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內視鏡價錢

  • 最新消息
  • 醫療新聞
  • 防疫公告

醫療新聞

  • 2018年03月15日
  • 蘋果日報 記者 鄭綿綿

20180314 腸檢查用吞的?膠囊內視鏡無痛更方便

腸檢查用吞的?膠囊內視鏡無痛更方便

出版時間:2018/03/14 15:42

膠囊內視鏡價錢

現代人飲食習慣差,易增加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腫瘤的機率,增加腸道不適(示意圖片)。資料照片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愈來愈差,不管是刺激性飲食的攝取增加,或不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跟工作壓力型態,都容易增加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腫瘤的機率。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黃天佑 表示,門診近期收治的一名51歲的婦人,本身沒有任何疾病,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最近因為解大量鮮血便4天,緊急送醫急診,就醫時已呈現嚴重貧血現象,經過緊急輸血仍未有起色,並持續解出大量鮮血便,於是在3天內做了胃鏡,大腸鏡和電腦斷層血管攝影,但都沒有找到出血的原因,且仍持續嚴重出血。之後採取膠囊內視鏡檢查,才發現其出血點為一般胃鏡和大腸鏡所無法檢查的「小腸出血」;經過治療後才終於止血,解除危機。目前這項膠囊內視鏡檢查已於3月正式通過健保給付。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黃天佑表示,一般小腸鏡檢查,分成由嘴巴進去和由肛門進去,只能各看一半的小腸,由於膠囊內視鏡已經定位完整,所以知道出血為小腸後段,就可直接以小腸鏡從肛門進去,省去再用小腸鏡從嘴巴進入檢查,節省了一半的時間和病人承受麻醉的風險,這名婦人順利止血之後,再也沒有解出鮮血便,其血紅素也穩定,在止血的2天後順利出院。

 膠囊內視鏡大小約是10元硬幣一般大,與開水吞服後,佩戴接收器即可離開醫院,甚至若體力許可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也不受干擾,不影響日常生活;內建的攝影機會依照腸胃蠕動速度持續拍照8~15小時,並在1天內隨糞便排出,隔天再返院回收即可,由醫師判讀資料,找到確切的問題,並安排進一步檢查。

 黃天佑醫師表示,小腸出血約占消化道出血的5%,由於一般檢查如胃鏡和大腸鏡無法檢查小腸,而電腦斷層和血管攝影的診斷率也不高,因此膠囊內視鏡可以準確地找出出血原因和定位,對於後續的處理可以更加精準和快速。若不是一般的小腸出血而是小腸腫瘤,膠囊內視鏡更可以因為定位給外科醫師提供參考,使傳統的剖腹探查手術因知道定位位置,有望利用微創腹腔鏡手術執行,為病患一大福音。

 肝膽胃腸科醫師黃天佑表示,傳統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在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食道、胃、和十二指腸前段這些部位,但是小腸病灶的診斷就困難許多,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上的死角。而膠囊內視鏡恰好可以檢查這一部份,小腸出血、發炎、潰瘍、癌症等小腸疾病都可以檢查清楚。而且,小腸長達6公尺,佔消化道總長度60~70%,雖小腸出現腫瘤或出血的機率小於5%,但一般胃鏡或大腸鏡的長度無法檢查到小腸,即便是最新的氣囊式小腸鏡技術,也只能看到小腸前後各3分之1,並且需要全身麻醉,甚至高風險患者還需要插管才能進行檢查,對高齡或心、肝、腎不好的患者,負擔極大,且檢查難度極高,相當考驗醫師技術。

 黃天佑醫師表示,而在洗腎或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常併有腸胃道出血的問題,心血管疾病或中風患者服用的抗凝血劑,也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這些族群本身就是容易出血的族群,同時也是施行傳統小腸鏡風險最高的一個族群。因此若有黑便、長期腹痛、吃不下、吃不好、體重減輕等症狀,懷疑是小腸出血或小腸腫瘤,或者偶爾有腸胃道大出血,以及有大腸癌、胃癌等家族病史的人,建議可以先做胃鏡或腸鏡檢查,若找不到造成不適的原因,身體較虛弱者,或不想進行會有不適感覺得胃鏡和大腸鏡的人,就可考慮做膠囊內視鏡檢查, 可以更加舒適和更加全面的檢測。(鄭綿綿/台北報導)

膠囊內視鏡小檔案

1、優點:透過吞服藥丸方式,無痛、無侵襲性,檢查過程易施行,敏感度高,影像清晰,為一拋棄式膠囊,不怕交叉感染。
2、缺點:無法切片、切除,在腸胃道有狹窄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腸胃道阻塞, 因此檢查前需跟醫師討論。
3、適應症:最主要適用於診斷小腸病變、腸胃道出血患者, 作為定位使用。
4、禁忌症:若有腸阻塞、腸道狹窄、孕婦及配戴心臟節律器者不建議使用。
5、費用:
     健保—若胃鏡及大腸鏡皆沒有發現病灶,且血管攝影及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皆無法找到出血點時,可健保給付。
     自費—不敢做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的人即可考慮,費用約5萬元左右。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黃天佑/提供)

