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维基百科中的医学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详见医学声明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3年7月17日)
请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双相情绪障碍症[5](英语:bipolar disorder)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双极性情感性精神病,简称双相障碍双相症[6],旧称躁郁症,属于一种情绪障碍症,以经历“异常高涨的快乐期、情绪亢奋期”(躁期)和“抑郁期”(郁期)的“情绪双相”为特征,各期每次持续数天到数周[7][8][9]。

双相情绪障碍症
Bipolar disorder
同义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bipolar illness, manic depression, bipolar disease[1]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双相情绪障碍症的特点是抑郁和躁狂交替反复发作
症状抑郁和激情的心境交错[2][3]
并发症自杀、自我伤害[2]
常见始发于25 岁 左右[2]
肇因环境因素基因因素[2]
风险因子幼时受虐、长期心理压力[2]
相似疾病或共病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2]
治疗心理治疗、药品[2]
药物锂、抗精神病药、抗惊厥、抽搐、痉挛药物[2]
盛行率1-3%[2][4]
医学专科精神医学

双相症患者的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若是狂躁,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2],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3]。患者的郁期,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病史长达20年以上的患者,其自杀风险超过6%,自残风险则约30-40%。双相症也常伴随焦虑症以及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2]。

双相症病因不明,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都有影响[2][10]。许多基因都会略微增加发生双相症的风险,但目前尚没有找到占主要角色的基因,还有如长期压力和童年受虐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2]。若患者经历一次以上的躁期,称为第一型双相症被归类为循环性精神失调。如果该现象是由药物或过量饮用咖啡所引发,则不能诊断为双极性情感疾患[3]。会出现类似症状的疾病和情况包括:药物滥用、性格异常 、过动 、思觉失调症以及数种医疗状况[2]。

双相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部分的抗癫痫药物和多巴胺抑制药。如果病人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即使病人本身不愿意接受治疗可能还是有强制治疗的必要。

如果认为病人的风险和情况有住院治疗必要,在经过两位精神专科医师鉴定后可以强制病人住院接受治疗(在离岛时鉴定流程则可以由一位专科医师完成)。严重的行为问题在急性期可以用苯二氮䓬类或抗精神病药物处理。若病人有服用抗忧郁药物,在躁狂期建议应停药,若不停药则应该加上情绪稳定剂,对于其他治疗手段反应都不佳且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对电痉挛疗法有反应。[原创研究?]

一般而言,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病人为社交、经济或是工作上的问题所苦,被压力引发躁症。这类病症会导致可能的反社会行为,而此时患者主要都是年轻的成年人,而有些人被误以为刻意找社会麻烦,因为媒体的失衡报导,躁郁症患者也经常需要面对社会议论的问题,被当成危险份子或受到各式各样的歧视,而法律判决时的心理压力也极易造成后续影响。[来源请求]

双相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由于自然原因(如心脏病等)死亡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这通常是由于生活习惯不佳,或是药物副作用[2]。约有3%的美国人在一生当中会经历双相症发作[4],在其他国家的盛行率较低(大约是1%)。一般而言,双相症常发作在25岁前后[2],不同性别间的发生率并没有差别[11]。双相症在1991年的美国大约消耗450亿美元的经济成本,这当中大部分是由于因双相症而损失工作日数(每年约50日)[12]。

历史编辑

19世纪晚期,德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首先将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他的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是对躁郁症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来源请求]早期称为躁狂抑郁疾病(manic depression)、躁郁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

分类编辑

双相情绪障碍症分成第一型双相症第二型双相症与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其症状大致相同,但表现形式差异较大。

一型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与躁狂同时发作或于短时间内迅速交替,或可同时表现出抑郁和躁狂的症状,发作至少存在两周以上。

二型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但是躁狂或抑郁的发作时间较长,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以上,躁狂如严重至需要住院可不受此限制。

环形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表现为长时间的心境不稳定,期间有若干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且没有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的严重度和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重度)的标准,可伴有正常心境间歇期。

