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原文】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①,失人②;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③。知者不失人④,亦不失言。”

【注释】

①与言:与他谈论。言,谈论。

②失人:错失人才。

【翻译】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解读】

看清对象再说话

孔子在这里谈了个具体的问题,就是如何说话。他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失人”,一个是“失言”。孔子认为,应该给某人说的话,却没有给他说,就是对不起这个人,是失人;而不该给某人说的话,却给他说了,这是看错了听话对象,是失言。不论是失人还是失言,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

该说话时不说就会失人,有时后果会很严重。南齐萧子良是齐武帝萧赜之次子,贤良多才。当时,他的哥哥萧长懋为太子。齐武帝崇尚节俭,痛恨奢侈腐化,可是太子萧长懋却性喜奢丽,所居宫殿皆雕饰精美,亭台楼阁极尽华丽。又喜欢设计制造珍奇之物,曾用孔雀毛做衣裘,镶金饰玉,光彩夺目。萧子良与太子关系很好,对太子所为心知肚明,但没有告诉父皇。后来,有人把太子行迹报告齐武帝,齐武帝非常生气,怒责太子,并迁怒萧子良。太子死后,萧子良本是众望所归的嗣君人选,但齐武帝因其失人而放弃,最终把皇位传给皇太孙萧昭业,萧子良最后郁郁而终。

该说话时就说,才能不失人。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翻修洛阳乾元殿。当时,一个叫张玄素的官员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说:“秦始皇修阿房宫,秦朝灭亡了;楚灵王修章华台,楚国也灭亡了;隋炀帝修乾元殿,隋朝灭亡了。这是历史教训啊!现在,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陛下还要大兴土木,您不学习明君的优点,却继承了昏君的缺点。这样看来,陛下连隋炀帝都不如啊!”满朝文武都为张玄素捏了一把汗。唐太宗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十分欣赏他的勇气,下令召见他。在朝堂之上,唐太宗问道:“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和夏桀、商纣比,我怎么样呢?”大家都知道,夏桀和商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张玄素不卑不亢地答道:“如果您真的翻修乾元殿,那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昏君。”唐太宗被他一心为社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打动了,不仅没有惩罚他,还接纳了他的谏言,又赏给他500匹绢。

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大臣不在少数,但是像张玄素这样能够成功进谏,并得以名垂青史的幸运儿非常少。很多情况下,这些人没有遇到明君,却仍然坚持直谏,其下场是被杀或遭贬。比如关龙逄进谏被夏桀所杀,比干进谏被纣王剖心,韩愈反对迎佛骨被贬……他们都是犯了失言的错。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而落得如此下场。

在现代社会中,说话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不仅要看场合、看时机,也要看对象。上面所阐述的固然是对上级说话的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的交谈,即便是很亲近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你有两个朋友,一个性格开朗,胸襟开阔,一个小肚鸡肠,好斤斤计较。他们两个在同一件事上都做得不对,你作为朋友,按理说是有责任纠正他们的行为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情况并不一样。对第一个人而言,你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该怎么做,他心里不会产生不快,还会很感激你,你这就是不失人。对第二个人你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很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生气,这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失言。

在社会中生存,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一定要认清与你交往的对象,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失人,还会失言。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ϿƼ���ѯ���޹�˾_
2022-09-23 ���

���ﲻ�壿���������Խ�����ѵ������������Է����ٻ���������ѵ��������ѵ�����๹���ϰ������⣬�з��˶������Խ���ѵ���γ̣���������ѧԱ�ͼҳ���������������������������Ϊ������׼�γ̡� �������Ⱥ��ڱ������Ϻ����人���ɶ������ݵ�ʮ������н�������... �����������ҳ

���ش���������������ϿƼ���ѯ���޹�˾_�ṩ

原创 孔子:不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失言|有的人一张嘴就知道无法成朋友

2020-11-12 20:58 来源: 颜小二述哲文

文|颜小二述哲文

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要维系正常,这种时候,说话便是一门艺术。

会说话,往往可以让我们在交际上少一些“压力”。

但是,即便是“会说话”,也要懂得和“明白人”说。

在说话功夫上再有“艺术”,与“不通透”的人聊起来,也常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与“不通透”的人聊天,往往充斥着阴阳怪气的试探、揣测,皮笑肉不笑的“热闹”让人想要“逃离”,至少颜小二在这样的谈话氛围中待不了多久

有时候,我们大可回头想想,何必将自己的时间和情商浪费在“不投缘”的人身上呢?

