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您好,歡迎您來到「網路假期 - 答案共享資料庫」!

本系統是為了高雄市學生和其他縣市寒暑假作業使用網路假期系統的學生而開發的。
在這平台您可以新增網路假期解答至我們的資料庫,與各位學生分享,互相幫忙。
本系統需要資金以維持營運 (贊助我們)。

因為本系統解答資料數過於龐大,造成伺服器負擔龐大,每個寒暑假我們都會將解答資料清除重置,讓伺服器能減輕負擔!

歡迎加入開發者的 Discord 群組,最新消息也會在群組發布!

最新消息都會在粉專發布,快來按個讚!

網路假期 - 答案共享資料庫

"台灣的" 解答查詢結果

提示!如果發現任何錯誤解答,請記下解答編號,並聯絡我們提供編號及正確解答

瀏覽器插件正式上架!

為了加快您查詢解答的速度,請安裝我們的瀏覽器插件

幫我們的粉絲專頁按個讚!

蔡欣璇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850

在台灣的近代化過程中,開放了一些通商港口,不包括下列哪一個地方在內?


解答:打貓

蔡欣璇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848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解答:日本

彭郁程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758

哪一場戰爭讓清朝正視台灣的地位,並在西元1885年下令台灣建省?


解答:中法戰爭

林郁翔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743

在台灣的近代化過程中,開放了一些通商港口,不包括下列哪一個地方在內?


解答:打貓

林郁翔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742

在台灣的近代化過程中,開放了一些通商港口,不包括下列哪一個地方在內?


解答:打貓

王品崴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601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設置甚麼機構來管理台灣事務?


解答:台灣總督府

林明漳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594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解答:日本

林明漳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589

西班牙人統治台灣的時候,在北台灣宣揚了哪一種宗教?


解答:天主教

鍾忻純 4 個月前 國小題目 1548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解答:日本

呂嘉偉 4 個月前 高職題目 1028

每年12月份高雄市舉辦「亞洲學生交流計畫」(ASEP)活動,希望透過此計畫能協助各校進行國際交流並提升參與者之國際素養與全球競合力,同時增進參與知各國師生能進行實質文化、教育各方面之交流與學習。因計畫所需,皆有來自日本、印尼、韓國、澳洲、越南及印度等國之國高中學生須有接待家庭提供短期膳宿協助。接待學校皆須甄選能擔任接待家庭的同學們來接待這群的學生。這些負責接待的同學們應該具備下列那些接待態度為宜? (A) 國際交流活動理應就是增進英語能力的最好機會,因此我只接待英語說得較好或是國家的同學。 (B) 我了解國際學生尤其特有之文化背景與特色,因此我能尊重和理解他們與台灣文化不同之生活習慣等,並作適時的配合安排,如食物禁忌等。 (C) 因為接待機會難得,為能讓國際同學領悟到台灣的熱情人情味,他(她)的要求不管如何我都得達成期望。 (D) 我認為國際交流應當是平等互惠,故除了了解他(她)的國家文化特色外,我也能先充實了解台灣在地歷史與文化,並具備接待熱誠再適時與國際學生進行文化交流。 (E) 國際交流活動是讓國際學生了解我國特有文化的時候,因此應該盡量安排他(她)嘗試台灣特有文化如特定宗教或是民俗活動。可以不用事前多做簡介或是徵詢是否不願意參加等溝通。


解答:BCD

牡丹社事件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日期1874年5月
地点

臺灣瑯嶠牡丹鄉石門

结果

日軍險勝

  • 日軍遭受傷病嚴重折損退兵
  • 清廷與日本簽訂《北京專約》,抚恤難民及购買日军修筑之房舍道路
  • 清廷更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義舉」,給予日後的日本吞併琉球國以口實。
参战方
牡丹酋邦
射不力酋邦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大日本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祿古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西鄉從道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佐久間左馬太
参战单位
牡丹社
高士佛社
射不力社[1]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大日本帝國海軍

  •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大日本帝國海軍海軍陸戰隊
兵力
參戰人數不詳,可能數約600人[2]:144 陸上兵員:3,658人
下士官以上:781人
軍人:2,643人
軍屬:172人
從僕:62人
軍艦乘員:734人[3]
伤亡与损失
戰死:至少超過20人(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在其中)
負傷:超過50人[4][5]
戰死:12人
病死:561人[3]

牡丹社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日本以1871年八瑤灣事件殺害琉球國的琉球族為由,藉口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大清政府和日本國兩方的外交折衝。在日本,这次事件被稱為「台灣出兵」、「征台之役」或「台灣事件」。這也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

背景[编辑]

遠因[编辑]

琉球王國自明朝起為清朝的從屬國,其國王接受之冊封,獲准朝貢貿易的次數為藩屬國中之最。由於大清政府長期拒絕日本進行貿易,琉球居間進行「大清 絲綢—日本白銀」轉口貿易獲得巨大利益,因此引起日本覬覦。

