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前些日子分享過一篇「常見的腓骨骨折與開刀治療」(https://reurl.cc/lVo9n6)文章,引起了許多病友迴響,大家更進一步詢問,如果真的出現腓骨骨折,未來可怎樣照顧及保養?什麼時候是復健最佳時機?

一般而言,骨頭癒合的時間約需六個月,其中包含五個復原期,分別為血腫期、骨膜增生期、骨痂期、強化期及再塑期。

「血腫期」顧名思義即是骨折處發炎造成患部血腫,通常這個時期為急性期,需要先以輔具固定,用藥物和冰敷消腫降低發炎反應,此時疼痛感最為劇烈,此時飲食也建議偏向清淡;「骨膜增生期」則是血塊漸漸消去,骨細胞開始被刺激增生,開始進入初期癒合;「骨痂期」可以想像成類似皮膚愈合初期覆蓋著血痂,骨折處則是軟骨內骨化生成,新生血管長入,成骨細胞大量增生,合成並分泌骨基質,骨基質填充於骨折處開始進一步鈣化形成骨,飲食上建議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強化期及再塑期則是骨纖維組織生長,漸漸長成新骨,此時期飲食上並無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也可多補充維他命C和膠原蛋白。

了解骨頭癒合過程後,我認為病患更應該關心的是,何時就該開始復健?

許多病患一定會大喊,可是我的骨頭才剛斷掉,就要開始復健,會不會太殘忍了()?身為骨科醫師的我,曾經也有過骨折及復健經驗(文章:https://reurl.cc/pdM7Ol) ,才更能明白及早下床、及早復健的重要性。

骨折0-2周為最大保護期,需要輔具固定,若是有接受手術治療,通常我都建議病患手術後第 3-5 天就可依照恢復狀況下床活動,嘗試撐起拐杖走幾步,或是讓腳落地,使血液循環於患部,腳趾頭亦可彎曲,讓腳保持輕度活動。

初期2-6週則必須維持關節活動度和強化肌力訓練,通常復健師也會依照病患受傷的部位建議幾種強化肌力的姿勢和練習。受傷後如果完全不動,2個禮拜就會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即便之後骨頭長好,但沒有足夠的肌肉去支撐,未來跌倒機率還是很高。此外,我也建議只要骨痂形成,開始有穩定度,就可以開始踩地訓練,提早開始復健、練習,對於恢復正常行動、正常生活有相當大的幫助。

6-12週則可以開始腳掌部分負重、踩地,步態行走訓練等,此時可加重關節和肌肉的訓練強度,好讓受傷下肢可以儘早恢復正常生活。

不過,每個人受傷的嚴重性和部位不盡相同,上述時間為一個參考值,主要觀念還是在於及早開始復健、努力訓練肌力,才能夠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訓練雖然不可過慢,以避免錯過黃金期,但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切還是要依照主治醫師的評斷與建議,避免二次跌倒或扭傷才是最重要的喔!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運動或車禍骨折的人不少,但很多民眾認為骨折手術後應好好休養,能不動就別動。但醫師表示,其實術後的復健相當重要,愈早介入能夠減少疼痛的時間,也能避免沾黏的機率,加速康復。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示意圖/TVBS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骨折後,至少需要3-6個月的復原期,因此耐心與有毅力的復健相當重要。

只是骨折並沒有位移時,通常只要打石膏或穿戴功能型護具,再搭配物理治療即可;但位移型骨折需要手術治療,術後通常會腫脹和疼痛、膝蓋僵硬、關節能動的範圍很小、肌力明顯下降、動作控制也變弱。

術後隔天開始復健

通常手術後8週內手術那側膝蓋是完全不能承受重量的,手術後的物理治療介入時間點,物理治療師蘇煜華認為,最理想的狀態下是手術隔天即可開始進行物理治療,出院後持續每週2到3次的治療,並且在家確實執行復健訓練。

    針對骨折術後2-6週,也就是恢復期的第一階段,建議接受每週3次物理治療,蘇煜華提供幾個運動治療的復健方法:膝關節伸直和彎曲90度、至少讓膝蓋彎曲90度、直膝抬腿運動、腳踝幫浦運動、髕骨股骨關節運動、下肢伸展運動、以及健側的髖部肌力訓練等等。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由於這個時期要注意不能承受重量,建議使用腋下拐幫助行動,並需觀察有無膝外翻或內翻的情形。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蘇煜華也提醒,骨折術後需要長時間的物理治療,並且擁有正確的復健觀念,定期返診追蹤,才能夠恢復膝關節的正常功能。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南投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骨折後吃什麼?補充7大營養素

一摔就骨折?這項測驗告訴你未來10年骨折的風險

骨折非小事!這個部位骨折,死亡率和中風一樣高!

