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 是 什麼 日子

3 月 14 日 是 什麼 日子

白色情人节蛋糕

3 月 14 日 是 什麼 日子

白色情人节巧克力礼物

白色情人节(日语:ホワイトデー;和制英语:White Day)是源于日本非正式节日,订于每年3月14日。在日本,通常欲告白的女方会在情人节(2月14日)的时候送礼给心仪的对象,而收到礼物的一方,则会在3月14日回礼并告诉女方自己的心意[1]。韩国[2]、台湾[3]及香港、澳门、中国大陆、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地因商业行销而流行。

目录

  • 1 历史
  • 2 相关项目
  • 3 参考资料
  • 4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最早诞生于1977年,由日本福冈市博多区的菓子(甜点)制造商“石村万盛堂日语石村萬盛堂”所发起。早于1905年创业的“石村万盛堂”,以一种由蛋黄做的日本传统甜点“鸡卵素面”起家。由于每次做鸡卵素面时都剩下大量蛋白,石村先生灵机一触,遂引入国外的棉花糖生产技术制成软心棉花糖“鹤乃子”,成为当时福冈的潮流甜点。1977年,第三代传人石村僐悟接棒,为再度刺激销售,他便想到以“3月14日,是情人节后向爱人回礼的日子”来推销雪白的鹤乃子,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应该要回礼给对方,作为促销糖果的手段,节日最早称为“糖果赠送日”(日语: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自1980年起,因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称为“白色情人节”。

不久后,巧克力制造商发现他们也可以在这个节日中获利,因此也开始促销白色的巧克力。现在,在这一天要回礼时,除了糖果与白巧克力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礼品。

根据日本全国饴菓子工业协同组合的解说,“白色情人节”定在3月14日的原因是由于公元三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二世因为帝国战争连连,宣布废弃所有婚约,下令全帝国境内的男子都要从军。一名叫华伦泰(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恋的男女举行婚礼。事情被告发后,刚帮一对恋人证完婚的华伦泰神父被罗马士兵逮捕,恋人们逃过一劫,公元270年2月14日华伦泰被绞刑。而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他们的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天于是另定为白色情人节。华伦泰被绞死虽然确实是情人节起源的传说,但一个月后的3月14日宣誓则完全没有历史根据。

相关项目[编辑]

  • 情人节:2月14日
  • 圆周率日:3月14日
  • 单身节
  • 本命巧克力
  • 义理巧克力

参考资料[编辑]

  1. ^ White Day Triggers Consumption Enthusiasm. 2007-03-13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2. ^ In South Korea, Valentine's Day is all about the men. CNN. 2013-02-14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3. ^ 章廉. 充满古早味的台湾情人节-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外部链接[编辑]

  • 【日本小百科】白色情人节| MATCHA - 日本线上旅游观光杂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3天(闰年第7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2天。

目录

  • 1 大事记
    • 1.1 15世纪
    • 1.2 16世纪
    • 1.3 17世纪
    • 1.4 18世纪
    • 1.5 19世纪
    • 1.6 20世纪
    • 1.7 21世纪
  • 2 出生
  • 3 逝世
  • 4 节假日与习俗
  • 5 参考资料
  • 6 外部链接

大事记编辑

15世纪编辑

  • 1489年:塞浦路斯女王凯瑟琳·科尔纳罗英语Catherine Cornaro将自己的王国卖给威尼斯。

16世纪编辑

  • 1590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率领的胡格诺派军队,在伊夫里战役中击败夏尔·德·吉斯的天主教联盟。

17世纪编辑

  • 1647年:三十年战争:巴伐利亚、科隆、法国及瑞典签署乌尔姆停战协定德语Waffenstillstand von Ulm

18世纪编辑

  • 179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伊莱·惠特尼发明能够快速分离棉花纤维和种子的轧棉机,并获取专利权。

19世纪编辑

  • 1847年: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著作改编,由威尔第作曲的歌剧《麦克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首演。
  • 1862年:美利坚联盟国的一支主要军团北弗吉尼亚军团成立。
  • 1900年:美国采用金本位。