日本薩摩藩在關原之戰後,因財政困難、局勢不穩,加上欲以海外之功向江户幕府輸誠,遂有兼併琉球之舉。1609年,薩摩派遣將近三千名兵力,攻入琉球王都首里城,但德川幕府命令薩摩藩保留琉球王室,以便利用琉球對大清国进行貿易活动。然而琉球王國自此喪失獨立自主性,亦受薩摩藩支配,奄美群島也被薩摩藩佔領。自此琉球處於「清日(薩)兩屬」狀態,一方面接受清政府冊封並進行朝貢貿易,同時國政受到薩摩藩的控制[6]。

1867年王政復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上表「大政奉還」,江戶時代結束。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維新時改稱「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7]。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討朝鮮半島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日本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參議西鄉隆盛等征韓派官員下野。日本朝廷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8][9]。

也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出兵台灣」並非僅為了緩和士族對內政的不滿,而是對台灣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有很清楚的認識,「不能將掠奪台灣資源,或侵佔領土的動機矮小化。」[10]

近因[编辑]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1871年(明治4年,同治10年)10月18日[11] ,一艘宮古島向那霸市上繳年貢的山原號[12] 回航時遭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即今之九棚灣),船上69名宮古島乘客溺死3人,有66名宮古島人登陸。幾天後遇上排灣族高士佛社原住民,獲高士佛社人好心收留,但因雙方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甚至稍有爭吵,讓琉球人因害怕而偷偷逃離高士佛社,高士佛社族人打獵後回部落時赫然發現琉球人不辭而別,開始對琉球人起猜疑之心,懷疑其打算對外通報部落位置引大軍攻打,狠下心腸追上其大隊五十四人將其出草斬首殺害[13][11],死者包括琉球豪族仲宗根豐見親(忠導氏玄雅)十四世孫忠導氏玄安,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楊友旺、楊阿才營救下前往台灣府,由清政府官員安排轉往福州琉球館[11],乘船歸國[14][15]。史稱八瑤灣事件 [16]。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明清政府撫卹並送回琉球王國,與日本政府無涉。

但日方於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時,薩摩藩改為「鹿兒島縣」,原本為薩摩藩屬的琉球王國被改隸於鹿兒島縣,1872年日本政府單方廢止琉球王國,設置「琉球藩」,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向清朝總理衙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日本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田縣(今日本岡山縣小田郡)漁民的證據,又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台番?」,毛以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來回應,副島便言:「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昶熙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方便向「無主番界」出兵[17]。

經過[编辑]

出兵前[编辑]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日本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為「蕃地事務局都督」,向英、美等國租用輪船,僱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ndre,又名李讓禮),準備對臺灣出兵[18],並事先派遣樺山資紀、水野遵來台調查。

但是了1874年初,日本蠢蠢欲動並開始調兵遣將時,列強各國相繼質疑日本用兵的正當性,英國即扮演密報者、仲裁者雙重角色,他們向中國通風報信,並直指美國人李仙得為事件主謀者。而隨著事態的發展,到了4、5月間,臺灣道、臺灣鎮、閩浙總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等各級官員對於「番地」主權的發言立場漸趨一致,4月18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對英國正使梅輝立表示:「其人雖不治以中國之法,其地究不外乎中國之土」,即代表清廷的基本立場。

出兵前夕,英美等國正式轉變態度表示反對,聲明中立並拒絕租借船艦給日軍。日本政府迫於外交壓力決定停止此次行動,大久保利通並親自到長崎下令罷兵。但西鄉從道以「已經準備妥當」為由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19],這也成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充分表現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個原型(prototype),亦即軍事的先行與政治的追認[20]。著名文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評論這次出兵完全是無名之師,可稱為“官制的倭寇”(日语:「官製の和寇」)[21]。

戰爭過程[编辑]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5月12日,日軍於社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22],而排灣族從車城鄉統埔村友好的漢人那邊得知日軍行動,事先在要道石門埋伏。5月18日到5月21日,日軍與台灣原住民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傷亡。5月22日,日本陸軍中佐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23](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遭到排灣族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排灣族在裝備劣勢和人數劣勢下被迫撤兵,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身亡。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原住民人撤入山中,日軍佔領村落後焚燒村屋並撤回社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等終於投降。

之後日軍移營龜山(今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長期駐紮,卻因氣候與衛生因素飽受瘧疾等熱帶疾病之苦,據日方紀錄,參與行動的日軍與隨軍人員5,990人共回報了1萬6,409件的患病紀錄,呈現出平均1人患病2.7次的慘況,而561名的病死者更達實際戰死者的數十倍之多。

大清和日本兩方交涉[编辑]