青少年双相症,多是从一种轻微情绪交替违常引起。简单来说,情绪违常跟双相症一样具有“情绪愉悦、亢奋”与“情绪低落”两种状态交替的特征,但强度不及双相症的标准。一定比例之拥有循环情绪病征的儿童,在青春期会转变成双相症。同样的,若需更多关于循环性疾病的细节,请参阅DSM。

成因编辑

双相症发生的原因因人而异,目前还无法明确断定。通常有特殊学习需要的资优生都会被误会或被诊断为双相症。可以确定的是,其成因与遗传以及压力都有关系。极少量样本的双生子(双胞胎)研究显示,此种疾病的成因的确存在可能的遗传因素,环境影响较大。

对于第一型双相症,其(先证者)发病一致率在同卵双生子(同卵双胞胎)中约为40%,在异卵双生子(异卵双胞胎)中则为0-10%。[13]从第一型双相症第二型双相症及循环性情感症的总和来看则为42% vs. 11%。各种双相症总的遗传可能性是0.71。[14]这与单相抑郁症(忧郁症)相符合。如果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症的发病率一同加进来观察,其发病一致率为67%(同卵)和19%(异卵)。[15]与同卵双生子(同卵双胞胎)相比,异卵双生子(异卵双胞胎)相对较低的发病一致率可说明“相同的家庭环境对于是否造成此类疾病之影响是有限的。”

2018年六月,《科学》期刊发表一篇统合分析初步发现,双相症和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忧郁症、和思觉失调症有许多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16]

躁期与郁期编辑

梵高很有可能患有癫痫或双相症
(图为1889年所绘的《自画像》(Selbstbildnis)

躁期编辑

躁期,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

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双相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准也会特别高。

有些人很幸运地,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双相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

轻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例如突在公众场合无缘由地对陌生人说出可能带有戏谑、嘲讽,甚至挑衅的言语。

躁狂则损害患者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幻觉,从而妄想及认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产生暴力或者自残行为,有时也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者决定。

躁症若没有被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反之,若在发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受到的损害尽量小。

郁期编辑

在郁期(Depressive episode),患者会感到忧郁,包括闷闷不乐、伤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悲痛、自我厌恶、内心空虚等。如果进入重郁,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动力。

郁期的行为视轻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讲话、睡眠时间变短、经常性地哭泣、自暴自弃、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将自杀付诸行动[17]等等。

治疗编辑

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表明,双相症无法被单靠一种治疗方法根治,能透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情绪起伏的强度、抑制过多的多巴胺、改善睡眠等周边的方法,来促使患者症状改善,也可以使用教导患者如何正确抒发情绪与压力,以及改善患者外在环境。 在多方治疗的努力下,患者能恢复成正常人,最好的情况甚至能停药或只需服用少量药剂,双相症跟思觉失调症,以及少数案例为先天,大多都是后天环境因先天基因弱化脑部处理情绪能力低落诱发的。

患者也能够透过心理治疗来学会面对自己变化过于快速又激烈的情绪。心理治疗也能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如何能影响到周遭的人事物,并且学会处理或弥补它造成的后果。就一个两度住院的患者而言,正常而稳定地服药与生活作息与否,直接影响病情的稳定及发展,如果再加上充分且积极的病识感,依样能够期待患者丰富又多样的生活。

稳定剂锂盐能协助稳定双相症患者情绪起伏。不过,锂盐浓度若太高,会造成中毒反应,所以目前常使用一些其他的的药物如抑止多巴胺理思必妥2ml来搭配锂盐,而不是单用锂盐治疗。其他可用的抗癫痫药物还有卡马西平、丙戊酸、乐命达、氯硝西泮等。

拉莫三嗪抗忧郁效果比抗躁症效果强,是目前美国德州规范建议的双极性忧郁期的首选药物。其他的抗癫痫药物或锂盐或抗精神病药物多半以抗躁症的能力较强。

抗精神病药物,也常被用来控制躁症,甚至是郁症。如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理思必妥等。由于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忧郁的倾向,所以上述的这些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便显得相当重要。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也有人认为有效。

