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正如我们所知,互联网在达到目前的阶段之前经历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Web 2.0 和 Web 3.0 是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在用户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下文将详细对比 Web 2.0 和 Web 3.0 的不同特征。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有

正如我们所知,互联网在达到目前的阶段之前经历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Web 2.0 和 Web 3.0 是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在用户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下文将详细对比 Web 2.0 和 Web 3.0 的不同特征。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有了 Web 1.0,其中包括静态网页,这些网页提供来自服务器文件系统的内容。Web 1.0 允许互联网用户访问网络中的数据。但是,没有提供与内容交互的功能。后来,Web 2.0 开始崭露头角,但其暴露的某些问题让Web 3.0开始发展。在找到“ Web 2.0 和 Web 3.0 之间有何区别?”的答案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Web 2.0 和 Web 3.0的特点,以便有效地理解其差异。

什么是 Web 2.0?

Web 2.0指的是第二代互联网服务,专注于使用户能够与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交互。Web 2.0 促进了用户生成内容的增长,并为最终用户提供了互操作性和可用性。第二代网络不注重修改任何技术规范。相反,它强调改变网页的设计和使用方式。Web 2.0 鼓励用户在P2P中的协作和互动,从而为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奠定了基础。

除了互操作性、交互性和可用性的有利影响外,Web 2.0 还促进了跨各种服务的互操作性。Web 2.0和Web 3.0的一个重要区别是Web 2.0的浏览器技术,AJAX 和 JavaScript 已经成为创建 Web 2.0 网站的强大工具。

Web 2.0 的特点

以下是 Web 2.0 的一些显着特征:

1)Web 2.0 使用户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体检索和分类。

2)Web 2.0侧重于确保对用户输入具有高度响应性的动态内容。

3)Web 2.0 强调评价和在线评论作为网站用户和网站所有者之间信息流动的渠道。

4)Web 2.0 支持从电视、移动设备、多媒体控制台和几乎所有联网设备访问 Web 内容。

5)最重要的是,Web 2.0 也被称为参与式社交网络。用户可以参与响应内容的创建和共享,同时展示良好的协作前景。

Web 2.0 应用程序展示了强大的前沿革命,提供了更多与终端用户交互的机会。

什么是 Web 3.0?

用户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如何?在Web 2.0中,受信任的机构控制了用户的数据。如果两方想要完成一笔交易,而他们彼此不认识或不信任,那么他们将不得不依赖可信的第三方。然而,这样第三方就控制了数据存储和管理,从而加强了他们对用户的控制。

Web 3.0在 Web 2.0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着重大转变。第三代网络也被称为语义网,它利用了一种先进的元数据系统。元数据系统有助于构建和排列所有类型的数据,使其对人类和机器具有可读性。Web 3.0 最大的优势是消除了对中心化的需求,并引入了信息的普遍性。

Web 3.0 如何具有革命性?

在理解Web 2.0和Web 3.0的差异时,还应关注Web 3.0的独特性。Web 3.0强调创新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来支持对机器交互以及高级分析。此外,Web 3.0 还使用去中心化网络将数据的控制权归还给所有者。因此,用户有机会行使自己的数据所有权,同时决定应该以何种方式共享数据。此外, Web 3.0 和Web 2.0 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侧重提高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性。Web 3.0 利用加密和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了信任问题。

Web 3.0 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 Web 3.0 的关键特性:

1)Web 3.0 利用人工智能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正确的结果,同时访问实时洞察。

2)Web 3.0 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 3D 视觉效果和图形的潜力。

3)Web 3.0 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语义网功能,这意味着 Web 3.0 可以理解单词的含义。因此,在 Web 3.0 中,机器和人类可以轻松地查找、共享和分析信息。

4)Web 3.0 提高了用户隐私度和数据的安全性。

5)Web 3.0 通过加密和分布式账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授权机制来保护用户身份和数据。

Web 2.0 VS Web 3.0

我们注意到Web 2.0 是关于读写操作的,而 Web 3.0 正在则强调语义 Web。让我们看一下Web 2.0 与 Web 3.0在不同因素方面的比较。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定义

