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咖啡酸

而說起瓜地馬拉,我們也常常可以聯想到其歷史悠久的瑪雅文明,可惜的是十六世紀瓜地馬拉淪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大量的瑪雅文化被摧毀。1821年中美洲宣布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並成立了中美洲聯盟臨時政府。1838年,瓜地馬拉從該聯盟中獨立出來。

雖說是獨立了,但依舊動盪不安,受長期內戰影響,瓜地馬拉工業基礎薄弱,經濟長期停滯,所以瓜地馬拉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全國一半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巴西的咖啡熱也讓包括瓜地馬拉在內的一眾中美洲國家開始以咖啡作為經濟作物。咖啡與香蕉、棉花、糖等為該國的主要出口農作物。

瓜地馬拉咖啡酸
19世紀40年代,瓜地馬拉出口主要本依靠胭脂蟲——一種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染色蟲,曬乾後成明亮紅色,在當時歐洲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市場。但但是掌權者擔心過度依賴出口,故想發展多元化農業,實現自給自足,除了咖啡之外,還鼓勵種植蔗糖和棉花。顯然擔心是有必要的,因為1856年歐洲人發明了複合苯胺燃料,胭脂蟲被淘汰不再走俏。

瓜地馬拉要想大力發展咖啡,離不開天時與地利。瓜地馬拉北邊是墨西哥,東北是伯利茲,東南則與洪都拉斯以及薩爾瓦多接壤,整個國家國土面積不大,但卻有多處種植著咖啡。

瓜地馬拉從整體而言地處熱帶,境內多火山,北部及東部沿海平原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山地屬亞熱帶氣候,一年分乾濕兩季,5到10月為濕季,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東北部年降水量2,000到3,000毫米,南部為500到1,000毫米。

瓜地馬拉咖啡酸
這裡不得不提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翻譯自Asociación Nacional del Café,簡稱為Anacafé,所以也有人譯作安娜咖啡協會,該協會成立於1960,代表瓜地馬拉的所有咖啡生產者。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由國際咖啡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的先驅成立,延續1928年瓜地馬拉中央政府成立之中央咖啡處(La Oficina Central del Café)的咖啡產量集中統計工作。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將瓜地馬拉種植咖啡的地方劃分為八大產區,其中包括安提瓜、薇薇特南果、科班、阿提特蘭湖、法拉罕高原、聖馬可火山、阿卡特南果以及新東方,其中五個為典型的火山地質產區。

瓜地馬拉咖啡酸
剛剛提到瓜地馬拉地理面貌得天獨厚,包山包海,坐擁熱帶雨林、火山地質、高原縱谷以及多變多元的微型氣候,所以韓懷宗先生在其《世界咖啡學》中寫瓜地馬拉的時候,採用“高地火山雨林之味”作為瓜地馬拉篇章的副標題。
瓜地馬拉咖啡產區
安提瓜

Antigua

安提瓜作為瓜地馬拉最著名的其中一個產區,海拔介於1500到1700米,豐富的火山土壤、低濕度、充足的陽光和涼爽的夜晚是其特點。

安提瓜產區被三座火山環繞,分別是阿瓜Agua,富埃戈Fuego,以及阿卡特南戈Acatenango。每隔一段時間,瓜地馬拉三座活火山之一的富埃戈火山就會為安提瓜的土壤增添一層富含礦物質的火山灰。

瓜地馬拉咖啡酸
造成的結果是安提瓜產區的土壤中富含大量的火山輕石,這些輕石質量輕而細孔多,更能鎖住土壤中的水分,反而彌補了安提瓜產區降雨量低的劣勢。同時在安提瓜產區,樹蔭特別濃密,這就保護了咖啡樹免受該地區偶爾的霜凍。

肥沃的土地、火山土壤、優良的種植條件造就了安提瓜產區的咖啡。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形容該地區咖啡多帶有優雅以及平衡的口感,香氣濃郁,口感香甜。

阿卡特南戈山

Acatenango Villey

阿卡特南戈山谷產區就在安提瓜的隔壁,山谷氣勢磅礴,咖啡產區沿著火山山谷栽種,而山谷能保留住溫濕的空氣,再加上晝夜溫差,使得該地十分適合種植咖啡果實。
瓜地馬拉咖啡酸
柯班雨林

