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心得

    薇薇安的日常 - 薇薇安的書籍讀後心得分享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Tuesdays with Morrie

    2018/2/11        圖/Unsplash   文/薇薇安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心得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 ─ 墨瑞.瓦史滋

墨瑞教授總能用淺顯易懂的對白,讓你理解生命中的真理。而這些道理其實就擺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

本書概述:在社會現實中掙扎的的米奇基於偶然,與大學教授墨瑞再次重逢。不幸的是,墨瑞飽受疾病的折磨,生命正在一點一滴的流逝,眼看死亡近在咫尺,墨瑞卻不曾恐懼和退縮,反倒憑藉著愛與智慧,坦然地渡過餘生。在人生僅存的幾個月中,墨瑞為米奇上了最後 14 堂星期二的課,探討著死亡與生命的真正意義。



(一)經典佳句

1.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這是本書最著名、也最重要的一句話,幾乎所有的對白和意涵都圍繞著這句話打轉。把這句話翻譯一下,意思是:當你勇敢面對了死亡,擺脫了恐懼、脆弱的束縛,你自然就學會了怎麼活著,怎麼活得精彩。其實要活出意義很簡單,就想想,假設今天是你最後一天的生命,你會拿來做什麼呢?

2. 「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無法自知自適,要十分堅強才能抗拒它。」

人們對於死亡總是感到恐懼,但死亡其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真正讓我們感到害怕的,是文化的價值觀所造成。墨瑞舉了一個例子:九零年代的辛普森案。這起案件造成全美國的轟動,家家戶戶都無時不刻關注電視、收音機、報章雜誌,甚至連吃飯都要一邊看著這殘酷的兇手如何被判刑,而卻忽略了當下、忽略了真正需要與身邊珍惜相處的人。

如果你只剩下 24小時的生命,你會拿來做什麼?類似的問題作者米奇也問過墨瑞,原以為他會回答一些「生命中沒做過的事情」,像是到太空漫步、與總統約會...等等。沒想到墨瑞的回答卻是:跳跳舞、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聊天,吃著平時愛吃的食物,最後躺在床上,直到睡著為止;就跟墨瑞的日常一模一樣。米奇一開始對這平凡的答案有點失望,但經過歲月的累積,以及生活中的體悟,米奇才明白:正因為平凡,才有它的價值所在。你一定聽過一句話:「活在當下。」雖然是老生常談,卻很少人能真正做到。

3. 「不相愛,即如死滅。」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愛、照顧,與關心,你就等於什麼都沒有。當你失去這些,活著也沒有意義了。要活得有意義,要學習付出愛,並且接受愛。

4. 「我不許自己進一步自憐,每天早上一點點,流幾滴淚,就只這樣。」

教授墨瑞因 ALS(肌痿縮側索硬化症)面臨死亡,雖然令人沮喪又難受,但他卻認為自己很有福氣,覺得能夠活著與家人朋友相處,欣賞風景是件幸福的事。抱怨或自憐不全是壞事,有時候更能釋放情緒和壓力,但是如果你能每天限制自己自憐自艾多少,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很幸福;一件事情怎麼想,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5. 「不執著於萬萬事物,因為萬萬事物均無常。」

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反應時,不逃避,正視它,並從中脫身。將其感受(難過、哀傷、焦慮、嫉妒...)穿透自己,感受他、了解它,正因了解自己的感受,便能擺脫它的束縛,走出情緒的漩渦。

6. 「物質東西永遠無法取代愛,溫柔與親切,或是同胞手足之感。」

我們總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重視自己的外貌、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都是為了「獲得認同」所做出的行為。可是儘管你擁有多少「物質」,永遠都無法取代對一個人的愛,關心或者是溫柔。想想如果今天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人,你還會在意自己的外貌、自己的地位,或者擁有什麼名牌?呼應前面所說: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二)心境的轉變

米奇從學生時期到出社會工作,一直到與墨瑞相遇,仔細對比一下書中的描寫方式,會發現米奇在心態上有很大的起伏和轉變。我們來仔細的分析一下,從年輕米奇、到中年米奇內心有什麼樣的變化:

年輕的米奇 中年的米奇
希望未來能跟舅舅一樣 希望不要跟舅舅一樣
對世界充滿熱情 對世界毫無熱情
想做一位成功的鋼琴家 變成一位報導別人成功的記者
不為賺錢作為工作標準 以賺的多不多作為工作標準

