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作品介紹

1895年2月2日,陳澄波出生於嘉義,同年4月,臺灣割讓給日本。出世之時所面臨的社會劇變,也呼應著他多舛的童年生活。尚在襁褓之時,母親便去世,兒時的他先後經乳母、祖母與二叔撫養。正因家庭狀況的不穩定,陳澄波直到13歲才得以進入嘉義公學校就讀;生性活潑好動的他,仍不忘維持良好課業表現,在19歲那年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實屬不易。離開家鄉至臺北求學的陳澄波因而遇到石川欽一郎,開啟了他的繪畫之路。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1. 陳澄波。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石川欽一郎為陸軍翻譯官,因曾留學歐洲學習美術而在來臺期間受聘任為圖畫課老師。石川善畫水彩,提倡以寫生的方式紀錄屬於臺灣的風景;此外,他還多次透過報章發表自身對藝術的見解,可說是一名創作、著述兼擅的藝術家,影響臺灣畫壇深遠。

陳澄波有幸受教於石川老師,啟蒙了他的繪畫天分,從就讀國語學校時期的作品中便可知,藝術的種子此時早已在他的生命中悄悄地發芽。1917年,公學師範部畢業後的陳澄波返回嘉義教書,並曾帶著學生至戶外寫生,可見他沒有忘記老師的教導,更進一步應用到自身的教學上。隔年,陳澄波和故鄉望族的千金張捷結為連理,妻子的支持與能幹,也成為了他勇闖畫壇的重要支柱。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2. 1921年,陳澄波、妻子張捷與長女紫微合影。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赴日求學,力圖進步

雖然為人師表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忙碌的課務卻也無法滿足心底的創作欲望。1924年,年近三十的陳澄波決心赴日學畫,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和他同行的廖繼春僅22歲,同年齡的黃土水也早自東京美校畢業,是在日本頗有成就的大學長。為了彌補能力的不足,他除了白天上課,課後還至本鄉繪畫研究所進修,假日亦不懈怠,仍然背起畫具至各處寫生。

辛勤的練習終有成果,1926年,陳澄波入選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灣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畫家,對他來說絕對是極大的肯定與鼓勵。

入選第七回帝展的作品《嘉義街外(一)》(嘉義の町はづれ)今日雖已不復存在,但從黑白影像可以看見畫家善用透視法描繪出住家附近的街道景致。經過規劃的筆直道路前方是需以木板橫渡的水溝,遠方屋脊翹起的寺廟則與直挺挺的電線杆形成對比,此幅作品不但帶有藝術家對嘉義的濃厚情感,亦是傳統和現代交融形塑出的臺灣特有風景圖像。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3. 陳澄波的《嘉義街外(一)》,是臺灣人第一次以油畫入選日本帝展的作品。陳澄波,《嘉義街外(一)》,1926,畫布油彩,約40號。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4. 陳澄波在作品入選帝展後,於東京美術學校畫室裡接受報社記者訪問。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這段期間留下了多幅以故鄉嘉義為題材的作品,隔年也以描繪嘉義中央噴水池前的《夏日街景》(原名《街頭の夏氣分》)再度入選帝展。這件畫作跳脫了具深度感的透視構圖,改以三棵大樹構築出畫面的層次性;畫幅中央的電線杆將畫面一分為二,卻不覺得呆板,反而顯示出畫家對此景象的獨特視角。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5. 陳澄波,《夏日街景》,1927,畫布油彩,79×98cm,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一年的陳澄波已自圖畫師範科畢業,並繼續攻讀研究科;除了帝展獲選的紀錄外,作品亦曾在日本各大展覽會中展出。陳澄波在聲名大噪的同時也不忘自己的家鄉臺灣,先是於臺北、嘉義舉辦個展,又聯手南臺灣在東京美校留學的朋友們合組「赤陽洋畫會」,作為推廣美術的地方團體。

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開展時,東洋畫部的「臺展三少年」博得了大眾目光,西洋畫部則有陳植棋、李石樵、楊三郎等歲數二十出頭的年輕畫家入選。陳澄波此時雖年過而立,仍算是臺灣畫壇的新興人物,他以一幅描繪西洋式樣建築的《帝室博物館》入選臺展,顯然是在上野公園的寫生之作。或許對他而言,將自己熟悉的景色分享給未能親睹的人們,也是一種創作的樂趣吧!