Web 2.0 是一种参与式社交网络,或支持读写功能的第二代互联网服务。Web 3.0 是第三代网络,专注于语义网络,专注于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上实现用户和机器之间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重点

Web 2.0 专注于使用户能够与互联网上的内容进行交互。Web 3.0 主要想促进用户对互联网内容的沉浸。Web 2.0 旨在连接人,而 Web 3.0 旨在连接知识。在更广泛的层面上,Web 2.0 的重点主要反映在标记和最终用户体验上。Web 3.0通过促进提高信任度、安全性和隐私性,将重点转向了用户授权。Web 2.0侧重于社区发展,而Web 3.0则侧重于个人发展。

技术

Web 2.0 与 Web 3.0比较的第三个重要区别因素是底层技术。Web 2.0 在促进许多新技术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Web 2.0 发展的一些重要技术包括 AJAX 和 JavaScript。此外, CSS3 和 HTML5 在支持 Web 2.0 的技术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Web 3.0 为创新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支持。支撑 Web 3.0 基础的主要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语义网和去中心化协议。

应用类型

Web 2.0 应用程序的一些示例包括双向网页、视频网站、微博和个人博客。相反,Web 3.0 通过利用 ML 和 AI 功能增强了智能应用程序的增长,Web 3.0 应用程序的显着示例可能包括多用户虚拟环境、3D 门户和集成游戏。

数据状态

数据状态也是Web 2.0 和 Web 3.0 差异的另一个突出因素。在 Web 2.0 的情况下,网络拥有数据的所有权。而Web 3.0 意味着用户拥有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特征

Web 2.0 允许更好的交互,同时引入了广泛的 Web 应用程序。此外,它还依赖于互动广告。Web 3.0 依赖于行为营销并提供基于 Web 的智能功能和应用程序。Web 3.0 体现了 Web 技术和知识表达方式之间的融合。

最 后

通过对Web 2.0 与Web 3.0的比较,可以看出Web 3.0具有更好的优势。它提供了人机交互所需的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Web 3.0 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信任和隐私。Web 3.0主要基于去中心化协议。但Web 2.0 仍然是目前许多 Web 应用程序的共同基础。

End

作者 | Diego Geroni

来源|101 Blockchains

前言:

文中所講的 Web 2.0、Web 3.0 泛指網路演進的階段。Web 2.0 的興起主要是由三個核心創新層推動:行動、社交和雲端,也就是大家所知的 Facebook、Google。至於 Web 3.0 的主軸則是開放式、去中心化和無許可制。代表性技術有人工智慧、區塊鏈及其衍生出來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等。如果說,Web 2.0 開創了「社群媒體時代」,那麼,Web 3.0 就是一場「去中心化革命」。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作者:David Hoffman

編譯:Chen Zou

2020 年 7 月,矽谷大型科技公司的創辦人、CEO 均被傳喚到國會參加反壟斷聽證會。亞馬遜的 Jeff Bezos、蘋果的 Tim Cook、Meta(Facebook)的 Mark Zuckerberg 和 Google 的 Sundar Pichai 前來捍衛他們各自公司的立場,認為他們支持自由市場而不是對政府權力的威脅。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在近 6 個小時的聽證會上,眾議院最高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立法者們帶著數百萬份文件、數百個小時的採訪以及一部分合法獲取的矽谷精英們過去的私人荀子,進行了罕見的審問。他們說,現在的市場表明科技界的一些人已經變得過於龐大和強大,它們的規模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競爭對手、消費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威脅到民主本身。

David N. Cicilline (D-R.I.) 在會上表示,「我們的創始人不會向國王低頭。我們也不應該在網絡經濟的皇帝面前低頭。」

雖然反壟斷法宣稱的目的是保護消費者和促成自由市場,但實際上,背後的潛台詞是確保沒有私人實體可以與政府競爭,「壟斷」他們的公民。

歸根結底,矽谷的巨頭們正在壟斷著國家所最重視的資源 ——「人」。

誰擁有更多關於人的數據?Google 還是中情局?

