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 虎 頭 蜂 方法

每年夏秋之際,是山友在野外遇到虎頭蜂的高峰期,曾聽過前輩說過「不怕雨不怕風,山中只怕虎頭蜂」,虎頭蜂的危險性,不容輕忽!入山即是進入到野外,為了自己的安全,一定要了解正確的處置方式,今天就讓研究虎頭蜂已經 40 年的安奎博士來教大家,在野外如何避免遇到虎頭蜂,以及如果遇到了,該怎麼平安全身而退!

驅趕 虎 頭 蜂 方法


2016 年 7 月 3 日上午台北市消防局獲報,陽明山北五指山附近有民眾慘遭蜂螫。空勤總隊出動直升機與特種搜救隊,下午將傷患吊掛上機,運到台北長庚醫院急救,不幸回天乏術。此次虎頭蜂螫人事件的犧牲者的是登山老將,中華民國山岳協會鄭副隊長。據報導發生蜂螫時,沒有人帶相關藥物,加上山路不好走,錯失搶救時機。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顏主任宗海指出,有過敏體質的人到郊外踏青時,最好隨身攜帶抗過敏、抗消炎藥物或類固醇,萬一被蜂螫時馬上注射,以防過敏休克。最重要的是盡快送醫急救。

顏主任的建議非常中肯,實際上 2014 年 5 月 12 日就有媒體報導:「…桃園縣消防局巴陵分隊的消防隊員黃鉅翔先生,在急救蜂螫傷患的運送過程中,用腎上腺素針劑,救活被蜂螫的邱姓男子…」(詳見《與虎頭蜂共舞》第 38 頁)。另外,動物星球頻道在 2016 年 2 月 3 日播出的「魔鬼殺人蜂」影片中,記述一位日本年輕人緒川葉智,於 2009 年在茨城縣遭到大虎頭蜂螫刺,自行使用隨身攜帶的腎上腺素針劑,救回一命,後來成為著名的虎頭蜂獵人。

早在 2010 年長庚醫院葉國偉醫師曾建議,有過敏體質的登山者需要準備 Epi Pen,也有醫師建議準備 Ana kit。但是這兩種藥物在市面都買不到,因屬於醫師處方藥劑,並且需要有合法執照者才能使用。急救藥物的管制問題,如果能夠設法變通使用,或許對過敏體質的登山客,是一項福音。

簡易辨識虎頭蜂的行為

人們在山野地區遇到虎頭蜂,如果能夠簡易辨識虎頭蜂的行為,有助於防範被虎頭蜂螫傷。常見到的虎頭蜂按照任務區別,可分為採集蜂守衛蜂巡邏蜂攻擊蜂。根據與虎頭蜂相處的經驗,分別歸納其行為記述如下。

1. 採集蜂

較老的虎頭蜂約有一半擔任外出採集工作,通常在花園、果園、垃圾場或養蜂場附近出現,多半不會主動螫人,甚至還會刻意避開人們。大多數胡蜂覓食距離不超過 160 公尺,約 90% 覓食距離在 50~400 公尺之間。

採集蜂採收足夠的食物後,會直線飛回蜂巢。如果在飛行途中,遇到疑似敵害,將立即變成攻擊蜂。例如摩托車騎士在山野中道路奔馳時,突然被蜂螫傷,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2. 守衛蜂

另一半較老的虎頭蜂擔任守衛工作,在蜂巢內的出入口,觀察附近的環境是否有敵害入侵。也會用觸角檢查回巢的採集蜂,是否是自家夥伴,一般人不容易看到牠們的行蹤。

3. 巡邏蜂

蜂巢只要受到輕微的騷擾振動,守衛蜂會立即飛出巡邏,巡查蜂巢表面及附近樹枝上的敵害,也會飛出一段距離尋找敵害。巡邏工作時間長短及飛出的距離遠近,與虎頭蜂的種類及受到騷擾振動的強弱有很大差異。巡邏蜂常會飛到可疑「敵害」附近,偵查是否有攻擊的企圖。危機過後,巡邏蜂會自動撤退,蜂群恢復平靜。所以,人們一旦發現蜂類在身體或頭部附近盤旋不去,極可能是遇到巡邏蜂,就要提高警覺。

下面的影片可以看的很清楚,當蜂巢受到驚擾的時候,巡邏蜂馬上就會出動。

4. 攻擊蜂

當蜂群中飛出攻擊蜂,表示有兩種狀況。一種狀況:巡邏蜂受到敵害攻擊時,立即轉變為攻擊蜂,直接發動攻擊螫刺敵害。如果在虎頭蜂防禦範圍內,攻擊蜂將越來越多。另一種狀況:蜂巢受到嚴重振動或是破壞時,蜂巢會大量飛出攻擊蜂,針對敵害直接螫刺,隨著螫針的毒液同時釋放費洛蒙,召集攻擊蜂加入攻擊行列。通常 6~8 日齡的年輕工蜂不參與攻擊,但是蜂群受到嚴重騷擾時,也會投入攻擊任務,直到將敵害驅離牠們的防禦範圍為止。

