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俄 戰爭 對 台灣 的 影響

如題,當俄烏間的衝突持續僵持,其間造成的影響橫跨全球,而台灣也不例外。

根據央行指出,整體來看,台灣與俄國經貿關係較不緊密,俄烏衝突對台灣經濟影響較為溫和,金融業曝險尚在可控制範圍,但其帶來的通膨壓力則較大。

隨著通膨壓力逐漸增大,在地緣政治與戰爭風險平息前,企業所面臨的全球供應鏈與貿易挑戰也會逐漸增加。若後續軍事衝突持續加劇,加上各國對俄國制裁範圍擴大,恐影響全球消費及投資信心,抑制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將可能透過貿易與供應鏈間接影響台灣。

而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可能造成的間接影響程度,鄧白氏運用全球資料庫的觀察,包含鄧白氏全球船務資料 (Shipping data)、自母公司、子公司至孫公司…等相關連之企業族譜 (Family tree) 以及蒐集多方資料來源*,分析出可能影響金額約 3,682 億新台幣 (如下圖)。

烏 俄 戰爭 對 台灣 的 影響

2022年3月24日,逃往匈牙利的烏克蘭小難民。(美聯社)

最近因為俄烏戰爭的發展對台灣內部產生各種五味雜陳的政治衝擊,尤其對於目前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嚴峻險惡的敵對情勢所可能引爆的戰爭威脅及危機,台灣民眾也比較聚焦萬一兩岸爆發戰爭該如何因應的各種論調或主張,包括美國會不會派兵協防台灣?台灣百姓會不會挺身而戰?以及台灣的兵役制度如何改革?甚至是否要延長兵役期間的種種問題都紛紛浮上檯面引發熱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俄烏戰爭對台灣民心的衝擊觀察,也是台灣百姓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不確定性感到相當憂慮的根本問題,絕對是台灣未來該如何發展與走向的重要轉折關鍵。

事實上,最近許多紛紛出籠的民調也幾乎圍繞在這些相關議題上打轉,偏綠營色彩的「台灣制憲基金會」在3月24日所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當被問及若中國大陸侵略台灣,是否願意挺身而戰?有74.1%民眾正面表示會、17.3%不會,有84%民眾支持表達定期全民國防演訓;對於「不分男女全民皆兵」議題,則有70%民眾表達支持,23.5%不支持。

3月22日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結果顯示,如果有一天中共武力攻台,台灣人是否相信美軍會參戰協防台灣?有34.5%的人表示相信,不相信的人則有55.9%;這樣的數據結果若拿來跟他們在2021年10月的民調結果相比較,當時有65%的人認為可能,28.5%的人認為不可能。這正顯示出俄烏戰爭美國不出兵並參戰的情況,導致台灣民意走向的完全翻轉局面,產生對美國的作為感到憂心或者失望的結果。

烏 俄 戰爭 對 台灣 的 影響

20220322-台灣民意基金會22日舉行「俄烏戰爭、兩岸危機與台灣民主」民調發表會,民調顯示55.9%台灣民眾不相信美國會參戰協防台灣。(顏麟宇攝)

正因為如此,外界有很多人主張或倡議,對於現行的4個月軍事訓練役應該延長到9到12個月的結果,目前台灣的府院黨高層據報載則比較傾向延長到10個月,但要顧及對年底選舉及兩岸情勢等政治因素而考量正式宣布的時機。顯然,縱使目前因俄烏戰爭發展的情況,台灣內部主張延長兵役役期的民氣可用,民意支持聲浪也相當地高,但真正的實際作為或實施起來,猶如刀之雙刃,既可能藉此鞏固民心及國防,也可能因此演變為對民進黨執政作為的重大衝擊,甚至因而導致選舉結果的大敗下場,因此,必須慎之又慎,妥善研究規劃,嚴肅以對。

