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中蘇交惡
冷戰和中蘇關係的一部分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958年,毛澤東會見赫魯雪夫,不久後兩國進入對峙

日期1956年-1989年[1]
起因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蘇聯開始去史達林化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中國大躍進造成三年困難時期
方法代理人戰爭、政治宣傳、中蘇邊界衝突
結果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分化,中國結束一邊倒政策並與美國建交、實行改革開放、蘇聯其後解體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交惡時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分裂選邊,紅色為蘇聯陣營,黃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陣營,黑色代表中立,其中柬埔寨雖為中方陣營,不過後來因為被越南占領而瓦解。

中蘇交惡(俄語: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又稱中蘇決裂、中蘇矛盾,是指冷戰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發生的外交、軍事關係上的疏遠甚至對峙衝突。

中蘇分歧同時覆蓋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層面。有鑑於兩者的軍事地理及歷史關係複雜,雙方的矛盾基本不可避免。衝突開始時間尚無定論,但大致緣於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的中蘇論戰,中共黨內部分黨員對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雪夫的去史達林化感到不滿。1961年,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率團出席蘇共二十二大時與蘇聯方面激烈辯論不歡而散,並拒絕參加此後的蘇共二十三大。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五一六通知》,決定開展文化大革命,中蘇兩國關係徹底凍結。

中蘇衝突在軍事上接著發揮了作用,中國東北戰後的局勢兩國時有不滿,在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達到頂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在邊界部署了重兵提防對方,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謀求與非社會主義陣營的美國發展關係,在季辛吉秘密訪華和中美建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即開始改革開放,經濟上的一邊倒政策也正式終結。

中美建交後的中蘇關係一直很緊張,並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至1989年六四事件前夕,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蘇關係才得以正常化,隨後蘇聯於1991年解體。在蘇聯解體前,中蘇大部分時間都在對立。蘇聯解體後,目前中國追求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由中俄關係繼承了中蘇關係。

中蘇矛盾緣起[編輯]

前奏[編輯]

中蘇矛盾萌芽於1930年代中共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和其他一些領導人認為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指示不符合缺少城市工人階級的中國的國情(在城市發動工人階級的革命全被國民黨鎮壓,因國民黨重軍駐守在城市),而決定發動農民進行革命。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史達林始終不認為毛澤東的方法適合中國革命,而支持瞿秋白、李立三和「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領導中國共產黨,把毛澤東排除在中央委員會之外。遵義會議及延安整風後毛澤東掌握黨內實權,並在中共七大後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而代表蘇聯路線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逐漸退出權力中心。自此毛澤東全面執掌中共。即使如此,直到1938年,史達林仍然不願意承認毛的領導地位。毛澤東認為,共產國際並不瞭解中國,而他的成功並不是靠史達林的支援而是靠自己的奮鬥,更明言「我們努力解放中國肯定不是為了把本國交給莫斯科」。赫魯雪夫回憶稱,史達林曾認為毛澤東是個「仿造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解有限,缺乏國際眼光,侷限於自己的革命經驗[2]。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即將結束時,蘇聯軍隊向日本宣戰,出兵佔領中國東北。期間蘇聯把20億美元的工業設施當作「戰利品」掠走,並沒收了30億美元的金條和8.5億滿幣。蘇軍把部分日軍武器交予中共軍隊,卻不讓他們控制東北。

抗日戰爭結束後,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希望中共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合作。1945年蘇聯和中國國民黨主導的國民政府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令毛澤東很不高興。國共內戰期間,蘇聯雖然為中共提供一些武器,卻未有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事後認為,是因為沒有聽史達林要他和蔣介石合作,革命才勝利。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成為首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一面倒」的外交政策,即向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靠攏,歌曲《莫斯科-北京》還成為建國初期家喻戶曉流行歌。1950年,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開始對中國提供大量技術援助,如援建武漢長江大橋等多項建築計劃,以及著名的156項重點工程,輸出各種技術與人才,「莫斯科-北京軸心」因此形成。毛澤東還於1952年讚揚這個軸心是「持久的、牢不可破的、戰無不勝的」[3]。

儘管如此,中蘇兩國在意識形態上卻有很大的分歧。中國認為「毛澤東道路」,即像中國革命一樣,「由工人階級和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反帝聯合戰線」及「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開展持久的武裝鬥爭,從農村包圍城市」,是「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道路」,這理論「不僅對中國和亞洲具有意義,對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也具普遍意義」,更認為中國革命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經典」。蘇聯卻不認同毛澤東的言論,認為應遵從馬克思、列寧和史達林指引的道路,亞洲人民以中國革命看作樣板非常危險[4]。

分歧[編輯]

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澤東訪蘇,其目的主要是廢除1945年條約,重新簽訂中蘇同盟條約。史達林最初反對「改變原有中蘇條約的合法性」,蘇聯租用旅順口30年「在形式上不能改變」,但可以發表一個聲明表示蘇聯同意從那裡撤軍。後來,在毛澤東的強硬態度面前,史達林不得不同意簽訂新條約。蘇聯有關部門反覆考慮,數易其稿,在周恩來到達莫斯科之前起草了12份有關條約和協定,其中規定,目前在旅順口和大連港的蘇聯軍隊自本條約生效之日起2-3年期限內全部撤回蘇聯境內,撤軍將於1950年開始。最後,經過雙方討論確認的協定規定,締結對日和約後,不遲於1952年底,蘇聯軍隊撤出旅順海軍基地;1952年8月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到莫斯科與史達林進行會談,除了解決中國的經濟發展計劃和韓戰問題,延長蘇聯在旅順基地駐軍也是討論的內容之一。會談中史達林指出,延長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期限的倡議應由中方提出。我們在那裡是客人,而客人是不提這種問題的。於是,周恩來建議以互換照會的方式,由中國政府向蘇聯提出相應的請求。9月15日,中蘇交換了《關於延長共同使用中國旅順口海軍基地期限的換文》。[5]

1953年史達林死後,1954年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訪華,並在1955年把軍港旅順歸還中國。史達林的去世使蘇聯黨內圍繞繼承人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赫魯雪夫特別需要得到中共的支持。因此,在1958年兼任部長會議主席之前,赫魯雪夫主要是利用黨的渠道向中國通報各種情況,以求得到中國領導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通過這條渠道推動向中國提供大量經濟的和軍事的援助。交還旅順口的問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5]

1956年,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雪夫批判了對史達林的個人崇拜,提出「三和路線」[註 1]。之後蘇聯和從前史達林批判的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建交。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批判,搬走了壓在中共頭頂上的石頭,但其對個人崇拜的批判,讓毛澤東很不高興。一般認為,赫魯雪夫對馬列主義中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的修改[註 2],讓中共不悅。但沈志華認為,事實上,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時,中共還強令北越代表接受與南越劃北緯17度線而治的提案。因而蘇共二十大時,中蘇還未因與資本主義陣營的妥協而產生分歧[6]。

1958年4月和7月,中共要求蘇聯提供承諾給予的核子武器及核潛艦,蘇聯則提出要在中國領土上建設用於軍事的長波電台,和在中國領海和中方組建聯合艦隊作為交換。在建設長波電台問題上,毛澤東認為這牽涉主權問題,提出中方出一半資金,蘇聯出另一半資金和全部技術,但長波電台主權屬於中國,被蘇聯拒絕;而組建聯合艦隊一事,毛澤東則認為蘇聯企圖軍事控制中國。中國當時海軍十分薄弱,即使組建聯合艦隊也無能力共享蘇聯的海岸線。毛澤東後來在回憶這件事時說:「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干[7]。」赫則無法理解毛的激烈反應,特別是蘇聯剛答應提供給中國潛艦技術的前提下,他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間在互相供應、合作上不存在任何困難,而我們竟連這麼簡單的一件事都不能取得一致意見[8]。」

沈志華認為,事實上毛澤東之所以對聯合艦隊之事大發雷霆,是為了把赫魯雪夫騙到北京。在赫魯雪夫秘密訪華與毛澤東會談之後,毛澤東突然提出就這次會談發表一個聯合公報。8月3日的聯合公報強調:「雙方就……解決國際問題……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見。」而其實雙方在會談中並沒有談及任何「國際問題」。而就在聯合公報發表後的8月23日,解放軍炮擊金門。美國和中華民國方面自然認為這是赫魯雪夫和毛澤東共同商量好的軍事行動。然而,事實上,毛澤東從未向赫魯雪夫透露過炮擊金門之事,在炮擊金門之前赫魯雪夫一直被蒙在鼓裡。毛澤東其實是狐假虎威,赫魯雪夫被毛澤東利用了。這件事後來成為中蘇分歧的重要誘因[9]。