膠囊內視鏡價錢
(圖左)為小腸內正常狀況,(圖右)為透過膠囊內視鏡拍下的小腸出血照片。亞東醫院提供
膠囊內視鏡價錢
傳統內視鏡與膠囊內視鏡比較。亞東醫院提供
膠囊內視鏡價錢
膠囊內視鏡大小約是10元硬幣大小,與開水吞服後,佩戴接收器即可使用。亞東醫院提供

大腸癌篩檢中,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糞便潛血檢查和傳統大腸鏡以外,也出現了一個新面孔——膠囊內視鏡。其實膠囊內視鏡早就在使用了,但過去我們比較常用它協助診斷小腸出血,如今我們把同樣的工具拿來找大腸息肉和大腸癌變。

目前最新一代的膠囊內視鏡大小約 2.5 公分,其實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大一些。

膠囊內視鏡價錢

膠囊內視鏡內建電池,像我們吞下肚的食物一樣,在胃腸道中隨著蠕動而前進;它了不起的在於會偵測移動的狀況;當它感受到移動時,就會快速拍照,但靜止不動時,拍照的速率就會降下來而節省電力;所以雖然個人腸胃蠕動快慢不同,但在八小時的有效電力範圍,它能順利通過大腸,拍下所有必要的照片,經由無線電波自動上傳,然後隨糞便排出。

成也膠囊,敗也膠囊

膠囊內視鏡最受青睞的地方是它檢查的過程毫無痛苦,在檢查過程中也可以做自己的事不受影響;不像傳統大腸鏡可能會需要麻醉,也不像虛擬大腸鏡(由電腦斷層重組)具有放射線,偵測中等大小以上息肉(> 0.6 cm)準確率也達 90 % 左右,也算不錯。既然如此,膠囊內視鏡為何還沒有變成主流的檢查工具?

膠囊內視鏡價錢

膠囊內視鏡最大的缺點是看得到吃不到;相對於傳統大腸鏡能在發現息肉當下切除,膠囊即使發現較大的息肉,仍然要擇期安排大腸鏡息肉切除,避免進展為癌變。

膠囊內視鏡一樣要清腸,而且為了維持良好的診斷率,對於清腸要求只有更高;有人以為吞膠囊就不需要喝瀉劑清腸,其實是錯誤的。

膠囊內視鏡很昂貴,

此外膠囊內視鏡並非毫無風險,在少數曾接受胃腸手術、罹患腫瘤或先天結構特殊的受檢者身上,膠囊內視鏡可能會卡住造成腸阻塞,甚至需要開刀取出;只不過在一般健康人來說,這種狀況發生的機會極低。

如果聽完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膠囊內視鏡有著眾多的限制;身為目前最高價的大腸檢查,能夠做的事仍然比不上麻醉(無痛)大腸鏡,而大腸鏡即使全自費往往都還是比膠囊來得便宜。

不過真花了這麼多錢,別說普通的息肉,萬一連明顯的大腸腫瘤都看不到,這絕對無法讓人接受。這有可能嗎?膠囊內視鏡不是擁有成熟的技術,也經過不少研究背書?這一期的消化內視鏡期刊(Digestive Endoscopy) 有篇來自日本的研究,值得讓我們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無法完成的膠囊檢查,需要高度警覺

由東京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的這項研究,共有 20 名已經確認罹患有進行性大腸直腸癌(advanced colon cancer)的患者(共有 21 處病灶,也就是裡面其中一人有兩處),在評估並取得同意後,讓他們在清腸後吞下膠囊內視鏡,目標是評估膠囊內視鏡對於這些明顯的腫瘤,是否能夠絲毫不差的診斷。

結果發現,在 20 名患者全部的 21 處病灶中(裡面其中一人有兩處病灶),總共有 4 處病灶被遺漏掉,而且這些被遺漏的病灶全都落在最後面,靠肛門比較近的遠端部分大腸。聰明的您可以猜猜看,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從嘴巴進去的膠囊內視鏡,在這幾個患者身上還來不及照完沒電了。對比之下,另外還有兩個患者的膠囊也提前陣亡,但因為他們的病灶是在比較上面的地方,所以膠囊在鞠躬盡瘁之前,還是來得及拍下關鍵的影像傳送出去。

這個研究看起來不大型,但其實已經是目前針對膠囊診斷進行性大腸癌人數最多的研究。因為在很多人的想法裡,膠囊連一般息肉的診斷率都不錯,更明顯的腫瘤怎麼難得倒它?然而事實是,膠囊內視鏡在這一次的研究,就出現了警訊,簡直就像國中數學老師寫會考的題目,居然一連錯上好幾題一樣的「落漆」。

所幸它也證明了自己只是續航力不夠,只要電池再做改進,或設計確保能夠照到全部的大腸,它的準確度還是很可靠的。這個研究的結果對廠商們應該也是一大警訊,想必未來會針對這個重點再做改進;無論如何,醫療科技的進步,讓更多方便、安全、準確的新式檢查被發明,總是令人期待。希望下一回合,膠囊內視鏡能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