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 的 主要 媒介 食物 為

礁溪知名飯店日前曾傳出集體食物中毒的新聞,多達 164 人遭感染。宜蘭縣衛生局在住宿旅客、員工身上驗出諾羅病毒(Norovirus)。其實會讓你上吐下瀉的病症很多種,沙門氏菌(Salmonella)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種細菌。美國沙門氏菌的疫情從 2020 年二月底就方興未艾,連當地的洋蔥、桃子、海鮮、家禽等也被驗出含有該菌,這些食物還被大批大批地被召回與銷毀。像這樣經由吃進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等所致的疾病所致的「食媒性疾病」,大家不可不慎。(推薦閱讀:夏天常見 7 大疾病(下):腸道傳染病)

容易被輕忽的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又稱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演起人畜共通的傳染病,主要是因為吃下遭受動物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國內的醫學專家推估,台灣每年可能超過 30 萬例的個案感染沙門氏菌。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民國 108 年食品中毒發生狀況­」的數據,當年僅有 21 例,632 位患者通報。數據雖不高,但是在已開發國家,因為大部分的臨床病例沒有被通報,通報率低於 1%,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輕忽感染沙門氏菌的危險。

沙門氏菌的致死率為 1%,看似不高,但是以美國的資料來看,由食品中毒而致死的排名中,沙門氏菌排名第二。而台灣也有因沙門氏菌致命的例子。 2018 年嘉義的一名男性研究生吃下被沙門氏菌汙染的法國吐司,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嘔吐、腹瀉、脫水等症狀,後來因引發代謝性衰竭和敗血性休克而亡。後來檢方依法送辦,判定早餐店對於食品衛生嚴重疏忽,店員讓生蛋汁長時間處於室溫狀態,還重複使用剩餘的生蛋汁等等,不知不覺增加了生蛋汁遭污染與滋生沙門氏菌的風險。(同場加映:病毒性腸胃炎)

避免兒童食物中毒!這些症狀盡速就醫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預防

沙門氏菌所致的食物中毒,大多是因為食先被沙門氏菌汙染,後續在其中大量生長繁殖,又因為吃下去之前沒有經過高溫徹底滅菌,最後引起中毒。讓我們來看看對應沙門氏菌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料理食物前、用餐前、上完廁所後、觸摸動物、蛋殼後,應確實洗淨雙手。沙門氏菌乃人畜共通的疾病,也會經由糞便傳染。還且用水配上肥皂的「濕洗手」才有效,單單只靠乾洗手無法預防沙門氏菌。(推薦閱讀:勤洗手遠離腸病毒:認識腸病毒和預防方法)

食物要完全煮熟

沙門氏菌也很耐熱,在 70℃ 時,須經過五分鐘才能殺死;60℃ 時,須經 15~30 分鐘才能殺死;55℃ 時,須經 60 分鐘才能殺死。還是煮到全熟最為保險。

砧板分生食熟食專用

沙門氏菌的生命力很強,還能冰凍的土壤中過冬,也能存活於醃漬的肉品中。因為處處有它的蹤跡,所以生食熟食一定要分開處理。

食物吃不完一定要放冰箱

沙門氏菌繁殖的最適溫度為 37℃,但在台灣的平均室溫之下,就能大量增殖,所以食品冷凍、冷藏,能有效控制沙門氏菌在食品中發育增殖。

捨棄被蒼蠅爬過的食物

為了防範蚊蟲果蠅等等沾上美味的食物,記得幫桌上的食物加上蓋子或盡快放入冰箱冷藏。如果發現蒼蠅爬上去了的話,為了健康,建議你就丟棄吧!因為沙門氏菌可透過蒼蠅卵、蛆等媒介傳播出去,不小心就吃下了。(同場加映:夏天蟲蟲危機!蟑螂、蒼蠅等居家常見蟲類介紹)

