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 先生 去 看 医生 博客 來

——读罗伯特·戴博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蛤蟆 先生 去 看 医生 博客 來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他鼓足勇气到心理咨询师苍鹭那里去做咨询。通过相互之间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情绪的根源,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一生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看着书名,你可能觉得这是一本写给儿童的书,其实这是一本颇具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作者以蛤蟆、苍鹭、鼹鼠、河鼠、老獾等几种动物为例,为人们塑造了几种处于不同类型状态的人的典型特征;并通过蛤蟆借助心理咨询重新找回快乐的咨询历程的描述,向读者介绍了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在具体实操过程中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读着蛤蟆和苍鹭一次次心理咨询的对话,犹如亲临现场,可以体验到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一、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不是一块白板,有一些基本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就好像红黄蓝三原色那样。这些基本的情感对每个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自然型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些新的因素也会加入进来,对孩子施加影响,这同时也促进了孩子情感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每个孩子的生存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那些有父母的言行、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文化所构建起来的特定的生活场景,会对孩子的意识产生独特的影响。婴幼儿尚不能通过逻辑等来思考周边环境的影响,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孩子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心理学家将孩子的这种状态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下的人有很多典型的行为。比如说,在婴幼儿的脑海中,父母是无比强大的存在,自己永远也逃脱不了他们的手掌心,如果自己总是要和父母对着干,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经历过一次次的尝试之后,孩子慢慢地就会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调整为“顺从关系”。和“顺从行为”相对应的行为绪主要有同意、取悦、道歉、依赖等,孩子经常利用这些行为来抵御父母的愤怒攻击。爱炫耀、通过浮夸又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人的关注,就是取悦的一种典型表现行为。

孩子在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也会愤怒,但孩子的愤怒有时会遭遇到父母更加强大的力量的制约,这使得孩子必须要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既能释放自己的愤怒又不将父母的火药罐给点燃起来。对婴幼儿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撒泼,在自己非常愤怒但又很无助的时候,通过躺在地上又踢又叫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当然,有的成人也会这样做,我们称之为“无理取闹”。对年纪大一些的儿童来说,他们常采取的方式是怄气,通过时间来稀释自己的愤怒。怄气是人们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而做出的反应,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如此。

“儿童自我状态”是基于孩子出生时的几种基本情感,通过童年所经历的各种事件而发展演化为各种更加微妙、更加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自我的一部分,定义了人的一生。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依然自动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反应,依然沿用童年时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原因就在于此。所以,理解童年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线索。

儿童的首任教师、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儿童非常善于模仿父母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将父母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塑造了儿童的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包含对生活的评判标准等。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语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挂念和价值,回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样的状态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父母自我状态”。

当一个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基本上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他犹如一个法官,一直再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顺利成章地惩罚他们,有时候甚至是自己判定自己的罪,谴责自己。不管是哪种,他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他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他,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还有一种状态叫“成人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会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人处在这个状态时,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行事可以理性而合理,能够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地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他不再被脑子里的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成千上万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它们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三种自我状态,没有高下之分。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成人自我状态”非常重要,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人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在另外两种状态时,人会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会条件反射性地作出行为和情绪反应,因为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下,人才会对自己负责,才会意识到人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才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二、潜意识里的“自证预言”