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任何蜂類,只要不碰觸牠們的蜂巢,就不容會群起而攻。所以不要誤觸或戳蜂巢,就是預防蜂螫最有效的方法。到了秋季,蜂群增大蜂數加多,虎頭蜂外出採集食物及採集築巢材料,飛進飛出頻繁,即使人們不去招惹牠們,難免與人們會狹路相逢。萬一不幸誤判形勢,被虎頭蜂誤認為是入侵領域的「敵害」,螫人的機會自然就高。因此人們遇上虎頭蜂時,首先不要驚慌,只要依據當時的情況,及時採取因應措施,即可降低被蜂螫的危機。

1. 虎頭蜂飛近身邊

【預防措施:不動聲色冷靜觀察。】

人們在山野地區活動時,常會見到採集蜂飛過,或突然發現有一、兩隻「飛近身邊」,該怎麼辦?這些虎頭蜂可能是採集蜂,通常採集蜂飛來飛去只為尋找食物。有時候會被人們的香水味或特殊體香吸引,誤以為是花朵,飛近身邊緩緩繞一兩圈,發覺沒有食物就會自動離去。所以此時只要不動聲色冷靜觀察,虎頭蜂就不會發動攻擊。

2. 虎頭蜂繞著頭部盤旋

【預防措施:屏息鎮靜,不作快速反應動作。】

碰到一、兩隻虎頭蜂「圍繞著頭部打轉或盤旋不去」,要特別小心,因為這些虎頭蜂已經是巡邏蜂。這時候人們要視若無睹保持鎮靜、屏住呼吸站著不動,不驚擾牠們,才可能躲過攻擊。牠們以旋繞方式偵查,發覺沒有敵意,過一會兒就會自動飛離。但是,若在虎頭蜂近身之際,人們本能反應突然尖叫、急速搖頭躲避或用手及衣物拍打等,都會讓虎頭蜂認為「敵害」來襲,立即搖身一變成為攻擊蜂。尤其隨風飄動的頭髮、急速眨動的眼睛、害怕驚叫的嘴、緊張喘氣的鼻子以及拍打虎頭蜂的手,都會惹惱牠們,快速的螫刺下去。

虎頭蜂對於黑色、表面粗糙或隨風飄動的頭髮,會特別注意,而且認為可能是「敵害」,所以常會圍繞著頭部打轉或盤旋不去。如果短時間內虎頭蜂的數目沒有增加,情況較為安全。即使幸運躲過攻擊,還是要盡速冷靜離開現場,以減少受害。

3. 虎頭蜂聚集越來越多,在身邊打轉

【預防措施:朝虎頭蜂飛來的相反方向或上風處,沉穩的大步走開。】

先有一、兩隻虎頭蜂「圍繞著頭部打轉或盤旋不去」,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附近飛來飛去的虎頭蜂數目持續增加。可能虎頭蜂巢就在附近,也很可能牠們的蜂巢剛被騷擾振動,已經在警戒狀態,要迅速離開現場。在虎頭蜂還沒螫人及發動全面攻擊之前,務必朝虎頭蜂飛來的相反方向或上風處,沉穩的大步走開,離開現場。若穿著淺色、光滑表面的夾克,則可以緩緩脫下,包住頭部露出眼睛屏息大步逃跑,較為安全。

這種情況切忌急速奔跑,因為人跑閃動得越快,所帶動的氣流及造成的影像,將使目標更明顯,導致被蜂螫的機率加大,追擊的距離更遠。同理,用衣物揮動或拍打,也會引來更多的虎頭蜂攻擊。此外,如果以深色、表面粗糙的毛衣及皮衣包住頭部,加上迅速跑動,也會吸引更多虎頭蜂追擊。

4. 虎頭蜂已經螫人,並發動全面攻擊

【預防措施:臨機應變,盡速逃離現場。】

虎頭蜂已經螫人,或已經發動全面攻擊,此時唯一的選擇就是盡速「逃離」現場,絕不能多停留一分鐘。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用夾克包住頭部就地臥倒,這是嚴重錯誤的認知。虎頭蜂螫人後,發出更強烈的警報費洛蒙,召來更多的同伴加入攻擊行列。但是逃離現場固然重要,自身安全更不可忽略。務必保持冷靜,不要在驚恐中手忙腳亂,必須看清楚逃跑的方向,以免摔傷或跌落溪谷。如果現場人數眾多,最好分頭跑開,以便疏散虎頭蜂的攻擊力。

黑腹虎頭蜂棲息在山野地區,在高大樹枝上築巢,是虎頭蜂之中最凶猛的族群,牠們的防禦範圍有 50~100 公尺。蜂巢受到強烈騷擾振動後,只要有「敵害」進入牠們的防禦範圍,就會被攻擊。保持警戒的時間約有半天,甚至可能長達一天。每年秋末蜂群增多,蜂巢的出入口會加大也加多,短時間內可出動大量的攻擊蜂,追擊的距離也更遠。如果警覺到周遭虎頭蜂出現得不尋常,就要及早離開虎頭蜂的防禦範圍,以免被蜂螫。在山野地區遇到了虎頭蜂類,加上荒郊野外送醫急救不便,危險性將隨之增加。