20世纪编辑

  • 1926年:哥斯达黎加一列火车坠河英语El Virilla train accident,造成248人死亡。
  • 1937年: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检阅进驻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来源请求]
  • 1939年:纳粹德国军队完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城市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区被扫荡。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皇家空军对纳粹德国比勒费尔德的铁路高架桥首次使用重达2.2万磅的大满贯炸弹轰炸。
  • 1951年:在韩战中,联合国军第二次收复汉城(今首尔)。
  • 1967年:约翰·肯尼迪的遗体被护送至永久埋葬地阿灵顿国家公墓。
  • 1978年: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入侵并占领黎巴嫩南部,这迫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撤往利塔尼河以北。
  • 1979年:中国民航一架三叉戟飞机坠毁于北京附近的一座工厂,据称造成至少45人死亡[1] 。
  • 1980年:一架伊尔-62在紧急着陆时坠毁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造成美国拳击队(14人)及另外73人死亡。
  • 198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项目于南沙群岛设立海洋观测站后,随即与越南在附近海域爆发赤瓜礁海战。
  • 1989年:枪支管制: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颁布禁令,禁止进口某些被认为是攻击性武器的枪支到美国。
  • 1991年:香港警方破获第一宗以彩色复印机印制伪钞的案件。
  • 1994年:由芬兰程序员林纳斯·托瓦兹最早开始编写的开源软体Linux内核1.0.0正式版本释出。
  • 1995年:诺曼·萨加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宇航员。
  • 1997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将重庆市升格为中国的第4个直辖市。

21世纪编辑

  • 2002年:一辆载满乘客的香港直通巴士在前往台山市途中于广深高速公路失事着火焚烧,一个老伯死亡,四十几人受伤[2]。
  • 2003年:台湾出现首个SARS案例。
  • 2004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1988年、1993年和1999年,第四次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
  •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 2008年:西藏拉萨市中心发生骚乱。
  • 2013年:习近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

出生编辑

  • 1681年: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德国作曲家(1767年逝世)
  • 1804年: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1849年逝世)
  • 1807年:洛伊希滕贝格的约瑟芬,瑞典和挪威王后(1876年逝世)
  • 1820年: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意大利国王(1878年逝世)
  • 1822年:特雷莎·克里斯蒂娜,巴西皇后(1889年逝世)
  • 1823年:西奥多·庞维勒,法国诗人(1891年逝世)
  • 1835年: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意大利天文学家(1910年逝世)
  • 1837年:叶亚来,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1885年逝世)
  • 1844年:翁贝托一世,意大利国王(1900年逝世)
  • 1854年:保罗·埃尔利希,德国免疫学家,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1915年逝世)
  • 1854年:托马斯·R·马歇尔,美国政治人物,第28任美国副总统(1925年逝世)
  • 1862年:威廉·皮耶克尼斯,挪威气象学家(1951年逝世)
  • 1863年:德富苏峰,日本评论家(1957年逝世)
  • 187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5年逝世)
  • 1882年:瓦茨瓦夫·谢尔宾斯基,波兰数学家(1969年逝世)
  • 1901年:小栗虫太郎,日本推理小说家(1946年逝世)
  • 1905年:雷蒙·阿隆,法国社会学家(1983年逝世)
  • 1908年:莫里斯·梅洛-庞蒂,法国哲学家(1961年逝世)
  • 1911年:吉泽章,日本折纸艺术家(2005年逝世)
  • 1924年:赤木春惠,日本女演员(2018年逝世)
  • 1928年:弗兰克·博尔曼,美国宇航员
  • 1932年:大竹宏,日本男演员、声优(2022年逝世)
  • 1933年:阿德尔伯特·沃尔德伦,美国陆军狙击手(1995年逝世)
  • 1933年:昆西·琼斯,美国唱片制作人
  • 1933年:迈克尔·凯恩,英国男演员
  • 1934年:尤金·塞尔南,美国宇航员,曾执行阿波罗17号任务(2017年逝世)
  • 1939年:中泽启治,日本男漫画家(2012年逝世)
  • 1940年:滨崎昌弘,日本足球运动员(2011年逝世)
  • 1941年:沃尔夫冈·彼得森,德国电影导演(2022年逝世)
  • 1945年:栗原小卷,日本女演员
  • 1947年:阿尔卡迪·内米罗夫斯基,俄裔美国数学家
  • 1946年:中西宏明,日本企业家,日立制作所第十任社长(2021年逝世)
  • 1948年:何家驹,香港男演员(2015年逝世)
  • 1948年:五木宏,日本演歌男歌手
  • 1948年:比利·克里斯托,美国男演员、主持人
  • 1949年:韩振熙,韩国男演员
  • 1950年:廖玉蕙,台湾当代文学女作家
  • 1952年:检场,台湾男演员
  • 1952年:李亚萍,台湾女演员
  • 1953年:蒂姆·爱尔兰,美国棒球运动员
  • 1956年: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俄国电脑工程师
  • 1958年:阿尔贝二世,现任摩纳哥亲王
  • 1962年:师小红,中国男演员
  • 1962年:津野田成美,日本女配音员
  • 1963年:久高友雄,日本足球运动员(1999年逝世)
  • 1963年:前田真宏,日本男动画师、动画导演
  • 1964年:郭子乾,台湾男艺人
  • 1964年:稻田浩司,日本男漫画家
  • 1964年:荒川稔久,日本男动画、特摄脚本家
  • 1965年:阿米尔·罕,印度演员、导演、制作人
  • 1965年:凯文·布朗,美国棒球运动员
  • 1967年:菲利普·普图,法国极左翼政治人物
  • 1969年:山口智充,日本搞笑男艺人
  • 1969年:中田正彦,日本男动画师、人物设计师
  • 1969年:赖瑞·强森,美国篮球运动员
  • 1970年:姿月麻人,日本女演员
  • 1970年:斋藤春香,日本垒球女运动员
  • 1972年:蒋伟文,台湾男艺人
  • 1975年:蔡淑臻,台湾女模特儿
  • 1976年:寇瑞·斯托尔,美国男演员
  • 1977年:松田直树,日本足球运动员(2011年逝世)
  • 1977年:星野亚希,日本写真女星、女艺人
  • 1977年:姜京宪,韩国女演员
  • 1978年:汤骏业,香港男歌手
  • 1978年:文熙俊,韩国男子偶像团体H.O.T.队长
  • 1978年:彼得·范登·霍根班德,荷兰游泳运动员
  • 1979年:高崚,中国羽毛球女运动员
  • 1979年:尼古拉·安耐卡,法国足球运动员
  • 1980年:青木崇高,日本男演员
  • 1981年:金莎,中国女歌手
  • 1981年:巴比·占克斯,美国棒球运动员
  • 1982年:朱木炎,台湾跆拳道运动员
  • 1983年:pako,日本男插画家
  • 1984年:安东尼·波罗夫斯基,加拿大电视名人
  • 1986年:杰米·贝尔,英国男演员
  • 1987年:矶贝龙虎,日本男演员
  • 1988年:马思纯,中国女演员
  • 1988年:史蒂芬·柯瑞,美国篮球运动员
  • 1989年:柚本纱希,日本AV女优
  • 1990年:黑木华,日本女演员
  • 1991年:酒井高德,日本足球运动员
  • 1992年:刘艾立,台湾女歌手
  • 1993年:吴优,中国女演员
  • 1993年:安东尼·本内特,美国篮球运动员
  • 1997年:西蒙·拜尔斯,美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
  • 2000年:朴志焄,韩国男子偶像团体TREASURE成员
  • 2002年:王康怡,香港女子网球运动员

