躉 繳 意思

所谓趸缴就是指在投保保险产品之后,选择一次性支付保费的方式,这是属于保费缴纳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每种保险产品都适合用趸缴方式,如果是购买中短期的储蓄型产品,目的只是为了让投资增值,选择趸缴方式确实既方便又快捷。但如果购买的是纯保障型险种,目的是获取保险保障,这样其实就可以选择期缴保费的方式。

趸缴的优点在于手续简单,可以避免交了保险,但忘记续费,导致保单失效的风险,适合收入高,但收入不稳定的人,能获得比期缴更低的保费!

躉 繳 意思

趸缴和期缴的区别有哪些?

趸缴和期缴的区别在于,趸缴的费率低于期缴;期缴的灵活性要大于趸缴。用趸缴只能购买主险,不能购买新的附加险;而期缴就可以追加附加险。趸缴是不可以更改保额或者追加保费的;期缴则是两者都适用。

不管是趸缴还是期缴,最终还是看自己的个人需要,以及所选择保险的类型,同样也要考虑到实际的经济情况,如果有人和你说选择趸缴更合适,你也得考虑这种方式适不适合自己,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最后导致资金周转不过来,以上就是对趸缴和期缴的相关介绍,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保险也是一种投资,买保险的时候也需要擦亮双眼。

咨询内容:请问缴费方式是趸缴是什么意思?我在2008年被银行介绍买金丰利两保险(万能型),上面标的是个人长期人身保险,请问这个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保险?我查了一下200802的利率为万分之一点五零六八,200903的利率为万分之一点零五四七,现在是赢还是亏?赢亏的标准是什么?

咨询网友:jiaodian (苏州)

专家解答:

无锡 太平洋人寿 章娟

这款保险是银保产品,同人寿险个险渠道的万能险有所不同,所以它的初始费用不是50%或多少,而是在首年一次性扣除总保费的4%即2000元,以后就没有的!趸缴就是一次性缴纳保费的意思,设有年保证利率2.5%,你说的万分之一点零五四七是日利率,每月都会在官网公布!

武汉 平安人寿 刘江

趸缴就是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费。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8日公布2009年3月金丰利(B)两全保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一点零五四七(日利率折算为年化利率,约等于3.85%)。

上海 泛华代理 葛振海

楼主看到的万分之几的利率是日结利率,并非年平均利率。趸缴就是一次性的缴费。

至于盈亏,怎么和你解释呢?既然是万能险,每年都会公布结算利率,是没有风险的,也就是说保证有盈利的,至于盈利多少,要看每年公布的结算利率,如果结算利率高,那你的盈利自然高一些,如果结算利率低,那么你的赢利就少一些。

但楼主千万不要走进误区,所谓的盈利,都是建立在扣除所有的保障费用后的帐户价值为基数。

比如说,你趸交5万,初始费用扣除3000元(6000元部分),其他费用扣除2200元(4.4万部分的5%),如果投保20万保额的话,还要扣除这20万保额的相应风险保障成本,我们忽略计算为200元,那么你的帐户价值的余额为50000-3000-2200-200=44600元。而盈利是对于这44600元来计算的。

  躉交是保險術語,與期交相對應。買保險自然要繳納保費,對於保費的繳納,保險公司為投保人提供了多種選擇,可以一次性交清(躉交),也可以選擇分期付款(期交),視不同公司不同產品,包含按年繳、按季度繳甚至按月繳多種選擇。

  躉繳即一次性繳清全部保費。躉繳的優點在於手續簡單,省卻了今後每年繼續繳保費的麻煩和保單失效的風險,比較適合收入高但不穩定的人。

  單從費率上來看,躉交要比期交便宜,但考慮到一次性支付資金的利息成本和機會成本,兩者並無優劣之分。而期交比躉交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靈活性上。

  1、期交保費可以追加附加險。目前只有在投保主險且主險在交費期內的情況下,才可以投保附加險。而採用躉交方式購買主險,即使在主險的保障期內也不能再購買新的附加險;

  2、期交保費可以享受保費豁免。如果保戶在交費期尚未滿時就出險,則未交清的部分保費就可免除。對於購買少兒險來說,保費豁免條款就更具有優勢。如果家長不幸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或疾病,導致身故或一、二、三級殘疾或罹患重疾,保險公司將豁免以後的各期保費,保險合同繼續有效;

  3、期交保費可以改變保額或者追加保費。投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經濟實力的變化,調整自己的保險計劃。

  1.不以總保費做決定

  就像很多投保人會因為不出險到期保費可以拿回而選擇返還型保險那樣,他們往往也會因為總保費較低而選擇躉交的方式繳納保費。

  的確,單從名義總保費來計算,躉交這種繳費方式有優勢。以某公司的某款定期壽險產品為例,30歲的男子若投保10萬元保額保險期限20年,那麼按照躉交計算總保費是5730元;若該選擇20年分期繳納,那麼每年的保費是380元。380×20=7600元,較5730元的躉交保費要足足高出32.64%。

