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費曼先生心得

之前寒假寫的,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討論討論~


中文書名: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原文書名: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書籍作者:理查 P. 費曼 / 雷頓

書籍編譯者:吳程遠

出版單位:天下遠見

出版年月:2005年11月30日

版次:第四版,第四次印行

一、相關書訊: 

      費曼先生得過諾貝爾獎,為近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本書為費曼先生所輯的兩本回憶錄之一,由費曼口述他一生中許多的傳奇故事集結而來。費曼先生以幽默風趣的言語,帶領著讀者在他多彩多姿的一生裡遊歷。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科學家時時刻刻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有時因為好奇而做出的一些調皮舉動,更讓讀者們不禁莞爾,但又不失在重要時刻為真理挺身而出的正義感。費曼先生的兩本回憶錄都榮登台灣最暢銷科普書籍的前一、二名,是世人對於這本書,甚至於對費曼先生本人的肯定,的最佳證明。

二、內容摘錄:

      『這就是我的新人生觀。好吧,我精疲力盡,我永遠不會有多麼偉大的成就,而目前在大學這份教職很不錯,我頗能自得其樂。那麼就像讀「天方夜譚」一樣,讓我來玩玩「物理遊戲」,什麼時候想玩就什麼時候玩,不再擔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p. 227)』『一切是那麼豪不費力,這些題目玩起來是那麼容易,就好像打開瓶蓋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毫無阻塞地流出來。我差點產生抵抗之心了!我做的毫無意義,可是結果呢,卻恰好相反。後來我獲頒諾貝爾獎的原因──費曼圖及其他的研究──全都來自那天我把時光「浪費」在一個轉動的餐碟上』(p. 228)

三、我的觀點

      從費曼的這本書中,看的到費曼先生對物理、自然,甚至於對生命的熱愛。也看的到物理界多采多姿的一面。相反的,書中也相對地提到了費曼成長背後的教育、生活、文化;而那些生活、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創造性也反映在作者身上。反觀台灣的教育體制,雖然經歷了許多的努力,卻似乎無法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造就出許多「科學頑童的故事」。回顧費曼的一生,在他的生活中,似乎總是充滿了驚奇與發現。在那個時空,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拘無束地學習;學生可以更自由地找尋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想費曼的成功,不只是在乎於學生時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他擁有求知的熱忱。一般的學生只會照著黑板上的教導行事,而費曼卻可以真正地結合他所學到的知識,用來創造在科學研究上的歡愉與成就感,或許這就是許多學生們所欠缺的一種重要能力。死背不一定會比活用更加來的有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費曼有一顆對所有事物都保有興趣的心。或許他是第一個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跟職業賭徒討論機率、偷偷打開放有原子彈機密的保險櫃、跟狗比賽鼻子的靈敏度,且在巴西森巴打擊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反觀,人們多數似乎都欠缺這種精神,這種好奇、勇於嘗試的精神,時常人們都忽略了這點或許是因為現實生活工作的壓力,或者是學業的壓力,人們的興趣及感知能力被重重地蒙蓋住了。而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同時也開啟了我對物理學的興趣。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事情值得去研究。不只科學上,連人文方面,甚至在課業上、工作上、與人相處上都如此。如果一個人一直封閉在自己的一個角落,一直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不與這個世界有所互動,他必定會漸漸地與這個社會脫軌。久而久之,他將不會感覺到他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相同的事情發生在社交、甚至是學科方面:太過專注於某學科而不去涉獵其他的領域,甚至不與他人打交道,這個人肯定會被評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或者是一個不懂得整合變通的「專家」。我想費曼清楚這一點,由他豐富的社交經驗:從一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轉變為一個通曉人情世故、同時涉獵勁爆把妹技巧的頑童科學家,可以看出他確實在享受生命。

      是的,生命的確是用來享受的;而生命並不全部存在書中。自古以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女如玉」,這句勸世勸學的箴言,其實並不能道盡生命的全部。然而,不管在哪個時空,為學的重要性終究是不言而喻。但學習的範圍並不只侷限於書本上的學習。做人處事、進退應對、許多書中學不到的事情,甚至是你從來不曾被期望去學習的事情,相對地也格外重要。唯有這樣,生命的價值才會更增加;回憶也才會更愉悅。

      身為一個學生,在背負著沉重學業壓力的同時,我似乎已經沒有辦法探出頭外呼吸外面世界的空氣。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的:其實只要像費曼一樣保有一顆「頑皮」的心,就算再艱困,也能從灰暗中,找到許多藏在生活裡的愉悅。

四、討論議題:

      從書中可以看出費曼的性格:那種童心未泯的處世方式,對事物充滿興趣,同時又不失理性。或許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台灣人似乎傾向於保守內向,不太會對固有的傳統思想或觀念提出個人的觀點,或無法輕易地對已知事物產生懷疑。這些差異或許出在家庭教育或者是教學體制,甚至是整個意識形態。請討論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台灣的學生像費曼先生一樣,有著更勇於求知、嘗試的精神?

