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潮間帶差別

總體來看,台灣與國外的濕地主要差異,在於面積為小而型態多樣,這也是台灣濕地最大的特色,從高山湖泊、溪流、洪水平原,直至河口,以及亞潮帶的珊瑚礁,都是屬於濕地,台灣四面環海,四面都是濕地。

濕地是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廣義而言,凡是水深六公尺之內的水域,皆可稱為濕地。若從濕地分類來看,概分為內陸濕地與沿海濕地,內陸濕地是由雨水、地下水、溪流、湖泊與池塘所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沿海溪地則包括海岸潮間帶、泥質灘地與紅樹林沼澤等,是隨著海洋潮汐運動而存在的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就像是一塊大海綿,水量多時,可以調節洪流,並提供廣大的蓄水範圍,使得地表水有足夠的面積與時間滲入地下,充分補充地下水;水量少時,濕地也可以慢慢地釋放出所含的水分。不過這些重要性往往被忽視。

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薩爾首度召開了國際性的濕地會議,開始關注濕地的重要與價值。1996年,拉姆薩爾濕地會議中進一步將二月二日訂定為世界濕地日,希望藉此將濕地保育的觀念推展得更深更廣。雖然濕地的保育已經是勢不可當的國際主張,但是經濟成長的追求以及政治角力的鬥爭,也從不曾在任何一個國家停止過。

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楊宗瑋認為,最大的癥結在於觀念,濕地被認為是廢棄無用,只適合填掉轉做其它用途。小而美的知本濕地,在野鳥學會的長期關注下,現今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積,得以倖存,不過,大而多功能的七股濕地,面對的問題在於汙染的不可避免,不過從整體國土的規劃中,尋求解套並非不可行。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邱文彥提出,國外對於濕地保育,不僅是純粹保護,並且新創濕地,美國、加拿大更是有一個重要的零損失政策,意即開發者開發多少面積,就必須重創相等面積,鼓勵開發者審慎面對濕地的使用,同時刺激新創濕地或人工濕地的技術。所謂零損失即綠色會計帳的平衡,執政當局一再強調綠色執政,極力想將台灣打造成綠色矽島之際,或許得先好好算算台灣的綠色會計帳,到底虧損了多少?

濕地的定義

各個國家、地區對濕地的認定多少有所差異,依據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濕地是指沼澤(marsh)、泥沼地(fen)、泥煤地(peatland)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公尺者。」

再從中文字義來看,「坔」是濕地的古字,意指潮濕的土地,如池塘、潮汐攤地、泥沼地、沼澤區、低窪的積水區等。因此廣義來說,濕地就是水與陸的交界,舉凡曾被水淹沒的土地,或被水淹沒但水位深度不超過6公尺的區域,都可以稱作濕地。

不過,也有對濕地的認定較為嚴格的,比如美國官方認為濕地需具備以下三種條件之一:(1)必須具有優勢水生植物;(2)在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必須含水;或(3)在一最低限度之期間或頻率內必須為水淹沒或土壤含有飽和之水。就特別強調水生植物在濕地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歸納之,「水文條件」、「土壤條件」與「水生生物」是認定濕地的三個重要元素。

濕地的種類

若依是否由人為外力造成,可大致區分為大自然的地理變化而成的「天然濕地」,以及人類開發而形成的「人為濕地」。

天然濕地又可依地理型態區分為:分布於沿海一帶的「沿海濕地」,與分布於河流、湖泊、高山、平原的「內陸濕地」。

沿海濕地是海洋與陸地交際的舞池,一進一退、乾濕交替孕育無限生命。這類型濕地也可稱為「鹽水濕地(saltwater wetlands)」,週期性的潮汐是影響此種濕地類型的主要元素。包括沼澤、溪口灘地、林沼澤(例如紅樹林)、潮間帶、離岸沙洲、潟湖、鹽湖、小島、珊瑚礁等都屬於此類地形。

內陸濕地是雨水與大地邂逅的地方,雨水匯集成的小溪、河川、湖泊流經陸地形成的區域都有濕地的蹤跡。也可稱為「淡水濕地(freshwater wetlands)」,主要受到附近水域、地下水、雨水等非感潮段之水文影響。

包括淡水沼澤、池塘、灌木沼澤、泥炭沼澤、低地闊葉林、森林沼澤、季節性淹水的草地與森林都屬此類地形。

人工濕地則代表人類活動留下來的足跡,包括種植農作的水田、曬鹽的鹽場灘地、養殖漁業的魚塭與蝦池、水源蓄集的水庫、高山溪流的攔沙壩、及各類的運河與溝渠都屬此類地形。目前最為大眾矚目的水質淨化型人工濕地也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濕地的存在無所不在,舉凡淡水的紅樹林、七股的潟湖、墾丁的珊瑚礁、七星山的夢幻湖,甚至住家的水溝、農家的稻田、漁家的魚塭、老家的池塘都算是濕地。

參考資料 :

●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

● 台灣濕地保育聯盟

看完上述的濕地介紹,您是否對濕地有更深的認識了呢?

趕快來做做下面的題目,看看自己對於濕地的瞭解有多少吧!