逝世编辑

  • 235年:郭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184年出生)
  • 313年: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第三代皇帝(284年出生)
  • 757年:李璘,唐玄宗之子(720年出生)
  • 840年:艾因哈德,法兰西王国文史学家(770年出生)
  • 1632年:德川秀忠,日本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1579年出生)
  • 1682年:雅各布·伊萨克松·范勒伊斯达尔,荷兰风景画家(1628年出生)
  • 1805年:纪昀,清朝学者、政治人物(1724年出生)
  • 1811年:奥古斯都·菲茨罗伊,英国首相,第三代格拉夫顿公爵(1735年出生)
  • 1823年:约翰·杰维斯,第一代圣文森特伯爵,英国皇家海军元帅,英国国会议员(1735年出生)
  • 1883年:卡尔·马克思,德国哲学家(1818年出生)
  • 1932年:乔治·伊士曼,美国发明家,柯达公司创办人及胶卷发明人(1854年出生)
  • 1939年:细野正文,日本铁道官僚,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日籍乘客(1870年出生)
  • 1980年:穆罕默德·哈达,印尼首任副总统(1902年出生)
  • 1996年:王洛宾,中国音乐家(1913年出生)
  • 2001年:梁成恩,因公殉职香港警员(1976年出生)
  • 2005年:吉泽章,日本折纸艺术家(1911年出生)
  • 2013年:英沙里,红色高棉高层人物之一,曾任红色高棉政权副总理及外长。(1925年出生)
  • 2014年:托尼·本恩,英国工党政治家。(1925年出生)
  • 2017年:渡瀬恒彦日语渡瀬恒彦,日本演员(1944年出生)
  • 2018年:史蒂芬·霍金,英国物理学家、宇宙学家(1942年出生)
  • 2018年:阿德里安·拉莫,美国威胁分析师、黑客(1981年出生)
  • 2022年:李进进,华裔美国律师,六四事件学生运动领袖(1955年出生)
  • 2022年:斯科特·霍尔,美国职业摔角选手(1958年出生)

节假日与习俗编辑

  • 圆周率日
  • 东亚:白色情人节
  •   中华民国:反侵略日

参考资料编辑

  1. ^ Accidents by Airline. planecrashinfo.com.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2. ^ 廣深公路旅巴焚毀1死40傷. 香港文汇报. 2002-03-15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