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 一路 對 世界 經濟 的 影響


中国在2013年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改善跨大陆互联互通与合作。

对于“一带一路”这样规模庞大的项目,量化其影响是一项严峻挑战,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银行集团对一带一路交通走廊的风险与机遇进行这项独立分析。在实证研究和严谨的经济模型支持下,《一带一路经济学》旨在帮助参与国选择最能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投资与改革。此项研究的另一目的是为围绕“一带一路”的公开辩论提供信息,使讨论以数据和分析为基础。


下载报告中文版


"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目标,要求参与国进行同样宏大的改革。加强数据报告和提高透明度,尤其是围绕债务问题,实行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坚持社会与环境的最高标准,都会有大有裨益。"


主要发现

概要:

“一带一路”交通走廊有可能显著改善参与国的贸易、外资和国民生活条件,但前提是中国和走廊沿线经济体实行更深层次的政策改革,以提高透明度,扩大贸易,改善债务可持续性和减轻环境、社会及腐败风险。

1.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和政策差距阻碍贸易和外资。新的基础设施可以帮助弥补这些差距,但成本高昂,而且投资是在公共债务上升的背景下开展的。

  • 据估计“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的贸易量低于其潜力30%,外国直接投资低于潜力70%。

2. “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扩大贸易,增加外国投资和减少贫困。 然而,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新基础设施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

  • 如果全面实施,“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可使全球贸易增加1.7%至6.2%,全球实际收入增加0.7%至2.9%。

3. 配合政策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一带一路”交通项目的积极效益,并确保收益得到广泛分享。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改革是获得“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净收益的先决条件。

  • 据估计,如果实施改革减少边境延误和放宽贸易限制,走廊沿线经济体的实际收入可能增加一到三倍。

4. 一带一路“倡议存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常见风险。其有限的透明度和开放度以及若干参与国薄弱的经济基本面和治理,可能会加剧这些风险。

  • 债务可持续性风险:在具有详细数据的43个沿线经济体中,有12个经济体债务水平已处于高位,他们的债务可持续性前景有可能进一步出现中期恶化。
  • 治理风险:采取公开透明的公共采购等国际良好实践,可以增加把“一带一路”项目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项目的公司实施的可能性。
  • 环境风险:据估计,“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可能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3%,但在有些国家,随着高排放行业的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加7%以上。
  • 社会风险:基础设施项目带来的大量劳工涌入可能会带来性别暴力、性传播疾病和社会紧张局势的风险。


作者简介

Michele Ruta,研究团队负责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全球实践局首席经济学家

Michele Ruta是世界银行集团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全球实践局首席经济学家,领导区域一体化研究计划。他之前曾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欧洲大学研究所,曾就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等专题在《国际经济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对世贸组织《国际贸易报告》、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等政策报告亦有贡献。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罗马大学“La Sapienza”本科学位。

Matias Herrera Dappe,交通全球实践局高级经济学家

Matías Herrera Dappe是世界银行交通与信息通信技术全球实践局高级经济学家,从事基础设施和经济政策领域研究工作已超过10年,专注于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学、基础设施私营部门参与、绩效基准、竞争、监管和拍卖等专题。在加入世行之前,他曾与私营企业和智库合作,并以独立咨询专家身份为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的政府部门和私营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他在上述专题领域著述颇丰,并担任《基础设施、政策与发展杂志》副主编。他拥有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Somik Lall,社会、城市、农村及灾害风险管理全球实践局首席经济学家
Somik V. Lall 是世界银行国土发展解决方案全球主管以及非洲城市发展首席经济学家。Somik主持世行城市化与空间发展全球研究计划,曾创立“城市化评估”计划。他在城市与国土竞争力、集聚与集群、基础设施和影响评估等领域是公认的专家,拥有超过18年的全球经验,尤其是亚非拉地区的经验。他是《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经济地理》的核心团队成员、印度总理国家交通发展政策委员会高级经济顾问,以及世界银行旗舰报告《城市规划、连通与融资》和《非洲的城市: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主要作者。

