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中國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雙方政府的協調下,中國大陸居民組團或單獨前往台灣旅遊的措施。据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自2008年開放中國大陸旅客來臺旅遊起,至2012年9月止,其已創造新台幣3,844億元的外匯收入,其中團體旅客帶來約2,218億元外匯收入[1]。2019年8月1日起暫停赴台自由行[2],讓來台的陸客銳減並造成旅遊業一定衝擊。[3]

歷程[编辑]

开放过程[编辑]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2005年7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指定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與中國旅遊協會協商中國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2005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將授權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與台灣對應的民間組織進行磋商,並派團前往台灣考察旅遊線路與設施。2006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與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聯合發佈施行《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同年8月17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成立。8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將成立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進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技術磋商。8月27日,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成立。此後,海峽兩岸旅遊民間組織在澳門進行了多次技術磋商。

2008年6月13日,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北京經過協商,達成並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該協議規定中國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在7月18日正式實施。7月4日,兩岸週末包機正式啟動,號稱首發團的旅遊團亦搭乘當日包機啟程[4]。2009年1月17日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增訂中國大陸人民持中國大陸地區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亦得申請來臺觀光,放寬申請資格之認定標準;降低組團人數為5人以上;延長旅客在臺停留期間至15日;調降旅行業保證金額度為100萬元。

2011年6月28日開放自由行初期首批試點城市以北京、上海、廈門3個城市為先期試點,每日來臺申請配額上限500人。第二批試點城市再增加開放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10個城市,並於2012年4月28日啟動,每日來臺申請配額上限由500人調整為1,000人。另2013年4月1日起每日來臺申請配額上限由1,000人調整為2,000人。截至2013年4月20日,計541萬9,503人次來臺觀光,3月份每日平均來臺旅客數為6,020人,開放後單日最高旅客數達11,144人次。經小兩會積極磋商達成共識,並經大兩會2013年3月20日完成換文確認,中國大陸觀光團平均每日來臺配額由4,000人調高為5,000人,自2013年4月1日起生效。[5]2015年3月18日,中國大陸開通台灣個人遊的城市擴大到47個。

旅游形式[编辑]

自2011年6月28日起,中國大陸人民可以持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及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以個人旅遊的方式前往臺灣旅遊。一般而言,只要在計劃範圍內的城市,便可經簡單的簽注手續前往臺灣境內旅遊,期間最多可逗留15天。現時,中國大陸共47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遊(自由行)”身份到臺灣旅遊。自由行中國大陸觀光客總體滿意度較跟團旅遊者高出許多,並且年齡較跟團者更為年輕。

2012年10月10日~10月31日間,交通部觀光局針對「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還快、睡得比賊晚、吃得比豬還差」的传言,對出境之中國大陸觀光團進行抽訪調查,92.17%認為在臺旅遊的感受與流傳說法並不相符。而認為符合的1.98%旅客則表示,其主要偏向為「行程緊湊」,常須「早起出發」,餐食問題則是「口味清淡」及「菜色重覆」。

時有中國大陸遊客觀光生病住院,但因為沒有台灣健保制度賴帳,有高達140萬醫藥費無法償還的案例,部分旅行社不是代墊,就是被醫院追債,旅行社希望中國大陸能推動兩岸旅客保險制度。[6] 故觀光局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來台中國大陸遊客須檢附旅遊傷害保險與突發疾病醫療保險的投保證明,才會核發入台證件。[7]

交流生變[编辑]

2016年11月,為減緩中國大陸旅客來台人數減少所造成之經濟衝擊,觀光局訂定「補助接待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業務受衝擊之旅行業辦理國內旅遊實施要點」。[8]

2019年7月31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发布《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9][10]。

統計数据[编辑]

人數[编辑]

  • 2011年,共計178萬人次。[11]
  • 2012年10月止,已突破200萬人次。[12]
  • 2014年止,已突破300萬人次。[13]
  • 2015年前三季,中國大陸遊客人均消費為232.15美元,已高於日本旅客的221.45美元。[14]

交通事故[编辑]

熱門景點[编辑]

2012年11月8日,交通部觀光局表示,為強化中國大陸觀光團在臺旅遊品質,觀光局將持續加強「熱門景點」分流管制、遊覽車工時管控、團餐品質與「合理行程」的審核管控,另推動旅遊團體入住星級旅館等措施[15]。根据2015年十一長假期间中國大陸旅客在臺灣移動情況分析,中國大陸遊客最常去的十大景點分別是西門町、墾丁、日月潭、台北101、野柳、士林夜市、太魯閣、阿里山、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九份[16]。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4. 台北一○一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参见[编辑]