日本5月中旬出兵台灣,同治帝隨即於5月下旬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以巡閱為名來台,主持台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李鴻章允調唐定奎率領的淮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赴台,該部隊熟習西洋槍砲,是淮軍主力。當年農曆九月中旬以後到十月間陸續抵台,使得雙方戰力情勢逆轉,沈葆楨的談判地位因此頓時提升了許多[24][25]。在外交方面,清朝當時以《台灣府志》記載了琅嶠諸社在1725年歸化大清,是為琅嶠歸化生番十八社一事,證明該處納入版圖並有效收取番餉。清廷認為此地已是中國領土,生番如何處置是自己的事,以此要求日本退兵[26]。

加上此時日軍因熱病侵襲,病歿650人(陣亡者僅20餘人),又已耗軍費1260餘萬日圓(尚未計算購買運兵用船舶的770萬日圓),深感難以持續。於是日本政府派內務卿大久保利通為全權大臣,赴清廷交涉[21]。

當時沈葆楨及李鴻章對情勢皆有清楚的判斷,分別上疏表示日本急於謀和,實因情勢窘迫。因此大清帝國起初態度強硬,軍機大臣文祥公開表示,對於日本方面要求的軍費賠償表示:「一錢不給」[27]。

但大久保商請英國公使威妥瑪為調人[28],強勢介入。於是中日兩國在1874年10月31日簽訂北京專約,主旨有以下三條:

  1. 日本國此次所辦,原為保民義舉起見,中國不指以為不是。
  2. 前次所有遇害難民之家,中國定給撫卹銀兩,日本所有在該處修道、建房等件,中國願留自用,先行議定籌補銀兩,另有議辦之據。
  3. 所有此事兩國一切來往公文,彼此撤回註銷,永為罷論。至於該處生番,中國自宜設法妥為約束,不能再受兇害。

結果與影響[编辑]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在大清方面,不言賠償兵費,而將五十萬兩白銀拆成十萬兩的「撫卹」與四十萬兩的「購買道路房屋」,算是在保存顏面的情況下息事罷兵[29]。

投降的原住民被授予日本國旗,在他們的村莊上空飄揚,他們認為這是與日本和平和免受敵對部落侵害的象徵,然而,日本人將其視為對原住民具有管轄權的象徵[30]。此事件也為日後日本帝國的野心提供了有益的預演。在日本的一些圈子裡,台灣已經被視為潛在的日本殖民地[31]。

在日本國內,這一​​行動也安撫了明治政府內部那些推動更激進的外交政策,以及因政府在1873年拒絕進攻朝鮮而憤怒的人。重要的是,牡丹社事件發生在佐賀之亂後不久,由西鄉從道(西鄉隆盛的弟弟)領導,主要由前薩摩和佐賀武士組成。

但因為條約中有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字句,日本據此認定清國政府不否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1875年)繼續進行「琉球處分」,令琉球終止向大清朝貢,復在1879年迫使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派軍警進駐琉球,廢止「琉球藩」改設「沖繩縣」,但大清並未放棄琉球宗主權對日本提出抗議。1880年,在前美國總統格蘭特調解之下,日本提議及外務省底線將割琉球群島以北歸日本,南邊的宮古、八重山島屬大清,清國政府則提出北邊的奄美群島歸日本,中間的琉球群島歸琉球國,南邊的八重山群島(含八重山、宮古島等)歸大清,最後並未成案。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擊敗清國,台灣割讓給日本,清國無力繼續過問琉球問題,琉球遂在國際默認下歸屬日本,清國與日本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正式放棄琉球的宗主權改歸日本。 「牡丹社事件」後,中國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府縣,並在1885年設省。[32]

「牡丹社事件」前,台灣東部不屬於中國治理範圍。牡丹社事件之後,中國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經營台灣,增設府縣,並對台灣東部及原住民地區以「開山撫番」進行開發、征服及台灣東西部越嶺古道,從未有效統治原住民地區。並於1884年爆發清法戰爭後,1885年建立福建台灣省。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日本藉由馬關條約取得台灣後,鑒於此次攻台與接收過程中病死人數遠多於戰死,決意在台灣積極著手規劃建設醫療衛生設備,以方便統治台灣。

文化資產[编辑]

紀念碑[编辑]