张春霖金融、竞争力与创新全球实践局首席私营部门专家

张春霖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一位首席私营部门发展专家。他于1999年加入世行,此后一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以及非洲地区工作。他主持了私营部门发展、国企改革、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创业、经济多元化和不平等等领域的很多分析咨询活动,并为客户国撰写了大量报告和政策文件。张春林在南开大学和国北京大学学习经济学,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过去几十年,我国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极端贫困率从1990年的近36%下降到2015年的10%,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速缓慢,受国际贸易争端加剧,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倾向加剧的影响,世界贫困率下降趋势减缓,许多发展中国家减贫进程停滞甚至出现倒退,消除贫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为亚欧非地区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通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对接相关各国发展战略,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促使相关国家可以获得更多分工和投资机会,实现经济增长。“一带一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相关国家减贫。

一是贸易渠道。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长期以来,受政治环境、地缘因素等影响,亚欧非区域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分工体系中处于边缘化位置,贸易参与度不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有限,新的贸易规则和协定不断衍生,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出口贸易。“一带一路”建设旨在提供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功能性互补与发展型合作的机会平台,促进相关各国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从而减轻贫困。

二是资金融通渠道。产业扶贫是减贫的重要渠道。资金融通在产业发展初期至成熟期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以及地缘因素的制约,受国际直接投资青睐的机会有限。“一带一路”通过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为各国资金融通提供新思路,对各国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

三是技术渠道。“一带一路”通过建设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平台,通过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流通,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进而提升其工资水平,有效减少了贫困。

四是基础设施渠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减贫的重要方面。“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搭建和疏通高效陆路交通网络,实现跨区域联通,有效降低了“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参与全球化的交易成本,使其在全球化浪潮中能更好参与全球分工体系。此外,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更多外资企业进入这些相关国家投资,推进贸易与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创造就业机会,产生持续减贫效果。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等领域达成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推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发展。

在贸易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2013-2018年,中国与相关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超过6万亿美元,中国与相关国家贸易额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升,由2013年的25%提高到了2018年的27.4%。世界银行研究组分析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71个潜在参与国的贸易影响,发现倡议将使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此外,已有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效加深了相关国家部分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行业生产效率。

在投资方面,中国与5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促进双向投资升级。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持续增加。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能源设施建设领域与相关国家展开了广泛合作,积极改善其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建设有效推动了相关国家贸易与投资的持续增加,各国贫困率不断下降。世界银行给予“一带一路”所发挥的推动经济发展和减贫作用以积极评价。在其2019年发布的题为《“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减贫,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在就业方面,各国就业人口持续上升。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为参与国增加超过2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贸易与投资促进相关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世界银行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平台将使“发展中的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加2.6%—3.9%。