如果你拿出的“真诚”,在别人眼里全是“算计”,又何必“白费功夫”呢。

关于和什么样的人怎么说话,千年以前的孔子,有这么一段议论:

不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失言;可与之言而不言,谓之失人。

孔子这是在告诉我们,当我们与不通透的人“碰撞”交往时,要明白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因为这类人可能在理解他人这方面做得较差,他们喜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揣测他人、试探他人,甚至偶尔还莫名其妙含沙射影挤兑他人。

这样的人待人不真诚,心思颇重。

过重的心思让他更趋于在与他人对话时,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脾气再好的人,经常与这样的人交流,也会有“忍不住”的冲动。

然而,一旦你“忍不住”了,怒怼了人家一下,人家可能就发作了,像“受害人”一样委屈。这种时候,你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了。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或许孔子千年以前周游列国,就已经遇到过太多这样的人。

庄子曾说:“夏虫不可语冰”。

生长在夏天的“知了”,如何去理解旁人嘴里冬日的“寒冰”?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毕竟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因为“视野”、“格局”等不同,看到的风景不一样。

有的人高瞻远瞩,有的人“小人之心”,这两种人交流起来,一个解释太难,一个理解太难。

所以,我们不仅要会说话,对于和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我们也需要分清楚。

如果和不通透的人说得太多,于孔子来看,也从我们的实际生活来看,这便是所谓“失言”了。

但是,我们摸爬滚打于这滚滚红尘之中,遇到一个“真诚”的人,是我们的幸运。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就不必太小心翼翼。

别人待我们几分真诚,我们便可回敬几分“诚意”。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该提醒的就提醒,该说的就说。于此,我们不仅“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同时,我们说不定就能以我们的真诚,换来一个千金难买的“真心朋友”。

写到最后,颜小二想说,有的人,一张嘴就知道,这辈子无法成为朋友。

但有的人,天长日久下来,我们能从其一言一行看到对方的“真诚”与“热情”。对于这种人,如果我们该说的不说,这是我们的“失格”,更是孔子眼里的“失人”。

不可 與 言 而 與 之 言 謂 之 失言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责任编辑: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孔老夫子在这里讲到我们说话待人的学问。孔门四科里面,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所以言语排在德行之后,非常重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学问,除了德行以外,就看他会不会说话。会说话不是说你讲的言辞有多么的美妙,不是。最重要的看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说话得不得体,是不是恰到好处,没有过之也无不及。那这里就教我们,『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当我们对人讲话,跟他谈论。当然孔老夫子跟人谈论的事,不是德行就是学问,可是你要跟人谈德行学问,还要看适不适合。这里讲该跟他讲而没有讲,「可与之言」,你可以跟他谈论学问道德的,不跟他谈论,这就「失人」了,就错过了一个提升别人的机会。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都是缘分,这缘分不是常有的,所以圣贤人他有仁慈的心、爱心,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教导人,所谓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会错失良机。

反过来说,『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种人是什么?很热心的人,但是智慧不够。想跟人谈论学问道德,要教导别人,但是别人未必能接受,「不可与言」,不能跟他讲这么高的道德学问,你跟他讲了,这就「失言」了。浪费言语,说了就是白说,不契机,人家也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不要紧,可能他还会生毁谤,不屑一顾,生轻慢心,这就反而不好。所以『知者』,就是智慧的人,『不失人,亦不失言』。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进退有度,这是智慧,智者有知人之明。