提醒大家,如果有嘔吐、腹瀉、發燒、便血等病徵,一定要儘速就醫!前面所提因沙門氏菌不幸離世的研究生,就是因為沒有即時看醫生,除了併發腸胃炎之外,長時間也沒有進食補充養分造成脫水以及全身性的感染。記得食物中毒有致命的風險,還是讓專業的醫療人員來處置最好。(推薦閱讀:盲腸炎還是闌尾炎?了解原因症狀,別怕開刀)

雞蛋營養豐富,生食或者烹煮不當容易導致感染危機。除了雞蛋以外,沙門氏菌也會透過多種食物進入人體。了解沙門氏菌傳染途徑,及食用安全注意事項。

在歐美各國的統計資料中,沙門氏菌 (Salmonella) 經常位居細菌性食品中毒原因的首位,但因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過往在台灣排名第三~四位,隨著台灣民眾飲食型態逐漸西化及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的更新,沙門氏菌的潛在風險也愈來愈受到重視,若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的109年食品中毒統計資料,沙門氏菌已躍昇至細菌性中毒案件數第1位 (26件)。
 

沙門氏菌是什麼?

沙門氏菌 (Salmonella,又稱沙門氏桿菌),屬於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又稱腸內細菌科)、沙門氏菌屬 (傷寒菌也屬於沙門氏菌屬,但此指一般非傷寒之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動物界。其生理特性如下:

  • 革蘭氏陰性桿菌。
  • 具有鞭毛,善於運動。
  • 好氣性或兼性厭氧菌。
  • 不形成芽胞。
  • 適合生長的pH值6.5~7.5,在酸性環境下 (pH<4.5),生長會被抑制。
  • 4~48℃之間可生存,但以35~37℃生長最佳。
  • 耐熱性低,煮沸5分鐘可將其殺死。

沙門氏菌如何汙染食品?

  • 在衛生不良的環境,食品或飲水受到環境媒介、人、貓、狗、蟑螂或老鼠等動物或其糞便的污染。
  • 未充分加熱或煮熟的食品
  • 生熟食器具未分開導致交叉污染

沙門氏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

沙門氏菌的感染病症稱為沙門氏菌症 (Salmonellosis),潛伏期為6~72小時,平均18~36小時。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好發於7~10月氣候溫暖炎熱的季節。由於沙門氏菌症初期發病症狀和病毒性感染十分相似,在台灣,若沒有經過就醫採檢後通報,並不容易確定感染病因,因此食品中毒(註1)的案例數也有被低估的可能。
 

台灣近年沙門氏菌食品中毒事件:

  • 2018年嘉義某豆奶攤發生食品中毒,造成1名碩士生死亡 (法式吐司)
  • 2018年新北市某飯店員工集體發生沙門氏菌食品中毒事件 (綠豆湯)
  • 2016年11月金門縣某麵包店腹瀉群聚事件 (美乃滋)
  • 2014年新北市淡水區沙門氏菌群聚感染 (堤拉米蘇)

歐美近年沙門氏菌食品中毒事件(outbreak)之問題食品:

  • 美國:生食冷凍裹粉雞肉產品(2021)、冷凍熟蝦(2021)、義大利風味肉製品(2021)、素食堅果發酵奶酪(2021)、預包裝沙拉(2021)、火雞絞肉(2021)、木耳(2020)、桃子(2020)、洋蔥(2020)
  • 歐盟:甜瓜(2021)、非即食家禽產品(2021)、巴西堅果(2020)、蛋品(20172020)、嬰兒配方食品(2019)
  • 英國食品標準局:豬肉零食產品(20202021)

註1:「食品中毒」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 (肉毒桿菌毒素引起者只需一人) 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或是經流行病學調查推論為攝食食品所造成,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
 

哪些食品容易受到沙門氏菌汙染

       

畜肉、禽肉、鮮蛋、乳品、豆製品及魚肉煉製品等食品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受到沙門氏菌污染。尤其像是提拉米蘇、慕斯蛋糕及美乃滋等未經高溫加熱的食品,若使用了受到沙門氏菌污染的雞蛋原料,也容易導致食用後發生食品中毒事件。