  可是別忘了,20年後的380元與今天的380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同樣數量的貨幣其實際購買力是會大打折扣的。這種將躉交和期交總保費直接比較的方式,並不科學。

  2.從資金成本看期交躉交

  在考量期交還是躉交的時候,最科學的方法自然是採用科學的金融演算法,直接衡量這兩者之間的資金成本區別。

  我們可以將期交想象成是針對躉交的一個按揭貸款——就像我們問銀行貸款買房一樣——期交可以想象成是問保險公司貸款買保險。還是以上例中的數據為例,躉交保費為5730元,20年期交為380元,選擇期交時在支付首筆保費的時候我們可以少支出5730-380=5350元,相當於向保險公司貸款了5350元,而在未來的19年中,我們必須每年連本帶息償還380元,以這兩個數據計算內部報酬率(IRR),我們向保險公司“貸款”的利率是3.2%。

  當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保障期限,這一資金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仍以上述產品為例,若我們改為選擇30年的保障期,那麼躉交保費是12000元,30年期交保費則是每年570元,以這兩個數據計算內部報酬率,則為2.7%。

  在不同的期交期限之間,同樣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比較。比如另一公司的定期壽險,同樣30歲男子30年保障期,50萬元的保額,若選擇20年繳費,則每年繳納1900元;若選擇10年繳費,則每年繳費3300元。如果我們將10年繳費作為基準,那麼20年繳費的方案就相當於在前十年每年問保險公司貸款3300-1900=1400元,後十年則每年償還保險公司1900元,這個方案的內部報酬率為3.1%。

  3.期交躉交還看收益預期

  有了內部報酬率這個數據,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來做出決定了。

  比如我們現在手頭一款保險產品期交相對躉交的資金成本是3.2%,那麼意味著若我們可以確保自己長期投資的收益率高於3.2%,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期交,並將最初剩下的資金去投資;同樣的道理,若我們有資金成本更高的債務——比如住房按揭貸款——那麼我們就該將有限的資金首先用於償還高成本的債務,從而降低利息開支。

  其實,投資類保險中的萬能險就是期交保費的一個合適搭檔。從過去數年的數據來看,績優萬能險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能維持在4%以上(按月結算),而且在熬過了最初五年有退保費用的“鎖定期”後,隨時可以支取,用來應對長期期交還是頗為合適的——至於最初五年“鎖定期”,則可以選擇將部分資金投於定期存款的方式來應對,畢竟目前定存1年期利率尚有3.5%,2年4.4%,3年5%,5年5.5%,同樣足以應對3%左右的期交資金成本。

  4.投資類保險選擇大不同

  對於消費類保險,採用計算資金成本的方式來考量期交和躉交的選擇是合適的。但是,對於諸如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這樣的投資類保險,則思路完全不同。

  對於這些投資類保險,躉交期交絕不僅僅是一種繳費方式的區別,而是直接影響到它們的費率結構。對於躉交型的投資類保險而言,其名義(針對萬能險和投連險而言)或者隱含(針對分紅險而言)初始費用往往不高,也就是2%至3%的水平。但是期交則截然不同,首年可能高達40%,次年可能也在20%左右然後逐年遞減。這意味著選擇期交投資類保險,若購買了沒多久就心生後悔想退保的話,初始費用再加上退保費用的影響,首年退保很有可能要損失繳納保費的三成到四成,之後數年退保損失也不小。而與之相比,躉交類保險因為初始費用低,即使首年退保,損失一般也可以控制在一成以內,之後數年退保往往可確保拿回本金。

想不想买附加险 保险公司通常规定,只有在投保主险,且在主险交费期内,才可以购买附加险。如果趸交买了主险,虽然处于主险的保障期内,但由于交费行为已经终止,所以也不能再购买新的附加险种了(已有几家保险公司对这一限制稍稍放宽)。而随着投保户从单位人逐渐变成社会人,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也日益严峻。投保人通常都不会放弃自己对附加险的购买权。这就要求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看好条款,慎重选择交费期。

保费豁免权 如果投保户在交费期未满时就出险,还没来得及交的那部分保费就可免交,而且不会影响他获得保单全额的赔偿。可趸交因为已经把所有的保费都交完了,就享受不到保费豁免权,相对来说,就等于少享受了保单的一部分利益。更何况,还有许多少儿险,投保人若在交费期内意外或疾病身故,就不用再继续交费,子女却仍然可以无条件享受保险责任,得到长辈身前的关爱。这是趸交所体现不到的优势。

退保时的影响 如果因为经济条件或意外事情,而导致投保人退保,保险公司只会按照保单的现金价值来退还给客户一笔现金。趸交的现金价值较高,可以使投保人少受损失。而期交,特别是在购买保险的前几年,退保金只有很少一点,若选择退保,投保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较大损失。所以投保之前还要细细思量。