  •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為同治10年(1871年)八瑤灣事件中遇害琉球族的墳墓,於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33],當年死者屍首由楊友旺及客籍張眉婆、林碰獅等人以一塚安葬於統埔村落邊,日本政府藉此事在同治13年(1874年)發動「征台之役」,日軍首領西鄉從道每年給付年金,囑咐林阿九家族代為管理祭祀。日治時期定期祭拜維護,大正14年(1925年)當年倖免於難的琉球人島袋龜在來台發起「琉球藩民墓整修運動」,並出版《牡丹社遭難民墓碑改修報告書》。大正15年(1926年)藩民墓開始整修,遭難者名單刻於碑上,昭和2年(1927年)12月完工。民國67年(1978年)沖繩史家又吉盛清來台,並分別於日、琉、臺三地,推動「臺灣遭害者之墓」與「琉球藩民墓」改修工作。民國70年(1981年)取得屏東縣政府、車城鄉公所同意興工,民國71年3月改建完畢,但將墓碑上的「大日本」三字塗掉[33]。民國89年(2000年)碑文上的「大日本」字樣恢復碑體原貌。
  •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為紀念牡丹社事件中日本登陸射寮(現後灣村龜山沿岸)而設立的紀念碑,已於2010年登錄屏東縣歷史建築。
  • 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石門古戰場附近,為紀念牡丹社事件中,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的征臺功勳,已於2011年登錄屏東縣歷史建築。
  • 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石門古戰場附近,為紀念牡丹社事件與原住民交戰而戰死或病死之547位日軍的忠魂碑,已於2011年登錄屏東縣歷史建築。

受此事影響而興建之建築[编辑]

  • 二鯤鯓砲台:
國定古蹟,又稱「億載金城」,位於今臺南市,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清廷一面向日本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辦理台灣等地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以安平形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台一座。砲台由法國人帛爾陀(Berthaud)設計,從同治十三年(1874年)起建,到光緒二年(1876年)完工。砲台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楨題額「億載金城」,亦稱「億載金城」,或相對於「安平小砲台」稱為「安平大砲台」。
  • 旗后炮台、雄鎮北門
國定古蹟,與二鯤鯓砲台同因加強台灣海防而建造之仿西洋式砲台,目前位於今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與鼓山區哨船頭上。
  • 鵝鑾鼻燈塔暨附屬建物:
屏東縣歷史建築,位於恆春鎮鵝鑾里燈塔路90號,清光緒7年(1881年)11月創建,起因清同治6年(1867年)3月9日,一艘美國籍商船「羅發號」從汕頭駛往牛莊途中,航行至鵝鑾鼻西南七星岩附近,觸礁沉沒,船員登岸後,擅闖龜仔甪社領土,遭受龜仔甪(社頂)士兵處決,除中國粵籍水手一人逃至打狗(今高雄)外,全部罹難,且琉球人多次在該處亦遇難,並引發牡丹社事件,應美國及日本政府之建議而籌設。
  • 恆春縣城:
國定古蹟,是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因大幅改變對臺灣戰略地位的觀感,而選定以「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打算由「素習堪輿家言」的劉璈處理築城事宜,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地。

排灣族戰士頭骨歸還[编辑]

文獻記載日軍取下12個頭顱帶回日本,其中4具台灣原住民頭骨輾轉被攜帶到英國,目前收藏在英國愛丁堡大學中;文獻顯示,取得地點為牡丹社(Botan),由美國海軍軍官取得後經2次轉手,最後交由曾任愛丁堡大學校長解剖學家Sir William Turner收藏及記錄至今。雖然台英都有意促成返還美事,但牡丹當地居民謹慎面對,期盼先證明「真的是祖先頭骨」[34]。

考據[编辑]

日本沖繩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又吉盛清認為,牡丹社事件發生源自「語言隔閡的誤會」,非單一方面嗜殺所致。[33]

相關作品[编辑]

  • 《浪濤》,巴代著,台灣,INK印刻出版,2017年9月
  • 《SEVALITAN》,2021年紀錄片[35]

相關條目[编辑]

  • 卓杞篤
  • 潘文杰
  • 西鄉從道
  • 李仙得
  • 石門古戰場
  • 北京專約
  • 高士神社

參考文獻[编辑]

