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发生过什么 事

這本你發生過什麼事?(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很適合送給有想要生孩子,或是育兒中的父母。育兒前拜託,先了解一下,某些自己覺得無所謂,有什麼關係的觀點,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必須先說,如果你曾經遭遇過不愉快的經驗,這本書可能會勾起你的不愉快,但也能幫你找出原因,面對他,處理他,要不要放下是自己的選擇。



全書的重點就是書名,引導如何使用這句『你發生過什麼事?』,書中舉了很多真實案例,以書中案例小朋友山繆,在他的孩童時期,因為父親酒後會使用暴力,山繆此時就會保護弟妹,直到社福團體介入接走他們,但五個兄弟姊妹被分送不同寄養家庭,使山繆非常沮喪不停逃跑,只為了找尋失散的親人,最後被安置在寄宿中心,且通過輔導,開始對自己的脾氣有了自制力,跟追上同年齡的學業。但在換了老師之後山繆成績下降,又對老師有暴力傾向,最終發現是因為新老師使用的古龍水跟山繆的父親同一個品牌,會誘發大腦的聯想。簡單的說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故事,找到原因,就有治癒的機會。

當我們跟一位朋友相處融洽,忽然有一天你覺得,幹!莫名其妙,為什麼要對我發脾氣的時候,通常都不是莫名其妙。可能是認知偏差,可能踏到人家的逆麟,事出必有因,只是你選擇去理解,還是數落對方莫名其妙。例如我們鄰居突然不賣小炒了,以為我們又做了什麼得罪他的事,讓他不爽,經過多方了解,人家只是堅持本心,只做預約,時間到下班,沒有莫名奇妙,是我們一直踐踏別人的原則,挑戰人家的本心。

看完整本書留下了12個之後還會閱讀的便利貼,對不是本科系的我來說,這書含金量滿高,很多可再三復讀得觀點。個人絕對相信幼年的創傷會改變一生,有可能是性向,有可能是人際關係,有可能造就討好型人格,又有可能改變....。如果你也有過心裡不舒服的感受,或你有想了解無法了解為什麼的人,這本書或許可以給妳一些解答或是讓你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跟可以改善的方向,做法...等。

我們從小長大時或是現在身邊的同事,可能都認識那麽幾個人,好像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與身邊的人的關係陷入困境。有的人是總是不停的抱怨自己的處境,卻又不容易/不願意從不當的關係中離開;有的則沒有設定與他人適當的關係界限,一而再、再而三的讓自己陷入過度討好他人、避免衝突,卻又讓自己委屈的相處模式;不然也也有的人是極度容易與他人進入衝突,仿佛全世界的人都不順他/她的意思,隨時充滿憤怒,甚至會主動挑起與他人言語或是肢體上的衝突。

當我們看到這些不當行爲時,通常的第一個反應都是:「這個人有什麽毛病?(What is wrong with this person? ) 」 ,仿佛我們只要知道這個人問題之後,就能夠修復這個人的毛病。本書則是想要提出來一個觀念,或許我們其實應該要問的是:「這個人發生過什麽事?(What happened to this person?)」在我們瞭解每個人的行爲,有很大一部分會是早在還是嬰兒與兒童時期,大腦的神經系統還在發展的過程中,當時如何回應壓力的方式造就了成人時期回應生活上刺激的的反應與行爲。 


這本書在講什麽?

本書的副標題是「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爲,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很好的總結了書中的重點。書是由兩位有名的作者,一位是歐普拉(Opera Winfrey),從小很顛沛流離,包括父母離異被外婆帶大,經歷家暴等不幸的事件,卻也成爲當代其中一位最成功的非裔女性媒體人,訪問過無數名人,有自己的節目與建立了 O, The Oprah Magazine 雜誌。培理醫生(Bruce D. Perry M.D., Ph.D.)則是創傷領域專家。兩個作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於兒童虐待的長期影響有訪談與研究合作,集結了這本專門討論創傷(Truama)、復原力(Resilience)、與療癒(Healing)的大衆科普心理諮商好書。

兩位作者用對話形式,由歐普拉提出對於創傷相關的問題,或是分享她自己的節目中曾經與名人或是曾經有童年創傷朋友的訪談内容,讓培理醫生解説目前科學上對大腦神經發展的的瞭解、壓力如何形成、與身體回應壓力的方式等,最後提出可以讓人們從創傷中療癒的情境與支持。

你 发生过什么 事

創傷如何造成,與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麽?