蘇聯對人民公社運動和大躍進的反對[編輯]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31工程地下防核爆避難區,1968年,中蘇邊境局勢緊張,中國政府準備應戰,毛澤東下令汪東興在鄂南地區為他修建戰時住房:防核戰爭地下指揮部。

大躍進早期,蘇聯是一直支持的。但在1958年,蘇聯對人民公社運動則較為謹慎。赫魯雪夫對人民公社的不同看法,開始由西方媒體曝出。1958年12月17日,《華盛頓郵報》刊載文章披露了美國議員休伯特·韓福瑞12月4日在克里姆林宮與赫魯雪夫的談話,韓福瑞就中國公社問赫魯雪夫蘇聯是否打算追隨中國的榜樣時,赫魯雪夫稱,公社制度對蘇聯不合時宜。赫魯雪夫還表示,公社支隊這個詞也用錯了,「公社」一詞緣起法國大革命時代,是一種城市形態而非農村形態。他接著說,中國制度實際上是反動的。蘇聯曾嘗試過公社,但行不通。隨後《紐約時報》在阿那斯塔斯·米高揚訪美期間發表索爾茲伯里撰寫的特稿《米高揚說,公社在蘇聯的實驗中失敗了》,其中稱蘇聯放棄了最近在共產中國所建立的那種純粹公社的工作。

蘇聯報刊從1959年開始公開報導蘇聯領導人對人民公社的看法,1959年7月21日,《真理報》刊載赫魯雪夫在波蘭波茲南省波拉夫采生產合作社群眾大會上的講話,講話中稱,公社在蘇聯建立過於草率,「儘可能幹,按需拿」這樣的公社「沒有什麼成績」。集體農莊才是農民「親切的家」[10]。值得注意的是,波蘭報紙發表時,刪去了此段話,而真理報則全文發表,黨史研究者林蘊暉認為,這明顯是講給中國「兄弟」聽的[11]。

中國歷史學家沈志華認為,中蘇決裂的原因在於到1958年底,「毛澤東不僅堅信中共已經找到了向共產主義直接過渡的正確途徑,而且感覺到,通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國將比蘇聯更快地進入共產主義者的理想社會。」但蘇聯覺得如果贊成人民公社,就會欺騙國際工人運動,因此1959年7月《真理報》發表了赫魯雪夫隱晦的檢討了蘇聯1920年代在農村建立公社的錯誤,但此舉卻激怒了正在廬山會議上批判彭德懷的毛澤東[12],最後沒能阻止大躍進的發生。

意識形態衝突[編輯]

台海危機[編輯]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引發第二次台海危機,事先未通報蘇聯。9月24日,解放軍意外獲得了中華民國空軍發射的響尾蛇飛彈,但一度拒絕移交給蘇聯,引起蘇方不滿[13]。1959年6月,蘇聯以正在和美國等國家談判達成禁止核子試驗的協定為由,停止對中國大陸的核項目的援助。8月中印邊境糾紛,未經和中國溝通蘇聯塔斯社發表對中印衝突中立的聲明,拒絕支持中國。9月底赫魯雪夫和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峰會,進行和解。蘇聯此舉是為了消減核戰爭的威脅,並且由於中國的大躍進而認為中共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共則由此認為蘇共在西方面前退縮。9月30日,赫魯雪夫訪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活動,其間和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發生爭論。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
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註 3]
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註 4]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註 5]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毛澤東《念奴嬌·鳥兒問答》(1965年秋)

1960年初,中蘇均表示要團結,但要對方改正做法。4月22日,中共發表了《列寧主義萬歲》等三篇文章,公開點名批評了南斯拉夫修正主義,實際矛頭則指向赫魯雪夫。同年在莫斯科舉行的81國共產黨大會上,以及1961年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蘇共否定史達林、主張「兩全路線」[註 6],還公開批判和中共關係密切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是教條的史達林主義,號召推翻霍查。中共代表周恩來當場予以嚴厲批評與駁斥,並率代表團提前回國,以示抗議。中共認為「認為史達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三七開的評價比較合適[14]。」中國認為否定史達林是醜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給帝國主義者以可乘之機;蘇聯則認為要解除個人迷信給蘇聯帶來的沉重影響,讓蘇聯更好地發展。1961年底蘇聯和阿爾巴尼亞斷交。

赫魯雪夫回憶他之所以從蘇共二十二大起逐漸開始批駁毛澤東的做法,不僅是因為意識形態方面的對立,還因為中方在邊界談判中漫天要價[15]。

U2事件[編輯]

1960年5月1日,蘇聯擊落了一架美國U2偵察機,發生了U-2擊墜事件,美蘇緊張關係升級,中國藉機重申美帝國主義侵略本性不改的說法。6月初在北京召開的第11屆國際工會大會理事會上中共積極的組織活動批判蘇共立場,隨後6月底蘇共在五十多個國家共產黨參加的布加勒斯特會議上組織圍攻彭真率領的中共代表團,抨擊中國的大躍進,試圖在理論上壓服中共。7月16日,蘇聯政府正式照會中國外交部,限期召回全部在華工作的蘇聯專家,銷毀部分技術圖紙,從而撕毀了與中國合作的幾乎所有經濟合同[12]。中國認為蘇聯「背信棄義、撤走專家、逼債」,並把三年困難時期部分歸咎於此。事實上,蘇聯撤走專家的確是中國繼續大躍進「煉爭氣鋼」、堅持大躍進的錯誤做法的原因之一[16]。早在1958-1959年,中國已普遍出現了輕視、不尊重蘇聯專家,認為其思想保守的情況[17]。

和平共處問題上的分歧[編輯]

簡言之[18],蘇共認為,現代核戰爭會導致世界大戰和人類的滅亡,使共產主義的勝利變成毫無意義之事,故和平共處是唯一選項,而擁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在經濟競賽中徹底戰勝資本主義。中共則認為,新的世界大戰不可避免,在戰爭中將滅亡的是帝國主義,而不是人類,社會主義將獲得勝利[19]。周恩來更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即使核子武器可能消滅「三億中國人」,世界也會「剩下兩千萬美國人、五百萬英國人、五千萬俄國人和三億中國人」[20]。世界革命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關鍵。中共認為蘇共是修正主義、分裂主義,蘇共認為中共是教條主義、左傾機會主義[21]。

1962年,毛澤東批判蘇聯在古巴飛彈危機中退縮,認為赫魯雪夫「從機會主義蛻變為投降主義」,蘇聯則認為中共的立場會導致核戰爭。同年初夏,約6.7萬中國公民從新疆邊境逃亡蘇聯,稱為伊塔事件。當年發生的中印戰爭中,蘇聯支持印度。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963年7月,鄧小平率領中共代表團回國,毛澤東接見

1963年3月30日,蘇共中央給中共中央的來信中,特別提出了蘇共的「三和」、「兩全」和「三無」[註 7]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6月14日,中共中央在給蘇共中央的覆信中提出了與蘇共根本對立的總路線。1963年7月5日至20日,中共代表團和蘇共代表團在莫斯科舉行會談。在會談期間,14日,蘇共中央發表《給蘇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對中共的覆信進行全面系統的攻擊。為此,毛澤東從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親自主持發表了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即「九評蘇共」,兩黨之間的論戰達到頂峰,中共認為在蘇聯修正主義已經上台。

領土爭端[編輯]

中國於1858年的《璦琿條約》與1860年的《北京條約》兩條不平等條約中被帝俄奪取大量領土。後來蘇聯煽動外蒙古脫離中國而獨立,外蒙古成為蘇聯一個衛星國。毛澤東認為中國還未向蘇聯清算中國向俄國的失土,卻惹來蘇聯譴責毛澤東像希特勒般尋求「生存空間」。中國方面聲稱,從1964年到1969年3月,蘇聯共侵犯中國邊境4189次[22]。