  1. ^ 楊南郡 牡丹社事件[失效連結]
  2. ^ 費德廉、羅效德 編譯. 《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2006-12 [2021-11-25]. ISBN 97898682416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3. ^ 3.0 3.1 正院修史局ヘ征台ノ節出兵総数死傷人員其外問合ニ付回答(国立公文書館).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语).「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A03030094100、単行書・処蕃書類追録九(国立公文書館)」。
  4. ^ House, Edward H. (1875). 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 Tokio. OCLC 602178265. OL 6954039M.
  5. ^ Davidson, James W. (1903).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 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 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Macmillan. OCLC 1887893. OL 6931635M.
  6. ^ 高良倉吉、田明真之編,1993,《圖說‧琉球王國》,頁63-74。東京:河出書房新社。ISBN 4-309-72482-5
  7. ^ 小島慶三,1996,《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頁186-191。東京:中央公論新社。ISBN 4-12-101316-6
  8. ^ 林明德,1986,《日本史》,頁248。台北:三民書局。ISBN 957-14-0710-0
  9. ^ Donard King,著、角地幸男譯,2001,《明治天皇(上)》,頁431-447。東京:新潮社。ISBN 4-10-331704-3
  10. ^ 黃秀政,1992,《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頁18-19。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ISBN 957-05-0623-7
  11. ^ 11.0 11.1 11.2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作者/林呈蓉,出版日/2006年4月,出版社/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ISBN 957-0463-76-7
  12. ^ 《征臺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頁26~30。作者/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翻譯/陳政三,出版日/2003年2月,出版社/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ISBN 957-8491-95-6,原書籍/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1875年4月於東京)
  13. ^ 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 (PDF).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19).
  14. ^ 伊能嘉矩,1904,《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15. ^ 又吉盛清,1997,《日本殖民下的台灣與沖繩》頁355-356。台北:前衛。
  16. ^ 〈南部〉《小檔案》八瑤灣事件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16-03-14 [2020-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17. ^ 高陽,1987,《清朝的皇帝(下)》,頁1131-1135。台北:遠景。ISBN 957-39-0115-3
  18. ^ 李理. 李仙得與日本第一次侵臺 (PDF). [2018-12-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10) (中文). 最早的漢語名為李讓禮,後改為李仙得或李善得
  19. ^ 芳即正、毛利敏彥編,1990,《西鄉隆盛と大久保利通》,頁65。東京:河出書房新社。ISBN 4-309-76041-4
  20. ^ 藤井志津枝,1983,《日本軍國主義的原型 : 剖析一八七一-七四年台灣事件》,頁5。台北:三民。
  21. ^ 21.0 21.1 小島慶三,1996,《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頁214。東京:中央公論新社。ISBN 4-12-101316-6
  22. ^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原著,陳政三譯著,《征臺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台北:台灣書房。2008年。第八章,頁68。ISBN 978-986-6764-71-4
  23. ^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原著,陳政三譯著,《征臺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台北:台灣書房。2008年。第十三章,頁104。ISBN 978-986-6764-71-4
  24. ^ 蘇同炳,1995,《沈葆楨傳》,頁182-184。台灣省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ISBN 957-00-6360-2
  25. ^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頁51-52。台灣省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ISBN 957-00-9080-4。直隸總督李鴻章於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二日奏折:「現在台灣需兵設防,應仍移緩就急,力顧大局,擬即飛飭唐定奎統帶所部步隊十三營,合計六千五百人,由徐拔赴瓜州口,分批航海赴台,聽候沈葆楨調遣。該軍向習西洋槍礟,訓練有年,步伐整齊,技藝嫺熟,將士一心,尚可資指臂之助。」同書頁167,沈葆楨九月十九日奏折提到,淮軍先頭五營,已在十四、十五、十六日抵達台灣鳳山駐紮。
  26. ^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卷二,127
  27. ^ 高陽,1987,《清朝的皇帝(下)》,頁1134,第四段第二行。台北:遠景。ISBN 957-39-0115-3
  28. ^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原著,陳政三譯著,《征臺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台北:台灣書房。2008年。頁230。ISBN 978-986-6764-71-4
  29. ^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原著,陳政三譯著,《征臺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台北:台灣書房。2008年。第三十四章,頁237。ISBN 978-986-6764-71-4
  30. ^ Archived copy. [201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2).
  31. ^ Eskildsen, Robert. Of Civilization and Savages: The Mimetic Imperialism of Japan's 1874 Expedition to Taiwa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02, 107 (2): 388–418. doi:10.1086/532291.
  32. ^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恆春-古城今昔】
  33. ^ 33.0 33.1 33.2 潘欣中. 牡丹社事件 沖繩學者為原民翻案. 屏東: 聯合報. 2015-09-15 [2015-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34. ^ 流落英國排灣族勇士頭骨擬返還 牡丹族人:先證明是先人遺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0.7.1 自由時報
  35. ^ Storm.mg. 動畫結合實景重現羅妹號事件始末!紀錄片《社頂的孩子》21日公視首映 -風傳媒. www.storm.mg. 2021-08-21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中文(臺灣)).

延伸閱讀[编辑]

  • 陳枝烈,2004,牡丹社事件: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no. 35:109-28。
  • 陳守亭,1986,牡丹社事件與沈葆楨治臺政績考。臺北:正中書局。
  • 陳翼漢,2003,歷史事件、意義與史蹟之探討:以臺灣事件及琉球藩民墓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 高加馨,1998,從Sinvaujan看牡丹社事件。史學,no. 24:50-85+85_1-85_3。
  • 高加馨,2001,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得峰、王學新譯,2005,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黃修文,2003,從中國看臺灣:牡丹社事件與中法戰爭中的臺灣印象。臺灣歷史學會會訊,no. 16:80-93。
  • 毛利敏彦,1996,台湾出兵 : 大日本帝国の開幕劇。東京:中央公論社。ISBN 9784121013132。
  • 林呈蓉,2003a,1874年日本的「征臺之役」:以從軍紀錄為中心。臺灣風物 53,no. 1:23-49。
  • 林呈蓉,2003b,樺山資紀「日記」與水野遵「臺灣征蕃記」的史料價值與意義。臺灣史料研究,no. 20:156-77。
  • 林呈蓉,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
  • 林修澈計劃主持,2003,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王學新,2003a,「風港營所雜記」之史料價值與解說。臺灣文獻 54,no. 3:379-406。
  • 王學新譯,2003b,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外部連結[编辑]