Rainforest Coban

柯班雨林產區雨量十分之大,海拔介於1300到1500米之間,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涼爽,土壤含有石灰質及黏土,採收後的處理往往影響到本區咖啡品質,但只要處理得好,風味就會很飽滿迷人。
瓜地馬拉咖啡酸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形容該產區風味:獨特的新鮮水果調性,精緻平衡的口感,香氣怡人。除此之外,業內人也會形容該產區咖啡口感好,伴有巧克力和熱帶水果的風味。
聖馬可士火山

Volcanic San Marco

聖馬可士火山產區海拔最低不低於1400米,最高可達1800米,是瓜地馬拉八個咖啡產區中最溫暖的產區,也是降雨量最大的產區,雨季也比其他產區來的更早一些,雨後咖啡樹密集開花結果。

雖說雨量充足給咖啡生長提供優良條件,但也伴隨著挑戰——不可測或者說不合時宜的降雨,是咖啡豆干燥處理時不小的難題,要有足夠長的日曬乾燥時間在聖馬可士火山產區往往需要運氣,因此導致該咖啡產區咖啡水平起伏很大,品質總不及安提瓜產區穩定。

當然,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關於陽光照曬時間短的問題像玻利維亞部分產地也有,如今可行的做法多是先將部分咖啡豆或者果實放在陽光下進行一段時間的預乾燥,再將咖啡豆或者果實放進烘乾機進行乾燥,從而減少干燥時間,降低對天氣的依賴程度。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將該產區咖啡形容為精緻花香的口感和香氣,明顯的酸度,優秀的醇度。

阿蒂特蘭湖

Traditional Atitlan

阿蒂特蘭湖產區,也有人翻譯做阿提特蘭湖,除了是瓜地馬拉其中一個咖啡產區,本身也是瓜地馬拉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瓜地馬拉咖啡酸
瓜地馬拉的阿蒂特蘭湖由火山噴發形成,是中美洲最深的湖泊,本身也被三座火山包圍,分別是阿蒂特蘭火山(Volcán Atitlán)、聖佩德羅火山(Volcán San Pedro)以及托利曼火山(Volcán Tolimán)。
瓜地馬拉咖啡酸
阿蒂特蘭湖周邊散落了許多小鎮以及社區,許多村莊仍然流行著瑪雅文化,除此之外還融合了不少嬉皮士文化,在熱門點之一的聖馬可士小鎮的中心就張貼著各種各樣的瑜伽、冥想等海報。

言歸正傳,阿蒂特蘭湖由三座火山環繞,那麼阿蒂特蘭湖咖啡產區百分之90的咖啡樹則主要種植在面向湖泊的三座火山的斜坡上。咖啡種植海拔介於1500米到1750米左右。

受三座火山的影響,阿蒂特蘭湖產區在瓜地馬拉五個火山地質咖啡產區中,土壤有機物質最為豐富,種植在該產區的咖啡樹容易吸收到土壤中的硫化物、鎂、鉀等礦物質。

韓懷宗先生在《世界咖啡學》中描述該產區生產的咖啡酸度較為溫和,帶有明亮的橘皮香,醇厚度佳。而瓜地馬拉咖啡協會也描述了相似的味道特徵——明亮的柑橘酸質,以及帶有飽滿的醇厚度。

薇薇高原

Highland Huehue

薇薇高原,也有人稱該產地為薇薇特南果、韋韋特南戈,該產地是瓜地馬拉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海拔最高可達2000米,也是瓜地馬拉三個非火山產區的其中一個,好在有來自墨西哥特萬特佩克平原Tehuantepec的干燥熱風吹往這裡,使得該產區高而不寒,不至於霜凍,讓此地得以在高海拔種植咖啡樹。
瓜地馬拉咖啡酸
除此之外,薇薇高原產地多溪流且交織,為該產區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既可以用作灌溉,也可以提供給水洗處理廠。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形容該產區咖啡為精緻而強烈的酸度、濃郁的醇厚度、以及精緻的紅酒調性。
瓜地馬拉咖啡酸
不得不提,韓懷宗在《世界咖啡學》中描述薇薇高原產地的咖啡帶有極高的、活潑明亮的果酸味,可以說是瓜地馬拉之最。
法拉漢尼斯平原