因此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保险条款的费率表上趸交的保费比期缴的总和要少,就得出"趸交比期交便宜"的想法。其实,两者的价格早已被寿险的精算师精确地计算过了。在价格上考虑到交费期内的通货膨胀因素,期交和趸交本没有太大的差别。对于那些工作稳定性不够,而手中又刚好积攒了一笔现金的消费者,可以选择一次性交付。但是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合适才是最好"的一样。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交费方式,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障。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說「2021年我國電力排碳係數不降反升」,進而歸咎能源轉型不力,拖累國家碳中和進度。這則新聞效應在企業界持續發酵,因為最近大中小型企業都在做碳盤查、學碳盤查、評估碳盤查,當大家開始把台電的電費單拿出來,仔細地切割月份,把當月用電量乘以電力排碳係數,算出好大一個排放量之後,紛紛舉牌抗議,

「公司減碳可是要花錢的,又不是我決定燒煤,為什麼要企業承擔台電的碳排?要求企業碳中和,電力排碳係數卻不降反升,綠電又被少數大企業搶走,這不是官逼民反嗎?如果不知道要如何降低電力排碳係數,政府就應該重啟核能!」

為什麼這麼努力發展再生能源,電力排碳係數卻不降反升?

的確,電力排碳係數為(發電業及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躉售公用售電業者電量之電力排碳量-線損承擔之電力排碳量)/公用售電業總銷售電量,是拿台電和其他發電業組織碳盤查的類別一等數字算出來的,企業確實沒有參與發電的決策,卻要為其碳排放買單,花錢買碳權減量,真的很無辜。

但是這話傳到台電的耳裡,台電也覺得很無辜。台電之所以存在是為了服務全民,就如同你委由專業經理人經營公司一樣,全民「團購」了一群專業的電力工程師,委託他們生產電力。生產的電都是你在用,上面公式又可看出,那些在電力輸送過程中損失的電力,並不會算進電力排碳係數,因此你用多少電,當然應該要負相對應的碳排放責任,怎麼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台電頭上呢!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是誰的問題,誰的責任?而且仔細想想,這些年國家這麼努力發展再生能源,取得優異的成果,這麼多碳排放為零的綠電送進電網,電力排碳係數怎麼會不降反升呢?

.原因一:綠電交易自由化讓大批再生能源出走,討好企業碳中和,卻影響國家碳中和

讓我們再看一次電力排碳係數的公式,分母係以公用售電業總銷售電量作為計算基準,如果不是透過公用售電業銷售的電量則不納入計算。翻成白話文的意思是,透過綠電交易市場直接被用電大戶買走的綠電必須從係數中分出去,不然減碳效益會被重複計算。

再生能源越來越多,用電戶對綠電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當被用電大戶買走的綠電越多,跟台電分手、投入自由交易市場的綠電就會越多,這麼多碳排放為零的再生能源都出走了,電力排碳係數自然得上升。綠電交易自由化原意是為了讓企業學會替自己的排放負責,沒想到造成了始料未及的後果,討好企業碳中和,卻影響國家碳中和。

.原因二:留下來的只剩下大批走不掉的灰電,台電面臨比當年孫運璿救電網還險惡的困境

但是別的國家也發展很多再生能源,並沒有聽說別人的電力排碳係數不降反升啊?你接著好奇問了。

自由市場裡的電力公司,為了爭取降低電力排碳係數,讓更多人買它的電助攻碳中和,會設法增加各種再生能源的供給,例如投資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等。

台電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是一個孤島型的電力系統,2021年我國電力排碳係數不降反升,正是因為用電大幅增加,接著氣候變遷遇上乾旱,河水乾了、水庫裡沒水了,再生能源要角之一的水力發電成了板凳球員。去年過得這麼辛苦,往後幾年更多的綠電出走,手上只剩下大批走不掉的灰電,台電面臨比當年孫運璿救電網還險惡的困境。

如何降低電力排碳係數?從發電結構著手!

這個困境同時讓中小企業陷入險境。畢竟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大企業買綠電相對容易,但對於沒有綠電議價能力的中小企業來說,對外要面對高舉碳中和大旗的國際供應鏈淘汰賽、貿易壁壘,對內又要面對高挑戰的電力排碳係數,組織碳排、產品碳足跡都降不下來,只能自求多福,從降低類別一排碳量及節約用電兩方面下手。

台電面臨困境,中小企業陷入險境,國家的碳中和目標將成絕境。電力排碳係數告訴我們最關鍵的一件事是,如果我們真心想要達到碳中和,必須從發電結構著手。

這幾年台電試圖提升公用售電量中的低碳與零碳電力佔比,除了氣電共生、太陽能、風力、小水力發電、深層地熱之外,也沒放過儲能系統,今年(2022)更是積極評估使用零碳燃料的可行性,例如天然氣混氫或燃煤混氨等發電方式。當然這些並不足夠,球團老闆需要思考如何調整球隊陣容,讓台電手上的球員像永續一樣更具多樣性,投資電力基礎建設,甚至發展碳捕集及封存技術,抓「碳中和」這隻老鼠比較重要,黑貓白貓能減碳的就是好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需要花你我納稅人的錢,能源轉型的過程需要時間及資源的投入,無法一蹴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