  • 地圖版‧牡丹社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牡丹社事件的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上)、(中)、(下),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會
  • 牡丹社事件.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臺灣戰爭史

史前時期
(1624年以前)

  • 沈有容東番剿倭

荷西時期
(1624年-1662年)

  • 澎湖之战
  • 麻豆溪事件
  • 荷蘭平定行動
  • 大員之役
  • 麻豆社之役
  • 聖誕節之役
  • 拉美島事件
  • 虎尾壠戰爭
  • 第一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
  • 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
  • 濱田彌兵衛事件
  • 郭懷一事件

明鄭時期
(1662年-1683年)

  • 鄭成功攻臺之役
  • 大肚王國之役
  • 鄭經嗣位之爭
  • 清荷聯軍
  • 沙轆社之役
  • 澎湖海战

清治時期
(1683年-1895年)

  • 吳球事件
  • 朱一貴事件
  • 骨宗事件
  • 水沙連之役
  • 蔡牽事件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林爽文事件
    • 篤嘉莊之戰
    • 瀰濃庄戰役
  • 朱蔚事件
  • 大安之役
  • 頂下郊拚
  • 樟腦戰爭
  • 戴潮春事件
  • 加禮宛戰役
  •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 牡丹社事件
  • 獅頭社之役
  • 太魯閣戰役
  • 中法战争
    • 西仔反
    • 淡水之役
    • 澎湖之役
  • 大嵙崁戰役
  • 施九緞事件
  • 大庄事件
  • 觀音山事件

臺灣民主國
(1895年)

  • 乙未戰爭
  • 澎湖之役
  • 隆恩埔戰役
  • 分水崙戰役
  • 蕭壠事件
  • 八卦山之役
  • 嘉義之役
  • 步月樓戰役
  • 火燒庄戰役
  • 雷公火之役

日治時期
(1895年-1945年)

  • 雲林大屠殺
  • 林杞埔事件
  • 苗栗事件
  • 新城事件
  • 威里事件
  • 七腳川事件
  • 太魯閣戰爭
  • 西來庵事件
  • 霧社事件
  • 太平洋战争
    • 中日戰爭
    • 松山空襲
    • 新竹空襲
    • 高雄大空襲
    • 台灣空戰
    • 臺北大空襲
    • 澎湖大空襲

戰後時期
(1945年迄今)

二二八事件
(1947年)

  • 二七部隊
  • 斗六警備隊
  • 嘉義民兵
  • 雄中自衛隊
  • 台灣自治聯軍
  • 烏牛欄之役
  • 虎尾機場戰役
  • 嘉義機場之戰
  • 小梅、樟湖之戰

1949年-1953年

  • 古寧頭戰役
  • 大擔島戰役
  • 南日島戰役
  • 湄州岛战斗
  • 東山島戰役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4年-1955年)

  • 九三砲戰
  • 一江山島戰役
  • 大陳島戰役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8年-1979年)

  • 閩江口海戰
  • 金门炮战
  • 九二海戰

國光計畫期間
(1961年-1972年)

  • 台海心戰
  • 湖口兵變[2]
  • 八六海戰
  • 東山海戰
  • 烏坵海戰

1979年-1996年

  • 六二七事件[2]
  • 小金門高炮誤擊廈門事件[1]
  • 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2]

[1]軍武誤射事故。
[2]未爆發雙方戰爭。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清朝歷史

女真崛起

  • 建州女真
    •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战
  • 古勒山之战
    • 建造费阿拉
    • 击败叶赫部
  • 统一海西女真
    • 攻灭哈达
    • 攻灭辉发
    • 攻灭乌拉
    • 攻灭叶赫
  • 征抚野人女真
  • 後金建國
  • 创制八旗
  • 議政王大臣會議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立國戰事

  • 明清戰爭
    • 七大恨誓师
    • 清兵入塞
    • 清兵入關
  • 洪承畴
  • 多爾袞攝政
  • 綠營
  • 甲申国难
    • 扬州十日
    • 嘉定三屠
    • 江陰慘殺
    • 屠蜀
  • 張獻忠被殺
  • 清荷聯軍
  • 反清复明
    • 南明
    • 李成棟反清
    • 通海案
  • 计丁授田
  • 天聪新政
  • 四大贝勒
    • 代善
    • 阿敏
    • 莽古尔泰
    • 皇太極
  • 三王归顺
    • 孔有德
    • 尚可喜
    • 耿仲明
  • 清军入侵朝鮮
    • 丁卯戰爭
    • 丙子戰爭
  • 征服察哈尔
    • 蒙古衙門
    • 编设盟旗