Fraijanes Plateau

法拉漢尼斯平原屬於火山產區,不僅海拔高,最高可達1800米,土壤內還含有豐富的浮石,這些浮石/輕石來自附近包圍著的火山,帕卡亞火山是瓜地馬拉噴發的三座火山中最活躍的一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為該地區提供少量的火山灰沉積,為土壤提供重要的礦物質,最近一次噴發是2010年。

法拉漢尼斯平原整體土質接近安提瓜產區,不過雨季旱季分明,旱季陽光充足,不似聖馬可士火山產區般有難乾燥的問題困擾。

法拉漢尼斯平原產區的咖啡風味屬於均衡性,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形容該產區咖啡為明亮持久的酸度,芳香且帶有明顯的醇厚度。

新東方

New Oriente

新東方產區位於瓜地馬拉東邊,靠近洪都拉斯,該產區本是瓜地馬拉最貧窮、最偏僻的地區之一,咖啡種植起步也比較晚,主要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咖啡需求大,山區農民逐漸重視,開始投入生產。

新東方產區氣候類似科班產區的雨林氣候,但雨量和濕度稍弱於後者。往前追溯,新東方產區本身也是擁有瓜地馬拉火山地質的一個產區,但如今火山不再活動,火山灰土質逐步轉換成變質岩,咖啡也多帶有明顯的巧克力以及煙熏的味道。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形容該產區咖啡口感均衡、飽滿的醇厚度以及帶有巧克力味。 

以上是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劃分的八個咖啡產區,也多虧了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的努力,我們也一直遵循著這一套產區分類來劃分瓜地馬拉咖啡,不過有關注卓越杯Cup of Excellence的從業者或許會發現,CoE並不依照這個八個產區來劃分,而是採用瓜地馬拉行政區劃來劃分咖啡產地。

2022年瓜地馬拉卓越杯

瓜地馬拉咖啡酸
6月CoE公佈了2022年瓜地馬拉卓越杯排名結果,今天總共有30支咖啡豆杯測分數超過87分,前三名均超過90分。
瓜地馬拉咖啡酸
今年冠軍El Morito,官方標示來自哈拉帕Jalapa,而亞軍El Injerto I,季軍Rosma均來自薇薇特南果/韋韋特南戈 Huehuetenango,需要再次重申,這裡雖然名字與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劃分的產區名字相同,但表達範圍並不一致。
瓜地馬拉咖啡酸
除了哈拉帕,薇薇特南果之外,2022年瓜地馬拉CoE前三十名中,還有來自奇馬爾特南戈Chimaltenango,聖羅莎Santa Rosa ,薩卡特佩克斯Sacatepequez等,逼著原本習慣於八大產地劃分體系的老師傅也要花時間比對了解。

為什麼有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的八大產地不用,而是採用行政劃分呢,本人能力有限,真實的實際的原因尚不可知,但這麼做確有好處。

其一是可以更加細緻地劃分咖啡產區,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劃分的產區共有八個,而瓜地馬拉行政劃分已然分到了22個省,雖然瓜地馬拉並不是所有省份地區都有種植生產咖啡,但官方細緻統一的行政劃分不更能理清楚產地信息嗎。

許寶霖先生在《尋豆師》中描述到,瓜地馬拉八大咖啡產區能深入人心,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功不可沒,但咖啡協會提供的八大產區資料只能算入門級別,各區名氣不一,名氣和基本資料只是提供給參考而已。“真正的杯測老手會極力避免被含糊不清的名產區與莊園知名度牽著鼻子走。”

其二是減少“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我在了解咖啡產地的時候,不免在想,所謂的咖啡產區,其實是產地依照咖啡風味或者某種屬性劃分的種植區域,就好像前文中說到的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出於營銷,將瓜地馬拉劃分出八個不同的咖啡產區,雖然是劃分出來了,但是否真的像行政劃分般嚴謹?