中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将扶助相关国家的减贫工作纳入共建“一带一路”范畴,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自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中国开展了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等活动,中国在相关国家实施“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康复助医”等项目各100个,大力推进了相关地区的减贫工作。(白婧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与世界上现有的区域合作设想具有很多不同点的区域经济合作倡议。它是根据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国两样战略迅速推进和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而提出,并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为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带来动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世界经济 区域合作  
一、“一带一路” 倡议与其他区域合作机制的不同点
1 、合作目标的“同体性”。所谓同体性就是命运趋同性。 “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顶层设计”。这里包括几个重要理念:一是强调平等合作。国家之间不分大小,经济体之间不分强弱,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国家一律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二是主张互利共赢。就是要兼顾各方的利益所在和关切,寻求各方利益契合点和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充分体现各相关者的智慧和创意,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和所能,充分展示各方优势和潜力。三是达到共同发展。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倡导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共同合作。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联合。四是强调开放包容。就是说一带一路不是实体,不划定范围,不搞封闭机制,临近各国甚至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如果有兴趣均可参与,成为该倡议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加广泛的区域。它还倡导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理念,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抓大放小、求同存异、相互兼容、和平共处,达到共生共荣的合作目标。
2 、合作内容的务实性。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和地区,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制约。互联互通不仅顺应了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大势,也将为突破经济增长瓶颈方面贡献力量。中国的“带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互联互通,既包括政策、人心的相互沟通,也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联通,还包括贸易、金融政策的便利化。是非常务实的经济合作。具体来而言,道路联通,即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贸易畅通,即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货币流通,即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民心相通即经济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所以加强人民友好往来是开展区域合作最重要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政策沟通,即相关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求同存异,协商沟通,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以上“五通”从政策到民心,从道路到贸易,乃至货币,可谓虚实结合、软硬并重,是激发世界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
3 ,合作理念是“包容性”。在亚太地区,刚刚达成基本协议的 TPP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安排。其主要特点高门槛。它作为一个面向 21世纪的超前性自由贸易安排,是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过去的自贸区协议主要内容是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很少涉及劳工和环境保护等内容。而 TP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远超过一般自贸区协议。美国的意图是希望这一高端设计,重构国际贸易规则,主导亚太区域合作进程,达到暂时制约中国在规则制定阶段的话语权,维护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金融霸权地位的目的。而“一带一路”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也包括次其中与的小区多边合作。既包括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也就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中国与中东国家、上合组织在谈中的自贸区协议,也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印度洋的中巴经济走廊。这种多元化合作机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适应了亚洲发展的多元性特性。另从合作对象的开放性来说,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既有亚洲国家也有欧洲国家,还有非洲国家。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一带一路”倡议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安排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关系。由此可见,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东盟国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都可以跟“一带一路”实现程度不同的对接,形成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共赢的的目标。