事实上,以乐命达为例,其本身即具备钙离子和钠离子通道阻断的效果,至于其他的药理作用,则包括减少谷氨酸产生,以及阻断NMDA受体。(NMDA受器活化后的传讯路径产生之NO会对神经细胞有毒性)

而锂盐则是抑制磷酸肌醇路径,并有一些促进GABA受体的功能。

参考资料编辑

  1. ^ Coyle, Nessa; Paice, Judith A.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Nurs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orporated. 2015: 623 [2017-07-30]. ISBN 9780199332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英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Anderson IM, Haddad PM, Scott J. Bipolar disorder.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December 27, 2012, 345: e8508. PMID 23271744. S2CID 22156246. doi:10.1136/bmj.e8508.
  3. ^ 3.0 3.1 3.2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123–154. ISBN 978-0-89042-555-8.
  4. ^ 4.0 4.1 Schmitt, Andrea; Malchow, Berend; Hasan, Alkomiet; Falkai, Peter.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evere psychiatric disorder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14, 8. ISSN 1662-453X. PMC 3920481  . PMID 24574956. doi:10.3389/fnins.2014.00019.
  5. ^ 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ICD-9-CM2001年版與ICD-10-CM對應資料檔. 卫生福利部. 2020-05-01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中文).
  6. ^ 许倍甄(Pei-Chen Hsu), 林静兰(Esther Ching-Lan Lin), 李宜燕(Yi-Yen Lee),等. 双相症病患接受正念认知治疗之成效:系统性文献回顾[J]. 高雄护理杂志, 2018, 35(3):1-11.
  7. ^ Severus, E., Bauer, M. Diagnosing bipolar disorders in DSM-5. Int J Bipolar Disord 1, 14 (2013). https://doi.org/10.1186/2194-7511-1-14
  8. ^ 存档副本.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9. ^ 存档副本.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0. ^ Goodwin, Guy M. Bipolar disorder. Medicine: 596–598. doi:10.1016/j.mpmed.2012.08.011.
  11. ^ Diflorio, Arianna; Jones, Ian. Is sex import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bipolar disorder.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2010-10, 22 (5): 437–452 [2021-09-09]. ISSN 0954-0261. doi:10.3109/09540261.2010.514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英语).
  12. ^ Hirschfeld, Robert M. A.; Vornik, Lana A. Bipolar disorder--costs and comorbid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2005-06, 11 (3 Suppl): S85–90 [2021-09-09]. ISSN 1088-0224. PMID 16097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13. ^ Kieseppä, Tuula; Partonen, Timo; Haukka, Jari; Kaprio, Jaakko; Lönnqvist, Jouko. High Concordance of Bipolar I Disorder in a Nationwide Sample of Twin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4-10, 161 (10): 1814–1821 [2021-09-09]. ISSN 0002-953X. doi:10.1176/ajp.161.10.1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英语).
  14. ^ Edvardsen, Jack; Torgersen, Svenn; Røysamb, Espen; Lygren, Sissel; Skre, Ingunn; Onstad, Sidsel; Øien, Per Anders. Heritability of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s. Unity or heterogeneit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8-03, 106 (3): 229–240 [2021-09-09]. doi:10.1016/j.jad.2007.07.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英语).
  15. ^ McGuffin, Peter; Rijsdijk, Fruhling; Andrew, Martin; Sham, Pak; Katz, Randy; Cardno, Alastair. The Heritability of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Unipolar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3-05-01, 60 (5): 497. ISSN 0003-990X. doi:10.1001/archpsyc.60.5.497 (英语).
  16. ^ The Brainstorm Consortium; Anttila, Verneri; Bulik-Sullivan, Brendan; Finucane, Hilary K; et al. Analysis of shared heritability in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brain. Science. 2018-06-22, 360 (6395) [2018-07-28]. ISSN 0036-8075. PMID 29930110. doi:10.1126/science.aap87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17. ^ Ösby, Urban; Brandt, Lena; Correia, Nestor; Ekbom, Anders; Sparén, Pär. Excess Mortality in Bipolar and Unipolar Disorder in Swede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1-09-01, 58 (9): 844 [2022-07-29]. ISSN 0003-990X. doi:10.1001/archpsyc.58.9.8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英语).