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大腦的發展順序,決定人類學習如何處理壓力的方式

從胎兒後期到嬰兒出生成長,人類大腦的發展依循「由下而上」的發展。底層的腦幹負責心跳、體溫、呼吸等生存用的神經建立與調節,是自我意志控制不了的部分,我們沒辦法自主的決定心跳的快慢、也沒辦法有意識的調節自己的交感、副交感神經怎麽調節。

再往上分別是間腦(負責睡眠、食欲)、邊緣系統(情緒與獎賞反饋) ,直到發展到最外層的大腦皮質(學習語言、思考、與社會價值觀判斷)。由於大腦發展的順序性,使得嬰兒最一開始從只會用哭或是笑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到慢慢建立進食、睡眠的節奏,進一步可以慢慢學習與大人互動,感受照顧者的情緒、並且瞭解有因果關係(事件 – 結果),最後大腦皮質漸漸發展成熟到可以理解語言溝通,邏輯思考等長期的認知。

用心、關愛的互動,組成並塑造了核心調節網絡,成爲基石…可以想象成是蓋房子,一定要先做好地基,然後是框架,接著是地板、裝電線水管 — 這些都完工之後,房子才能住人。

– 培理醫生

活化的大腦部位,取決外在刺激程度與決定回應狀態

由於成長的過程與被照顧、關愛的方式與程度的不同,同樣一個外界的刺激(例如:需要進入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或是加入新的團體),每個人的反應方式與程度也都會不一樣,對某些人來説的「適度刺激/壓力」、可能是另一個人的「過度刺激/壓力」。

根據判斷壓力的程度,決定了大腦哪一個控制位置被活化。如果是大腦外層皮質主導控制面對刺激的反應,我們會利用認知能力進行理性的思考判斷,包運用言語溝通、邏輯思考、甚至是充滿創造力或是抽象思考來回應刺激。

但是如果這個外在的刺激被判斷成是「過度壓力」而被視爲對生存產生威脅,則會驅動較低層的腦部位,像是邊緣系統、間腦、甚至是腦幹,作爲控制台來覺得回應刺激該有的反應行爲。當由最下層的腦幹控制回應刺激狀態時,人類會進入求生模式與恐懼的狀態,只能做出生物性的反射反應,包括逃跑與反擊(Fight or Flight),或甚至是直接昏倒以逃避當下的外在威脅,智力也會下降 20-30%,此時也已經無法用大腦皮質的功能,做出邏輯思考或是理性溝通等理性的反應。

另外,除了我們認爲常見的壓力威脅,像是肢體上的暴力或是言語攻擊外,「忽視」也是一種創傷。沒有發生的關愛與照顧,或是因爲父母過於忙碌的「親情外包」,變化過快與不可預期的照顧者與照顧方式,也很有可能對小孩是一種刺激壓力。這也表示,人生的早期穩定關係對於大腦發展的過程有很重要的影響。

你 发生过什么 事

自我調節(Self-Regulatory):雖然環境已經改變,兒時回應壓力的方式仍會延續至成人階段

長大後雖然已經進入了不同的環境,但大腦處理刺激的方式,不一定有跟上生理的成熟,導致對於一般人來說的小刺激,對於從小在混亂中長大的人,也是一種過度刺激,而由底層腦決定反應行爲,以主動脫離過度刺激「使用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或者被動逃避刺激進入「解離(Disassociation)狀態」,讓自己沉浸在内心想象的理想世界,作爲保護自己面對 “認定的外在混亂” 時的調節機制(Self-regulation)。 