1964年2月23日至8月22日,中國和蘇聯在北京東交民巷40號進行了邊界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為外交部副部長曾湧泉,副團長為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余湛,蘇方代表團團長為帕維爾·澤里亞諾夫、副團長為蘇聯駐華大使館參贊伊利亞·謝爾蓋耶維奇·謝爾巴科夫。5月初,澤里亞諾夫乘飛機回到蘇聯和赫魯雪夫會談,赫魯雪夫同意全面迎合中國。7月初,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中蘇同意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的地段,以兩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中國一側的400多個爭議島嶼,以及約600平方公里的爭議水面劃歸中國。珍寶島等島嶼均歸屬中國。但7月10日,毛澤東與日本社會黨人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會面[23],一日本代表就要求歸還被蘇聯占領千島群島徵詢毛澤東的看法。毛澤東講:「蘇聯占的地方太多了。在雅爾達會議上就讓外蒙古名義上獨立,名義上從中國劃出去,實際上就是受蘇聯控制。外蒙古的領土,比你們千島的面積要大得多。我們曾經提過把外蒙古歸還中國是不是可以,他們說不可以……有人說,他們還要把中國的新疆、黑龍江划過去。他們在邊境增加了兵力。我的意見就是都不要劃。蘇聯領土已經夠大了。有兩千多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兩億。你們日本人口有一億,可是面積只有三十七萬平方公里。一百多年以前,把貝加爾湖以東,包括伯力、海參崴、勘察加半島都划過去了。那個帳是算不清的。我們還沒有跟他們算這個帳。所以你們那個千島群島,對我來說,是不成問題的,應當還給你們的。」7月13日,日本多家主流媒體報導了此事。[24][25]

7月30日,蘇方要求將會議地點設置莫斯科。8月15日,曾湧泉提出,若蘇方不讓步,中方有權採取其他方式解決問題,蘇方將此解讀為「毛澤東幾乎是利用戰爭做了暗示」。9月2日,蘇聯《真理報》轉載了毛澤東與日本社會黨人士會談的內容並配有評論,從而進一步刺激了毛澤東。 8月19日,赫魯雪夫在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發表講話,曾6月達成的協議和毛澤東7月10日談話是「令人憎惡的文件和建議」。 8月22日,蘇聯代表團回國。9月15日,赫魯雪夫在與日本代表團會面時說:「中國各個朝代的帝王,是不遜色於俄國沙皇的掠奪者。如果誰把戰爭強加於我們的話,那麼,我們將會全力以赴地與其戰鬥。我們擁有足夠有力的、可以說是無可限量的戰爭武器。」毛澤東於是表示要準備防止蘇聯入侵的戰爭,9到11月,總參戰役勘察組前往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做戰役勘察,尤其勘查了蘇聯入侵東北時的進攻路線。[24][25]

中蘇方面皆聲稱烏蘇里江中珍寶島是自己的領土,而中國方面稱蘇聯在占領中國領土。1969年3月,中蘇兩國於珍寶島爆發兩次大規模衝突,中方稱為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事實上首次衝突中,中國軍隊突襲蘇軍,而蘇軍在第二次衝突中報復。其後兩國再於黑龍江八岔島和新疆邊界線上發生衝突[來源請求]

赫魯雪夫下台後[編輯]

反修論戰白熱化後,中共原本計劃連發「十評」文章,但未料到九評發出後,1964年10月14日赫魯雪夫突然下台,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連續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此時中共對赫氏下台的真實原因以及蘇聯新任領導人布里茲涅夫的政策趨向還不清楚,毛遂決定利用十月革命四十七周年的契機,派出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前往蘇聯祝賀,摸清蘇共新領導的政治意向,尋求避免中蘇徹底決裂的途徑[26]。10月16日,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以各種方式向蘇聯傳遞重修於好的信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國家主席劉少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人聯名給蘇共新領導人,包括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烈日涅夫、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高揚發去賀電,電文公開見報,中國報刊暫停論戰,開始正面介紹蘇聯新的建設成就。11月5日,毛、劉等人再次聯名發去節日賀電,7日劉少奇與鄧小平出席了蘇聯駐華大使館的國慶招待會。同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在偉大十月革命旗幟下團結起來》的社論。

11月5日,周恩來、賀龍、康生、伍修權、劉曉、潘自力、喬冠華等一行中國代表團抵達莫斯科,受到柯西金等的歡迎,下榻列寧山政府別墅[27]。稍事休息後代表團開始緊張的活動,禮節性地拜訪了蘇聯各位新領導和各國代表團,並接受回訪,利用一切機會與蘇聯方面接觸,傳遞期望改善關係的信息。11月7日,在蘇聯政府舉行的紀念十月革命招待會上,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對賀龍元帥提到「中蘇關系所以不好是因為赫魯雪夫和毛澤東關係不好,我們已經趕走了赫魯雪夫,也該你們趕走毛澤東了,這樣,我們的關係就沒有障礙了,可以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來了」,並與賀龍發生爭吵。隨後,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當即向布里茲涅夫和柯西金提出抗議。布里茲涅夫則解釋說馬利諾夫斯基喝醉了,酒後胡言。周恩來則認為是酒後吐真言,要求蘇方正式道歉。蘇共領導人未立即回應。周恩來隨即率領代表團全體成員退出宴會廳表示抗議。第二天,布里茲涅夫代表蘇共中央向中共中央道歉。而蘇中關係因此繼續惡化[28]。周恩來一行回來報告蘇聯並沒有改變路線的趨勢,中共繼續批判蘇聯執行「沒有赫魯雪夫的赫魯雪夫路線」。

1965年2月,蘇聯總理柯西金訪問越南時取道中國北京,協調雙方援越抗美的立場,爭取和平解決越南問題,中方拒絕了蘇聯有關建議。

雙方軍事策略[編輯]

隨著中蘇衝突的加劇,中國對蘇聯軍事行動表示出了深切的擔憂,並進行廣泛的備戰活動。珍寶島衝突後,華沙條約組織採取了與對抗北約同樣的對抗威脅針對中國,蘇聯則一度考慮對中國進行核打擊[29]。

1966年,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中蘇沒有斷交,但除了中國允許蘇聯經中國給越南戰爭中的北越運輸物資之外,兩國關係徹底凍結。1967年,紅衛兵攻擊了當時的蘇聯駐中國大使館。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967年,中國成功試爆氫彈,西方輿論普遍認為氫彈實驗是針對華約集團的核威脅的一次重大反擊。

1967年1月,發生莫斯科紅場中國留歐學生被毆打事件。

1967年冬至1968年初,在中蘇邊界發生七里沁島事件。

1968年,蘇聯在新疆附近大量增兵。在1961年時,蘇聯在那裡有12個不滿員的師和兩百架飛機,在1968年增至25個師、1200架飛機、和200枚飛彈。同時蘇聯和蒙古達成協議,蘇軍幫助蒙古的南方邊防,並在那裡駐軍(達蘭扎爾嘎朗、宗巴音)。

1968年8月,蘇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鎮壓布拉格之春,中國把蘇聯稱作「社會帝國主義」。中國在越戰期間將大量軍隊從南方轉移到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美國媒體則藉機報導蘇聯計劃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30]。

1968年10月,與蘇聯克格勃有關的《倫敦晚報》記者維克多·路易斯到台灣祕密訪問十天,路易斯見到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提出蘇聯想與台灣聯合進攻中國大陸的想法[31]。

1969年3月,中蘇雙方在烏蘇里江的珍寶島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最後中國獲勝,並開始大規模修建人防工事。

1969年4、5月間,維克多·路易斯緊急要求台灣提出所需武器的清單。1969年6月,路易斯急邀台灣指派人員赴歐洲與蘇聯聯絡,並稱一旦戰事開始,不便聯絡。希望台灣在下次會見時開出所需軍備清單。路易斯聲稱武器不必直運台灣……而可在台灣反攻時運達登陸地點。蘇聯需台灣反攻詳細計畫。例如如何利用蘇聯軍事基地的具體方式、在何種區域所需何種和數量的武器等。台灣登陸期間蘇軍會製造與中共的邊境衝突事件[32]。出於對蘇聯與路易斯的提防,蔣介石拒絕與路易斯進行有關武器援助種類的談判[31]。

1969年8月,中蘇雙方在新疆的鐵列克提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很多西方觀察家認為兩國開戰在所難免。

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志明的葬禮後路過北京,和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秘密會晤。之後局勢得到緩解。

1969年10月20日,中蘇兩國外交部副部長級的邊界談判正式舉行,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蘇聯向中蘇邊界增兵。中國開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國性戰備運動。

1970年代,為了震懾中國,蘇聯方面派出「東京急行」轟炸機機隊,除繞飛日本外,更迫近中國華東沿岸。

中美蘇三角關係[編輯]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1971年7月9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艾爾弗雷德·季辛吉秘密訪華,為1972年尼克森訪華鋪平道路。蘇聯聞訊之後也和尼克森展開峰會,中美蘇形成三角關係。

1970年代初,雖然中國繼續批判蘇聯「社會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的陳兵達到了1969年時的兩倍,但兩國關係逐漸緩和下來。在1976年毛澤東逝世之後,中蘇的衝突主要表現在國際上國家利益之間的衝突。