参考文献编辑

  • Basco, Monica Ramirez; Rush, A. Joh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Bipolar Disorder Secon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5. ISBN 978-1-59385-168-2. OCLC 300306925.
  • Brown, Malcomb R.; Basso, Michael R. Focus on Bipolar Disorder Research.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4. ISBN 978-1-59454-059-2.
  • Joseph, Chris. Manicdotes: There's Madness in His Method. London: Austin & Macauley. 2008. ISBN 978-1-905609-07-9. Amazon review.
  • Goodwin, F. K.; Jamison, K. R.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bipolar disorders and recurrent depression 2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April 2, 2016]. ISBN 978-0-19-513579-4. OCLC 70929267.
  • Jamison, Kay Redfield. An Unquiet Mind: A Memoir of Moods and Madness. New York: Knopf. 1995. ISBN 978-0-330-34651-1.
  • Leahy, Robert L.; Johnson, Sheri L.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3. ISBN 978-1-57230-924-1. OCLC 52714775.
  •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Abridg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978-0-19-910207-5.
  • Baldessarini RJ, Pérez J, Salvatore P, Trede K, Maggini C. The bipolar book: history, neurobiology, and treat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0199300532.
  • Millon, Theordore. Disorders of Personality: DSM-IV-TM and Beyon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96. ISBN 978-0-471-01186-6.
  • Robinson, D. J. Reel Psychiatry: Movie Portrayals of Psychiatric Conditions. Port Huron, Michigan: Rapid Psychler Press. 2003. ISBN 978-1-894328-07-4.
  • Sadock, Benjamin J.; Kaplan, Harold I.; Sadock, Virginia A. Kaplan &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Clinical Psychiatry Tenth. 2007 [April 2, 2016]. ISBN 978-0-7817-732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延伸阅读编辑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双相情绪障碍症”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 Healy, David. Mania: A Short History of Bipolar Disord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1-4214-0397-7.
  • Mondimore, Francis Mark. Bipolar Disorder: A Guide for Patients and Families 3r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4214-1206-1.
  • Yatham, Lakshmi. Bipolar Disorder. New York: Wiley. 2010. ISBN 978-0-470-72198-8.

外部链接编辑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Bipolar Disorder相关的内容
  • Bipolar Disorder ov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website
  • NICE Bipolar Disorder clinical guidelin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website
  • Goldstein, Benjamin I; Birmaher, Boris; Carlson, Gabrielle A; DelBello, Melissa P; Findling, Robert L; Fristad, Mary; Kowatch, Robert A; Miklowitz, David J; Nery, Fabiano G.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Task Force report on pediatric bipolar disorder: Knowledge to dat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polar Disorders. 2017-11, 19 (7): 524–543 [2021-09-09]. PMC 5716873  . PMID 28944987. doi:10.1111/bdi.125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英语).

双向情绪障碍是什么?

双向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一种大脑疾病,会导致情绪、精力、活动水 平以及执行日常工作任务的能力出现异常变化。 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双向情感障碍;所有都涉及情绪、精力和活动水平的明显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吗?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当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当抑郁发作时,患者又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怎么办?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双相障碍最核心的方法,即使用情感稳定剂来调整患者情绪。 双相障碍复杂难控,情感稳定剂的药物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在情绪过高的时候适当压制,抑郁低落的时候情绪上调,将情绪稳定在正常的水平,也能有效预防双相障碍复发。 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诊断?

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基于上文描述的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的识别以及反复缓解和复发的经过。 症状需严重到明显影响社会或职业功能,或者需要住院治疗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严重。 有些患者表现为抑郁,但之前可能会有躁狂或轻躁狂,如医生不询问患者不会主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