內容提供/ 漁業廣播電臺 文、圖片提供/ 邵廣昭

潮間帶是指海邊從高潮線到低潮線之間的海陸交界區域,隨著海岸地形不同及潮汐大小的影響,潮間帶的寬度可從幾公尺到幾百公尺。潮間帶占全球海洋面積很小,但因為溫度、鹽度、溶氧、pH、光照、水分、底質、養分、污染物質等環境因子變化大,以及受到浪濤不停的衝刷,也孕育了不少能適應生活在這種變化劇烈的環境中的經濟性海藻及魚蝦貝介類,成為沿岸採捕漁業的重要對象。

多采多姿的潮間帶生態

在臺灣本島,潮間帶可分為3大系統。從北海岸、東北角至宜蘭的地形多為岩岸,主要受到東海海流所影響,冬夏溫差大,東北季風時,海水溫度低;從東部花蓮到南部的墾丁,潮間帶受到黑潮所影響,冬夏溫差小,全年平均海水溫度都在20℃以上;而臺灣西海岸主要為沙泥地,潮差大,生物主要為螃蟹、蛤蜊及蚵仔、海蟲、螠蟲等。魚類種類少,以沙梭、牛尾、比目、烏魚、雞魚、鯔為主。紅樹林及河口區則以鱵、彈塗、蝦虎、龍占、秋姑、笛鯛為主。

濕地潮間帶差別

臺灣南部的潮間帶及潮池,是以石灰岩地質為主。

而在岩岸潮間帶裡,受到潮汐的影響,其中在此棲息的生物則是呈帶狀分佈。除了繁盛的冬季藻類外,在高潮區常見的有玉黍螺,中潮區是藤壺、笠貝及石鼈,低潮區則有更多種類,包括海膽、寶螺及魚蝦貝介類。

趣味的是,潮間帶魚類為了在此討生活,也發展出各種適應的本領。譬如蝦虎的腹鰭特化為吸盤可防止被浪沖走;彈塗魚及鳚的眼睛長在頭上,以便觀察敵人,胸鰭特別發達可以用跳躍方式逃走,體表也會分泌大量黏液,可減少與礁石摩擦。

除此之外,岩礁區魚類的種類也和沙泥地差異頗大。依照棲息時間的長短,大致可分為3種,像是終身棲息的魚類,即有鳚科和蝦虎科;暫時棲息的則如:鯙科、蝴蝶魚科、雀鯛科、角蝶魚科、刺尾鯛科、隆頭魚科、蓋刺魚科、海龍科、箱魨科、天竺鯛、喉盤魚……等等;以及猶如過客般短暫停留的烏魚、鯷、鱵、鯡等。

濕地潮間帶差別

西海岸從關渡到枋寮之間的河口區常有紅樹林出現。此為七股潟湖的潮溝。

維繫里海精神,促進永續發展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以澎湖為例,澎湖有廣大的潮間帶,可隨季節、潮汐、市場供需等情況、自由地進行巡滬、拾螺、採貝、摃蟶、摃生蚶、抱墩、破蚵、照海、巡蟹、釘網仔等產業活動。

近年來,隨著海洋遊憩活動的方興未艾,藉由漁村的轉型,休閒漁業也逐漸取代勞力密集的漁撈產業。一般遊客可到海邊去欣賞海景丶吹海風或是玩水、釣魚丶潛水乃至沙雕或音樂季……等等。這些生態旅遊的活動,也為當地漁村或社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譬如苗栗灣瓦及外埔石滬的採蛤、彰化芳苑海牛車採蚵或挖蛤、臺中高美及嘉義的鰲鼓溼地、或是臺南七股鹽田及黑面琵鷺等。這些活動自然也符合里海精神,即藉由人為的操作,讓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可結合,讓人們與自然得以共存共榮,為此潮間帶的生物資源,也才得以永續利用。

濕地潮間帶差別

2016年3月在北部石門海岸德祥臺北輪因觸礁洩油污染了當地的潮間帶。

潮間帶和溼地是否相同?為何要保護?

若是白話一點,其實潮間帶就是沿海溼地,包括泥質灘地、岩礁、河口、沙灘、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藻礁及潟湖等不同的生態系。沿岸溼地的潛在功能,還包含了淨化水質、調節洪水、保護海岸、過濾污染物、調節氣候,以及作為休閒及環境教育的場所等生態系服務的功能。所謂的「藍碳」(Blue Carbon)是指沿岸沼澤、紅樹林及海草床,其吸收CO2的固碳功能遠大於陸地上的熱帶雨林,因此保護溼地是減緩氣候變遷帶來衝擊的最佳自然解決方案。

臺灣過去重陸輕海不重視溼地的價值,以致於海岸潮間帶被大量地填海造陸做為住宅區、魚塭、工業區、公園、遊樂區……等,要不就成為垃圾、工業有毒廢棄物、建築廢土的堆置場。當溼地被破壞後,進而產生水患、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魚產減少、海岸線退縮、地下水污染等問題,然後再經由魚類、農產品、飲水過程,回到人體之中,危害我們及後代子孫健康。

濕地潮間帶差別

潮間帶除了棲地破壞之外,還有污染及垃圾的問題嚴重,因此加強保育觀念極為重要。

刻不容緩,潮間帶的保育問題

潮間帶雖是人們最容易親近、直接觀察及欣賞海洋生物的地方,但也是最容易受到人為活動所干擾的區域。特別是遊客的踐踏及海岸的開發利用。臺灣海岸線因為填海、築堤、建港、投放消波塊等工程,海岸人工化或水泥化的比例已高達55%,嚴重破壞了潮間帶的生態系。政府乃在2007年推動「自然海岸零損失」的政策。

然而,潮間帶仍然面臨著過多遊客的壓力,包括人手一網去撈捕及採集海洋生物。殊不知遊客的大腳對海洋生物而言,就有如酷斯拉的大腳一般。更令人遺憾的是,某大電視台的節目先前還在鼓勵大家夜間到綠島的潮池去抓尉科的魚類(卻說成是彈塗魚),再油炸料理當作宵夜來吃,更形容口感清脆,非常離譜。然而,此一事例倒也足以說明我們的海洋保育觀念非常落後,教育宣導更是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