  • 台灣旅遊
  • 中國大陸學生赴臺灣就讀
  • 中国大陆赴台游客事故列表

参考文献[编辑]

  1. ^ 自由行日均將破千 擬擴名額 台灣經貿網(旺報)NOV-15-2012. [201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2. ^ 繆宗翰. 中國:鑑於兩岸關係 8/1起停發赴台自由行簽證. 中央通訊社. 2019-07-31 [202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3. ^ 聯合新聞網. 陸客停止來台滿2年! 網列「1好1壞」喊有感:其實差很多. 聯合線上公司. 2021-08-06 [202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4. ^ 新聞資料: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進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華網,2008年7月3日。
  5.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
  6. ^ 陸客百萬「醫藥呆帳」 觀光局成討債公司. 台北: TVBS. 2012-07-15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中文(臺灣)).
  7. ^ 陳如嬌. 10月1日起 來台的陸客需投保平保險. 蘋果日報.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8. ^ 政院公布擴大國內旅遊措施 協助陸團業者轉型. 新聞傳播處. 2016-11-04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3) (中文).
  9. ^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9-07-31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10. ^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移民管理局. 2019-07-31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1. ^ 近十年來臺主要客源國旅客成長趨勢圖 觀光統計圖表/觀光局 OCT-30-2012. [201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12. ^ 101(2012)年10月來臺旅客人數-按性別及來臺目的 OCT-2012. [201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13. ^ 近十年來台主要客源國旅客成長趨勢 DEC-2015. [201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14. ^ 最新統計 陸客來台人均消費首度贏日本.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15. ^ 陸客順口溜與實際感受大不同. 交通部觀光局. 2012-11-08 [201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6. ^ 陸客遊台最愛景點 大數據揭祕. 聯合新聞網.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外部連結[编辑]

  •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内地
    • 香港
    • 澳門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中華民國
  • 臺灣地區
    • 臺灣
    • 澎湖
    • 金門
    • 馬祖

概述

  • 臺灣問題
  • 臺灣海峽現狀
  • 臺灣與福建關係
  • 臺灣與香港關係
  • 臺灣與澳門關係
  •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關係

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政黨

  • 中国共产党
  • 民主党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 其他政黨

中華民國

  • 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 國家統一委員會
  • 大陸委員會
  • 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大陸事務部
  • 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事務部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民主進步黨
  • 臺灣民眾黨
  • 時代力量
  • 其他政黨
    • 列表

術語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 一中兩國
  • 一中兩憲
  • 一中三憲
  • 一中共表
  • 一中各表
  • 一中同表
  • 一五新觀點
  • 一国两制
  • 一国两区
  • 一国两府
  • 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 一國良制
  • 一纲四目
  • 兩岸一中
  • 兩岸共同議會
  • 兩岸和平協議
  • 三个可以谈
  •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 九二共識
  • 中國臺灣
  • 中國臺北
  • 中華臺北
  • 中華北京
  • 各表一中
  • 憲法一中
  • 大一中架構
  • 去臺灣化
  • 反攻大陸
  • 殺朱拔毛
  • 漢賊不兩立
  • 終極統一
  • 統派
    • 臺灣親中共派
  • 统战团
  • 葉九條
  • 邓六条
  • 江八点
  • 胡四点
  • 胡六点
  • 习五条
  • 解放臺灣

两个中国
一中一臺
臺灣獨立

  • 一個原則、三個堅持、五個反對
  • 一邊一國
  • 兩國一制
  • 四不一沒有
  • 四個堅持
  • 四要一没有
  • 四階段論
  • 九六共識
  • 中國分裂論
  •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 中華民國在臺灣
  • 中華民國是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中華民國軍事占領臺灣論
  • 去中國化
  • 臺灣主體性
  • 臺灣價值
  • 臺灣共和國
  • 臺灣共識
  • 臺灣地位未定論
  • 臺灣本土化
  • 臺灣民族主義
  • 臺灣正名
  • 天然獨
  • 法理臺獨
  • 獨派
  • 獨臺
  • 華獨
  • 憲法各表
  •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其他

  • 協防臺灣
    • 美國
    • 日本
  • 棄臺論
  • 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 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名單