此次的俄烏戰爭發展結果無論如何,的確已經嚴重衝擊到台灣多數民心的發展走向,大多數人會比較傾向支持力挺台灣的對美軍購作為,但對於「自主國防力量」的提升以及發展各種戰備軍力的努力也應會比從前要更加積極貫徹。至於是否會因此走向兵役役期的延長或調整採取新的兩岸關係發展政策作為?則比較持觀望的政治態度,畢竟,這是攸關民進黨執政權能否繼續加以確保及台灣究竟該何去何從的敏感話題。台灣人民大多數人寧願選擇兩岸相安無事的和平發展與互動交流,也不願意看到兩岸兵戎相見的生靈塗炭結果發生,但萬一真的兩岸會爆發戰爭,也只能被迫上戰場來捍衛家園、守護國土。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烏克蘭戰爭和台灣:解答讀者關於俄烏衝突和台海未來的三個問題

2022年3月12日

烏 俄 戰爭 對 台灣 的 影響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台北101大樓亮起烏克蘭國旗顏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局勢進展舉世關注。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一直站在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並且為烏克蘭人不畏強權、抵抗侵略、保衛自己國家的行為表達讚賞和欽佩。

在台灣民間,烏克蘭被入侵的命運也引起非常高度的關注,即使是平常不太關心國際政治的許多台灣人也都密切關注戰局的發展。

分析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少台灣人感覺自己和烏克蘭一樣都面臨著比鄰強權的武力威脅。因此,不但對烏克蘭人遭受的侵略能夠感同身受,而且更加關心烏克蘭局勢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

烏克蘭戰爭究竟會否、又將如何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和台灣命運?如果中國「武統台灣」、美國會不會協防?

  • 從歷史到現實 中港台三地民眾如何觀察俄烏之戰
  • 「最挺台」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台灣的時機和目標
  • 台海兩岸關係:中國大陸與台灣現狀對比快速指南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波蘭駐台代表高則叡(Cyryl Kozaczewski, 左二)接受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右二)代表捐款給烏克蘭難民賑濟工作

烏克蘭戰爭可能如何影響未來台海關係走向?

學者認為,烏克蘭戰爭或許會在決策、時間表兩個層面影響北京的「武統」思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說,在發生俄烏戰爭之後,北京會對武力統一台灣「再度三思」。

他對BBC中文網表示,「看到烏克蘭戰事的發展,中國在台灣議題上的軍事冒險主義的傾向會弱化,也就是說,北京對透過武力方式軍事解決台海問題的意願和短期內的急迫性都會下滑。」

他說,烏克蘭局勢發展證明,即使是俄羅斯這樣核武級的軍事強國,要有效運用閃電戰術的方式攻下烏克蘭也並非易事,這會讓北京的軍事策略分析師再度三思,除非能夠大幅增加中國相對於台灣的軍事優勢,否則以武力統一台灣是不會成功的。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則認為,中國會從烏克蘭戰事中「汲取教訓」。

曾銳生對BBC中文網說,「烏克蘭局勢發展會讓中國對台灣用兵的時間表一下子往後推好幾年。」

他說,中國對台灣用兵是早晚的問題,尤其是習近平不下台的話一定會做,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挫,中國學到的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攻台前的凖備,因此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凖備。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中國一直堅持要統一台灣,並且不排除以武力方式統一台灣

中國會不會效法俄羅斯武統台灣?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一度是台灣輿論和網路討論的熱點,一方面說「小國不要挑釁大國,否則會就像烏克蘭一樣」,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台灣人不要以為不會發生戰爭,不要誤判情勢或跨越紅線。

但是,這種說法有可能會發生嗎?

中國外長王毅說,「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而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

台灣總統蔡英文也不接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說法,但出於不同的理由。她表示,「台海局勢和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僅是台灣海峽的天險,還有台灣在地緣戰略的地位,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等,此外,國軍防衛國土的意志和戰力不斷提升,以及盟國對區域安全的高度關注及共同投入,讓我們對台灣的安全有堅強的信心。」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說,烏克蘭局勢和台灣完全不一樣,「兩者沒有什麼好比的。」

他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但台灣則不同。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依法必須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至於從長遠看,中國會否武統台灣,曾銳生說,「武統台灣不是中國的第一個選擇,而是第二個選擇。」

他說,「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讓中國再度強大起來,沒有台灣是不行的。中國最希望看到的是台灣自願和大陸統一,但台灣一定不會這麼做,所以沒辦法只能動武。」

宋文迪則認為,「按照目前烏克蘭的局勢發展,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的意願是下滑的,對台灣透過和平手段促統的耐心是上升的。」

他還說,「攻打台灣要比攻打烏克蘭更難,因為從戰略地理的角度來看,台灣周圍是海洋,不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樣有陸地連接。」

「先不論俄羅斯是否能打下烏克蘭,就算俄羅斯最後能打下烏克蘭,也不代表中國能夠打下台灣,因為打擊海權領域的目標,困難度高於打擊大陸領域的目標。」

若中國出兵 美國會否協防台灣?

