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思 为之宰,与之粟 九 百 辞 子 曰 毋,以与 尔 邻里乡党 乎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全文
  • 简介
  • 孔子
  • 目录
  • 视频
  • 人物
  • 名句
  • 书评
  • 儒学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文】

6.5 原思为之宰①,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②!”

【注释】

①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宰:家宰,管家。

②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单位的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翻译】

原思做了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报酬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这样推辞!多余的就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解读】

此章和上一章一样,都反映了孔子处理钱财的态度,自己有所富余,便去周济邻里乡党中穷困的人。原思为孔子的弟子,他做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斗粟的俸禄。原思生活简朴,要不了那么多,就加以推辞。孔子便体贴地教导他将多余的粮食分给乡里邻居,因为君子在独善之后,有能力还应该去兼善他人。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关键词:论语,雍也第六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原宪。根据包咸的批注,说「孔子为鲁司寇,以原思为家邑宰。」包咸批注里面讲,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时候,这大司寇相当于宰相,请原思做家邑宰,就是做家臣,做孔子的家臣。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就需要给他俸禄,另外要常常周济他。孔子有一次给了他九百斗粟,九百,结果原思推辞不要。大概是原思为人非常廉洁,孔子给他九百斗粟米,他推辞不要。结果孔子就跟他讲,说『毋』,就是你不可辞,你不要辞。『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就是说,如果你有多余的话,你应可以赠与你的邻里乡党。大概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也并不是很富裕,你得到这个也是应该得的,可以去周济他们。

我们来看孔安国批注,说九百是九百斗,辞是辞让不受,这个是讲原思他辞让不接受孔子给他的赠与。「禄,法所得,当受无让。」这个是属于俸禄,原宪虽然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他现在身兼孔子家臣。原宪心里大概想着,我现在是孔子的弟子,我给老师做事,不应该收受俸禄。但是他现在又是家臣,他这个身分属于孔子的下属,是工作,所以应该可以接受俸禄。如法的,就应该接受,不能推辞。所以孔子这样跟他讲。

「《刘氏正义》云:子华使于齐,原思为之宰,不必同在一时。」这是两桩事情,前面一章是讲子华出使齐国,冉子为子华的母亲请粟,孔子这时候给了很少,给了两次就不再给了,而且总共只有八斗八升。而且冉子给她很多,就批评他,给她八百斗,批评他。原思为之宰,是孔子的家臣的时候,孔子给他九百斗米。这个不一定在一时,两个时间。「弟子类记之,以见圣人取予之际各有所宜尔。」孔子的弟子把这两桩事记录下来,就显示出孔子取与周济之道。这都是什么?进退应对,如何进退,如何取与。《弟子规》上讲的,「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很重要,不能乱,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各有所宜,宜就是应该,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要合理合情合法。看他真正有这个需要,我们就应该给他,而且是按他的所需要和所应得的部分来给,这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事。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宰:家宰,管家。

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原 思 为之宰,与之粟 九 百 辞 子 曰 毋,以与 尔 邻里乡党 乎
原 思 为之宰,与之粟 九 百 辞 子 曰 毋,以与 尔 邻里乡党 乎
简体English

原 思 为之宰,与之粟 九 百 辞 子 曰 毋,以与 尔 邻里乡党 乎

本站介紹
簡介
字體試驗頁

+

協助

+

常見問答集

+

使用說明

+

工具
系統統計

+

數位人文

先秦兩漢

儒家

顯示資料來源

論語
學而
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長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鄉黨
先進
顏淵
子路
憲問
衛靈公
季氏
陽貨
微子
子張
堯曰

顯示資料來源

+

孟子

顯示資料來源

+

禮記

+

荀子

顯示資料來源

+

孝經

+

說苑

+

春秋繁露

+

韓詩外傳

+

大戴禮記

+

白虎通德論

+

新書

+

新序

顯示資料來源

+

揚子法言

+

中論

+

孔子家語

+

潛夫論

+

論衡

+

太玄經

+

風俗通義

+

孔叢子

+

申鑒

+

忠經

+

素書

+

新語

+

獨斷

+

蔡中郎集
墨家

顯示資料來源

+

墨子
魯勝墨辯注敘
道家

顯示資料來源

+

莊子

顯示資料來源

道德經

顯示資料來源

+

列子

+

鶡冠子

+

文子

+

文始真經

+

列仙傳

+

鬻子

+

老子河上公章句
法家

顯示資料來源

+

韓非子

顯示資料來源

+

商君書

顯示資料來源

+

申不害

+

慎子
諫逐客書

+

管子
名家

顯示資料來源

+

公孫龍子
兵家

顯示資料來源

+

孫子兵法

顯示資料來源

+

吳子

顯示資料來源

+

六韜

+

司馬法

+

尉繚子

+

三略
算書
海島算經

+

九章算術

+

孫子算經

顯示資料來源

+

周髀算經
雜家

顯示資料來源

+

淮南子

+

呂氏春秋

+

鬼谷子

顯示資料來源

+

尹文子

顯示資料來源

+

鄧析子
史書

顯示資料來源

+

史記

+

春秋左傳

+

逸周書

+

國語

+

晏子春秋

+

吳越春秋

顯示資料來源

+

越絕書

+

戰國策

+

鹽鐵論

+

列女傳

+

春秋穀梁傳

+

春秋公羊傳

+

漢書

+

前漢紀

+

東觀漢記

+

後漢書

+

竹書紀年

+

穆天子傳

+

古三墳

+

燕丹子

+

西京雜記
經典文獻

顯示資料來源

+

詩經

顯示資料來源

+

尚書

顯示資料來源

+

周易

+

周禮

+

楚辭

+

儀禮

+

山海經

+

焦氏易林

+

京氏易傳

+

詩說
字書

+

說文解字

+

爾雅

顯示資料來源

+

釋名

顯示資料來源

+

方言
急就篇
醫學

+

黃帝內經

+

難經

+

傷寒論

+

金匱要略
出土文獻

+

郭店

+

馬王堆

漢代之後

魏晉南北朝

顯示資料來源

道德真經註

+

世說新語

+

顏氏家訓

+

文心雕龍

+

抱朴子

+

人物志

+

金樓子

+

水經注

+

神仙傳

+

三國志

+

高士傳
神異經

+

洞冥記
隋唐

+

群書治要

+

藝文類聚

+

通典

+

意林
黃帝陰符經
宋明

顯示資料來源

+

四書章句集注

顯示資料來源

三字經

+

論語注疏

+

西遊記

+

三國演義

+

金瓶梅

+

封神演義

+

廣韻

+

孝經注疏

+

太平御覽

+

太平廣記

+

朱子語類

+

宋景文公筆記

+

棋經

+

郁離子
清代

顯示資料來源

+

墨子閒詁

+

紅樓夢

+

全唐詩

+

康熙字典

+

儒林外史
民國

顯示資料來源

+

墨經校釋

簡介說明

相關資料

字典

討論區

圖書館

維基

數據維基

在中檢索:

高級檢索

書名檢索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