歷史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史

海峽兩岸關係 · 臺灣問題 · 臺海現狀

1949年前

  • 澎湖寨巡检司
  • 澎湖之战
  • 崇禎明荷海戰
  • 鄭荷之戰
  • 丁未漂人事件
  • 康熙平定台灣
    • 澎湖海戰
    • 渡臺禁令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福建臺灣省
  • 马关条约
  • 厦门事件
  • 开罗宣言
  • 臺灣光復

1949-1979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 臺灣海峽危機
  • 金门战役
  • 舟山战役
    • 登步岛战役
    • 舟山撤退
  • 台海空战
    • 上海空战
    • 1958年空战
  • 第一次東山島戰役
  • 大擔島戰役
  • 南日島戰役
  • 湄州岛战斗
  • 第二次東山島戰役
  • 陶普斯號事件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臺灣海峽危機
  • 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九三砲戰)
  • 一江山岛战役
  • 1·20福州大轟炸
  • 大陳島撤退
    • 金剛計劃
  • 台山列島海戰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洪進山事件
  • 7·21馬祖空戰
  • 閩江口海戰
  • 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金门炮战)
  • 九二海戰
  • 1958年台海空戰
    • 九二四空戰
    • 雙十馬祖空戰
  • 台海心戰
  • 六一九砲戰
  • 湄公河戰役
  • 周鸿庆事件
  • 马晴山事件
  • 國光計劃
    • 东引海战
    • 東山海戰
    • 崇武以东海战
  • 吳文獻事件
  • 臺灣海峽中線
  • 关闭政策
    • 打通南北航线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臺湾海峡复航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1979-1996

  • 告台湾同胞书
  • 三不政策
  • 六二七事件
  • 中华航空334号班机劫机事件
  • 三七事件
  • 開放兩岸探親
  • 閩平漁事件
  • 金门协议
  • 闽狮渔事件
  • 九二香港會談
  • 汪辜会谈
  • 千岛湖事件

1996-2008

  • 戒急用忍
  • 小三通
  • 第三次臺灣海峽危機(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 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
  • 兩岸定期航線

2008-2016

  • 活路外交
  •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
    • 野草莓運動
  •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 陆客赴臺
  • 陆生赴臺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小三通
  • 大三通
  • 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 服貿協議
    • 太陽花學運
  • 习连会
  • 陳雲林訪臺爭議與衝突
  • 张王会谈
  • 張志軍訪臺爭議與衝突
  • 貨貿協議
  • M503航路事件
  • 习朱会
  • 习马会
  • 周子瑜国旗事件
  • 羅志祥國族事件

2016至今

  • 臺灣詐騙犯遣返案
  • 雄三誤射
  • 桃園火燒車案
  • 退將赴陸
  • 周泓旭案
  • 李明哲事件
  • 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
  • 习洪会
  • 解放軍對臺飛彈
  • 解放軍機艦繞臺
  • 反紅媒遊行
  • 中國大陸抵制金馬獎
  • 陸客赴臺自由行停簽
  • 武漢返臺包機事件
  • 李孟居事件
  • 2019年解放軍軍機越線
  • 2020年解放军台海演练
  • 黄郁婷队服事件
  • 2021年所羅門群島騷亂
  • 2022年美国教堂台裔枪击案
  • 佩洛西访台
    • 反應與影響
    • 解放军环台军演

台灣海峽 · 臺灣地區

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
  •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
  • 《反分裂國家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 《「臺獨」頑固分子清單》
  • 《「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
  •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憲法》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國家統一綱領》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 《反渗透法》
  • 《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
  • 《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

海峽兩岸

  • 《金門協議》
  •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 《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美國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美國國會所認可通過之臺灣相關重要文件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基於《美國憲法》之三權分立政府權限

  • 舊金山和約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臺灣關係法
  • 六項保證
  • 臺灣安全加強法案
  • 台灣旅行法
  •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
  • 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
  • 台灣保證法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其他

  • 《马关条约》
  • 《开罗宣言》
  • 《波茨坦公告》
  • 《降伏文書》
  • 《聯合國安理會第87號決議》
  • 《聯合國大會第505號決議》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 《中日和約》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臺灣海峽通道
  • 金厦跨海大桥
  • 國道
    • 228
    • 319
  • 高速公路
    • 北京-臺北
  • 高速鐵路
    • 北京-臺北
    • 昆明-臺北
    • 北京-香港(合肥-臺北)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分類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共享資源
  • 民國幾年政府原則同意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
    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