去年美軍撤出阿富汗駐軍,塔利班重新控制喀布爾的時候,台灣也有人提過「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意思是台灣不要指望美國,美國的軍事援助或協防台灣的承諾不可靠,強化「疑美」論調,稱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根本不會在中國武力侵台的時候派兵幫助台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美國並無軍事上的行動,如果未來台海兩岸發生戰爭,美國和其他盟國軍事介入的機會有多大?

宋文笛認為,傳統上談論軍事領域,有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也就是大象和鯨魚的差別,前蘇聯、俄羅斯或中國都是偏陸權主義的軍事力量,相對來說,美國一向是以海軍為主的長距離武力投射的海權軍事力量,台灣也是。

他指出,烏克蘭是偏內陸的國家,美國要在那裏實施直接軍事干預的難度、有效性和成本,都比支持海洋國家的台灣要高得多;

美國的主要盟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還有許多歐洲國家,都算是比較偏海權的國家,在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對同樣是海洋國家的台灣,更容易做出安全上面的貢獻。

宋文笛說,美國的大方向是戰略模糊,未來會不會有重大改變還有待觀察,但能確定的是,美國對印太的戰略,尤其是重中之重的中國,以及連帶的兩岸議題上面,美國能夠和願意投入的精力和資源,都是遠多過於它願意投入烏克蘭和東歐這個次要戰場上的;

再加上美國對台灣安全貢獻的困難度遠低於對烏克蘭來得低,困難度下滑,意願自然上升。所以未來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對台灣的安全,仍然會有不低的意願作出貢獻。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為何不出兵?
  • 你問我答:俄烏衝突會不會讓普京下台及其他關於烏克蘭局勢的問題
  • 面對軍事衝突風險 台灣人「冷靜」和「無感」的三個原因

曾銳生也認為,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指出,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沒有任何法律或條約規定要求美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但對台灣不一樣,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美國的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而且,台灣是美國整個印太防衛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失去台灣,或中國拿下台灣,美國整個的印太戰略就會垮下來。

但曾銳生強調,雖然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人一定會來幫忙台灣防守。

他解釋說,台灣人自己不防守台灣的話,美國人也不會來「代替」台灣人防守台灣;要是台灣人能夠自己先防守台灣,美國人就會來幫忙台灣人防守台灣。

曾銳生借用美國人常用的一個說法「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補充說, 要是台灣表現出像烏克蘭那樣有決心保衛自己的話,美國不干預的機會非常、非常小。

他說,如果台灣受到像烏克蘭同樣攻擊的話,大部分台灣人都會像烏克蘭人那樣站起來保衛家園,這是人的本性。如果台灣做好自己的防衛工作,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的話,中國攻台的時間表就會往後推,如果一直不斷往後推,台灣就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曾銳生認為,台灣從烏克蘭要學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在攻擊發生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凖備,讓對方不敢來侵犯你,因為侵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

但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提高軍事力量強大到一個台灣無法抵擋的程度,那麼到時候台灣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簽「城下之盟」,中國不用動武也能把台灣拿下來。

編者注:BBC中文近期推出《你問我答》欄目,以方便讀者更多參與,也使我們的選題和報道更切合受眾需求。我們會在熱點新聞或要聞中加入互動窗口,讀者可以藉此聯絡我們,提交問題。

自俄國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舉世關注烏克蘭局勢走向。BBC中文此前在幾篇報道中加入互動窗口,收到讀者不少回應和提問,本文中的問題也是我們的讀者較為普遍關注的。

如有其他關於俄烏衝突局勢的問題需要解答,可用表提交或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