清初

  • 清初六大弊政
    • 圈地令
    • 剃发令
    • 投充法
    • 逃人法
    • 柳條邊
    • 屠城
  • 湖广填四川
  • 大清律例
  • 首崇满洲
  • 滿城
  • 皇商
  • 遷界令
  • 庚寅之劫
  • 函可案
  • 南北黨爭
  • 丁酉科場案
  • 哭庙案
  • 江南奏銷案
  • 丁未漂人事件

中期

  • 康雍乾盛世
  • 四大臣辅政
    • 索尼
    • 遏必隆
    • 鳌拜
    • 苏克萨哈
  • 康熙历狱
  • 雅克萨战役
    • 《尼布楚條約》
    • 俄罗斯馆
  • 文字獄
    • 莊廷鑨明史案
    • 南山案
  • 三藩之乱
    • 吴周
  • 南書房
  • 佔領台湾
    • 迁界禁海
    • 澎湖海战
  • 多倫諾爾會盟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战
    • 喀尔喀蒙古
  • 康熙帝南巡
  • 編製《康熙字典》
    • 字贯案
  • 中国礼仪之争
    • 清中期禁教
  • 《弟子规》出书
  • 九子夺嫡
  • 朱一貴事件
  • 世宗改制
    • 駐藏大臣
    • 羅卜藏丹津之亂
    • 藏區分治
    • 改土歸流
    • 《恰克圖界約》
    • 火耗歸公
    • 軍機處
    • 攤丁入地
    •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 密摺制度
  • 骨宗事件
  • 水沙連之役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古州苗亂
  • 八旗生计
  • 汉军出旗
  • 大小金川之役
    • 大金川之戰#
    • 第二次金川之戰#
  •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亂
  • 乾隆帝南巡
  • 準噶爾之役#
    • 准噶尔入藏
    • 和通泊之战
    • 光显寺之战
    • 阿睦爾撒納之亂#
  • 鎖國政策
    • 一口通商
  • 大小和卓之亂#
    • 库车之战
    • 叶尔羌之战
    • 通古思鲁克之战
    • 呼尔璊大捷
    • 和阗之战
    • 霍斯库鲁克之战
    • 阿尔楚尔之战
    •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
  • 清缅战争#
  • 編纂《四庫全書》
  • 撤驛之變
  • 甘肅冒賑案
  • 蘇四十三起義
  • 林爽文起义#
    • 天地會
    • 篤嘉莊之戰
  • 清軍入越戰爭#
  • 廓爾喀侵藏戰爭#
    • 《西藏善後章程》
    •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 十全武功#
  • 議罪銀
  • 英使礼节争议
  • 嘉慶苗亂
  • 川楚教亂
    • 白蓮教
  • 陳德行刺嘉慶案
  • 孜牙墩事件
  • 癸酉之变
    • 天理教
  • 嘉慶兵部大印丟失案
  • 張格爾之亂
  • 嘉道中衰
  • 律勞卑事件

1840年代

  • 鴉片戰爭
    • 林維喜案
    • 穿鼻之战
    • 虎门销烟
    • 《穿鼻草約》
    • 第一次定海之战
    • 第二次定海之战
    • 镇海之战
    • 乍浦之战
    • 吴淞战役
    • 镇江之战
  • 不平等条约
    • 《廣州和約》
    • 《江寧條約》
    • 《中美望厦条约》
    • 五口通商
    • 《虎門條約》
  • 西藏森巴戰爭
  • 七和卓之亂

1850年代

  • 太平天国
    • 之亂
    • 天京之變
  • 捻軍
  • 广东洪兵起义
  • 小刀會起義(天地會)
  • 团练武装
    • 淮軍
    • 湘军
    • 楚军
  • 苗民起义
  • 大成国(天地會)
  • 廓藏戰爭
  • 塔城贸易圈事件
  • 户部宝钞案
  • 戊午科场案
  • 云南回变
    • 潘泰人
  • 《璦琿條約》
  • 英法聯軍
    • 廣西教案
    • 亞羅號事件
    • 廣州城戰役
    • 大沽口战役
    • 火烧圆明园
    • 《天津條約》
    • 《北京條約》

1860年代

  • 辛酉政变
    • 顧命八大臣
    • 兩宮聽政
    • 慈禧太后專政
  • 同光中兴
  • 陕甘回变
    • 圣山砍竹事件
    • 血洗秦家滩
    • 左宗棠入陕
    • 东干族
    • 回變(陕甘、新疆、云南)
    • 马家军
  • 洋务运动
  • 樟腦戰爭

1870年代

  • 刺馬案
  • 天津教案
  • 中国留美幼童
  • 《申報》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伊犁危機

1880年代

  • 胡雪巖錢莊擠兌倒閉
    • 新疆置省
  • 新式海军
    • 北洋水師
  • 中法战争
    • 交趾支那遠征
    • 《中法新約》
    • 臺灣建省
  • 长崎事件
  • 丁戊奇荒(旱灾饥荒)