上海任教,拓展視野

1929年,陳澄波取得了研究科的學位,決定轉往上海發展。但,為何選擇去中國,而不回到臺灣呢?

其實,當時的日本畫壇掀起一股「東洋熱」,認為延續過去的中國文化、以日本為中心發展出的「東洋美術」,將成為引領亞洲的審美標準;因此中國的文人畫與風景便成了日本藝術家參考,並被認為是帶有異國情調的創作對象。受此風氣影響下的陳澄波,也在還未畢業之時到杭州、廈門等地取材,創作多幅描繪西湖的作品,更入選了福建美展。由此可知,對於這位一生追求挑戰與進步的藝術家來說,畢業後繼續在外奔波的動力乃是為了尋求畫技上的精進,而民國初年極為興盛的上海畫壇便是給予他養分的首選。

甫到上海,陳澄波即參展教育部主辦的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打響在上海的名號並結識了許多畫壇人士,之後則謀得藝苑繪畫研究所與新華藝術大學的教職,又於1930年兼任昌明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西畫主任及教授。1931年參加了「決瀾社」的會務會議,該社為推動中國美術現代化的重要畫會,成員包含多位民初現代美術的大家。畢業後的陳澄波在上海投身教育,並成為藝術圈活動的一份子。

陳澄波此時期的創作,可說是具有畫風轉變和突破的意義。到上海第一年所完成的作品《清流》,描繪的是杭州西湖斷橋周邊的冬景。畫家選擇較為暗沉的色彩,營造出冬天的蕭瑟與寒冷;筆觸不若以往的跳動與堆疊,而是改用平塗、反覆的塗抹,並強調出物體的輪廓線。前景的湖岸陸地和中景的橋樑形構出一條引領觀者走入畫面的路徑,縱然不是《嘉義街外(一)》那樣強調透視,卻是以另一種手法帶出了空間的深度。

種種的表現,皆為陳澄波觀摩中國傳統水墨繪畫,從中汲取出箇中精華後,融入自身的油畫創作之中。從構圖到用筆所流露出的東方韻味,完美的隱含在西方繪畫的面貌之下,反映了當時的日本畫壇正追求的「東洋美術」理想之美。

以陳澄波一家為題的全家福群像畫也是此時的經典作品。1930年,長年旅居海外的陳澄波將臺灣的妻小接至上海同住,開始了一家五口共聚團圓的幸福時光。《我的家庭》將場景設於室內、人物環坐在圓桌旁,關係十分緊密;妻子張捷位於畫面中央,顯現出她的重要性,陳澄波則是在畫幅左側,手中不忘拿著畫筆與調色盤,似乎正在作畫一般。無論是手中持有還是桌面看似隨意置放的物件,其實都連結至各角色的興趣與畫家所欲作的暗示;如桌面左方的書籍《普羅繪畫論》(プロレタリア繪画論),隱約地透露畫家對當時日本興起的普羅繪畫有所關注。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6. 陳澄波,《我的家庭》,1931,畫布油彩,91×116.5cm,私人收藏。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回歸故鄉,推動發展

好景不常,社會的動盪很快地打斷了陳澄波與家人的相處時光。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逐日壯大,先於1931年進佔東北,後在隔年對上海發動攻擊,史稱「一二八事變」。中國境內的反日情緒隨之高升,戰爭的緊繃壓抑著陳澄波一家,如此的情況之下,張捷和孩子為求安全只得返回臺灣,陳澄波也在1933年離開了上海。