一些成人的成癮性行爲,例如酗酒、吸毒、自殘、討好、或是順從,可能也是延續小時候面對壓力的反應方式一種自我調節、自我安撫的方式。當輕微的傷害自己時,這些微微的疼痛感會刺激大腦分泌身體内建的止痛劑「類鴉片肽(内啡肽與腦啡肽)」,帶來熟悉快感或是安撫,讓自己進入「似曾相識」的過去,來安撫自己、給與自己安全感。這也可以解釋,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於這些成癮性行爲都會有同等容易上癮的傾向,這也可能不同與常見的認知,例如:吸毒或是有酗酒的人就是單純的意志力比較差,有更盛入的大腦神經與行爲科學需要去探討。

開始建立復原力到療癒自己:瞭解大腦處理事情的順序以重新建立回路

知道大腦面對 ”刺激“ 的處理方式之後,要如何從曾經有的創傷中復原呢?培理醫生提出利用這個「由下而上」的層次:調節壓力反應、連結大腦讓控制臺從腦幹轉移到皮質,再訴諸理性皮質講邏輯與道理。有點像是幫自己重新建立核心調節網絡的運作方式。

在重新建立大腦回應刺激的整個過程中,有健康的人際關係照顧網與社群的支持是關鍵。「小劑量」的輕微刺激,且重複接觸來慢慢建立對刺激的新的回應方式。另外,生活上建立有規律、可預期的固定行爲模式,包括每天固定時間的散步、運動,每周做物理治療按摩或是上教會,也可以幫助大腦認識並學習重新建立新的回應刺激的神經調節方式。

最後,在與由有創傷的人相處時,書中也建議使用「反映式傾聽(Reflective Listening)」,身邊的朋友需要做的是陪伴與傾聽,全心全意在對話的當下與對方相處,讓對方感受到「我很重要」。並且由受創傷的人,自己控制想要講出過去創傷的時機、内容、與程度,透過這個反復的過程慢慢的進行自我療癒。

創傷帶來的智慧

我一直認爲我自己是一個相對敏感的人。在出國念 MBA 與各國的同學相處、在美國找工作、 networking、爭取 return offer,或是在進入顧問公司之後,每次飛到不同的城市面對各種沒接觸過的專案主題、客戶、還有團隊成員等等,對我來説都是一種「過度刺激」。在變化程度大造成壓力大時,也感受到自己想要逃跑的感覺。看完這本書之後,可以回過頭來解釋當時的行爲:「你會有這些反應不是你有毛病,而是過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讓你認爲現在這些改變是過度刺激,所以大腦選擇用焦慮或是逃避的方式,來處理外在的刺激與變化。」

這幾年慢慢的感受到自己也從瞭解自己到復原與療癒的旅程上。很幸運的在念書以及出社會之後,都有陸續結交了一些很可以講心裏話的朋友,能夠彼此傾聽、互相支持。另外,我進入諮商的關係也已經有 5 年左右,從一開始保持著嘗試的心情,到現在可以讓自己全心接受諮商是在「照顧自己」,也慢慢的從對話中講出自己對於身邊人關係的想法、過去從小到大長大的幾個印象深刻的事件……等。跟這本書提出復原的方式有很多呼應,包括在一個固定時間固定形式在進行的面談、我自己決定我每次想要跟諮商師談什麽主題、講多少的感受或是想法。算是身體力行的在實踐復原與療癒。

你 发生过什么 事

結語:每個人都可以修復自己、從創傷中長出堅强

看完書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心得,是認知到「小孩早期的照顧真的很重要」,不論是建立安全的親密關係、對於他人的安全感、處理外界刺激或是壓力的方式…….等,這些模式都會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建立,而且有不成比例的重要性。現在社會對於父母有太多的要求與太少的支持:不像以前是「一個村落養一個小孩」,現代父母通常為唯一的照顧者,如果有金錢壓力而需要回到職場,選擇托嬰或是外包照顧,回家後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在有各種科技手機、平板充斥的環境,分散了大人的注意力與時間。如果我們知道嬰兒早期發展會奠定一生的基礎,我們是否能夠做什麽或提供什麽樣的支持,讓父母好好做照顧者的角色?

過去的經歷,提供我們現在此時此刻的行爲的解釋:「爲什麽我會有這樣的行爲?」、「爲什麽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好消息是,(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都能夠修復自己,首先要從理解與知道開始,就如同這本書提到的,瞭解創傷對大腦的影響後,採取行動,改變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