1890年代

  • 甲午战争
    • 《馬關條約》
    • 三國干涉還遼
    • 《中俄密約》
    • 通商银行
  • 乙未割讓台灣
    • 臺灣民主國
  • 興中會
    • 乙未廣州起義
  • 新軍
    • 定武军
  • 列強瓜分中國
    • 门户开放政策
  • 戊戌变法
    • 公车上书
    • 曹州教案
    • 《万国公报》
    • 保国会
    • 《明定国是诏》
    • 百日维新
    • 戊戌政變
    • 戊戌六君子
    • 保皇会
    • 自立軍起義

1900年後

  • 己亥建储
  • 庚子国变
    • 八国联军
    • 東南互保
    • 庚子俄难
    • 《辛丑條約》
    • 庚子赔款
  • 清末新政
    • 廢科舉
    • 五大臣出使
    • 北洋新軍
    • 交通銀行
    • 立憲運動
    • 资政院
    • 諮議局
  • 木龍年戰爭
    •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 川軍入藏
  • 巴塘事变
    • 趙爾豐在康區改土歸流
  • 中国同盟会(兴中会、华兴会、光復會等合併)
    • 黃花崗起義
  • 日俄战争
    • 光復會
  • 丁未政潮
  • 国会请愿运动
    • 皇族內閣
  • 保路运动
  • 戕官事件
  • 辛亥革命
    • 共進會
    • 文学社
    • 武昌起义
    • 第一次驅漢事件
    • 滦州兵变
    • 外蒙古独立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 宗社党
    • 清帝退位
    • 《清室優待條件》

專門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 區劃

【说明:标“#”为十全武功】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近現代軍事衝突(1868年以來)

國內

  • 戊辰戰爭
  • 蓑騷動
  • 悌輔騷動
  • 筑前竹槍一揆
  • 佐賀之亂
  • 神風連之亂
  • 秋月之亂
  • 萩之亂
  • 伊勢暴動
  • 西南戰爭
  • 秩父事件
  • 米騷動
  • 霧社事件
  • 五一五事件
  • 二二六事件
  • 宮城事件
  • 松江騷擾事件

國際

  • 牡丹社事件
  • 江華島事件
  • 壬午事変
  • 甲申政變
  • 干涉東學黨起義
  • 日清戰爭
  • 乙未戰爭
  • 八国联军之役
  • 日俄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青島戰役)
  • 西伯利亞出兵
  • 寬城子事件
  • 尼港事件
  • 間島出兵
  • 長沙事件
  • 南京事件
  • 漢口事件
  • 山東出兵
  • 濟南事件
  • 中村事件
  • 滿洲事變
  • 一·二八事變
  • 萬寶山事件
  • 平頂山事件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日戰爭
    • 日蘇邊界衝突
    • 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 太平洋戰爭
    • 日蘇戰爭
  • 支配行動
  • 朝鮮戰爭海上掃雷行動
  • 旅行號事件
  • 能登半島沿海不明船事件
  • 奄美大島海戰

(←江戶時代)| 日本戰爭列表 · 日本军 · 自衛隊

臺灣清治時期歷史事件

消極政策時期
(1683 - 1874)

  • 澎湖海戰
  • 渡臺禁令
  • 康熙大地震
  • 吳球事件
  • 朱一貴事件
  • 陳賴章墾號
  • 骨宗事件
  • 水沙連之役
  • 蔡牽事件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林爽文事件
    • 篤嘉莊之戰
    • 瀰濃庄戰役
  • 朱蔚事件
  • 張丙事件
  • 彰化地震
  • 頂下郊拚
  • 購買台灣計畫
  • 台南地震
  • 大南澳事件
  • 戴潮春事件
  • 羅發號事件
    •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 南岬之盟
  • 基隆海嘯
  • 八瑤灣事件
  • 牡丹社事件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積極治理時期
(1874 - 1895)

  • 獅頭社之役
  • 太魯閣戰役
  • 大港口事件
  • 加禮宛事件
  • 西仔反
    • 澎湖之役
  • 臺灣建省
  • 大嵙崁戰役
  • 劉銘傳鐵路
  • 大庄事件
  • 施九緞事件
  • 觀音山事件
  • 日軍佔領澎湖
  • 臺灣民主國

專門史

  • 台灣分類械鬥
    • 閩粵械鬥
    • 泉漳械鬥
    • 原漢衝突
  • 開山撫番
  • 台灣原住民抗清事件
  • 清代台灣民變
  • 土牛界線
  • 清治台灣歷史年表

相關模板

  • 台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者
  • 臺灣城池
  • 臺灣書院
  • 清朝福建臺灣巡撫
  • 劉銘傳鐵路

日治時期→

规范控制
自從哪個國家的介入讓清政府治理台灣的態度和建設由消極轉為積極

  • NDL: 0057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