重返故鄉之際的臺灣畫壇其實稍嫌冷清,年僅25歲的陳植棋在1931年過世造成畫壇巨大衝擊,石川欽一郎也於隔年回到日本。少了這些領導美術發展的大將,一生心繫臺灣的陳澄波當然沒有因此鬆懈,而是更加積極的創作、參展。1934年,他參與了「臺陽美術協會」的成立和「臺陽美展」的籌畫,二者可視為規模足以與官展相比的在野美術團體和展覽;該協會延續20年代末的赤島社,在陳植棋英年早逝後再度凝聚了繪畫界的力量,極具意義。每年春季舉辦的展覽會不僅具嚴謹的審查機制,更巡迴至臺北、臺中、彰化等地,提供了藝術家表現的舞台與民眾接觸藝術的機會。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7. 1934年臺陽美術協會成立大會於臺北的鐵道旅館舉行。坐者右起為鹽月桃甫和井手薰(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陳清汾、立石鐵臣、楊佐三郎;站者右起為李梅樹、顔水龍、陳澄波。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日刊7版,1934.11.13,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同時,持續創作的陳澄波發展出幾個主要題材。對他而言,反覆繪製相近的地點像是磨練畫技的方式,也流露出畫家對此風景的濃厚情感,如過去的嘉義市街、西湖等地,皆為陳澄波創作生涯中具指標性的畫題。1935年,《淡江風景》入選第九回臺展,俯瞰視角下的古樸紅磚房舍,深深地烙印在陳澄波的腦海裡;1937年的《嘉義公園(辨天池)》以綠樹和水池的相互輝映,形構出畫家心目中的理想境地;1941年第四回府展展出的《新樓風景》,結合了建築與自然,呈現清幽祥和的氛圍,宛若創作者在戰火沸騰下覓得的人生淨土。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 8. 陳澄波,《新樓風景》,1941,畫布油彩,91×116.5cm,私人收藏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陳澄波憑藉著對藝術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情與對社會的熱血,度過了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困境和難關。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隨著國民政府來臺,臺灣再一次經歷了政權移轉。曾於上海任教的陳澄波,因能流利地使用北京話,而被推任並投入了協助政府的接收工作。戰後的臺灣並不穩定,他不但當選了嘉義市參議會議員,亦擔任臺灣省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員,希望透過體制內的參與,一步步重建臺灣的社會與藝術環境。未料,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為了與國軍和平談判,陳澄波遭到逮捕;最後,這名偉大的藝術家竟慘遭槍決喪命,享年53歲。

1931年在上海完成的《我的家庭》(圖26),是陳澄波家族畫像作品中唯一的全家福,畫家以俯瞰、多視點的角度,描繪全家人穿著冬衣、圍著圓桌而坐。畫面中從左至右分別是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子陳重光、長女陳紫薇,擺放於桌面上的筆墨、信件、書本、畫冊,以及人物手上所拿的東西如油畫用具、針線、美術圖片、玩具等,象徵性地交代了家族成員們各自的興趣與專長(圖27)。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26:陳澄波,《我的家庭》,1931年,油彩‧畫布,91×116.5cm,私人收藏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1_02012_OCS2_01,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27:1931年3月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月報》(29卷8號)
檔案來源:〈郭双富庋藏〉,識別號T1033_02_0059,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此篇為陳澄波自上海的投稿,文末特別提及:「……近日完成一幅50號的全家福作品,和以
往美麗的畫作不同,這是一件非常深沉的畫作。去年夏天將家人一起帶來[上海]。白天在學
校上課,晚上還要充當家庭教師,實在感到有點困擾。幾乎沒有時間能夠進修法語了。」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考量局勢不穩、日僑身份等因素,陳澄波先將家人送回臺灣,自己也於隔年返臺定居。滯留上海的最後一年、也就是1933年所完成的作品《上海碼頭》(圖28)描繪了上海外灘一帶所見景物,可與畫家自身收藏的上海風景系列明信片相互參照(圖29)。畫面中心為1924年設立的歐戰紀念碑,坐落後方的高樓大廈則是各國銀行、商行、領事館建築。搭配以彩筆點綴的人群,反映出1930年代繁榮熱鬧、異國風情濃厚的上海城市風貌。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28:陳澄波,《上海碼頭》,1933年,油彩‧畫布,38×45.5cm,私人收藏。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1_02032_OCS1_10,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陳澄波作品介紹

圖29:陳澄波收藏之上海外灘風景明信片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82108_PP090_001,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