在美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停止之後,中南半島上的越南、寮國站在蘇聯一邊,而中國支持柬埔寨。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中越戰爭。蘇聯譴責中國,但沒有訴諸武力。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國和美國、巴基斯坦聯盟支持阿富汗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同年,中國宣布《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期滿後不再續約。中國還和一些西方國家抵制了在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與蘇聯交好的國家也一併受到中國的排斥,如古巴的菲德爾·卡斯楚就曾被指為「背叛了革命」「實行法西斯統治」[33]。

和解[編輯]

1982年,蘇共中央總書記布里茲涅夫去世之前不久在塔什干發表演說「塔什干講話[註 8]」,對中國語氣友好,被認為是中蘇解凍的早期訊號。在布里茲涅夫及其兩位繼任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的葬禮上,中國分別派出黃華、萬里、李鵬率領的官方代表團與蘇方接觸。當時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認為中蘇關係正常化要蘇聯解決「三大障礙」:從中蘇、中蒙邊境撤軍;從阿富汗撤軍;勸說越南從柬埔寨撤軍。1985年10月9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西奧塞古,要他向新近掌權的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傳話;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邁克·華萊士採訪時再次表明這一態度。

隨著蘇軍在中蘇、中蒙邊境的駐紮大幅減少和從阿富汗撤軍,中蘇關係得以改善。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訪問北京和上海,兩國關係正常化,之後北京發生了六四事件,蘇聯為此表示遺憾;1991年5月15日至1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回訪莫斯科[34]。

解體後續[編輯]

1991年,社會主義集團之間的互動浪潮,因為蘇聯的解體而結束了,在蘇聯解體之後,分裂成多個新建立的國家,中國與俄羅斯等國先後建立外交關係,但這中間因為有當年歷史因素存在,中國與前述的各個加盟國之間,還尚待解決並取得共識。

1993年,中俄雙方基本解決邊境問題;1996年,中國、俄羅斯及四個位於中亞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元首開會,形成上海合作組織的雛形;在葉爾辛和普丁兩位總統先後訪華之後,中俄宣佈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05年,中俄舉行第一次合作軍事演習。2008年10月14日,俄羅斯將半個黑瞎子島歸還中國,官方宣布兩國邊境問題「徹底解決」。21世紀以來,由於國際地緣政治氣候的變化,東歐各前蘇聯衛星國與中國,中俄兩國關係,加盟國之間關係,均日益密切。中國的注意力集中在臺灣問題、南海問題和中印邊境問題上,而俄羅斯則重點關注北約東擴和境內恐怖組織及分離主義勢力。然而在2013年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而在2014年出兵克里米亞後,俄羅斯與北約、歐盟和美國的關係迅速惡化。同時2016年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並同時擴展到科技戰、外交戰等,造成中美關係也迅速惡化。因此有部分人形容目前的局勢為第二次冷戰前的世界局勢。然而也因為該局勢,中俄關係得到了自中蘇交惡以後飛躍般地發展,並為未來可能的第二次冷戰結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35]。

注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Lüthi, Lorenz. Sino-Soviet Split (1956-1966). Arnold, James R.; Wiener, Roberta (編). Cold War: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Guide. ABC-CLIO. 2012: 190–193 [2020-10-30]. ISBN 97816106900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2. ^ Khrushchev,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ment. 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0: 462.
  3. ^ 徐, 中約. 中國近代史(下冊).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2: 668. ISBN 9789622019881.
  4. ^ 徐, 中約. 中國近代史(下冊).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2: 688. ISBN 9789622019881.
  5. ^ 5.0 5.1 沈志華. 揭秘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内幕. 水煮百年網. 百年潮2003年第2期.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6. ^ 沈志華在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原創研究?]
  7. ^ 《共和國重大事件紀實》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頁688.
  8. ^ 《赫魯雪夫回憶錄》, p. 465.
  9. ^ 《中蘇關係史綱》,沈志華主編,新華出版社,2007年版
  10. ^ 《赫鲁晓夫谈苏联过去的公社》. 《真理報》. 1959-07-21 (俄語).
  11. ^ 林蘊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卷四:烏托邦運動.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8: 477 (中文(繁體)).
  12. ^ 12.0 12.1 「大躍進」、人民公社與中蘇同盟的破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沈志華、李丹慧個人網站
  13. ^ 沈志华讲座:响尾蛇导弹事件.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4).
  14. ^ 《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86頁
  15. ^ 《赫魯雪夫回憶錄》,p. 467.
  16. ^ 1961年为何“秘密”进口粮食:之前吹太狠.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8).
  17. ^ 沈志華:對在華蘇聯專家問題的歷史考察[原創研究?]
  18. ^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下冊)》第692頁,
  19. ^ 張彥偉:美國「大規模報復」戰略與中蘇交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 ^ Brzezinski, Zbigniew Kazimierz. The Soviet bloc, unity and conflic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03.
  21. ^ Robert S. Ros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ripolarity and Policy Making in the Cold War. M.E. Sharpe. 1993-01-01: 75 [2015-01-06]. ISBN 978-1-56324-2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22. ^ 徐, 中約. 中國近代史(下冊).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2: 695. ISBN 9789622019881.
  23. ^ 王晁星. 毛泽东思想万岁:接见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寿男、细迫兼光等的谈话. 1964四年7月10日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24. ^ 24.0 24.1 1960年代中苏边界谈判:有勇气就把北京占了. 中國新聞網. 2010-06-12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25. ^ 25.0 25.1 汪振友; 齊鵬飛. 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5-07-01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26. ^ 錢庠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卷五·历史的变局.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8: 365–366. ISBN 9789881727459 (中文(繁體)).
  27. ^ 从"塔什干讲话"到"海参崴讲话":中苏关系正常化历程. 人民網. [2018-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8).
  28. ^ 吳躍農. 从"塔什干讲话"到"海参崴讲话":中苏关系正常化历程 (3) (上).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11-01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7).
  29. ^ 許倪:1969年,中蘇核危機始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世紀風采》
  30. ^ 我看中蘇關係近四十年變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周曉沛 中國共產黨新聞 人民網 轉載自 百年潮,2007(12):12-18.DOI:10.16624/j.cnki.11-3844/d.2007.12.012.
  31. ^ 31.0 31.1 戴鴻超. 蘇聯提議助台灣反攻大陸. 世界新聞網. [201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32. ^ 《蔣中正日記》1969年6月16日.
  33. ^ 人民日報1980年8月2日 姚春濤《古巴女英雄自殺的背景原因》
  34. ^ 江澤民訪問蘇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35. ^ 中俄關係70年:從兄弟、仇敵到好朋友的滄桑. BBC中文網. 2019-09-18 [2019-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外部連結[編輯]

  • 黨史大事記(1960年-1969年)
  • 李朝軍:從爭取平等到爭奪領導權──從中蘇論戰的主題演變看其實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李明斌:中蘇論戰和中蘇關係惡化的原因研究綜述

參見[編輯]

  • 中蘇關係
    • 一邊倒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 九評蘇共
    • 中蘇邊界衝突
  • 蘇南衝突
  • 蘇阿決裂
  • 中阿決裂
  • 赫魯雪夫主義

冷戰

  •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美國
  •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蘇聯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華沙條約組織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不結盟運動
  • 第二次冷戰

1940年代

  • 摩根索計劃
  • 虎克軍反叛
  • 牙買加政治衝突
  • 希臘十二月衝突
  • 英蘇百分比協定
  • 雅爾達會議
  •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 森林兄弟
    • 衝浪行動
    • 叢林行動
    •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 被詛咒的士兵
  • 不可思議行動
  • 沒落行動
  • 波茨坦會議
  • 古琴科事件
  • 朝鮮半島南北分治
  • 支配行動
  • 圍困行動
  • 四十黑名單行動
  • 伊朗危機
  • 希臘內戰
  • 巴魯克計畫
  • 科孚海峽事件
  • 土耳其海峽危機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 杜魯門主義
  • 亞洲關係會議
  • 1947年5月危機
  • 馬歇爾計劃
  • 莫洛托夫計劃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 阿爾瓦思巴起義
  • 第一次中東戰爭
    •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 蘇南衝突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鐵幕
  • 南非種族隔離
  • 東方集團
  • 西方集團
  • 國共內戰
    • 臺灣戒嚴
    • 台灣海峽兩岸分裂
  • 馬來亞緊急狀態
  • 緬甸共產黨叛亂
  • 1949年3月敘利亞政變
  • 阿爾巴尼亞政變