    二、“一带一路”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带一路”作为对外经济合作倡议,是中国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提出的,目的是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1 、世界经济进入新“平庸期”。呈现如下明显特征: 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增长。自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缓慢,进入低速度、低增速和高失业为特征的“新常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发达经济体实际 GDP平均增速在 2004—2007年期间曾高达 2.9%,而在 2011—2013年期间已跌去一半,仅为 1.4%。 二是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变化,过去几十年引领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发达经济体,由于债务负担沉重、投资机会缺乏、产业创新缓慢、紧缩货币环境、失业问题严重等因素,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有所动摇,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始终保持着较高增长率,逐渐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统计,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实际 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2007年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达到 51%。其中工业格局分化最为明显,发达经济体工业增长减速,部分产业空心化,而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表现不俗,但作为工业增长引擎的制造业要想在全球工业生产格局中凸显领导力,仍尚待时日。三是世界资本流动格局发生逆转,原来的西方发达资本输出国大幅减少境外投资,加速全球资本的回流,恶化了发展中国家融资环境,偿还外债能力减弱,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加剧。四是世界贸易格局进一步分化。
2 、美国的“两洋”战略进入尾声期。所谓“两洋”战略是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这是美国为维护全球经济霸权地位,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正在全力推进的总体设计。 TPP成员国经济几年的努力终于在 2015年 10月达成基本协议。 2016年 TPP面临全面启动的新时期。 TTIP是 2013年 2月 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合发起的自贸区安排。尽管启动时间不长,但因美国和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层次相近,谈判内容包括农业和工业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投资、服务、能源和原材料、监管议题、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等 20项议题,没有特别难缠的项目。加之目前欧洲经济不稳,又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靠美、抱美愿望极其强烈,所以, 2016年 TTIP加快谈判进程的可能性大增。据测算, TTIP达成后将为欧盟带来年均 682亿至 1192亿欧元、为美国带来 495亿至 949亿欧元的 GDP增长。 [2]随着美国“两洋”战略的不断推进,其国际贸易的转移效应必将对中国的进出口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该战略将制定未来的国际贸易规则为重要着眼点,中国不能参与其中势必会对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失去主动权和话语权。
3 、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一方面,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增长点。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之后 30多年的发展,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前摆在中国经济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世界上第二的经济大国要实现转型,若没有一个较大的回旋余地不仅很难,而且会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对这种增长方式进行转换,只能是渐进地推动。在这一背景下,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找到更大的实现平台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构建这样的一个平台。“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很大。既可以把我国积累起来的庞大生产力运用于沿线各国的生产建设上,也可以打破沿线国家的发展瓶颈,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急需调整。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的重要制约。尽管中国尚无对产能过剩的数量标准,但中国传统行业中的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水泥,以及新兴行业中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等都被业界公认为“过剩”状态。据工信部发布的《 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显示,中国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在 1.6亿吨以上,水泥过剩超过 3万吨,电解铝的利用率今年已经降至 65%,典型的过剩状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目的的闲置产能在 40%左右,光伏产业也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将意味着企业投资预期下降,关停并转又带来大量失业,影响经济消费预期和有效需求的增加,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三、             “一带一路”倡议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
1 、为世界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带一路”倡议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以其涉及范围之大、视野之广,必然让国际舆论备加瞩目。这些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互补性很强。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这一倡议一旦落实,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刊文指出,“一带一路”不仅将是2015年被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还将成为中国今后十年的深刻标志并使欧亚大陆发生深刻改变。“一带一路”将为欧亚国家带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有望把超过60%的世界人口引向前所未有的凝聚和繁荣,刺激全球经济新增长。
国际上基础实施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当前,新兴经济体均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则相对落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 2010-2020年十年期间,亚洲地区需要投 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才能支撑目前经济增长的水平,为我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在亚洲以外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在上升。随着非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短缺问题正日益显现。据联合国估计,非洲的发电量仅占全球发电总量的 4%,有接近 5亿非洲人至今无法使用电,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20年后无电可用的人口还可能增加 1亿。对于非洲发电量最多的南非,截至 2011年 3月底仍有近 300万家庭没有通电,而南非的电力需求预计在 20年内将增加一倍。未来,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太乃至全球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硬件基础设施都将实现无缝连接,形成立体、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一系列经济带和经济走廊。各国家在经济政策、口岸管理、通关程序、检验检疫等经贸管理手段上将趋于一致,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程度将得到极大提高。各国人民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商贸往来等方面交往更加频繁。
2 、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台阶。最近一个时期,领导人不断在强调经济外交。与以往只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相比,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它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毫无疑问要把未来的经济和外交结合,否则参与全球治理,参与影响全球的规则制定就是一句空话。 “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是区域一体化,是沿线国家结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它将于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实现相关国家在相关区域的携手发展。首先是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对接。今年 5月 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与俄总统普京会面后,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双方支持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对话机制,并将推动在双方专家学者参与下就开辟共同经济空间开展协作进行讨论。其次是与韩国的“欧亚倡议”对接。这是 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的通过与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恨过的对外贸易的设想。该构想的主要合作对象是中国、中亚、俄罗斯、蒙古和土耳其。中国的一带一路与韩国的欧亚合作倡议都是致力于将欧亚大陆各个次区域有机联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的构想。今年以来,中韩两国智库分别举行论坛,探索两国在经贸、物流、能源、服务和医疗等方面升级合作的可能性。此外, 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全面部署“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推进工作;“一带一路”与哈萨克斯坦在光明大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对接。中欧正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基建投资计划“容克计划”的对接进行深入探讨。在基础设施共建上取得突破。
3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本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发展的大背景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各种构想相继出台,其中范围最大、合作时间最长的 APEC,目前进展的轰轰烈烈的可能是由美国加紧推动的 TPP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议 (TTIP)”谈判,这两个谈判就是要以高端开放为契机,塑造排他性的、更高标准的全球贸易与投资新规则,以掌控和影响下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这无疑对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将构成新的挑战甚至威胁。 “一带一路”战略与 TPP、 TTIP谈判完全不同:一是不设排他性的苛刻规则,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倡导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合作,拓展与亚欧市场的合作,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是一种由中国首倡的、各方共赢的包容性巨大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二是突出包容性的共赢理念。“一带一路”秉持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它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开放性共赢性区域共同体。因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区域合作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之笔。     
   ( 来源: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论文集文《国际问题纵论文集》 2015/2016, 2016年 3月出版 )
1 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