假如仔細觀察瓜地馬拉咖啡協會劃分的八大咖啡產區,其中阿卡特南果產區與安提瓜產區其實是非常接近的,難免會有不道德的做法,將名氣低的豆子運到名聲大的產區,以該產區名字來抬高售價,或者直接假冒。

瓜地馬拉以安提瓜產區名氣最大,詹姆斯霍夫曼在《世界咖啡地圖》中提到,上個世紀市場濫用安提瓜這個名字,使該產區咖啡貶值,雖然2000年成立了法定產區,阻止了其他產地直接冒認安提瓜咖啡的欺詐行為,但卻無法阻止商人買其他產地咖啡果實運到安提瓜產地進行處理的另外一種欺詐行為。

其三,我認為採用更細緻的產區劃分也給發展更多的產地品牌提供契機。舉個例子,2020年TOH水洗組冠軍產自埃塞俄比亞Uraga產區,本身是古吉Guji的一個子產區,可是名氣不大,同時地理位置又靠近耶加雪啡,所以一直以來是掛著耶加雪啡的名字進行售賣,20年的奪冠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了Uraga產區。

同時,許寶霖先生在《尋豆師》中也提到,好產區不等同於好風味,八大產區體系中,即便是同一個產區,越過一個山頭,咖啡風味也可能發生很大改變。

瓜地馬拉的咖啡品種 

了解瓜地馬拉的產地是讓我們知道瓜地馬拉的咖啡種在哪,接著便是要了解種什麼,那便是咖啡的品種。

瓜地馬拉主要種植著鐵皮卡、波旁、卡杜拉以及卡杜艾等品種,同時也有瑰夏、帕卡馬拉等,品種多元化。不過,瓜地馬拉也和其他美洲咖啡產國一樣,主要以卡杜拉、卡杜艾等波旁系品種為主。 

瓜地馬拉咖啡酸
瓜地馬拉產地早期比較追崇波旁種,以波旁為尊,翻查卓越杯記錄,2005年之前幾乎都是波旁品種攬下冠軍,但隔壁薩爾瓦多的帕卡馬拉品種開始發力,不得不引起瓜地馬拉部分莊園注意,2007年的卓越杯帕卡馬拉擊敗波旁品種開始在瓜地馬拉揚名。
瓜地馬拉咖啡酸
2008年到2010年瓜地馬拉茵赫特莊園El Injerto以帕卡馬拉連奪三年卓越杯桂冠。帕卡馬拉的潛力不容小覷,所以韓懷宗先生在《精品咖啡學》上冊寫瓜地馬拉篇章的時候用“巨怪連年咬傷波旁”作為副標題。

雖然說帕卡馬拉潛力不俗,但是近年來瑰夏品種依然佔據瓜地馬拉卓越杯的大部分席位。2022年瓜地馬拉卓越杯結果中,瑰夏佔21支,帕卡馬拉佔6支,剩餘的三支分別是波旁,卡杜拉以及象豆。

瓜地馬拉的處理法 

除了咖啡的品種之外,咖啡處理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一個重要因素。美洲咖啡產國基本以水洗處理法為主,像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等,瓜地馬拉也不例外,水洗處理法的處理步驟是什麼?

瓜地馬拉咖啡酸
咖啡果實被採摘後會被馬上送去水洗處理廠進行處理,咖啡果實會被放在水流上進行浮選,目的是為了挑選密度足夠的咖啡果實,一般生長周期不長的果實,密度不足,在浮選的階段就會漂浮在水面上,而密度足夠的咖啡果實則會沉在水流之下,隨著水流流向下一個目的地。
瓜地馬拉咖啡酸
接著咖啡果實會用機器去除果皮以及果肉,將帶有果膠的咖啡豆放置進發酵池中進行發酵,利用發酵分解果膠層。發酵完成的咖啡豆會用清水進行清洗,洗去分解下來的果膠層以及多餘的果肉。
瓜地馬拉咖啡酸
清洗後的咖啡豆會被送去日曬場進行晾曬乾燥。與日曬處理法保留完整果肉進行乾燥不同,水洗法去除了果肉果膠層進行乾燥的做法大大減少了含水量,也就意味著所需的干燥時間更短、產生瑕疵味道的機會更少。水洗處理法也成為了美洲咖啡產國生產大量高品質咖啡豆最合適的處理法。
瓜地馬拉咖啡酸
水洗處理法與日曬處理相比會讓咖啡帶有更多的酸味調性,也讓咖啡整體喝起來更加干淨。

2022年瓜地馬拉卓越杯結果中,30支咖啡豆裡,有16支是水洗處理法,前三名均為水洗處理法。剩下的14支為日曬處理以及少量蜜處理的總和。

瓜地馬拉的產地之味?