四個心境轉變:

1. 孩童時期的米奇,他的舅舅教他音樂、教他開車、教他打球。米奇一向把舅舅當作學習楷模,而舅舅四十四歲時卻卻不幸死於胰臟癌。長大後,米奇想起舅舅曾對沈悶的工作頭痛不已,便下定決心絕對不要跟舅舅一樣。

2. 學生時期的米奇,對世界充滿好奇,一心想貢獻世人的衝動,出社會的他因世俗考驗,對人世不再感到興趣。

3. 年輕時期的米奇,想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二十出頭的米奇四處漂泊,處處碰壁;後來不再追求自己成名,而是報導成功人士如何功成名就。

4. 大學時期的米奇,一度發誓絕不為金錢工作,最後沒能成為音樂家,做了專欄作家,賺了不少錢。

米奇的人生乍看成功且令人嚮往,他有自己的一棟房子,車子一輛接著一輛的換新,有不少投資組合賺了大錢,還與交往的女孩結婚成家。但一直到米奇與墨瑞重逢後,他才恍然大悟這些年來自己追求的都是一場空。他用成就來滿足自己,以為成功能主宰一切,然而他在書中坦言,「大多數的日子都是填滿的,但我大半時間仍覺得不滿足」;即便年輕時候的米奇,沒有今天的這番成就,但年輕時候的內心卻快樂又踏實。與墨瑞相處的日子,米奇就彷彿乘著時光機一樣回到了過去,回到那充滿意義的時光,這不禁讓米奇思考,究竟是什麼改變了我?什麼,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三)有意思的比喻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心得

「我呢,現在不得不用獨特的觀點看待生命。」

「到頭來,我又變成一個小寶寶了。」

墨瑞說,依賴別人的最終徵兆,就是要人為你擦屁股。不過我在努力,我試著要享受這過程。當你無法控制自己身體,就連最基本的隱私都無法顧及,那就是最終極的依賴。人們在這種處境下都會十分絕望,但是他卻覺得有意思。人生出來,從寶寶開始,需要呵護、需要依賴;長大後便能獨立,能自己打理生活;直到老了,又像寶寶一樣繼續依賴別人。他認為,雖然自己沒辦法上街購物,無法管理銀行帳戶,無法出去倒垃圾⋯ 蛋他可以坐在這裡,繼續維護、思索生命重要的意涵,他不但有時間、也有理由這麼做。不得不說,墨瑞的精神令人敬佩,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樂觀的面對衰老和死亡?

「還是那台舊電視、還是那台舊車、盤碗、銀餐具、毛巾,但是這個家已有了

  驚人的改變,裡面充滿愛、教導與溝通,充滿友情親情、真心話和真心淚。」

作者米奇這段描述十分觸動人心。墨瑞說過,「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都是為了得到認同」,他早已明白這個道理;家中很久都沒有買新東西了,由於不治之症的加持,墨瑞已經失去購買的慾望。這似乎就是呼應了物質永遠無法取代愛、溫柔、親情⋯ 等。


(四)閱讀建議

本書由於大受歡迎,於1997年出版,不僅是全球暢銷書,1999年還翻拍成電影,台灣也曾演過舞台劇!不過我認為,這個故事只看電影的話,無法將其感受及體悟慢慢消化,因為電影是不中斷播持續播放的,加上音樂及製片朔造的效果,知覺與感官是「被動」的,唯有透過讀書,才能深刻體會其中對白的意涵,你會不斷思索、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其中,進而達到「主動」體會的目的,更好的理解本書的智慧之處。

閱讀小撇步:對本書有興趣的人,建議 每看到一個段落就將書闔上,思索對白中所想表達的內涵,讀懂它,將真理變成自己的東西!


若你也正思索著生命中的意義,對死亡感到恐懼、感到好奇,這本書絕對值得你細細品嚐,非常推薦!歡迎以下延伸閱讀~

〈電影知識〉- 吊書袋看過來,看完變得更博學!學一點電影知識,讓電影認知更上一層樓

〈觀點文章〉- 對於這些人生的話題,你怎麼看?

延伸閱讀:《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究竟為何而活?》@所有的利己,才是互惠利他的本質!

延伸閱讀:《銀髮大商機》@年輕人不再是主流市場,這是老人的年代!

延伸閱讀:《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東野圭吾寫的不是推理,而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