虎頭蜂即將攻擊之前,可能發生的狀況變化很大。因為其攻擊行為與「敵害」間的反應,是互動,而且瞬息萬變的。所以遇到虎頭蜂攻擊,是沒有「百分之百有效」的預防方法。但若按建議的原則臨機應變,則可以減少傷亡。

登山郊遊的注意事項

預防勝於治療,秋季登山郊遊時注意下列事項,可減少被虎頭蜂攻擊的機會。

1. 秋季登山郊遊之前

建議先向目的地消防單位查詢,當地是否經常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盡量避開歷年發生虎頭蜂螫人較多的地區。

2. 準備「蜂螫急救包」

前往敏感地區登山郊遊,宜準備「蜂螫急救包」,包內放置含類固醇軟膏、抗組織胺劑、強心劑、腎上腺素劑等,以備不時之需。(編按:屬醫師處方藥劑)

3. 登山的穿著

穿戴表面光滑、淺色的長袖衣褲及帽子,並穿著運動鞋。避免使用有香氣的化妝品,以免招來蜂類。深色、表面粗糙的毛織品及皮革衣物,是蜂類比較喜好的攻擊目標,宜避免穿戴。

4. 進入登山路線後

隊伍之間用手機聯繫,前面的山路上如果已經有人被攻擊,最好繞道或避開,不要硬闖,減少受害機會。

5. 山野地區活動時

發覺短時間內遇到多隻蜂類在附近出現,宜提高警覺,但不要揮打,盡快離開危險地區。更要避免進入草叢較深的荒僻路徑及久無人跡的小徑,以防誤觸中華大虎頭蜂巢,減少被中華大虎頭蜂螫刺傷亡的機率。

6. 認識蜂類築巢區

山野地區的垃圾場、花圃區、野餐區、露營區、果園區及養蜂場附近,常會有豐富的蜂類食物,蜂類喜好築巢。在這些地區,活動時宜提高警覺。

7. 山野地區活動或烤肉時

不要任意丟棄食物,以免招引蜂類飛來採食。殘餘食物及果皮用垃圾袋包紮好,丟入指定的垃圾桶內,不會汙染環境又兼顧自身安全。

8. 無意中接近虎頭蜂巢附近

在山野地區活動時,發現附近有多隻虎頭蜂在空中穿梭,可能無意中侵入牠們的防禦範圍,容易引起蜂類群起而攻,宜盡速離開。同一種虎頭蜂,隨著蜂隻數目的多少、天候的變化,攻擊能力的強弱也會有差異,宜特別注意提高警覺。

9. 螫傷後

若不幸被虎頭蜂螫傷,宜儘速送到醫院救治。


進入野外,一定會與野生動物相遇,此時,了解正確的自處之道,才是尊重自然、並能安全下山的不二法門喔!

想知道更多關於虎頭蜂的知識嗎?歡迎參考安奎博士的作品:《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驅趕 虎 頭 蜂 方法

驅趕 虎 頭 蜂 方法

本文由「作家生活誌」授權轉載,特此誌謝。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加入 Hikingbook 粉絲團,獲得更多正確登山知識!

虎頭蜂怕什麼?

虎頭蜂桉樹、樟樹、苦楝味道,這也是都市公園,種這些樹木原因之一,此外虎頭蜂薄荷草味道。 虎頭蜂非常聰明,會用身體上分泌出化學物質,標記牠們食物、活動範圍與天敵。 不同使用對象,標記化學物質也不同,稱為「化學標記」(infochemical)。 牠們有記憶力,會群起攻擊近似天敵入侵者。

如何防止虎頭蜂築巢?

動保處要求所有轄管單位要善盡場域管理責任,所有登山步道出入口都要設置預警告示牌,包含出入山區,應穿著長袖衣物與帽子,盡量減少皮膚露出,隨身攜帶含DEET 防蚊液防,有巡邏在身邊快速繞圈飛行時,表示鄰近有蜂巢,應立刻離開現場,不要大動作驅趕,避免釋放費洛蒙引發大群攻擊;一旦群攻擊,應立刻朝反向迅速逃離,盡量壓低 ...

家裏有虎頭蜂怎麼辦?

以美國而言,會由專門的民間公司處理,台灣目前住宅區的蜂巢多由消防隊協助,或是由農業局處找專業民眾幫忙。 陳裕文表示,這種通常是迷路或落單,不太會攻擊人,可運用虎頭蜂的趨光性,可以將室內燈關掉,用報紙等物品,將牠往窗戶方向輕推,就可以飛出。

虎頭蜂叮到要擦什麼藥?

噴或含有局部麻醉,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的藥膏,減緩皮膚的不適。 可服用抗組織安藥物幫助減少紅腫及減緩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