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 者 聯盟 無限 之 戰 影評

歷經了10年,《漫威宇宙 Marvel Universe》終於迎接了最大的轉淚點。《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Avengers: Infinity War》是建立在10多部電影的堆疊之上。可以說是最緊湊最流暢的一集了。

從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場場的危機,去除了鋪成立即展開主軸。也因此本片很吃觀眾過去對於《漫威宇宙》的認識,若你錯失了些關鍵電影,對你的觀影體驗可是會大大打折扣的。因此在這邊建議在觀看《無限之戰》前,請確保已看過以下作品

《星際異攻隊1&2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星際異攻隊在這集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畢竟主角群之一葛摩菈(Gamora)可就是薩諾斯(Thanos)的女兒,是所有電影裡鋪成出最多薩諾斯資訊的系列

《美國隊長3:內戰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被說是復仇者聯盟2.5的內戰,交代了所有復仇者成員的動向與關係。如果沒看內戰,又沒看過《黑豹 Black Panther》的話,後半段在瓦干達發生的故事可能會讓你產生不少問號。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Thor: Ragnarok》
《無限之戰》就緊接在《諸神黃昏》之後,而且在《諸神黃昏》索爾有很大的轉變,少了這部,你可能會看不懂索爾的行徑。

龐大的事件,但卻刺激得讓你全神投注

從正片開始的那一秒起,無時無刻你都能感受到薩諾斯所帶來的壓力。一個個狀況接連發生,刺激的難以喘息。順暢的流動,讓你甚至忘了其實片長長達2小時29分鐘。

本片以兩大主軸進行,但同時也有多條支線在同時運行。這樣龐大的運作,如何安排與剪接是個非常大的考驗。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有些混亂,但大部分藉由台詞與轉場的轉換,可以很順暢舒適的帶領觀眾跨到另外一線的故事,不會產生太大的劇情中斷感

十年研磨出的史詩戰役 — — 無限之戰

《無限之戰》是一部無法單獨做觀看的電影,沒有前面作品的鋪成,就無法湊成這部精采的觀影體驗。將過去的作品化為他的『啟』與『承』,將重心都放在『轉』與『合』。宛如是走在最後關鍵時刻的史詩小說,從不同面向來看著事件核心的發展。你會從薩諾斯的角度去審視、也會從各個超級英雄的視角去觀看故事。

像這樣的史詩戰役電影,與之較相近的大概就是《哈利波特7:死神的聖物2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Part 2》。同樣也是經歷了10年的鋪成,電影開始就迎接著最終戰役到來。而《死神的聖物2》將主軸都放在哈利波特與佛地魔上,因此將兩人的情感抓得十分緊密來扣著整部電影,但可惜的就在最後決鬥上,總有一點中古世紀感的《星際大戰》一堆鐳射光飛來又飛去。

而省去鋪成的《無限之戰》在情感上當然弱了不少,完全吃觀眾對於這些角色的喜愛與理解。但在戰鬥的場片可就十分精彩了,無論是在瓦干達的大戰場面、或是與薩諾斯PK的戰鬥,都比過往的漫威電影來得更加精湛不少。

請小心防範暴雷

建議喜歡的《漫威超級英雄系列》的觀眾,要儘早至電影院裡觀賞。這是部如果被劇透會影響到觀影體驗的一部作品,藉由一個個的驚喜堆疊是《無限之戰》好看的關鍵之一。如果看到網路上無良人士刻意暴雷,也請抱持平常心勿動怒,目前看到些文字暴雷都是出來亂講話的比較多。但IG限時動態就自己小心了,而這樣“錄下電影畫面的行為是違反製作財產權的”,若發現是可以檢舉的喔。

— — — — — 這是防雷線,以下內容談論到劇情 — — — — — — — — — — 這是防雷線,以下內容談論到劇情 — — — — — — — — — — 這是防雷線,以下內容談論到劇情 — — — — —

薩諾斯的目標

我非常喜歡本次大量的篇幅以薩諾斯來做進展,讓他的動機更能被觀眾信服。似乎惡貫滿盈的形象,也變得並非全然是惡。但在薩諾斯與葛摩菈的故事就非常薄弱了,如此大戰的規模,本來就不適合營造情感,更何況這點在過去就應該有機會先進行鋪成。這使得薩諾斯與葛摩菈在片中變得十分刻意,大大減少薩諾斯原本可以締造的衝突感形象

相較起來超級英雄就有些過度強調薩諾斯屠殺一半人口這點,甚至有些刻意。而整部電影下來,其實英雄們與薩諾斯並沒有做到『溝通』,一方是要阻止毀滅,另一方是要達成世界的平衡,乍聽下沒有衝突,實際上卻是如此的宇宙級別戰役。如果日後復仇者聯盟擊敗了薩諾斯,換回逝去的角色,宇宙間依然存在的問題會要如何處理,我十分期待。