1950年代

  • 竹幕
  • 韓戰
  • 麥卡錫主義
  • 茅茅起義
  • 阿爾及利亞戰爭
  • 埃及七月革命
  • 1953年伊朗政變
  • 東德六一七事件
  • 羅森堡夫婦案
  • 馬德里條約
  • 布里克爾修正案
  •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 1954年日內瓦會議
  • 綠山戰爭
  • 越南戰爭
  •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 賽普勒斯緊急狀態
  • 黃金行動
  •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 萬隆會議
  • 波茲南事件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 第二次中東戰爭
  • 「我們要埋葬你們」
  • 伊夫尼戰爭
  • 格拉迪奧行動
  • 阿拉伯冷戰
    • 1957年敘利亞危機
    • 1958年黎巴嫩危機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史普尼克危機
  •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 1959年藏區騷亂
  • 1959年摩蘇爾起義
  • 古巴革命
    • 古巴革命的影響
  • 赫魯雪夫解凍
  • 廚房辯論
  • 中蘇交惡

1960年代

  • 剛果危機
  • 辛巴叛亂
  • 1960年U-2擊墜事件
  • 豬灣事件
  • 1960年土耳其政變
  • 蘇阿決裂
  • 伊拉克–庫德衝突
    • 第一次伊拉克–庫德戰爭
  • 1961年柏林危機
  • 柏林圍牆
  • 巴布亞衝突
  • 沙漠戰爭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安哥拉獨立戰爭
    •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
  • 古巴飛彈危機
  • 埃爾·波特納佐
  • 中印邊境戰爭
  •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 齋月革命
  • 厄利垂亞獨立戰爭
  • 北葉門內戰
  • 1963年敘利亞政變
  • 約翰·F·甘迺迪遇刺案
  • 亞丁緊急狀態
  • 1963年賽普勒斯危機
  • 越南戰爭
  • 叛亂戰爭
  • 墨西哥骯髒戰爭
    • 特拉特洛爾科事件
  • 瓜地馬拉內戰
  • 哥倫比亞內戰
  • 1964年巴西政變
  • 多明尼加內戰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南非邊境戰爭
  •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東協宣言
  • 寮國內戰
  • 1966年敘利亞政變
  • 阿根廷革命
  • 朝韓非軍事區衝突
  • 希臘軍政府時期
  • 鉛彈歲月
  • 普韋伯洛號危機
  • 第三次中東戰爭
  • 埃以消耗戰爭
  • 佐法爾叛亂
  • 南葉門戰爭
  • 奈及利亞內戰
  • 六八運動
    • 五月風暴
  • 文化大革命
  • 布拉格之春
  • 1968年波蘭政治危機
  • 馬來亞共產黨叛亂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正常化
  • 7月17日革命
  • 中蘇邊界衝突
    • 珍寶島事件
    • 鐵列克提事件
  • 利比亞綠色革命
  • 足球戰爭
  • 古拉什共產主義
  • 菲律賓共產主義叛亂
  • 校正運動

1970年代

  • 緩和政策
  • 不擴散核子武器條約
  • 1970年約旦內戰
  • 阿爾科拉演習
  • 敘利亞校正運動
  • 西撒哈拉衝突
  • 1970年波蘭抗議事件
  • 柬埔寨內戰
  • 越南戰爭
  • 胡差暴動
  • 現實政治
  • 桌球外交
  • 埃及校正運動
  • 1971年土耳其備忘錄政變
  • 1971年蘇丹政變
  • 柏林四強協定
  •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 1972年尼克森訪華
  • 南北葉門1972年邊境衝突
  • 第一次葉門戰爭
  • 慕尼黑慘案
  • 孟加拉國共產主義騷亂
  • 第一次厄利垂亞內戰
  • 1973年烏拉圭政變
  • 1973年阿富汗政變
  • 1973年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1973年石油危機
  • 康乃馨革命
  • 蘇聯繞飛日本常規化
  • 西班牙民主轉型
  • 印度尼西亞占領東帝汶
  • 希臘民主轉型
  •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第二次伊拉克–庫德戰爭
  • 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
  • 安哥拉內戰
  • 赫爾辛基協議
  • 莫三比克內戰
  • 奧羅莫衝突
  • 歐加登戰爭
  • 1978年索馬利亞政變
  • 西撒哈拉戰爭
  • 衣索比亞內戰
  • 黎巴嫩內戰
  • 中阿決裂
  • 柬越戰爭
  • 兀鷹行動
  • 阿根廷骯髒戰爭
  • 1976年阿根廷政變
  • 利比亞–埃及戰爭
  • 德意志之秋
  • 南黎巴嫩衝突
  •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 尼加拉瓜革命
  • 烏坦戰爭
  • 改革開放
  • NDF叛亂
  • 查德-利比亞衝突
  • 1979年葉門戰爭
  • 麥加禁寺圍困事件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沙爾革命
  • 中越戰爭
    • 中越邊境衝突
  • 新寶石運動
  • 1979年赫拉特起義
  •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

1980年代

  • 薩爾瓦多內戰
  • 阿富汗戰爭
  • 聯合抵制1980年夏季奧運會
  • 秘魯內部衝突
  • 第二次厄利垂亞內戰
  • 1980年土耳其政變
  • 兩伊戰爭
  • 烏干達叢林戰爭
  • 錫德拉灣事件
  • 西方-81演習
  • 卡薩芒斯衝突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第五次中東戰爭
  • 1982年衣索比亞–索馬利亞邊界戰爭
  • 1983年蘇聯核警報誤報事件
  • 入侵格瑞那達
  • 仰光爆炸事件
  •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戰略防禦計畫
  • 聯合抵制1984年夏季奧運會
  • 東芝事件
  • 1986年黑海事件
  • 南葉門內戰
  • 豐田戰爭
  • 聖靈抵抗軍叛亂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
  • 布干維爾內戰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8888民主運動
  • 團結工聯
    • 蘇聯對團結工聯的應對
  • 康特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人民力量革命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
  • 阿富汗內戰
  • 1988年波蘭罷工
  • 六四天安門事件
  • 新思維
    • 經濟改革
    • 開放政策
  • 東歐劇變
    • 波羅的海之路
    • 柏林圍牆倒塌
    • 德國國內邊界的撤除
    • 天鵝絨革命
    •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 東德轉型與和平革命
  • 美國入侵巴拿馬

1990年代

  • 1990年蒙古革命
  • 波斯灣戰爭
  • 兩德統一
  • 葉門統一
  •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 南斯拉夫解體
  • 天鵝絨分離
  • 蘇聯解體
    • 八一九事件

冷衝突

  • 阿布哈茲
  • 臺灣
  • 朝鮮半島
  • 波多黎各
  • 科索沃
  • 南奧塞提亞
  • 聶斯特河沿岸
  • 中印邊界
  • 北婆羅洲

情報組織

  • 中央情報局
  • 聯邦調查局
  • 美國國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薩德
  •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 軍備競賽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 杜魯門主義
  • 圍堵
  • 艾森豪主義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三個世界
  • 哈爾斯坦學說
  • 甘迺迪主義
  • 三和路線
  • 東方政策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詹森主義
  • 布里茲涅夫學說
  • 尼克森主義
  • 烏布利希學說
  • 卡特主義
  • 雷根主義
  • 推回

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

  • 反共主義
  • 麥卡錫主義
  • 凱因斯主義
  • 貨幣主義
  • 新古典經濟學派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柴契爾主義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社會主義

  • 共產主義
  • 馬克思列寧主義
  • 史達林主義
  • 托洛斯基主義
  • 左翼共產主義
  • 毛澤東思想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雪夫主義
  • 狄托主義
  • 霍查主義
  • 卡斯楚主義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產主義
  • 胡薩克主義
  • 納薩爾主義
  • 歐洲共產主義

其他

  • 不結盟主義
  • 民族主義
  • 極端民族主義
  • 白人民族主義
  • 沙文主義
  • 帝國主義
  • 族裔民族主義
  • 白人優越主義
  • 錫安主義
  • 種族主義
  • 法西斯主義
  • 新納粹主義
  • 極權主義
  • 威權主義
  • 獨裁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蘭社會主義
  • 解放神學
  • 新左翼
  • 主體思想
  • 自由民主制
  • 不自由的民主
  • 指導式民主
  • 社會民主主義
  • 三民主義
  • 第三世界主義

組織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歐洲經濟共同體
  • 華沙條約組織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不結盟運動
  • 東南亞國家協會
  •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 狩獵俱樂部