那你要能知人,当然最重要的你先自知。一个人不能自知,不可能知人,所以还是要在自己修身上下手。自知就是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把它改正过来。譬如说自己是不是爱心不够,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不能够勇于伸出援手,这慈悲心不足。我知道了这个,要改,增长自己的爱心,乐意去帮助别人,你自然就能够不失人了,可与言,就能与之言了,不会不与之言了。反过来,如果说我知道了自己有过度热情的毛病,有的人心是很好,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很急,什么样的好事好像一下就要把它做好,看见有个人,他就要去度他、要去教导他,好像一夜之间非把他扭转过来,要不然就不行。说得很多,反而让人烦厌,效果适得其反,这是失言了。这也是自己的毛病,那就改自己急躁的毛病,不能心浮气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

特别有一些同学也写个问题给我来问我,说我家里老公最难度,急着要把他度过来,结果搞得很矛盾,家里气氛都很紧张。这是什么问题?不是对方问题,自己有问题。刚才不是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得修己以敬,从自己修身上下手,要做到无为而治,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你把自己修好了,做个好样子,自然能感动对方。你一急,一有控制别人的心,完了,这是形成对立,反而更难,所以这个确确实实需要有智慧。

蕅益大师下了三个字的点评,叫「四悉檀」。这是跟佛法里联系在一起了,佛法讲四悉檀就是做不失人而不失言这样的功夫。什么叫四悉檀?我们看看江谦先生的补注,这是民国江谦先生他对蕅益大师的一个补充。他说,「不失人亦不失言,则四悉檀具矣」。具是圆满了,圆满具备了四悉檀。四悉檀是菩萨对众生的教化的手段,那菩萨很有智慧,所以能做到不失人亦不失言。「悉,遍也。檀,施也」。这个悉是遍的意思,悉檀两个字是华梵合字,有华文,有梵文。悉是华文,就是普遍的意思;檀是梵文,是布施的意思。四悉檀就是四种普遍的布施,布施是对一切众生。四就是归纳为四个方面。

「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第一个叫世界悉檀,「是兴趣义,所以起信」。世界悉檀的意思,就是用世界之法来教化众生。众生一般都是凡夫,他们很习惯于世法,一天到晚吃喝拉撒的,财色名食睡,饮食男女,我们日常的生活所见所闻,我们能够理解的、能够想象的、能够明白的这些事事物物,菩萨用这些来教导我们,随顺我们的境界给我们说法。我们听了当然就很欢喜、很感兴趣,这兴趣义。譬如说,当时我劝我父亲学习佛法,一开始也是策略错误,一天到晚叫他求往生、戒杀、吃素、戒律,那都是很紧张,我这一看这个做法不对,马上改变策略。我以前还在美国读书,每一年我都回来看望他,很孝敬他。你看别的留学生一年回来一次看望父母的不多,而且我的奖学金还省下来,每个月还给父母寄钱,他觉得这人学佛真变孝顺了。这是他能理解的,孝顺他能理解,往生他不能理解。我就带他去旅游,回来就带他上名山大川旅游。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很多,我就带他到寺院走走,见到佛像别人都拜,他也得拜拜,种善根。在那功德箱里我放点钱,他看了他也放点钱,结法缘。慢慢、慢慢对佛法产生好感,兴趣义,兴趣兴起来了。不能急,要一步步来,世界悉檀,让他生欢喜心,所以起信。信心生起来了,这很重要,他对于正法没有信心他怎么能学?信心,他不可能从经典里得到,他不会去研究经典,不像我们现在研究经典的信心愈来愈足,很坚定。但是一般人,他是看人,你信这个,看你怎么做,你做好样子我们才感兴趣、才会来做。所以首先得我们自身做个好榜样,让众生欢喜,世界悉檀,让他对于正法生起信心。你学这个都能变好,都能变孝顺了,这一定不错,就来了。