誰對人們的身份有更深入的了解? Facebook 還是美國勞工部?

這也難怪政府想拆散所有的 Web 2 公司;因為他們控制著大量的數據,而擁有這些數據, 也就意味著擁有這些「人」。

Web 2 公司面臨著一個不可避免的兩難境地。鑑於它們的建立方式,它們必須繼續為增長和權力而戰。他們需要接觸到地球上的所有人類,並將他們拉入他們的網絡。當每個人都使用蘋果手機時,蘋果就會變得更加強大。當我們都在 Facebook 上時,Facebook 可以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其產品。我們越是使用 Google,Google 擁有的數據就越多,而這些數據又會反過來再次強化 Google 的地位。

擴張或死亡

Web 2 公司的目標是對地球上盡可能多的地方實施控制(收集數據)。顯然政府並不喜歡這種事情發生,因為這將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政府的地位,從政府這個詞誕生的那天開始起,他們就是社會秩序和法律的最終賦予者,也必須是。如果他們不能將秩序強加給一個實體,那麼這個實體必須被控制,或者被摧毀。

這就是社會契約論。西方國家建立在公民和政府之間隱形的社會協議之上,正如啟蒙時代的哲學家,如 John Locke、 Thomas Hobbes 和 Jean-Jacques Rousseau 所規定的。為了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存在,公民必須向這個利維坦——即政府,放棄自己的某些權利。

因此,當你看到 Jeff Bezos、 Tim Cook、 Mark Zuckerberg 和 Sundar Pichai 等人被傳喚到國會接受反壟斷委員會的質詢時,這不一定是為了保護你這個消費者;而是為了保護既定秩序和他們對我們生活的支配權。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Web3:以默認方式分配權力

上週,以太坊域名服務協議的管理人發行並分發了 25 % 的 ENS 治理代幣給超過 13.7 萬名不同的個人。另外 25% 分配給了參與創建和維護 ENS 系統的約 500 名個人,剩下的 50 % 留在了社區金庫。

去年,Uniswap 同樣將其發行的代幣的 60 % 空投給與 Uniswap 應用互動的 14 萬個個人錢包。

對許多人來說,這些似乎是對幫助網絡發展的用戶的簡單資本分配。它們確實如此。資本就是力量,而巨大的力量帶來巨大的責任。

從 Web2 到 Web3:巨大的對立性

有時想想 Web 2 和 Web 3 之間的對立關係,就是件相當瘋狂的事情。

以壟斷性為立身之本的 Web 2 技術公司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自我解體。這些 Web 2 的領導者會用盡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去扭曲事實,編造故事,只是為了說明他們沒有政府所擔心的權力。他們想讓政府相信,他們一直都處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奪消費者的金錢和注意力。

但實際上,這些 Web2 巨頭所生產的產品是他們的壟斷產品。由於他們的壟斷地位,他們所有的產品都會增加價值。這些公司的壟斷性越強,其產品就越好。將這些公司分解成更小的組成部分,是與他們被創造時的理念所背道而馳的。

像國家一樣,Web2 公司必須成為壟斷者,否則就會死亡。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Web3 組織。 Web3 實體不是將權力集中在中心,而是「分散或死亡」。

而這一現實完全改變了這些組織的構建方式。 Uniswap 在成立僅 3 年後就分配了其 60 % 的權利。類似的如 ENS 分配了其 75% 的權力。

與其等待國家的政府憤怒來敲門,不如儘早讓這些 Web3 協議「自我解體」,這才符合它們的最佳利益。

當 Web2 公司與國家的利益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時,Web3 組織正在主動地在第一時間將自己去中心化。當權力集中化是 Web2 公司成功的組成部分時,權力下放則是 Web3 應用成功的組成部分。

Web2 的領導人可以被傳喚到國會聽證會上時,而 Web3 的 DAO 呢?這裡沒有領導人,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是領導人。

Web2 和 Web3 公司都通過運營一個更大的網絡來改善他們的產品。網絡越大,網絡的影響力就越大。 Web2 和 Web3 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Web3 網絡擁有產品。

