你真的三十而立了?是不是只是物质而立?

四十而不惑,简单而言,只有两个字,选择!你再也不像年轻的时候,有各种选择恐惧症,你有自己清晰的判断,有对事物透彻的看法,即使选择再多,再复杂,你也能明白自己要选择的是什么,什么是适合你的,没有疑惑,没有迷惑,这才算不惑!我们知道,四十岁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时候,父母已经老去,孩子尚未成年,我们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孩子的就业,房子的贷款,工作的压力,有了小积蓄,身边各种的诱惑和盘算,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不惑谈何容易?多少人,四十岁,风华正盛,或者贪污落马,或者眷恋女色,毁了婚姻家庭,贪图名利,损失了财富!四十岁,你真的能做到不惑吗?

五十知天命,更简单了,一句话就可概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五十岁的人,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起起落落,这时候已经明白,人生很多事情人力难控,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我们期望的发展,顺其自然才是天命所归,这时候的我们学着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的过日子!但这顺天命并非随天意,自己无作为,我们应该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为先!不苛求任何,不再倔强,学会顺其自然的生存!才是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难!耳顺,什么话都能听进去,那需要多大的心胸和多广的知识面!年轻的时候,我们阅历少,血气方刚,总有很多事看不下去,接受不了,总有很多人很喜欢或很讨厌,我们很容易开心或者难过,失恋了喝酒喝到断片,难过了可以痛哭一场,开心了可以嗨一整晚,可是,六十岁的人,见惯了太多人事,经历了各种场面,心里眼里没有不能容忍的人事,心情再没有那么大的起落!一切的人事,一切的合理不合理,我们都能坦然的接受!这才是耳顺!

当然,懂了这些生命段的意思,并非只是文字,只是理论,是要我们明白,我们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能你发现了,你的心态,你的心里强大程度才是你人生的重要目标!人,所要面对的任何,都是心灵在支撑,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内心,如果走完这漫漫长路,如果面对这一路发生的种种呢?每到一个十年,你都只能变得更强,否则接下来的路你将更难前行,我们身边多的是遇事扛不起事情的人,不是吗?

所以,在努力奋斗物质的同时,好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坚不可摧!愿你的人生更美好!

四十而不惑,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他意思是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而立”。

汉迄清为止,历代大儒传统解释:立就是做事合于礼,做事能够考虑周到了,但是这时候还有迷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

中文名 四十而不惑 出    处 《论语·为政》 旧    解 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 提出者 孔子 本    义 人到了四十岁,不为外物所迷惑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这段时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 [1] 

到了“三十而立”。身体状况最好!(立:高,一生中最佳时期,人过三十天过午,就是这个意思) [1]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不为外物所迷惑 [1]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命:规律、法则) [1]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听得进不同意见。 [1]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的干任何事情,不会干出出格的事。 [1] 

《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三岁去世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参考资料
  • 1    孔子和小孔子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sibility..2012-5-19[引用日期2014-08-29]

原创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

2020-04-21 13:30 来源: 梧桐树边雨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古人曾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个“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话,大概是叙述自己一生求学历程的关键节点。但是孔子的总结是从十五开始,其实这也说明孔子说的“学”并非是大部分人认为的知识,既然在《为政》篇里,这里应该是指学习为政之道。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习怎么做官。又花了十五年时间,“三十而立”。在不断地学习和碰撞中,到了三十岁左右,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和未来想法。注意这个时期形成的想法已经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不再是少年时期的空想。

然后来到四十岁左右的这个节点。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四十不惑”,大部分理解的是到了四十岁,很多事情经历过,看开了,也不再纠结迷惑。那又何来的“五十而知天命”呢?四十不就知道了?其实这里的“四十不惑”,正是在而立之后的十年中的因为自己的立论、理想和现实不断冲突产生了人生的迷茫,在自身日积月累的努力量变之下,终于发生了质变。

否定了而立时期的自己,并且发现学习的过程、人生的旅程就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正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时间段、即使是三十而立,看上去正确的远景描绘在自身知识不断积累和突破中都会成为错误的过去。而孔子到了四十岁,大约了解到这种知识增量对过往学识的否定成为一种常态,而在为政中就是现实情况不断地打击他在而立之年形成的各种学问观点。

四十不惑,是对这种变化、调整、失败的求知过程不再感到迷茫。不再因为学问的走偏被打击而丧失自我,清楚地知道只有不断地加强学问积累,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此之谓“天命”。一个人一生的目标,一生的使命。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孔子大概到了五十岁左右,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这是一段艰苦地求学、发现自我、与天抗争、最后化身入道的过程。老子对道的追求,是自始至终的。而孔子对道的追求,是从逆天而行开始的,而这种通过命运对自身不断锤炼地过程就是儒家追求“德”的过程,虽然最终入道,但是讲究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在规则之下的游刃有余,这在精神层面上要低于老庄的宇宙洪荒,天地逍遥,但是在现实人生中算是已经做到了极致。

儒家的“道”,是道家的“德”之顶峰。不是道家之道,但是更具有现实意义。

所以“四十不惑”,实际上是一个人开始成熟,开始考虑人生的价值,不再限定在物质资料和人世虚荣之中,开始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评判,做出自我发现之旅的开始。

因为梦想与人生的距离和矛盾,在而立之年后会在工作生活中凸显得特别明显。如果一个人,就这样浑浑噩噩下去,相对来说还是快乐的。但是有一种人,会进入比较高端的反思,而这种反思,是痛苦的。因为四十岁了,还要反思自己前半生的路线,甚至认识到完全是错误的,转身去追求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并不止于否认社会财富,否认现实生活。一个科研工作者,一个知识开拓者如果发现自己前半生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基本上也不会有人愿意并敢于承认,抽身寻找正确的方向。而“不惑”正是要不再纠结于是否衡量得失的状态,该变则变,即使放弃所有都无所谓。

四十不惑,就是要做到学会选择正确的学问和人生方向。跳出对自己前半生错误方向成就的不舍,并清楚认识到这种放弃和调整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选择。这样才能称之为“不惑”,才有可能在五十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这个只是孔子总结自身的路线和节点。每个人发现人生目标的时间可能不一样,但是学问、修行、人生的基本过程都是如此。

除非你对自己人生目标不在乎。三十岁能稳定地挣着钱了,养活人了,你就满足了。这就没有不惑,也不用知天命了。其实这样的人生,确实是快乐的人生。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这就是“知足常乐”。

不过并不是求学问者的一生。对于有高远追求的学者而言,在人生逆旅中挣扎的一生,在思维困境中不断突破的一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五十而知天命,是不是太晚了呢?孔子五十岁左右才做了几年官,随后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观点。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现在称孔子,第一个就是“教育家”,又尊称为“万世之师”。

像孔子这样能“五十而知天命”的,又有多少人呢?

真正的人,一辈子无非就图活个明白。

所以又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立:高,一生中最佳时期,人过三十天过午,就是这个意思)。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不为外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 (命:规律、法则)“六十而耳顺”,六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听得进不同意见。

四十不惑五十是什么?

古人曾说“三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个“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而志于学,三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而耳顺,七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话,大概叙述自己一生求学历程的关键节点。

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多少不惑?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