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 安全 感 心理 學

安全感來自於自信、相信愛、欣賞擁有的。你相信,它就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你問一個女人,她在愛情中最想要的是什麼。你得到最可能的答案並不是愛,而是「安全感」。那些號稱「真正想要的是愛」的人,也多半是因為安全感得到了滿足,進而追求愛情。

「我很沒安全感」就是一句隨時會從女人嘴裡冒出來的話。然而,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真值得說一說。

1 實際上,沒有人不追求安全感,尤其是女人。自從人類「被出生」以後,就感受到了安全感的匱乏。

是的,人類是被出生的。當嬰兒呱呱墜地時,他已經開始學習著想盡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活下來。世界不是子宮,需要自己呼吸、自己咀嚼,甚至自己覓食。

偌大的世界,有著太多的不確定,而他的能力又太有限。在出生之初,他需要有個強大的、懂他的、能滿足他的力量來保護他──母親。這種被保護的感覺就是「安全感」。

● 如果媽媽做得不好,不能無條件地、隨時給予他保護和滿足,那麼,需要的來源就會陷入不穩定,孩子便會產生恐慌,也就是「不安全感」,不確定這個會滿足自己的因素是否能隨時滿足自己。

● 如果當孩子哭著找媽媽時,需求能被滿足,孩子就學會了:透過努力是可以得到的。假如哭了還得不到滿足,那麼人就學會了:其實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甚至會認為自己不值得得到。

那時候的媽媽就是整個世界。人長大後,對世界的印象也就成了──不能絕對保護和滿足自己。

2 缺乏安全感的本質就是「害怕」。害怕自己被拋棄,害怕自己有危險,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滿足,而自己又無力面對這個世界。

當女人長大,媽媽已經不能再給她這樣的滿足。於是,她需要從其他地方獲得:

工作、男人或其他。

然而,無論女人再怎麼要強,在目前的社會現況下,與男人相較始終是弱勢。這就意謂著女人更需要經由他人和環境來滿足。

因此,女人更在意體制內的工作,和「愛我一萬年」的男人。這兩者都可以給她很好的保護。尤其是男人。一個能夠擁有雄厚資產的男人,會給女人物質上的安全感;一個能夠承諾、並且傳遞出承諾的男人,會給女人精神上的安全感。

3 當然,相信這些可以保護到自己的女人,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安全感。其實真正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是不相信這些可以保護到她的。

於是,她在生活中會小心翼翼,會特別在意存錢、囤物,以備不時之需;會用各種方式試探男人,來證明他到底愛不愛她;會透過男人是否會為她買禮物、是否記得她生日等條件,來驗證愛是否還在。她們不相信人和東西一直會在、隨時會有。

她對安全感的過度追求是勞累的、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的;也是孤獨的。她需要時刻保護自己,驗證外界是否能給她安全感,不能把自己全然交出去,不能大方坦然地活著,她必須留下一個心眼來保護自己。

當她驗證失敗,就會仇恨別人,就會離開那個其實愛她的男人,或者自我封閉。因為她「不熱絡,不破碎」、「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她會更加沒安全感,更加不相信他人,更加堅定地認為「只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

實際上,一個再愛她的男人,也禁不起她那些莫名其妙的證明,證明著證明著,男人就累了: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就真的拋棄你。

這就是心理學裡著名的「投射性認同」: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做出反應行為模式。即你不相信他會一直愛你,你最後總能把他變成不愛你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女人,當男人回家晚了或給某個女同事發了訊息,她就緊張不已,問個不停。最後讓男人說出「你再這樣下去,結果只有離婚」。於是又觸動了女人「可能被拋棄」的不安全感的神經。

如果你說男人應該照顧到女人的這種不安全感啊,那你就是太想當然了。對於這類過分追求安全感的女人來說,沒有幾個男人能做到長年累月、每時每秒都那麼有能量,能敏感到像媽媽一樣隨時關注到她的需求。熱戀時或許可以,但一輩子就不可能了。

因此我們說,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女人,最後難以幸福。不僅因為她在工作中會小心翼翼,難以有起色,更因為她在愛情中會草木皆兵,生怕對方離開或不愛自己。

4 真正能帶給我們安全感的,並不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一位如意郎君。即使有一個鐵飯碗,即使那個男人非常愛你,即使你非常相信他,如果你的內心依然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需求需要他們來滿足,你都是危險的。一旦他們表現出不能滿足你的跡象時,你就會啟動所有的挫敗機制:完了,天要塌了。

你需要換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追求,即「從自身獲得」

(1)安全感,首先來自於「自信」

自信是一種感覺,而不是擁有。

一個有技能的人,從來不會擔心、害怕沒工作;一個有魅力獲得愛的人,從來不擔心沒對象這回事。一個懂得伴侶且能夠付出的人,從來不會擔心伴侶拋棄自己或出軌。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自信,相信自己對伴侶的重要性。