敬告各位抄襲者,現在網路很發達,我已經至少抓出三篇類似的文章了。
若不想變成下一個被叫到校長室訓話的人,請立刻留言跟我自首,並且自行移除抄襲文章或標註「引用自:最後天堂Last Paradise@痞客邦網誌」以及我的網址,謝謝。

讀書心得《別鬧了,費曼先生!》

書名:”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Adventure of a Curious Character

作者:Richard P. Feynman

年分:1985

類型:傳記

內容摘要

這本書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的回憶錄,講述他從小時候,到 MIT,到普林斯頓、到 Las Alamos 、康乃爾、加州理工學院、巴西遇到的各個趣事。費曼從小就是一位物理天才,小時候就到處幫人修收音機。他的個性中也讓然人看出天才的一環——異常耿直。像是有一次政府用一元收購他們的某些專利 (做為那裏的研究員,好像常態),每個人都知道那個一元是形式上的,不會真的給錢。費曼卻在簽屬後積極向那位辦事員討那一元。辦事員後來超不爽乾脆自己自掏腰包給了費曼一元。

比起看過費曼的一生,這本書的行文讓人感覺更像從費曼本人的視角體驗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經歷...沒錯,都是有趣的經歷。作為終生理論物理學人,整本書卻都在講他畫裸女、在酒吧不請女生喝酒、假裝自己是獵犬、偷開保險箱、還有擔任鼓手參加嘉年華比賽奪冠的故事。

也有可能是那些有物理學名詞的篇章我都看不懂= =

心得感想

費曼,這真是有趣!但它有什麼重要的嗎?

第一個心得是以後看名人傳記的時候,最好都先對它的背景有點了解。會更能帶入那個角色,也更能在各種看似尋常的生活片段去想到,"喔不,這可是偉大的費曼經歷的事情!"

比起上一本讀的 Nike 老闆 Phil 的故事,費曼完全就是個天才。Phil 的故事充滿挫折、失敗、艱辛、努力,最後好像還靠了不少運氣才成功。但費曼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每天都樂在其(物理)中......好像是想告訴我們只要你真心喜歡你所做的事,你就能成功!

如果你喜歡研究科學,可能沒錯。但我喜歡玩三國殺也可以一直玩嗎.....

而且超級天才寫書的時候,他不會告訴你他多努力——他很可能根本就不覺得許多時候是在努力!因為他是天才!天才連奮鬥都覺得有趣!天才連玩樂都能激發靈感!

但事實是,他很努力。你得仔細去揣摩他的字句。他不會告訴你為了做一份研究他花了多少年、每天花多少時間。但你可以從他無止盡的玩樂故事,突然就接到得諾貝爾獎後的生活感受到——我中間一定漏看了什麼。

「也許對每個人來說,天分都是理所當然的才能。或許對於某些人來說,連努力都是理所當然的才能。」

如果我們自認屬於沒有天分的那群,還不加點油不是太可悲了。
如果我們自認屬於有點天分的那群,再拚一點豈不是跟神一樣?

高光片段 (有雷慎入)

如何套出讀心術的秘密

費曼的爸爸也是個小天才。有一次他們去看讀心術表演,大致上就是魔術師座在遠端,一位助手讓一位觀眾在另一端抽了一張卡片,或是選了一個顏色之類的。當卡片選好,助手大喊,"準備好了,魔術師先生!" 接著魔術師就施一些手法,接著像施展讀心術一樣地精準猜出觀眾選的卡片顏色。

費爸爸說,一定是他與助手之間有暗號。於是他在表演結束後,走向前對那位魔術師說,"嘿,我是在怕喬格表演的人,但我的暗號沒你這麼厲害!你們是怎麼傳遞這麼多資訊的!" 那位魔術師聽了很開心,也很驕傲,於是就將魔術的秘密一五一十告訴費爸爸了。

屌嗆生物系同學

費曼在普林斯頓時很喜歡到處聽別的課,有一次他想混進一堂生物系碩班的課,教授說他必須跟上課業,並且上台報告才讓他旁聽,費曼答應了(這正是他想要的)。想當然,大學四年是學物理的費曼得多花很多功夫才跟得上進度,他在圖書館尋找貓的解剖圖時還以 cat’s map 詢問館員,可以看出他是多外行。

總之,他完成了他的報告。當他上台發表時,首先他拿出貓的解剖圖介紹各個不同部位的肌肉分別稱為什麼,台下的生物系學生紛紛嘲笑:那些我們早就背過了!

費曼則悠悠地表示:哦?是嗎?難怪我可以這麼快跟上你們學了四年的進度——你們的時間都花在背誦那些查書 15分鐘就能找到的知識。

我是獵犬

費曼有一次在書上看到某種獵犬可以精準分辨一件物品是否被人摸過。他想知道人類的鼻子是否也有辦法做到,於是他與他的妻子進行實驗——妻子從書架上五本書中拿一本起來翻開,再闔上放回。而費曼用鼻子去聞,看能不能聞出哪一本是被翻開過的。

結果出人意料——意外的簡單!原來人類摸過東西所留下的潮溼感和氣味想比像中明顯太多!平時我們沒注意到,可能只是因為我的鼻子離地板太遠了。

後來,費曼在同事面前表演,他讓三個人從書櫃中拿出九本書再放回去,他精準說出哪三本是拿過的。但同事們起初都不相信他是用聞的,都堅信他一定用了什麼魔術手段。

這很有趣,因為日後當費曼表演同樣的橋段給朋友看,人們總是覺得費曼偷偷藏起變這套魔術的方式——沒有人能相信他竟然一開始就把魔術真正的原理告訴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