跌倒後3警訊警告你該就醫了!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骨折之後會有一段長達1年的恢復期,但在骨折後3個月,骨頭的疼痛就會慢慢消失,只是還不能施力而已。但有些人在過了這段期間骨頭還是會疼痛,其實可能代表骨頭沒有癒合完整,這個疼痛可能就會在下雨天或是身體比較差的時候,時不時跑出來,讓人感到很困擾。

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應照則說,其實骨頭的癒合良不良好,在骨折的當下就決定了非常大一部分,骨折的位置、力道、角度、型態,都會決定這塊骨頭是不是能完全癒合;而骨折當下的處理,有沒有固定、做了什麼樣的手術、使用什麼樣的醫材,帶來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brgfx – www.freepik.com

周應照說,骨折當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想要先強調一個觀念:

  1. 骨折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動,要想辦法固定。
  2. 固定的時候,骨折的遠端綁緊、近端要鬆,避免綁太緊反而讓骨骼更歪。
  3. 紀錄骨折的原因、折斷的方向、時間,然後馬上找到骨科醫師、神經科醫師進行診斷,緊急處理。
  • 發炎期:2~3天

這個階段是看起來外表最嚴重的時候,會積血、腫脹,身體要把修復因子都叫來骨折的位置進行修復。所以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亂動,而且要保持血流的通暢,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修復因子。

  • 軟骨形成期:2~3週

這個階段,骨頭斷裂位置的血塊會慢慢凝結,變成一個保護的網絡,而斷掉的地方,會開始形成軟骨,就像是在幫房子打鋼筋,先建構未來要長成的骨骼樣子。

周應照表示,這時候是骨頭能不能長得「正確」的最關鍵時期,所以一定要維持「不動」,免得骨頭長歪就沒辦法完整癒合了。不過要維持不動真的很困難,尤其是腿部骨折,要上廁所的時候可能都會稍微動到,所以最好可以用鋼釘、鋼板等醫材先固定住斷掉的位置,給骨頭空間去生長,輕微動到也不用擔心。

而也有人會選擇用石膏,不過石膏的固定還是有限,而且又悶又熱,所以如果骨折的狀況可以使用鋼板,還是會建議用鋼板固定。

骨折 復 健 黃金期

  • 硬骨形成期:2~3

而這個階段,就是鋼筋已經架好,準備灌水泥的時候了。身體會把鈣質叫到建好的軟骨架,照著形狀慢慢沈積鈣質,但要長回原本堅硬的骨骼,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這個階段大約會有2~3個月左右。

  • 重塑期:2~3年

骨折3個月之後,鈣質沈積大部分就足夠了,但骨頭還不會恢復到原本的強壯樣子,所以一樣沒辦法直接回到正常活動。周應照說,因為骨質密度需要靠「刺激」來增加,所以這時候可以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做一些輕微的復健運動、日常活動來幫助慢慢恢復。

而骨質大概在骨折後1年左右會開始重塑,這個階段看起來就完全跟一般人差不多了,可以去開刀拆掉固定的鋼板,但還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重量,一樣要多復健、定期回診,大約在骨折後2~3年左右,骨頭才能算完全長好。

骨頭癒合時還會痛?可能是骨頭有些歪掉了

而通常只要過了發炎期,骨頭的疼痛就會慢慢消失,如果進入第二階段的骨頭癒合期,除了傷口的疼痛之外,還是會感覺骨頭反覆有痠痛的狀況,可能是骨頭沒有完全癒合;比如兩節斷掉的骨頭沒有吻合、一高一低,或是血塊遲遲沒有消退,或是還有一些殘留的骨頭碎片在刺激神經、軟組織出現沾黏等。

所以在骨頭癒合時期會疼痛,建議一定要回診跟醫師描述狀況,看看是不是固定的鋼板有歪掉,或是軟組織出了狀況,周應照也的確遇過這樣的個案。有一個年輕人是腿骨骨折,因為前面癒合的很好,所以在硬骨形成的階段就有力氣可以行走,認為自己「已經好了」,不拿拐杖幫助支撐,結果鋼板很快就斷掉,骨頭又歪了,整個過程重來一次。

而這就是周應照想要強調的第二個觀念,「骨折沒有『好得很快』的辦法,因為身體自然就需要這麼多時間來修復,任何說可以加速好轉的辦法都是有危險性的,不如就是自己按照4個階段好好休養,反而是最安全、骨頭能癒合最好的方式。」

「相信自己的醫師,問清楚自己的狀況,骨折大部分都能慢慢恢復。」周應照說。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骨折如何調養呢?中醫養骨3階段,飲食應該這樣配!

為什麼醫師診斷骨折癒合後,還是很痛?

台灣髖關節骨折率全球第一!走路骨盆痠也是警訊,9大QA一次看懂骨質疏鬆的症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