宣傳

  • 積極策略
  • 《消息報》
  • 《真理報》
  • 美利堅報
  • 俄羅斯生活報
  • 自由十字軍
  • 自由歐洲電台
  • 自由亞洲電台
  • 紅色恐慌
  • 塔斯社
  • 美國之音
  • 莫斯科廣播電台

參見

  • 冰幕
  • 仙人掌幕
  • 朝韓關係
  • 末日之鐘
  • 富爾達缺口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東戰爭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 第二次冷戰
  • 1917年俄國革命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組織機構

中方

  •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
    • 中央外事辦
  • 外交部
    • 外長
    • 駐外機構
    • 大使
    • 發言人
  • 國防部
    • 國際軍事合作辦
    • 維和辦
  •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 國務院新聞辦
    • 中國外文局
  • 國務院僑辦
  • 國際發展合作署
  • 國家外國專家局
  • 國家移民局
  • 全國人大
    • 外事委
    • 外事局
    • 華僑委
  • 全國政協
    • 外事委
    • 外事局
    • 港澳台僑委
  • 中央追逃辦
  • 外交學會
  • 對外友協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中國環球電視網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 國家漢辦
    • 孔子學院
  • 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
  •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駐華

  • 外交代表機構
    • 領事機構
  • 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
    • 聯合國駐華系統
  • 記者協會
  • 國際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外交禮儀相關

  • 外交部禮賓司
  • 解放軍儀仗大隊
    • 禮炮中隊
  • 解放軍軍樂團
  • 武警國賓護衛隊
  • 人民大會堂
  • 國賓館
  • 國宴菜

外交史

  • 中國對外關係史
  • 建交史
  • 對外援助
    • 援建劇場列表
    • 援建體育館列表
  • 參加的國際公約
  • 制裁

建國初期

  • 冷戰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萬隆會議
  • 三大外交政策
    • 一邊倒
    • 另起爐灶
    • 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 人民外交
  • 毛澤東訪問蘇聯

中蘇交惡後

  • 文革時期外交及國際形勢
  • 革命外交路線
    • 反帝反修
    • 積極備戰
    • 輸出革命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一條線、一大片
  •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 桌球外交
  • 熊貓外交
  • 三個世界
  • 中阿決裂
  • 鄧小平1978年出訪

改革開放後

  •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南南合作
  • 南北對話
  • 國際新秩序
  • 國際關係民主化
  •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 和平崛起→和諧世界
  • 新型國際關係
  • 大國外交
  • 周邊外交
  • 釣魚臺問題
  • 東海油氣田問題
  • 南海問題
    • 沙長城
  • 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 戰狼外交

領導人
訪問列表

  • 最高領導人
    • 鄧小平
    • 江澤民
    • 胡錦濤
    • 習近平
  • 中共中央總書記
  • 國家主席
  •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國務院總理
    • 周恩來
    • 李鵬
    • 朱鎔基
    • 溫家寶
    • 李克強
  • 全國政協主席
  • 外國國家元首訪華
  • 外國政府首腦訪華

術語

  • 一個中國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 反華
  • 境外敵對勢力
  • 亡我之心不死
  • 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謂言之不預也
  • 綜合國力
  • 三股勢力
  • 核心利益
  • 網絡主權
  •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多邊關係

聯合國

  • 聯大2758號決議
  • 安理會
    • 常任理事國
    • 否決權
    • 維和
  • 常駐紐約代表團
    • 代表
  • 常駐日內瓦代表團
  • 常駐維也納代表團
    • 代表
  • 常駐亞太經社會代表處
  • 常駐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處

區域政治

  • 上海五國→上海合作組織
  • 六方會談
  •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 三國合作秘書處
  • 東亞共同體(構想)
  • 東南亞國家協會
    • 10+1
    • 10+3
  • 東亞峰會
    • 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 亞信峰會
  • 亞歐會議
  • 非洲聯盟
  • 中非合作論壇
  • 中阿合作論壇
  • 中拉論壇
  • 歐盟
    • 駐歐盟大使
    • 領導人會晤
    • 人權對話
    • 戰略對話
  • 珍珠鏈戰略
  • 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

區域經濟

  • 一帶一路
    • 高峰論壇
    • 絲路基金
    • 中巴經濟走廊
    •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瀾湄合作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 亞太自貿區
  • 博鰲亞洲論壇
  • 亞歐會議
  • 中非合作論壇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 中阿合作論壇
  • 中拉論壇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
  • 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
  • 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
  • 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
  • 歐盟
    • 中國歐盟商會
    •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擱置)
    • 經貿高層對話
    • 漢堡峰會

全球經濟

  • 世界貿易組織
  • 世界銀行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二十國集團
  • 世界互聯網大會
  • 世界經濟論壇
    • 夏季達沃斯論壇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開發中國家

  • 七十七國集團
  • 不結盟運動
  • 金磚國家
    • 銀行

雙邊外交關係

亞洲(分類)

  • 阿富汗
  • 阿聯
  • 阿曼
  • 亞塞拜然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林
  • 北韓
  • 東帝汶
  • 菲律賓
  • 喬治亞
  • 哈薩克
  • 南韓
  • 吉爾吉斯
  • 柬埔寨
  • 卡達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馬爾地夫
  • 馬來西亞
  • 蒙古國
  • 孟加拉國
  • 緬甸
  • 尼泊爾
  • 日本
  • 沙烏地阿拉伯
  • 斯里蘭卡
  • 塔吉克
  • 泰國
  • 土耳其
  • 土庫曼
  • 汶萊
  • 烏茲別克
  • 新加坡
  • 敘利亞
  • 亞美尼亞
  • 葉門
  • 伊拉克
  • 伊朗
  • 以色列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約旦
  • 越南

非洲(分類)

  • 阿爾及利亞
  • 埃及
  • 衣索比亞
  • 安哥拉
  • 貝南
  • 波札那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赤道幾內亞
  • 多哥
  • 厄利垂亞
  • 維德角
  • 甘比亞
  • 剛果共和國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迦納
  • 加彭
  • 辛巴威
  • 喀麥隆
  • 葛摩
  • 象牙海岸
  • 肯亞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盧安達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利
  • 模里西斯
  • 茅利塔尼亞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納米比亞
  • 南非
  • 南蘇丹
  • 尼日
  • 奈及利亞
  • 獅子山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聖多美普林西比
  • 蘇丹
  • 索馬利亞
  • 坦尚尼亞
  • 突尼西亞
  • 烏干達
  • 尚比亞
  • 查德
  • 中非

歐洲(分類)

  • 阿爾巴尼亞
  • 愛爾蘭
  • 愛沙尼亞
  • 安道爾
  • 奧地利
  • 白俄羅斯
  • 保加利亞
  • 北馬其頓
  • 比利時
  • 冰島
  • 波蘭
  • 波赫
  • 丹麥
  • 德國
  • 俄羅斯
  • 法國
  • 芬蘭
  • 荷蘭
  • 蒙特內哥羅
  • 捷克
  • 克羅埃西亞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列支敦斯登
  • 盧森堡
  • 羅馬尼亞
  • 馬爾他
  • 摩爾多瓦
  • 摩納哥
  • 挪威
  • 葡萄牙
  • 瑞典
  • 瑞士
  • 塞爾維亞
  • 賽普勒斯
  • 聖馬利諾
  • 斯洛伐克
  • 斯洛維尼亞
  • 烏克蘭
  • 西班牙
  • 希臘
  • 匈牙利
  • 義大利
  • 英國

美洲(分類)
(拉丁美洲)

  • 阿根廷
  • 安地卡及巴布達
  • 巴貝多
  • 巴哈馬
  • 巴拿馬
  • 巴西
  • 秘魯
  • 玻利維亞
  • 多明尼加
  • 多米尼克
  • 厄瓜多
  • 格瑞那達
  • 哥倫比亞
  • 哥斯大黎加
  • 古巴
  • 蓋亞那
  • 加拿大
  • 美國
  • 墨西哥
  • 尼加拉瓜
  • 薩爾瓦多
  • 蘇利南
  • 千里達和托巴哥
  • 委內瑞拉
  • 烏拉圭
  • 牙買加
  • 智利

大洋洲(分類)

  • 澳洲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斐濟
  • 吉里巴斯
  • 庫克群島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紐埃
  • 薩摩亞
  • 索羅門群島
  • 東加
  • 萬那杜
  • 紐西蘭

與非建交國關係
見備註

亞洲

  • 不丹

非洲

  • 史瓦帝尼

歐洲

  • 梵蒂岡

大洋洲

  • 馬紹爾群島
  • 諾魯
  • 帛琉
  • 吐瓦魯

美洲

  • 巴拉圭
  • 貝里斯
  • 海地
  • 宏都拉斯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瓜地馬拉