華麗的眾多英雄

另外一個讓我十分喜歡的,是各個英雄角色的互動。無論是鋼鐵人與奇異博士的相遇,或索爾與星際異攻隊的互動都十分的讓人喜愛。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可惜,沒有見到太多的角色互動,但我覺得這樣的佈局剛好,讓迸發點僅在幾個有趣的地方上。高達30多名角色,光是要讓每個角色都有所展露就必須花費不少畫面,如果再加入過多的角色互動,那可能會導致整部電影太過雜亂而缺乏層次。

《無限之戰》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漫威電影,一次次地銷毀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像是星爵的槍化為泡沫,以及幻視被喚回的那個時刻。那些瞬間都讓我心頭揪了一會兒。

令人惋惜的彼得帕克

許多角色的情感表現也都十分讓人印象深刻,像飾演蜘蛛人(Spiderman)的湯姆荷蘭(Tom Holland),從漫威對他的保密程度,原本還有點害怕他的演出會令我出戲,沒想到實際上根本相反。

從一開始依然是嬉皮笑臉的他,越接近薩諾斯時,你越能感受到他快掩飾不住的緊張與害怕。最令我揪心的,就是他逝去前的模樣。看這眾人一一不見,我默默祈禱著蜘蛛人不是其一,但接著你就看見彼得帕克慌張顫抖的走向史塔克,他的垂死掙扎放大了前面角色所帶來的死亡感,最後那句道歉,更也增添了我對他的不捨。

悲劇的英雄鴛鴦

而另外最讓我心疼就是幻視(Vision)及緋紅女巫(Scarlet Witch)這對情侶,從一開始就能感受到他們兩位感情的難得。如同小辣椒與鋼鐵人,他們也很害怕失去對方。而開始與敵人對戰時,既要逃跑又想保護對方的心情更是讓人緊張。

而最終汪達必須消毀心靈寶石時,她與幻視的訣別更是讓人心痛。但這依然不是最虐的,重新被喚回幻視的那霎那,真的可以感受到汪達崩潰了,最終她帶著悲濟散去的畫面,到現在依然讓我感到難過。

在電影後,依然留下了許多餘波蕩漾。沒有人能拿得準,日後漫威會如何計畫這電影系列。一方面,會希望能在《復仇者聯盟4》畫下完美的句點,一方面依然還是會期待日後能看到超級英雄電影。逝去的角色是否會復活?驚奇隊長與蟻人會帶來怎麼樣的改變?奇異博士有著怎麼樣的打算?就讓我們期待2019年5月將會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評,請按下「拍手clap👏給我鼓勵!
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喔!
按住拍手「5秒」,表示簽到,愛的鼓勵。
按住拍手「7秒」,覺得有趣、還不錯。
按住拍手「10秒」,喜歡這部電影,說得不錯。
按住拍手「10秒以上」,大大支持,加油!!

更多電影內容,也歡迎follow我的IG喔~!👇👇👇

全城話題,十年結集,Marvel Studios 打出漂亮一仗。早在去年已寫過,超級英雄片每十年就翻新一回,而新近熱潮當然來自這個系列如同電視片集的連結,一路鋪排就為了Thanos 無限手套故事來個大晒冷,穿梭地球與宇宙。這份野心與氣魄,就換來商業電影史上一次大成功。

看罷《無限之戰》必須讚歎其串連角色的用心,伏線鋪排的誠意,梳理如此龐大規模的人物有條不紊,當然這樣密集的劇情,少不免犠牲了舊人物的互動,讓路給新組合的火花。

[以下將正式出現劇透,未看請即逃生]

本集絕對的主角實是反派Thanos ,第一幕由他開始,最後一鏡亦完結在他身上,貫穿全片亦是出場最多的角色。片末揭示續集的字幕亦是寫Thanos will return 而非Avengers 。最後達成目標的是Thanos 而非Avengers 也不應意外。

於是理所當然地,宇宙為主線,地球淪為副。Thanos 之外最深刻的角色刻劃為Thor 雷神,甚至比其正傳更有發揮。是次解釋了《諸神黃昏》中嬉皮笑臉的他,實為掩蓋內心失去一切的悲傷。這樣一寫,就洗去《諸神黃昏》的輕鬆佻皮調子,來融進《無限之戰》的慘烈,又不失違和。

