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 ic

  • MoneyDJ理財網
  • 財經知識庫
  • 財經百科首頁
  • 熱門詞條
  • 百科內文

回應(0) 人氣(105527) 收藏(0)

類比IC是處理有關類比信號的IC。因能耐高壓、耐大電流,所以主要運用在電源供應器、數位類比轉換器等。

市場分析

依據Gartner Dataquest 分類,類比晶片產業依應用領域可區分為標準型類比晶片(低階,以下簡稱標準型)與特殊型類比晶片(高階,以下簡稱特殊型),根據WSTS 統計 ,04 年標準型產值佔總市場規模38%,而特殊型產值則佔市場規模62%。以細項來觀察,標準型中以電源管理與保護之應用為最大宗,為54.83 億美元(佔比17.50%,YoY +24%),而特殊型則以通訊應用(因規格制訂的差異化)規模最大,達89.66 億美元(佔比28.58%,YoY +58%)。若以兩類型的產業成長趨勢推判,標準型中的兩主力產品,電源保護晶片與音效放大器將因產品生命週期已步入成熟階段,使得邊際成長逐漸趨緩,預期將與景氣優劣呈高度連動。特殊型類比晶片方面則在消費性電子不斷推陳出新及通訊應用之成長屬上升軌道下,預期後勢仍持續成長。

主要廠商

全球四大類比IC廠分別是TI,STM(意法半導體),ADI,以及英飛凌。

台灣產業概況

由於類比晶片的設計技術門檻較高,早期台灣類比晶片設計人才匱乏,下游晶圓廠配合度較低,使得國內組裝廠商(OEM)所需的類比晶片(主要為電源管理晶片)皆需仰賴進口。直到近幾年,陸續有廠商開始投入類比晶片之研發與創新,使得類比晶片產業才逐漸成型。而國內類比晶片廠商在標準型類比晶片專攻以電源管理晶片(規模57.19 億元,全球佔比2.28%)與音效放大器(規模27.93 億元,全球佔比1.11%)為主,由於電源管理晶片主要係降壓與穩壓功能,故晶片效能將為電子產品是否正常運作的重要關鍵。因此,國內組裝廠商所採用的電源晶片須經由原廠通過認證,期間通常長達一年以上,故使得類比IC 具生命週期較長及產品替代不易等特性。此外,在特殊型方面,目前以應用於通訊的市場規模最大,為26.60 億元,但全球佔比僅1.06%,其乃在於研發技術的不足。因此,短期間,國內類比晶片的產業成長動能將來自電源管理晶片及音效放大器等領域。


類比 ic

半導體市況再吹逆風。大陸通路傳出,全球類比IC龍頭德儀(TI)通知客戶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恐使得以電源管理晶片(PMIC)為首的類比IC漲價派對將告終,甚至面臨跌價壓力,股王矽力-KY(6415)(6415)、茂達、致新等台廠警戒。(延伸閱讀:半導體砍單風暴來襲)

類比 ic

類比IC去年市況火熱,出現睽違17年的大漲價,尤其泛用型類比IC當中,占比最大的電源管理晶片更是嚴重供不應求,成為半導體市場最紅的品項,屢屢有品牌/系統廠提到所有IC當中,最缺的就是電源管理晶片,矽力更因而取代大立光,成為台股股王,茂達、致新等相關台廠獲利也攀上歷史高峰,股價同步一飛登天。

然而,今年隨著新產能快速開出與大陸需求急凍,全球類比IC龍頭德儀提出示警,象徵類比IC漲價派對將結束,一旦連先前行業中最紅的電源管理晶片也無力延續榮景,透露整體市況正急轉直下。

大陸通路傳出,德儀已通知客戶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恐使得以電源管理晶片為首的類比IC漲價派對將告終,甚至面臨跌價壓力。為此,當地多家類比IC業者正緊急因應,也讓先前瘋狂漲價的態勢出現轉變,甚至開始可以議價。

相關消息已引起大陸多個網路論壇與網媒討論,有業內人士不諱言,「晶片已過了缺貨高峰期,感覺類比IC市場的拐點可能比預期提早到來」;尤其先前一貨難求的狀況也不復見,原廠供應晶片量明顯增加,在用戶端方面,詢價的人變少了,「連樣品都不好賣了」。

不具名的國內類比IC業者坦言,現在供需大致維持平衡,客戶需求確實有所下降,因為品牌廠陸續出現猶豫的氛圍,系統廠就跟著縮手,擔心庫存太高就踩點煞車。

另一家台廠表示,進入6月,有些客戶不願意季底盤點時庫存太高,所以買盤有點縮手。同時,在通膨環境中,還要看消費者願不願意出手買產品,後續要觀察品牌端庫存去化速度夠不夠快。報價方面,之前缺貨時,客戶當然是有貨優先,對價格沒那麼在乎,但現在如果是既有的舊產品線,客戶難免會想協商價錢。

即便市場雜音不斷,矽力董事長陳偉日前仍高喊,該公司產品持續供不應求,庫存很低,預期一整年都會是這樣的狀態。

研究機構IC Insights預測,整體類比IC今年產值將年成長12%,較去年高達30%的史上最大增幅大幅收斂,並預計今年類比IC均價僅年增1%,不如去年上漲6%。