未承認的國家或地區

  • 科索沃
  • 阿布哈茲
  • 阿爾察赫
  • 北賽普勒斯
  • 聶斯特河沿岸
  • 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
  • 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
  • 馬爾他騎士團
  • 南奧塞提亞
  • 索馬利蘭
  • 西撒哈拉

已消亡的國家
見備註

  • 蘇聯
  • 南越
  • 南斯拉夫
  • 捷克斯洛伐克
  • 東德
  • 南葉門
  • 錫金
  • 坦噶尼喀
  • 桑給巴爾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各地方省際關係
和對外事務

  • 海峽兩岸
    • 福建-台灣
  • 上海
  • 山東
  • 天津
  • 湖南
  • 西藏
  • 台灣
    • 印尼
    • 西
    • 瑞典
    • 巴西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香港對外事務

  • 香港特區政府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 政府總部禮賓處
  • 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中國大陸、海外、台灣)

兩岸四地

  • 中國大陸
    • 廣東
      • 深圳
    • 上海
    • 福建
    • 四川
  • 澳門
  • 台灣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其他國家

  • 澳洲
  • 加拿大
  • 法國
  • 喬治亞
  • 德國
  • 印度
  • 印尼
  • 日本
  • 以色列
  • 列支敦斯登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納米比亞
  • 尼加拉瓜
  • 北韓
  • 巴基斯坦
  • 菲律賓
  • 卡達
  • 新加坡
  • 韓國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士
  • 泰國
  • 英國
  • 美國

有關事項

  • 香港移民潮
  • 香港回流潮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澳門對外事務

  • 澳門特區政府
  •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
  • 政府總部事務局
  • 澳門經濟貿易辦事處(中國內地、海外、台灣[@])
  • 澳門領事機構列表

兩岸四地

  • 中國內地
    • 廣東
      • 珠海
    • 湖北
  • 香港
  • 台灣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其他國家

  • 安哥拉
  • 巴西
  • 北韓
  • 南韓
  • 日本
  • 莫三比克
  • 菲律賓
  • 葡萄牙
  • 東帝汶
  • 西班牙
  • 美國
  • 越南
  • 加彭

註釋:@ 暫停運作

備註:粗體表示曾經建立外交關係,但現時斷交的國家。這些國家目前除已消亡者外,均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
斜體 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實際統治的區域。
關於中華民國的外交,另見模板:中華民國外交。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另見模板:台灣海峽兩岸主題。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概念

  • 世界革命
  •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 戰爭與和平的關係
  • 美帝國主義
  • 蘇修社會帝國主義
  • 三個世界
  • 人民外交
  • 援外醫療隊
  • 援外建築

事件

  • 中蘇交惡(九評蘇共)
  • 中蘇邊界衝突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越南戰爭(抗美援越)
  • 莫斯科紅場事件
  • 中國駐緬甸使館遇襲事件
  • 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
  • 焚毀蒙古駐華大使專車事件
  • 美越和談
  • 非洲獨立運動
  • 施亞努在華流亡
  • 坦贊鐵路
  • 季辛吉秘密訪華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 1971年印巴戰爭
  •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 牛蛙外交
  • 桌球外交
  • 尼克森訪華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王府井「圍攻外賓事件」
  • 石油危機
  • 中東戰爭
  • 雅典事件
  • 西沙之戰
  • 印度吞併錫金
  • 中阿決裂

人物
社會主義陣營

  • 布里茲涅夫蘇
  • 杜布切克捷
  • 狄托南
  • 哥穆爾卡波
  • 西奧塞古羅
  • 卡達爾匈
  • 澤登巴爾蒙
  • 卡斯楚古
  • 切·格瓦拉拉美
  • 霍查阿
  • 金日成朝

印度支那三國

  • 胡志明越
  • 黎筍越
  • 阮友壽越
  • 富馬親王寮
  • 蘇發努馮寮
  • 凱山·豐威漢寮
  • 施亞努柬
  • 波爾布特柬

東南亞

  • 吳奈溫緬
  • 蘇卡諾印尼
  • 蘇哈托 印尼
  • 東姑阿都拉曼馬
  • 拉扎克馬
  • 李光耀新

南亞

  • 英迪拉·甘地印
  • 阿尤布·汗巴
  • 阿里·布托巴
  • 拉赫曼孟
  • 班達拉奈克夫人斯
  • 馬亨德拉尼
  • 比蘭德拉尼
  • 查希爾阿
  • 達烏德阿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美國

  • 約翰遜
  • 尼克森
  • 季辛吉
  • 福特

西歐

  • 戴高樂法
  • 蓬皮杜法
  • 德斯坦法
  • 威爾遜英
  • 希思英
  • 勃蘭特西德
  • 施密特西德
  • 哈特林丹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大英國協

  • 惠特拉姆澳
  • 特魯多加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日本

佐藤榮作

  • 田中角榮
  • 三木武夫
  • 大平正芳
  • 黑田壽男

中東北非

  • 納賽爾埃
  • 薩達特埃
  • 巴列維伊
  • 阿拉法特巴勒
  • 梅厄夫人以
  • 蘇奈土
  • 尼邁里蘇丹
  • 布邁丁阿爾
  • 達達赫毛
  • 馬卡里奧斯塞
  • 戈翁尼日
  • 魯巴伊也
  •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非洲

    • 恩克魯瑪加納
    • 塞拉西一世埃塞
    • 尼雷爾坦
    • 卡翁達贊
    • 邦戈加彭
    • 蒙博托扎
    • 馬謝爾莫
    • 特拉奧雷馬
    • 史蒂文斯塞拉
    • 埃亞德馬多
    • 桑高爾塞內
    • 曼德拉南非

    拉美

    • 阿連德智
    • 皮諾切特智
    • 埃切維里亞墨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聯合國

    • 吳丹緬
    • 瓦爾德海姆奧

    國際友人

    • 宮本顯治日
    • 安娜·路易絲·斯特朗美
    • 埃德加·斯諾美
    • 伯納德·蒙哥馬利英
    • 西澤隆二日
    • 松山芭蕾舞團
    • 茱莉·尼克森·艾森豪美

    外交人員

    • 陳毅
    • 姬鵬飛
    • 喬冠華
    • 王海容
    • 唐聞生

    模板:大模板 · 編年史 · 地方史 · 政治案 · 人物派別英模中央小組五人小組) · 外交 · 藝術 · 作品 · 成果 · 古蹟 · 天災 · 後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文化大革命編年史

    前奏

    • 中蘇交惡(九評)
    • 越南戰爭
    • 中美大使級會談
    • 反黨小說《劉志丹》案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四清運動
      • 桃園經驗
      • 白銀經驗
      • 小站經驗
      • 北大社教
    • 三線建設
    • 突出政治
    • 備戰指示
    • 工交系統建立政工機關
    • 重上井岡山
    • 竊聽器事件
    • 改組文化部
    • 東山海戰
    •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 批判翦伯贊
    • 羅瑞卿事件
    • 蘇共二十三大

    1966年

    • 與中非斷交
    • 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 吳文獻事件
    • 文化革命五人小組
    • 二月提綱
    • 邢臺大地震
    • 二月紀要(黑八論)
    • 三月杭州會議
    • 中央書記處會議
    • 四月杭州會議
    • 五·七指示
    • 政治局擴大會議
      • 五一六通知
      • 五·一八講話
      • 彭、羅、陸、楊反黨集團
      •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
      • 中央專案審查小組
    • 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
    • 文革工作組
    • 《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 清華附中紅衛兵
    • 三家村
    • 改組北京市委
    • 八條指示
    • 批判烏蘭夫
    • 南京大學事件
    • 全國高校中斷招生
    • 二炮部隊成立
    • 毛澤東回韶山
    • 二月兵變
    • 毛主席暢遊長江
    • 三舊
    • 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
      • 毛主席給清華附中紅衛兵的一封信
      • 炮打司令部
      • 十六條
    • 破四舊
    • 紅八月
    • 八二三事件
    • 大興事件
    • 北京市大、中學校紅衛兵聯絡總站
    • 全國大串連
    • 毛澤東接見紅衛兵
    • 關於軍隊院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緊急指示
    • 八八大案
    • 南海英雄船
    • 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
    • 九·七社論
    • 農村五條
    • 工業六條
    • 批判資反路線
    • 安亭事件
    • 《解放日報》事件
    • 一二·三事件
    • 六·三事件
    • 全國大武鬥
      • 康平路事件
      • 一二·四事件
    • 加納單方面斷交
    • 中央工作會議
    • 工廠十二條
    • 工業交通座談會
    • 工交十五條
    • 工礦十條
    • 農村十條
    • 聯動成立
    • 孫中山百年紀念
    • 政治局擴大會議