他對Rocket 的自白是全片最動人,鏡頭亦刻意給予Chris Hemsworth 的特寫,是他演這角色以來,最脆弱的一次;更為神來之筆是Rocket 的回應,當他拿出假眼送給雷神,呼應了《銀河守護隊》首輯逃獄大計搶去的眼睛,是意想不到的驚喜。粉絲們從來喜歡對主要橋段諸多猜測,但就是這些細節竟然有所鋪墊,後有滿足的回報,比大佈局更有意思,也更掀動情緒。

是以雷神跌至情緒谷底,再冒必死決心,然後一個翻身,與Thanos 終極對決,簡直讓《無限之戰》幾乎成為了《雷神》第四集,這角色轉化歷程,早已遠超正傳三集累積的戲劇力量。還有安排他遇上Tyrion Lannister,卻是畫面中最巨大的身軀,饒有趣味。

雷神之外,《無限之戰》也可以是《銀河守護隊》Vol. 3。影片不忘這系列的搞笑本色,百忙之中還安排眾多插科打諢給他們發揮,Drax 「你睇我唔到」這種笑話居然仍能保留,還有打機的Groot ,愛人工器官的 Rocket ,特質統統立體呈現,鋒芒盡露。然而Thanos 本就與《銀河守護隊》主要人物關係千絲萬縷,因此眾人物皆有與其交手/對戲的機會,造就《無限之戰》為《銀河守護隊》挖掘人物情感最深入一次,Starlord 與Gamora 從未如此深情過。

這亦觸及全片主題,愛人與世界二擇其一的取捨,之於Starlord/Gamora、Thanos/Gamora、以及Scarlet Witch/Vision。因此Zoe Saldana 與Elizabeth Olsen 為全片最有發揮的演員,在一眾大卡士下仍能吸引觀眾目光。只是臨尾如此大龍鳳只為保Vision 一命實在太「搵戲黎做」,畢竟Wakanda 士兵都是人,要犠牲軍隊來成全一人,也不合美國隊長精神吧。身為Wakanda國王如此輕率就答應送自己人民去前線來保護外人,不禁又要回帶,也許還是 Creed 作為更稱職的王者。

Wakanda 絕對是全片最弱一環,除了戰役為打而打,內裏角色也完全沒有時間發展,Bucky 登場純粹為了成就Rocket 那一幕,他跟Captain America 重聚只有半秒時間; Bruce Banner 好歹還有Hulk 的自我內在掙扎可觀,Hulk 掌控Hulkbuster 亦很聰明,但他重遇Black Widow 同樣是以秒數計的時間,可能留待下集再詳談,但他們不聊近況也算,戰場上眼神交流甚至同場都欠奉,就太對不起之前的關係安排。

Black Panther 待遇只剩下引入場景Wakanda 前的醒神鼓聲,War Machine 與Falcon 接近零存在感也可預期,但Captain America 也是無甚作為,只有Scotland 營救那對苦命鴛鴦時,相當有型,僅此而已。Russo Brothers 拍美國隊長起家,竟然在《無限之戰》將這角色放到旁邊,這安排實在驚訝。那新盾毫無看頭,尤其有Iron Man 與 Spiderman 的裝甲在前,就徹底比下去。

說到Iron Man ,其實他也沒有發展空間可言,不過開首也給他機會談談情,待遇比美國隊長稍好。上到宇宙後也要留到遇上Starlord 才可展示過癮的鬥嘴,危機當前也是點到即止,卻至少可以想像兩個Peter 與Stark 一起執行任務應該有不少好玩笑位。他跟Doctor Strange 對戲只因劇情需要,徒具功能,兩位各有特色的Robert Downey 與Benedict Cumberbatch 卻像各有各演,整個段落反似是Spiderman 為主位,因為是他成長為Avengers 有所貢獻的見證。

結尾的處理固然令人睇到O嘴,反應絕對是驚愕多於悲傷。誰會相信大漫畫品牌會自斷米路,將一眾剛建立的新主角一掃而空呢? 太不可信了。加上時間寶石的功能,要逆轉結局實在易如反掌,在漫畫宇宙,死亡並非絕對,角色可以重生,確實大大削弱劇力,難怪嚴肅影評難以認真看待。與其逐一拍攝假消失,不如在撻手指後,畫面立即一黑(或一白),然後亮出片名再將其抹走,懸念不是更佳嗎? 然後post-credit 就出Thanos 享受宇宙日出時的安寧,再接下一幕Thanos will return ,不是更有想像空間嗎?

話說回來,這場大消失,也能與《The Leftovers 被留下的人》無縫連接,並作為該電視片集的解釋補充呢。兩部作品也同樣有Carrie Coon,不就解答了Nora Durst 的特殊感應嗎? 她可就是Black Order 啊。