        若觀察近年來國際上食品召回或風險警示的數據,可以發現穀類烘焙製品、蔬果沙拉、堅果製品、餅乾糖果、香辛料等食品受到沙門氏菌污染的案例也愈來愈常見。

如何避免沙門氏菌的汙染

  • 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並保持潔淨。
  • 生食及熟食所使用的器具應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 充分加熱,儘速食用:沙門氏菌不耐熱,於60℃加熱20分鐘或煮沸5分鐘即被殺滅。
  • 注意食材品質:未經高溫處理的食品,例如美乃滋或提拉米蘇,應選用衛生品質較好的液蛋或殺菌液蛋。
  • 注意環境及器具衛生:定期清潔環境及食品器具,將垃圾桶加蓋,避免孳生蒼蠅或其他病媒。
  • 不使用過期食材。
  • 避免將食品存放於「危險溫度帶」(註2)。
  • 注意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症狀,儘速就醫且未痊癒前不得從事與品接觸之工作。

註2:溫度介於7~60℃之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一般而言,食品加熱溫度需超過70℃,細菌才易被消滅。保存溫度方面,熱存溫度需高於60℃,冷藏溫度需低於7℃才能抑制細菌生長。
 

沙門氏菌的衛生標準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2021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除了包裝/盛裝飲用水及部分飲料類,幾乎所有即食食品都訂有沙門氏菌限量 (陰性):

  • 乳及乳製品類 (採樣計畫)
  • 嬰兒食品類 (採樣計畫)
  • 生鮮即食食品及生熟食混和即食食品類
  • 飲料類
    • 4.5未經商業殺菌之鮮榨果蔬汁、添加少於50 %乳品且未經商業殺菌之含乳鮮榨果蔬汁
    • 4.7其他即時調製、未經殺菌處理,且架售期少於24小時之飲料 (4.5 除外)
  • 冷凍食品及冰類
    • 5.1食用冰塊
    • 5.2冷凍即食食品
    • 5.3經加熱煮熟後再冷凍之食品 (5.6除外),僅需解凍或復熱即可食用者
    • 5.5供生食之冷凍生鮮水產品
    • 5.6經加熱煮熟後再冷凍之水產品,僅需解凍或復熱即可食用者
  • 其他即食食品類
  • 液蛋類
    • 殺菌液蛋(冷藏或冷凍)
 

沙門氏菌的檢驗流程

沙門氏菌的檢驗主要依照衛福部所公告的「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沙門氏桿菌之檢驗」方法,其檢驗步驟及流程簡示圖如下。由於微生物需進行增殖培養,通常增殖階段需要耗時約3~5天,若無出現菌落或無出現典型菌落,可初步判定為陰性;否則,必須進行後續的鑑定及生化試驗,以確認該菌是否為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 的 主要 媒介 食物 為

SGS熱門微生物檢測套裝服務

SGS食品服務部提供多項食品衛生指標菌、指標病原菌的檢測服務與套裝服務,可協助食品業者監控生產鏈與產品的微生物風險。

  • 腸桿菌科、沙門氏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
  • 病原性大腸桿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腸炎弧菌
  • 總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
  • 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
  • 總生菌數、大腸桿菌群

<更多微生物檢測需求請直接與我們聯繫詢問>

若您需要食品檢驗或其他相關測試服務,歡迎您馬上詢問!
◆ 手機瀏覽可直接證食安心LINE詢問!
◆ 或直接留言寫下您所需的服務需求
◆ 或直接電話撥打諮詢專線:
台北食品服務部 (02)2299-3279 #6651~6654               
台中食品服務部 (04)2359-1515 #2701~2708, 2714
高雄食品服務部 (07)301-2121 #3250~3259 #3290~3292

沙門氏菌 的 主要 媒介 食物 為

參考資料

  • 食品藥物管理署:防治食品中毒專區
  • 中華民國109年10月6日衛授食字第1091302247號「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報導
  • 歐盟RASFF 2020年年度報告
  • 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Salmonella
  •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Salmonella
  • 英國食品標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