這種自信當然不是盲目展現魅力。即使你花枝招展,依然有其他女人比你更嫵媚,你很容易被替代而沒安全感也很正常。

這種自信來自對伴侶的瞭解,沒有人會比你更懂他、更能撫慰他的心,所以他絕不會、也不能離開你。

(2) 這種安全感,也來自「相信愛」

愛雖然會來,也會消失,但愛不是證明來的。即使看到了很多黑暗,依然相信世界上存在愛、存在善良。愛是相信自己正確的付出,必然會得到回報。

(3) 安全感,更來自「敢於欣賞的心」

從來沒有什麼能讓人絕對安全,除了自己。但從來也沒有什麼能讓自己絕對危險,除非自己。安全感就是願意看到好的一面,欣賞擁有的,不計較沒有的。那麼,你擁有的就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幸福。

安全感必定是自己給自己的,自己才是那個最能保護自己的人。

安全感只是一種感覺,你相信,它就在那裡,不曾離去。

作者介紹│叢非從

薩提爾模式心理師,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主要接受薩提爾模式、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培訓,與國內外眾多一線老師學習薩提爾、釋夢、催眠、精神分析、存在─人本等,一系列的心理學理論及技術。

目前,他在北京開設了「北京叢非從心理諮詢工作室」,也是微信公眾號「丛非从(congnotcong)」的主筆。長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開設「薩提爾模式自我成長工作坊」、「OH卡(潛意識直覺卡)探索潛意識工作坊」等課程,無數人從中受益。

  另著有《允許你自己》等多本暢銷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原標題:女人常說的「安全感」,是什麼?)

責任編輯/連珮妤

缺乏 安全 感 心理 學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我們的文化讚美個人主義和自力更生,但人類是一種敏感的群居物種,相處良好的關係讓人精神抖擻,孤獨的人則感到痛苦。有沒有親密的人際關係,對於塑造和定義我們生活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

從佛洛伊德到格式塔,有很多學派在幫助我們了解維繫人際關係,導致關係緊張的因素,但有一種理論對這方面進行了最為細緻的研究,卻有可能是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個。

它就是依戀理論,人們對其解釋和改進人際關係的能力正產生越來越多的共識。

這個理論是50多年前英國心理學家約翰·巴比(John Bowlby)設想出來的,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瑪麗·S·安斯沃思(Mary S. Ainsworth)以科學方法對其進行了驗證。依戀理論現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從老城區的幼兒園到企管培訓課程,很多地方都運用在這個理論。其基本假設是,我們的早期依戀的質量深刻影響了我們的成年階段。心理學、神經科學、社會學和教育領域的專家說,如今人們似乎更依戀智能手機而不是依戀彼此,依戀理論的基本假設在這個時代存在一種特別的反響。

嬰兒一週歲的時候,大腦中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幾乎不可磨滅的對關係的思考模式,父母或其他看護者對待嬰兒的方式塑造了這個思考模式。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嬰兒需要早點弄清楚如何在當前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如果你能安全地依戀某人,那非常好,因為你會覺得,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向某人尋求幫助,而且覺得你也可以幫助別人,」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依戀研究中心(Center for Attachment Research at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聯合主任米裡林·斯蒂爾(Miriam Steele)說。

一項綜合分析表明,40%到50%的嬰兒在這方面的狀況不佳,具有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因為他們的早期經歷不理想(看護者心不在焉、霸道專橫、不上心、不可靠、不在場,或者可能進行了脅迫)。「這樣你就必須努力去爭取獲得安全感,」斯蒂爾說,晚一些時候形成的安全依戀風格,可以幫助你改寫有缺陷的內在運作模式。

鑒於離婚率也是40%至50%,這看上去不像是一個容易的任務。事實上,研究人員說,如果你的依戀模式屬於不安全的類型,你容易被符合你的期望的人吸引,即使他們對你並不好。你可能會在潛意識的驅使下做一些事情,引起不敏感、不可靠或虐待行為,這些是你最熟悉的行為。你也可能會逃離安全的依戀關係,因為這讓你感到陌生。

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家阿米爾·列文(Amir Levine)和《依戀》(Attached)一書的合著者說:「我們的依戀系統優先看到過去發生的事情。這就像是谷歌搜索服務會根據你之前搜索的內容進行自動填充一樣。」《依戀》探索了依戀行為如何影響大腦的神經化學機制。

但是,歷史不一定就會決定命運。新學院和特拉華大學的干預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這些項目幫助少女母親這樣的高危群體改變依戀行為(通常會代代相傳),並建立更安全的關係。另一個稱為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的項目也被證明是有效的,這是一個基於依戀的干預項目,在20個國家有1.9萬名訓練有素的協調員。