    1967年

    • 元旦社論
    • 一月風暴(上海人民公社)
    • 奪權運動
    • 革命委員會
    • 公安六條
    • 軍隊支左
    • 國務院業務組建立
    • 全國大武鬥
      • 喀什武鬥事件
      • 石河子「一·二六」事件
    • 軍委八條
    • 1967年莫斯科紅場事件
    • 揭露暢觀樓事件
    • 《出身論》
    • 二月抗爭
    • 二月鎮反
    • 青海「二·二三」事件
    • 軍以上幹部會議
    • 抓叛徒
    • 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
    • 軍委十條
    • 三支兩軍
    • 備戰、備荒、為人民
    • 「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
    • 江青「為人民立新功」講話
    • 揭發「伍豪」事件
    • 五·一三事件
    • 六·六通令
    • 六七暴動
    • 全國大武鬥
      • 重慶大武鬥
      • 瀘州武鬥事件
    • 圍困中南海事件
    • 中國駐緬甸使館遇襲事件
    • 午門抗緬大會
    • 中國駐印尼使館遇襲事件
    • 七·二〇事件
    • 全國大武鬥
      • 砸上柴聯司
    • 軍委辦事組
    • 揪軍內一小撮
    • 青銅峽事件
    • 廣東文革屠殺
      • 廣州吊勞改犯事件
      • 反彭湃烈士事件
      • 陽江大屠殺
    • 砸爛公檢法
    • 印尼駐華使館遇襲事件
    • 中國與印尼斷交
    • 八·七講話
    • 林副主席八·九講話
    • 點名批判
    • 東華門事件
    • 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
    • 王、關、戚事件
    • 東北幫叛黨投敵反革命集團案
    • 坦贊鐵路
    • 湖南文革屠殺
      • 道縣事件
      • 邵陽縣大屠殺
    • 內人黨事件
    • 九五命令
    • 《評陶鑄的兩本書》
    • 復課鬧革命
    • 馬明方叛徒集團案
    • 重要指示
    • 海軍積代會
    • 革命大聯合
    • 鬥私批修
    • 五十字建黨方針
    • 《沿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的道路前進》

    1968年

    • 中蘇邊界衝突
      • 七里沁島事件
    • 楊、余、傅事件
    • 雲南文革屠殺
      • 滇西挺進縱隊案
      • 趙健民雲南特務案
      • 沙甸事件
    • 毛澤東支持美國黑人抗暴鬥爭的聲明
    • 全國大武鬥
      • 蚌埠、淮南武鬥事件
      • 蕪湖武鬥事件
      • 寶雞武鬥事件
      • 清華百日武鬥
    • 廣西文革屠殺
      • 南寧「四·二二」慘案
      • 桂林武鬥事件
      • 柳州武鬥事件
      • 武宣吃人事件
    • 打通南北航線
    • 林昭被執行死刑
    • 「五·一二」命令
    • 清理階級隊伍
    • 「七·三」布告
    • 江西瑞金大屠殺
    • 七·二一指示
    • 「七·二四」布告
    • 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 全面勝利
    • 鬥、批、改
    • 五七幹校
    • 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
    • 整黨建黨
    • 批判黑六論
    • 反覆舊
    • 上山下鄉

    1969年

    • 廖和叔事件
    • 中蘇邊界衝突
      • 珍寶島事件
      • 鐵列克提事件
    • 中共九大
    • 邊壩事件
    • 尼木事件
    •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
    • 「五·二二」指示
    • 軍委辦事組座談會
    • 國際問題研究小組
    • 人民防空
    • 北京地下城
    • 「七·二八」牛田洋風災
    • 「八·二八」命令
    • 林副主席指示第一號令

    1970年

    • 通海大地震
    • 全民大練兵
    • 一打三反(遇羅克、王佩英)
    • 全國計劃工作會議
    • 企業下放
    •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 「共產主義自修大學」案
    • 清查「五·一六」
    • 北方地區農業會議
    • 五·二〇聲明
    • 工農兵上大學
    •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存廢之爭
    • 我的一點意見
    • 中央組織宣傳組
    • 斯諾訪華
    • 華北會議
    • 批陳整風

    1971年

    • 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 季辛吉秘密訪華
    • 1971年毛澤東南巡
      • 南昌談話
    • 三國四方會議
    • 「五七一工程」紀要
    • 九一三事件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第31屆世乒賽
    • 桌球外交
    • 1972年全國計劃會議
    • 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
    • 外交部聲明釣魚臺屬中國領土

    1972年

    • 批林整風
    • 追悼陳毅同志大會
    • 五七一工程紀要之披露
    • 四三方案
    • 尼克森訪華(上海公報)
    • 維特克事件
    • 解放老幹部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國慶社論
    • 批判極「左」思潮
    • 王府井「圍攻外賓事件」
    • 廢除法西斯式的審查方式
    • 國務院業務組1972年12月審幹會議

    1973年

    • 新年獻詞
    • 1973年全國計劃會議
    • 爐霍大地震
    • 雅典事件
    •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 白卷英雄
    • 中共十大
    •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
    • 恢復亞運聯席位
    • 反擊右傾回潮運動
    • 批周
    • 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 黃帥事件
    • 雲南知青暴動
    • 外交部《新情況》第153期事件
    • 評法批儒

    1974年

    • 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
      • 海軍艦隊首航台灣海峽
    • 安東尼奧尼事件
    • 蝸牛事件
    • 批「黑畫」運動
    • 批林批孔
    • 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
    • 《三上桃峰》事件
    • 《園丁之歌》風波
    • 李九蓮被捕
    • 三個世界
    • 鄧小平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
    • 抓革命、促生產
    • 風慶輪事件
    • 政治局會議
    • 體育革命
    • 參加第七屆亞運會
    • 召開四屆人大通知
    • 李一哲事件
    • 長沙決策

    1975年

    • 1號文件
    • 中共十屆二中全會
    • 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
    • 七五憲法
    • 海城大地震
    • 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運動
    • 1975年整頓(三項指示為綱)
    • 國務院政治研究室建立
    • 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
    • 特赦釋放全部在押戰爭罪犯
    • 批判經驗主義
    • 張志新被執行死刑
    • 《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
    • 政治局會議
    • 解放老幹部
    • 鋼鐵生產計劃
    • 廣東八四海難
    • 河南「75·8」水庫潰壩
    • 全國大武鬥(鎮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變)
    • 第三屆全運會
    • 國務院計劃工作務虛會
    • 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 毛澤東關於電影《創業》的批示
    • 評《水滸》運動
    • 工業20條
    • 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
    • 中共中央農村工作座談會
    • 匯報提綱
    • 論總綱
    • 劉冰上書事件
    • 打招呼會議

    1976年

    • 元旦社論
    • 第二次打招呼會議
      • 毛主席重要指示
    •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 南京事件
    • 四五運動
    • 總理遺言案
    • 全國計劃工作座談會
    • 唐山大地震
    • 「你辦事,我放心」
    • 「按既定方針辦」
    • 毛澤東之死
    • 粉碎四人幫(上海反革命武裝叛亂)
    • 揭批查
    • 毛主席紀念堂
    • 全國大武鬥(保定武鬥事件)
    • 中共中央宣傳工作座談會
    • 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

    1977年
    (尾聲)

    • 洋冒進
    • 兩個凡是
    • 揭批陰謀文藝
    • 1977年全國計劃會議
    •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 中共中央軍委座談會
    • 鄧小平致信中共中央
    •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 鄧小平談話
    • 按勞分配討論會
    • 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
    • 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
    • 中共十屆三中全會
    • 中共中央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恢復高考)
    • 中共十一大
    • 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
    • 中阿決裂

    後續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 撥亂反正
    • 平反冤假錯案
    •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
    • 真理標準大討論
    •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歷史問題決議)
    • 改革開放
    • 知青大返城
    • 清理三種人
    • 文革2.0

    模板:大模板 · 編年史 · 地方史 · 政治案 · 人物派別英模中央小組五人小組) · 外交 · 藝術 · 作品 · 成果 · 古蹟 · 天災 · 後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規範控制
    圖一及圖二為中蘇關係示意圖由圖一到圖二顯示了中蘇關係的變化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史實

    • GND: 4147694-3
    • NDL: 005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