與 Chris Dixon 參與的播客節目中,他談到了公司——網絡的組合是如何從根本上錯位的。用戶感受到了這種錯位的痛苦;現在每個人都知道,社交網絡的這種利潤最大化的做法給用戶帶來了心理健康問題。

同時,代幣是「訊息網絡的原始資產」。公司——網絡的組合是以公司為中心的,是剝削性的,而代幣——網絡的組合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是生成性的結構。

皇帝沒有新衣

Web3 實體正在積極主動地做政府領導人要求 Web2 公司做的事情:瓦解中央集權並將其推向邊緣。

在我們看來,政府應該對此感到興奮。

有這樣一種顛覆性的新技術,終於有辦法與世界上的 Web2 巨頭競爭了! 終於有了! 好啊! 也許自由市場可以解決我們對 Web2 中權力集中的擔憂!

可悲的是,這不是你從我們的政府領導人那裡看到的反應。相反,你看到的是對去中心化概念的否認,並試圖對整個行業進行抹黑並貼上各種類似「非法」、「詐騙」的標籤。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政府領導人對加密貨幣如此敵視?

我只知道這絕不是為了保護消費者,而是為了保護當前的權力結構。反壟斷是防止任何實體增長到足以威脅到國家的法律。反壟斷法是說:「不,你不能有壟斷。這將威脅到我們的壟斷。因此,如果你飛得離太陽太近,我們就會把你打散。」

Web3 組織對國家權力產生的威脅與 Web2 公司相同。唯一的區別是,Web3 的去中心化性質限制了國家破壞任何威脅其權力的能力。

為什麼?因為去中心化是有彈性的,中心化是脆弱的。國家可以把谷歌、蘋果和 Facebook 的首席執行官請上台,但他們不能把 ENS、Uniswap 或 Synthetix 請上台。他們也許能找到一些人,但它們真正所畏懼的產品本身是一個不可阻擋的開源協議。它已經在鏈上了,沒有人可以阻止它。

在我們面前有兩個不同的世界:

  • 政府看到 Web3 執行了他們所宣稱的反壟斷願望,激發了自由市場和消費者保護,並允許他們進行創新;
  • 政府認為 Web3 是對他們維持對其選民的權力的威脅,並用對待 Web2 公司的方式對待 Web3 組織/產品。

記住第一原則

在加密貨幣的歷史洪流中,我相信我們最終會回顧政府的干預,並將其視為在我們耳邊嗡嗡作響的煩人的蚊子。因為它們是無害的,但仍會一直使我們受到驚嚇並四處逃竄。

像政府這樣不靈活的組織最終會被加密貨幣這條流動的河流侵蝕。就像河流一樣,加密貨幣有一個能力,那就是繞過它所發現的障礙物,最終消磨掉任何擋在它前面的東西。

沒有 FUD

歸根結底,世界的狀況是由居住在其中的人們的慾望決定的,而在當今世界,人們的慾望已經膨脹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

這些都是 2020 年就已經存在的現象:

  • 對現有機構的不信任達到歷史最高點
  • 財富差距處於歷史高位
  • 全社會都意識到第二代網絡公司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
  • 民粹主義正在「流行」。
  • 以社區和友情為基礎的投資模式正在以「反抗權威」的方式出現。

而這些是存在於 Web3 組織中的現象:

  • 將 50% 以上的控制權分配給用戶和社區
  • 權力下放宜早不宜遲
  • 盡量減少創始人的權力,減少權利集中化
  • 盡量減少風險投資的參與
  • 社區優先的組織,用戶擁有真正的權力

Web3 的流行將作為對 Web2 和政府壟斷的一種反應。 Web3 的到來正好讓我們擺脫了前幾代人創造的老舊組織系統的風險。

Web3 將獲勝,原因非常簡單:它給了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而無論他們知道與否,世界上的人們都需要 Web3。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出處:比推 BitpushNews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Web 2.0 與 Web 3.0 的比較 哪一項 是對 的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