第二,「为人悉檀,是训导义,所以开解导行」。第二个才是为人悉檀。为人悉檀就是跟他讲,他对佛法感兴趣了,你跟他讲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吃饭、喝茶都聊聊天,讲一讲人生到底怎么一回事。宇宙除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还有极乐世界,都是唯心所现的。我们要是有贪瞋痴,就感得三恶道的果报;要是能够修十善、四无量心,就能够生天;要是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你看一点点道理跟他讲,训导义,跟他讲道理,开解导行,让他心开意解,明白道理了,他才能去行。这个不能够硬来,不能规定,让他自己先明白了,他才肯去做。

第三是「对治悉檀,是警策义,所以止恶生善」。等他再进一步,开始修行了,然后你才来对治。对治什么?告诉他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报。那我们自己有什么恶因,对照对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有犯了,赶紧得改,对治。如果譬如说我还杀生,将来得偿命,今天吃牠半斤,来世还牠八两。把这道理讲明白,警策义,不能够再造杀生的业了,自然就吃素了。所以你看我父亲学佛没多久就皈依了,然后自己通过学习之后吃素,念《无量寿经》,现在念了《无量寿经》念过三千部,比我还精进,我都不如他。他自己明白道理,他就止恶生善,他就乐意去修行。引导他对治自己的烦恼。

最后第四个,「第一义悉檀,是解脱义,所以显性证真」。这四悉檀最后一个是最高的,慢慢引导回归第一义,第一义悉檀,这就是回归到真心本性,就是证道。所以我们帮助众生,最圆满的帮助就是帮助他们证道,回归到真如本性上,这叫解脱,究竟解脱。这个解脱是没有烦恼、没有迷惑的。孔老夫子讲的,「仁者不忧」,他没有忧恼;「知者不惑」,没有迷惑;「勇者不惧」,没有恐惧,圆满的解脱。不忧、不惧、不惑做到圆满,这叫解脱,这是圣人。孔老夫子其实教导人,你仔细读《论语》,都是念念帮助自己的弟子提升。弟子他可能问的水平很低,但是他的回答会把你拔高,最后引领你入第一义悉檀。显性证真,显明自性,证得真如,真心。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孔老夫子三千弟子里头,真正说合格的,能够显性证真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颜回,其它人就没听孔老夫子讲过说已经达到标准了。所以孔老夫子在颜回死了以后很心痛,自己真正的传人没有了,英年早逝,非常的心痛。所以别人问他哪个弟子好学,孔老夫子讲「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现在没有了。你看这么多的弟子里面,孔老夫子只称颜回好学,他入境界了。

入境界是什么样子的?在《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教导颜回,颜回问仁章,「颜渊问仁」,颜渊就是颜回,他问什么是仁,仁爱的仁,仁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因为仁,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两个人是一,一体的,这就是仁,没有二。所以孔老夫子教颜回,「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对治,对治自己的毛病习气。复礼就是回归性德,礼是自性中本具的性德,回归性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这一天做到克己复礼,你修己以敬,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不看别人的过失,只看自己的过失,只改自己,不管别人,你克己复礼做到了,天下都归仁,百姓就安了。你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心净国土净。因为外面天下全是你一心变现的。孔老夫子告诉他这个大道理,只在自己修心,心外无法,所以只修心就好了。为仁由己,你修仁只是自己的事情,而由人乎哉?哪是人的事情。说老实话,自己以外没有别人,整个宇宙一切的众生就是自己一个法身,都是自己这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只是修己而已。

颜回听懂了,当下他就大悟,就入境界了,显性证真,证的就是这个一体的境界,知道天下原来皆出于自己一心。所以颜回底下没有废话,直接问我该怎么修。问孔老夫子,「请问其目」,给我一个修行的纲领。孔老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自己的言行当中非礼的全部都剔除干净,你的真心本性就现前了。颜回听了之后,二话不说,「请事斯语矣」,请事斯语就是依教奉行,回去就老实、听话、真干,悟后起修。所以孔老夫子最赞叹的是颜回,真正是得孔子心法的传人。所以这是孔老夫子,还是跟佛一样,让一切众生导归到第一义。「佛说一切法,不离四悉檀」。孔老夫子说一切法也不离四悉檀,所以能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