這些協議的共同點是促進參與者對自己的依戀風格及其相關破壞行為的認識,訓練他們去平衡關係中的脆弱性和自主性。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依戀心理療法的心理學副教授肯尼思·利維(Kenneth Levy)說,依戀理論「獲得了這麼多的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它的理念和觀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存在很多共鳴。」

事實上,如果你看看經典的依戀風格類型——安全型、不安全焦慮型、不安全迴避型,和不安全紊亂型——很容易看出你和你遇見過的人屬於哪種類型。這種分類來自於對數以千計的嬰兒和幼兒的觀察,他們的看護者離開一會兒,留下他們獨自一人或者是和陌生人待一起,然後看護者再返回,這稱為「陌生情景」的測試。而成年人在遇到壓力的時候如何對待他們喜歡的人,也可以分為這些類型。

安全型的孩子在看護者離開時表現出不安,並在看護者回來時伸出手臂向他們跑去。他們抱住看護者,情緒很快就舒緩下來。類似地,安全型的成年人如果錯過晉陞,或感覺脆弱受傷時,也會向親人尋求安慰和支持。而當親人遇到問題時,他們也樂於提供安慰和支持。

不安全焦慮型的兒童在看護人離開時會感到不安,並且可能在看護人回來的時候走向他們。但是這些孩子的焦慮情緒不容易緩解,這通常是因為過去的一些事情已經證明看護者作為安慰的來源不太可靠。孩子可能會有踢打、弓背等動作,好像在生氣。作為成年人,這種類型傾向於對關係過於沉迷,可能會做出過度戲劇化的事情,以便獲得注意。他們可能會迅速升溫戀情,而不是慢慢發展。

不安全迴避型的孩子在看護者離開時,沒有表現出痛苦(儘管他們的壓力激素和心率可能大大升高),並且在看護者回來時,他們也不會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可能因為他們習慣了被忽略或拒絕,或者可能是父母太多的關注讓他們感到窒息。不安全迴避型成年人容易在親密關係中感到彆扭,離開一段關係的可能性更大,特別是在關係發展順利的時候。他們可能會不回電話,拒絕談論自己的感覺。

最後,不安全紊亂型兒童和成人會用不合邏輯、不穩定的方式來表現焦慮和迴避行為。這通常是兒童遭到看護者威脅或虐待的長期結果。

要確定你的主要依戀風格,可以到臨床醫生那裡進行成人依戀面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或者是填寫自我調查問卷,比如《依戀風格和緊密關係調查問卷》(Attachment Styl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Survey)。但批評者說,該工具的準確性在前一種情況下取決於受訪者的技能和受過的訓練,後一種情況下取決於測試者的自我意識,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你參加的這兩種測試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我們可能也應該把所有類別看成漸變的連續帶,」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蘇達大學關係研究實驗室主任格倫·I·若斯曼(Glenn I. Roisman)說。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一個不安全類別的人,在與安全型的人建立密切關係時可以變得更趨向於安全型,那些安全型的人在與不安全類別的人交往時,也可能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分析教授彼得·方納吉(Peter Fonagy)說:「你需要社交背景來維持安全感。

他說,擁有安全型的依戀風格,重點並不在於成為完美的父母或伴侶,而是在於維持溝通、修復難以避免的裂痕。任何關係都會有日常的磕磕碰碰,方納吉說,「如果自由的交流溝通受到損害,關係也會蒙受損失。」

為何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的源頭,通常是覺得自己不夠自信,不夠有魅力,也就是說——「認為自己沒有資格被愛」的這種思維。 所以沒安全感的人,必須透過對方的各種行動與表示,來確認自己仍然是安全的、不會被拋棄的。 簡單來說,這些焦慮的人,在一段關係中的快樂與否,完全是取決於對方的心情。

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總結一下:不要把所有寄托都放在他人身上,也一定不要想著取悅他人,甚至委曲求全的斟酌別人想法與意圖,這一切並無意義。 每個人最關心的始終是自己,缺乏安全感是普遍存在的;你不需要把它看成一把枷鎖,所以不能急,慢慢調整。 這才是不確定中最重要的“ 確定” ,要記得,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不是嗎?

不安全感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總認為「沒有安全感因為對方曾經做了甚麼事情,或出現了某些類似前任背叛自己的舉動而造成;也因此,自然就會認為,安全感應該要由對方來滿足自己、要由對方給予才對,甚至有些人把「能不能提供安全感」當作一個擇偶的條件。

安全感是甚麼?

當我們感到安心的時候,我們就能獲得被保護、被照顧、威脅解除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