在人生的童年阶段,特别是从出生到四五岁的这段时间里,孩子所经历的一切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大,不但会影响自己今后的成长,还影响着如何去看待别人。由此也确定了自己对待事情、对待世界的特有方式。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从那时起,他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大约在四到五岁左右,每个孩子都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人会为自己确立一个人生的坐标,在这个坐标中有四个象限,分别代表着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孩子会从中选择某一种态度,并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了人的态度和观念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个体便建构出一个世界,并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个体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自证预言”的意思是,个体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自己的预言会成真,从而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经常酗酒的人,有较多是觉得自己活的“不好”的人,假如一个人认为生活让自己不快乐,不善待自己,他很可能就会经常酗酒,喝醉就是他采用的表现方法之一,以此来印证自己明天会感觉悲惨的预期。换句话说,他创造了一个“自证预言”。在心理学上把这种“自证预言”的行为模式称之为游戏。一个人会反反复复地做类似的游戏,来证明自己确实是这样的。比方说,有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我很不幸”,玩这个游戏的人确信他们是不幸的,会随时给你报出一长串遭遇过的不幸事件。有些人会把不幸的原因怪到住房上,甚至怪地理位置不好,他们会想到所有和霉运相关的迷信传言,比如摔碎了镜子或打翻了盐之类的事情。经常玩这个游戏的人确实会抑郁,就像蛤蟆先生那样。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果一个人保持着“我好,你不好”的人生态度,他在现实生活中会怎样玩这个游戏呢?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他们大都属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而且是那种“挑剔型的父母状态”,这些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不光是在家庭环境中,即便是在工作场合,这样的游戏也是普遍存在的。有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就会被上司大声咆哮、一顿训斥、小题大做。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以此来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在机构组织里,上司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上司通过这样的行为方式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而且常常和“你怎么敢?”这个游戏一起玩,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将“我好,你不好”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是很少会抑郁的。

一个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通常是那些选择“我好,你也好”人生坐标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并始终不断地将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表达出来。他们会不断学习新知,努力去攀登一个个人生的目标,在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这样的人大多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中。

三、觉察自己是最难的

在外人眼里,蛤蟆是被羡慕的对象。他住着豪宅,开过跑车,当着校董,有钱有闲,随时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必是最快活的那个。所以当河鼠、鼹鼠等发现蛤蟆变得无精打采的时候,自然是觉得非常奇怪,不可思议。

蛤蟆外出旅行,有很多自己感觉非常刺激的历险经历,他想讲给身边的朋友听,但他们却不给他机会;他整天胡吃海喝,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就大把消费,将父亲留下的财产即将消费殆尽,但却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蛤蟆努力想成为众人喜欢的样子,但悲伤却从记忆深处不停地涌出来。就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他渐渐失去了力气,生命也黯然失色……蛤蟆不再爱玩爱闹,世界像黑白相片般惨淡。过去他总爱夸夸其谈,现在却仿佛失去语言,只喃喃道:“我整个人都不太好!”

从蛤蟆的身上,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面对外人的时候表现的很坚强,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却又变得非常脆弱,忍不住会嚎啕痛哭,怀疑自己一无是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在生活的过程中,看似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缺,但丢失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自己。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常常会自我否定;虽然渴望被他人所接纳,却不知如何尊重与接纳自己,所以总是心口不一,又因此惴惴不安。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亚隆曾说,当我们压抑或否认自我,哪怕只是一部分,代价也是高昂的。因为身心会受到无形的束缚,终日惶恐。只有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让心灵获得自由。

为什么会丢失自己呢?是因为在三位一体的人格结构中,主导自己的经常是“儿童自我状态”。与此同时,在自己感到无力、无助的时候,总是想依靠别人的帮助,这个时候“父母自我状态”又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个住在自己心里的“挑剔型父母”总在审判自己、惩罚自己。唯独能够促进自我成长的“成人自我状态”却几乎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显现。追根溯源,每个人都活在关系里,其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关系就存在于原生家庭,因而童年的创伤往往难以自愈。蛤蟆的童年就是如此,他在童年时期很孤独,从没感受到家人的认同,连拥抱都少得可怜。父母既是子女最亲密的照料者,也拥有巨大的权力,足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雏形。作为父母,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没有人能选择原生家庭,也没人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认知,在重构过往经验中与自己和解,获得勇气和力量。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这样一句诗:“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就点明童年孕育人格的道理。作为父母,需要对此有更加真切的认识。作为成长中的个体,也要努力去发现自己,找回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