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之下,我們重視咖啡的產地信息,重視咖啡的產地之味,可瓜地馬拉的產地之味是怎麼樣的呢?

今年我在和一個朋友討論的時候,談到“什麼樣的味道最能代表一個咖啡產地”,思前想後,只能推薦說“入門找平均”。

這就好像我們讀書上學的時候,要了解一個班的整體水平,看頭部或者尾部都沒辦法代表整個班的水平,卓越杯CoE獲獎批次能代表瓜地馬拉咖啡的水平嗎?能但也不能,只能說是瓜地馬拉有這樣的潛力產出這般優秀水平的咖啡豆,但並不代表瓜地馬拉都是這樣的咖啡豆。

瓜地馬拉咖啡酸
我以為,入門先從產區的平均水平或者最常見的咖啡豆開始認識。瓜地馬拉最具代表的產區,莫過於盛名已久的八大產區中的安提瓜,從安提瓜開始認識瓜地馬拉的產區之味是非常推薦的,除了安提瓜之外,薇薇特南果或者說薇薇高原產區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品種是選擇主要的波旁,卡杜拉,卡杜艾,處理法是瓜地馬拉主要的水洗處理方式,便能得出入門級的瓜地馬拉咖啡,同時應該是非常容易找到,因為是最基礎最基礎的咖啡豆,例如瓜地馬拉安提瓜產區產的花神。

瓜地馬拉咖啡酸
柑橘,堅果調性是非常經典的美洲咖啡豆調性,水洗處理賦予乾淨的醇厚度以及更高的酸度,波旁,卡杜拉卡杜艾等品種是堅果以及醣類甜香的潛力來源,安提瓜產區的火山土壤帶來了這支咖啡最經典的煙草尾韻,增加了層次感。
瓜地馬拉咖啡酸
瓜地馬拉眾多微型氣候再加上品種因素,各類處理法的影響,還有種植者的種植水平等,咖啡的味道會越來越多元化。

常見的花神可以讓我們對瓜地馬拉的產地之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就好像一個班集體一樣,不能只看平均分,同時也要了解每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當我們通過最常見的,平均水平的咖啡豆有了一定了解之後,也就可以按照個人喜好不斷探索不同的咖啡之味。

像今年瓜地馬拉CoE中已經給出了幾個比較人氣的組合,一個是水洗處理的瑰夏,一個是日曬處理的瑰夏,亦或者是水洗處理的帕卡馬拉,不一定非要喝競標批次,可以按照這幾個組合找瓜地馬拉的平替來試一下,當然有能力也可以試一下競標批次,一個是卓越杯CoE批次,以及CoE的國家優勝批次,另一個是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組織的One of kind競標。

瓜地馬拉咖啡酸
瓜地馬拉咖啡酸
最後表達兩個觀點共勉,一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也是需要去喝才知道瓜地馬拉的咖啡是什麼味道。

二是“具體豆子具體分析”,我並不認為真的會有一支豆子能扛得起“代表瓜地馬拉產地之味”的壓力,花神這支咖啡豆我只能說是幫助我們了解瓜地馬拉安提瓜味道的大致輪廓。試問一下,安提瓜都是像花神咖啡的風味調性嗎?不一定。花神咖啡的調性能概括安提瓜咖啡的風味調性嗎?也不一定。

韓懷宗先生在《尋豆師》中寫道“(官方)產區信息標示的風味與該區的實際味道往往有落差,導致杯測師對風味描述更趨保守,僅願意概述,結果讓很多區域的風味描述看起來都差不多,反而無法詮釋瓜地馬拉咖啡豐富的地域之味。”也警示了我們要更全面、更辯證地認識各支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