200512301306類比 IC產業

一、產業概況

 電子元件可以分成數位IC(digital)與類比IC(Analog),數位IC主要為以非連續性的01訊號來表達資訊的元件,類比IC則是屬於光、溫度、速度、聲音、等自然現象的連續訊號,用以作為連接這些自然現象與各項電子產品、裝置、儀器的電子元件,簡而言之,舉凡需要和真實世界溝通訊號的場合,都需要類比IC來當作橋樑使用。就應用層面來說,主要則是用於聲音、影像的輸出輸入、通訊訊號的收發與電子產品的電源供應與管理。

 類比IC設計的特性,由於開發難度高且僅為系統輔助角色,技術建立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累積,產品認證時間長、必須歷經繁瑣調整與驗證、測試難度較高,加上各項電子產品所需要的電流不同,因此較偏向客製化的方向,所以產品種類眾多,因此短期間內新進廠商欲予以取代的機會較低,相較於數位IC,易流於殺價競爭的機會較小,價格波動性小,受景氣影響亦較其他元件來得小,所以類比IC的生命週期較數位IC長久。

 就產品面來看,類比IC可分為標準類比IC(Standard Linear)和特殊應用類比IC(Application Specific Analog)兩大類。在就細項區分,標準類比IC包括放大器(Amplifier)、電壓調整/電壓參考(Voltage Regulators/References)、訊號介面(Interface)、資料轉換(Data conversion)、比較器(Comparators);而特殊應用類比IC則包括電腦及周邊(Computer & Peripherals)、消費性(Consumer)、通訊(communication)、汽車(Automotive)與工業用/其他(Industrial & Other)等五類,所應用的範圍,可以說涵蓋所有電子產業。

 WSTS(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的分析,過去類比IC佔全球半導體市場比重約13%~18%左右,2004年受到全球半導體景氣回溫的影響,加上手機換機潮,全球類比IC市場產直約為314億美元(如圖一),較2003年成長約17.07%,其中標準類比IC元件約佔38%,達119億美元,而特殊應用類比IC則為195億元,佔62%。雖然05年在手機成長趨緩的情形下,成長幅度不若04年強勁,不過展望06年與07年,在其他電子產品(PortableLCD TVNB)需求持續旺盛之下,則仍將穩定成長,預估由2001年的231.80億美元,預計至2007年成長至35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8%

 細就2004年全球類比IC的分類與成長動能(如圖二)進行分析,特殊應用標準IC佔有62%的市場規模,而由於2004年整體手機市場較2003年大幅成長35.5%之下,使通訊應用的類比IC成為整體類比IC產業中最主要的成長來源,佔整體類比IC產業的28.6%,並較2004年大幅成長51.41%,表現最為搶眼,其中包含射頻元件(RF)、濾波器(Filter)等產品。除此之外,由於MB上高效能CPU對系統電源管理的要求愈趨嚴格,加上可攜式裝置、手機、數位相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日益強調省電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主要功能作為電源、電壓管理與控制的Voltage Regulators/References,以54.8億美元,17.5%的產業市佔率與24.08%的成長幅度,僅次於通訊應用的類比IC,其產品主要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節)Power Mosfet(金氧半功率場效電晶體)LDO(Low Drop Out;線性穩壓元件)LED 驅動ICDC/DC converter(直流/直流轉換器)Power Supervisor(電源監測)AC/DC converter(交流/直流轉換器)等。由此可知,在手機功能越趨強大,加上其他電子產品同樣強調省電、高效能的趨勢下,全球類比IC的主流則是集中在二大項領域之上。

台灣IC設計產業的發展優勢主要有五:(1) 台灣為MBNBLCD MonitorODDMobile phone等全球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出貨量佔全球比重大,而近年來低價電子產品的陸續出爐,使得電子產品價格不斷下滑,因此製造廠將不斷降低成本,以維持獲利,則提供台系類比IC設計取代國際大廠的契機;(2) 因為位居地利之便,台系類比IC廠商將提供電子產品製造廠較國際大廠即時的客服工程服務,以縮短除錯(de-bug)的時間;(3) 由於台灣擁有最完整的半導體上下游的供應鏈,可提供類比IC設計業者較迅速的反應時間與良率較高的生產製程; (4) 由於國際大廠研發重心已放在通訊用射頻元件等類比IC以及車用電子上,台系廠商可逐步替換其在電子產品上電源管理ICsolution (5)根據類比IC的特性,一旦成功打入產品model,取得客戶的信任之後,產品較不易變更,替換性就會大為降低,加上台系廠商所具有cost down的能力與優勢,在品質無出現嚴重問題之下,要讓製造業者重新向國際大廠重拾solution的機會並不大,在舊有的Model上,可望保持穩定成長。

類比 ic

類比ic是甚麼?

類比IC 相對於一般常見邏輯IC 最大不同就在於他所 處理訊號來源主要為光、聲音、電流或溫度等連續訊號,而 不是0 與1 非連續性數位訊號,所以類比訊號比較接近真 實世界訊號。

類比ic有哪些?

全球四大類比IC廠分別是TI,STM(意法半導體),ADI,以及英飛凌。

驅動ic是類比ic嗎?

雖然不論LCD或LED,都需要驅動IC,但LCD驅動IC是屬於「邏輯領域」,LED驅動IC是類比領域」。

ic設計要念什麼?

舉例來說,IC設計工程師的學歷要求主要為電子、電機、電信等科系背景的學士/碩士,也有部分資工、控工背景的畢業生可以勝任。 類比電路設計工程師主要也是需要電子、電機、電信科系的學士/碩士,有些材料和物理科系的畢業生會進入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